-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心得体会
,学习《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心得体会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学习《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心得体会 2 篇 学习《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 标的建议》 心得体会 中国“十四五” 新布局引发世界热议。 26 日至 29 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 审 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 标的建议》 , 为中国未 来 5 年乃至 15 年的发展擘画了 蓝图。 “ “ 五年规划”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一张张时间表路线图前后相续、有 机衔接, 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进行了 针对性的战略 部署。 工农业建设、科教兴国、创新发展……在时代命题的转 换中, 中国实现了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创造了 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这也让“五年规划” 成为各方解读“中国之治” 的重 要索引: 为什么中国选择以此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又如何支撑 了 这一制度的有效运行? 中国有“ “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的传统, “思而有备, 行而有成” 更是 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基因。 自古以来, 在这个幅员辽阔、人口 众多、自然条件与 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大国, 无论治世安民, 还是抗灾御敌, 都需要举众人之力求长远之功, 都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统 筹协调纵横捭阖。 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 仍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 很大 程度上正是因为中国人对“六合同风, 九州共贯”的高度 认同, 对“大势” “大局” “大计” 的高度重视。新中 国成立后, 我们党 借鉴传统、科学谋划, 以“五年计划”的制度设计打 开了 发展新局。 周密系统的长远规划, 不仅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发挥了 统筹协调的作用, 也让中国穿过了 几十年充满不确定性的 风风雨雨, 一步步稳健走到了 世界舞台的中央。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 这个道理不光中国人明白。 但为何只有中国充分释放了 “规划红利” ? 依靠的 还是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 众所周知, 所谓规划自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这暗 含了 一个大前提, 那就是这个国家能够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和稳定性, 这才能做很长期的事情。 在政党“轮流坐庄” 、党争压倒一切的西方国家, 不 仅各党派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且往往是新人不理旧账, 政 策几年一翻篇。 这样的政治特性既无法确保规划出以公心, 又会因执 政党更迭导致任何规划都赶不上变化。 而在中国, 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 多党恶性竞争的弊端, 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除了 国 家、民族、人民的利益,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抛开私利计算, 以战略眼光审视大势大局, 同时开门 问策、集思广益, 最大程度确保规划兼顾公义和科学。 对此, 有人形象地指出: 当别人都在搞“拳击赛” 的时候, 中国正一棒接一棒 地跑着历史的“接力赛” 。 为政之道, 忧无策, 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 就规划而言, 落实环节至少有两大挑战: 如何应对规划与实际的错配, 怎样实现规划的执行到 位。 就前者而言,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式的呆板 僵化, 或大包大揽、事无巨细地进行微观管理, 都必然束 缚市场本身活力。 从“ “ 十一五” 起, 我们国家将“ “ 五年计划” 改为“五年规划” , 不 介入微观经济活动, 不干预市场主体自由选择。 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进行公共事务治理, 这 是中国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已超越了 苏联模式, 也超越了 西方模式, 走出了 一条自己的长期发展的道路。 这种持续调试优化并始终追求效率的新型国家规划, 不但对中国发展有重要意义, 对世界各国探索 21 世纪规 划也有借鉴意义。 , 与此同时, 强大的国家目 标实现能力是中国体制的又一大特征。 有人曾感慨, 在西方的政治文化中, 提出目 标只是 传达一种愿望和态度, 很多仅仅是选举时的噱头和“画 饼” , 而中国是一个言出必行的国家, 一旦制定了 目 标, 就会信守承诺, 直至最后完成。 就“ “ 五年规划” 来说, 制定后就要开始工作分 工, 条条上按照部门进行分解, 块块上逐级层层分解, 时 间上逐年分解。 规划目 标分解后, 则建立约束性指标考核制度, 将 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 效考核, 并将若干重点指标纳入各地区领导干部的政绩考 核。 既具备科学规划的能力, 又具备执行规划的能力, 使 “五年规划” 与中国制度优势相辅相成, 推动生产力不断 提高, 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巩固国家独立和安全。 “十四五”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 标之后, 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承上启下的历史关头,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 着深刻变化,机遇前所未有, 挑战也前所未有。 “十四五” 规划的建议勾勒的发展蓝图, 总结了 改 革成功经验, 集中了 全党全社会智慧, 体现了 亿万人民 意愿, 是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化解来自各方面 的风险挑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决策。 舟循川则游速, 人顺路则不迷。 “中国‘十四五’ 的宏伟目标, 如果成功实现, 那 将是惊人的成就。 ” 网友的留言, 道出了 无数人的期待。 我们有理由相信, 继续以中国制度优势激发“规划红 利” , “中国号” 巨轮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篇二: 锐始者必图其终, 成功者先计于始。 日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 年远景目 标的建议》 , 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展进程 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会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 局。 其中, “四个全面” 里第一个“全面” 的表述, 由 之前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 , 标志着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 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的新征程。 这是一幅宏伟壮阔的建设蓝图。 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 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 有 利于明确前进方向, 凝聚社会共识。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 经 济总量和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 “基本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建成现 代化经济体系”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等收 入群体显著扩大” ……全会提出到二零三五年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 标, 宣示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 夺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坚定决心。 这是一条蹄疾步稳的发展之路。 “十四五” 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的“启航” 规划, 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 的……” 全会对“十四五” 时 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明确提出了 “十四 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新” 的主要目 标, 从 12 个 方面作出了 重大任务部署。 完成好这些目 标任务, 必将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进军 奠定坚实基础。 , 站上历史的又一个山巅, 向下一个山巅远眺, 尤 需跋山涉水,练好内功。 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错综 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实现二零三五年远 景目 标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保持战略定 力, 办好自己的事。 这当中, 做好改革、开放和创新这几件大事至关重要。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开放是促进发展的必然 选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这是我们党对发展规 律的深刻认识, 也是对发展方向的有力把握。 面向未来,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扩大对外发放,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二零三五远景目 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 史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在即, 做好“十四五” 和 二零三五年远景规划意义重大。 蓝图已经绘就, 开拓进取、奋力前行, 更大的奇迹、 更光明的未来就在前方。 第二部分: “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党课红色故事 0 20 例 1.周恩来总理几套服装一穿就是几十年,缝了又缝、 补了又补,有时还穿着织补过的衣服接见外宾。身边工作人 员提醒他礼服早该换了,他笑着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 接见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 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大为 改善,衣服可以不用缝缝补补了,但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和 作风不能丢。 2.1961 年隆冬时节,63 岁的彭德怀回到湖南老家开 展农村调查,历时 50 多天,先后接触了 2000 多名群众和 干部,调查了 7 个公社 和 10 多个大队的情况。5 份调研报告形成后,彭德怀 的侄儿劝他不要向上级反映。“我吃了人民的饭,就要为人 民做事,替人民说话。”面对侄儿的再三劝阻,他毅然决然, “有话我还要说!” 3.陈云同志曾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 90%以上 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做决定用不到 10%的时间 就够了。”1961 年,陈云在上海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蹲点 15 天,写了 3 个调查报告,得出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 养、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种小麦不如种蚕豆的结论。这 样细致深入的调查,没有“一竿子插到底”“出水才见两腿 泥”的精神是做不到的。 4.1927 年 1 月,毛泽东回到了家乡,身着蓝布长衫, 脚穿草鞋,手拿雨伞,考察了湘潭、湘乡等 5 个县,历时 32 天,行程 700 公里,撰写了两万多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 察报告》。报告一发表,便引起了轰动。瞿秋白钦佩地称赞: “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的王!”。 5.1942 年初,359 旅旅长王震率部开进南泥湾,积极 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积极开展边区大 生产运动。荒无人烟的南泥湾,一下子变成了“陕北的好江 南”,为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范。 6.罗荣桓元帅多次被毛主席誉为“老实人”。宁都会议 后,毛主席“靠边站”了。罗荣桓因多次支持毛主席的主张, 也被撤了职。但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仍旧老老实实地 为党工作。 7.任弼时堪称“人民的骆驼”。1947 年 1 月,他知道 刘胡兰慷慨就义的事迹后,深受感动,认为刘胡兰是个好典 型,当即表态“我要向毛 主席报告,要大力宣传”。第二天,他就赶往王家坪向 毛主席汇报。任弼时就是这样,说到做到,一心扑在工作上, 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8.黄克诚是一座“忠诚的丰碑”。1959 年庐山会议上, 身为总参谋长的黄克诚明知彭德怀受到批判,仍然指出“大 跃进”的错误,后来被打成“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毛主 席去世后,当有人贬损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时,又是黄克诚, 不计前嫌,挺身而出,捍卫毛主席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这面 旗帜。 9.董必武与何连芝 1937 年在延安结婚,育有三名子 女:董良羽、董良翚、董良翮。三个名字之所以都带“羽” 字,是因为董必武深感旧中国的“落后就要挨打”,希望中 国自己制造的飞机早日飞上蓝天,期待他们兄妹志存高远, 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愿望,他对孩子们的 要求很严格,1963 年 1 月 28 日还专门写了首《字三子》 诗:“蓄势如鹰隼,奋飞健翼张”“武能御外侮,斯文亦在兹” “如鹏飞有意,标指向天津”。 10.有一次,周总理到上海出差,听说有一些领导同志 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食宿费用都向地方开支后,他非 常生气。回到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会议上向各省市 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 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开具账单,由本人自付。 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11.刘伯承元帅不抽烟、不喝酒、不喜娱乐,“一生只 研究打仗这一件事”,“自打从军时起,就做好了准备。路死 路埋,沟死沟埋,狗 吃了得个肉棺材”,在战斗和工作间隙,翻译大量的苏 联军事教材下发指导部队作战,被誉为“论兵新孙吴,守土 古范韩”。 12.毛泽东同志 1938 年 4 月 9 日出席抗大第四期 开学典礼时对学员说,你们若想在抗大站住,首先要下定三 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 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 “没有最后的决心是不够的,更要有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牺 牲自己贡献生命的决心”。牺牲升官、牺牲发财、牺牲生命, 是毛泽东同志给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标定的精神高地。这 “三个牺牲”,非但没有吓跑抗大学员,反而吸引了成千上 万的进步青年,形成“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还有颗心, 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去抗大”“抗大抗大越 抗越大”的滚滚洪流。 13.抗日战争胜利后,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和国内民众希 望和平的意愿,蒋介石不得不作出姿态,电邀毛泽东到重庆 举行会谈。蒋介石开始不把共产党和毛泽东放在眼里,但一 经与毛泽东见面,就改变了看法。蒋介石对其秘书陈布雷说: “毛泽东嗜烟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 竟能做到数小时不抽一支烟。他所表现出的决心和精神,说 明此人绝对不可轻视!”历史已经证明,蒋介石在这一点上 是看得很准的。 14.毛泽东同志当年曾引用一首咏泥神的诗来给官僚 主义者画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 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 分无用。他尖锐地把官僚主义称作“反人民的作风”,大声 疾呼“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 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 15.红军长征中,吴起镇一仗,我军大获全胜,毛泽东 十分高兴,赋诗赞扬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 军。”彭德怀看后深感不安,将诗中的“唯我彭大将军”改 为“唯我英勇红军”。朝鲜战场上,巴金写下了《我们会见 了彭德怀司令员》一文,彭德怀看后,提出修改意见:“巴 金同志,‘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 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其实, 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使我有些害怕!” 16.陈云曾讲,工作作出成绩时,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 第二个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他强调,这样的次序 是不能颠倒的。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能深谙“我是谁,为 了谁,依靠谁”的真谛,真正在感情上思想上和工作上信赖、 依靠党和人民,始终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 17.1927 年夏秋,正是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之际, 年届五十的徐特立面对大批共产党人被杀害的白色恐怖,在 最危险的时候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 年 1 月 30 日, 徐特立六十大寿时,毛泽东写信祝贺徐老生日提到此事时说: “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 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 1927 年秋天加入共产党。” 徐特立的入党,给今天的我们以深刻启示,这就是:矢志不 渝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对党绝对忠诚,矢志不渝为民工 作。 18.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来者一律住招待所; 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无工作者总理付伙食费;看戏以家 属身份买票入场, 不准用招待券;不允许请客送礼;不允许动用公家汽车; 凡个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生活要艰苦朴 素;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 搞特殊化。这十条家规,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廉洁奉公的高 风亮节,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令人敬仰。 19.在长征时期,曾经有过一个“半条棉被”的故事。 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 走时,将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 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 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20.抗战时期,毛泽东经常到延安的一些高校讲党课。 有一次,毛泽东等领导同志走进教室时,大家站起来热烈鼓 掌。毛泽东微笑着摆摆手,让学员们坐下。他先介绍了跟随 他来的几位领导同志,然后说:“我今天帮你们请来几位教 员,有洋的,也有土的,我就是土的一个。”当介绍到徐特 立时,他说:“他不仅是你们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1937 年 4 月至 8 月,毛泽东又在“抗大”开设了“辩证唯物论” 课程。每周二、四上午上课,每次 4 学时,下午参加学员 讨论,总共达到 110 多学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