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结 XX年,xx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财政厅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全市财政工作实现了调中有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的预期目标,财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助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xx万元,增长19.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xx万元,突破10亿元大关,位居省直管县第六位,增长19%;税收收入完成xx万元,位居省直管县第六位,增长19.9%,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2.6%,位居省直管县第四位。 XX年,一方面把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时间上抓紧、措施上务实、征管上从严。一是密切关注“营改增”改革、房地产市场变化及南水北调工程税收等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持续跟踪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入驻企业建设、开工、经营状况,关注湍北新区、南邓一级公路、湍河湿地公园、美丽乡村等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将全市4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乡镇税收收入的增长点,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关口作用,督促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就地纳税,实现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分析调度,密切与征管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查找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配合税务部门加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建立产业集聚区企业及重点项目税收台账。对纳税在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逐月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和税收变化原因,为企业创造守法经营的环境,同时支持税务部门依法治税。7月份和11月份,为改变乡镇收入进度迟缓的局面,召开乡镇收入形势分析会议,帮助解决乡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乡镇收入措施落到实处,形成了加压紧逼的工作态势。全年乡镇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856万元,增长7.9%。三是深入挖掘地方税种的征收潜力,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收稽查和清欠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了所得税税源调查、发票专项检查、房地产行业税收检查,以查促收,增加了财政收入,弥补了减收因素。督促税务部门加强对服务业及餐饮业等征管薄弱行业的管理,扩大网络发票推广应用范围,扭转行业税收下降趋势。四是落实《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加强非税收入征收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开展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项目情况核查,强化财政票据管理措施。全年完成非税收入xx万元,增长16.6%。按照统一软件、统一项目、统一票据、统一报表、统一接口的原则,建设我市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目前已经选择部分单位上线运行测试,XX年将在全市所有执收执罚单位推广运用。另一方面把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力度上加大、政策上吃透、谋划上超前。面对上级转移支付制度“增一般、减专项、提绩效”的主要改革方向,把工作重点放在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上来。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和要素保障,加强与上级的衔接和沟通,密切跟踪相关政策动态,以“不信东风唤不回”的自信和努力,全年向上争取资金41.8亿元。其中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城乡一体化转移支付和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等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1.9亿元,增长10.4%,提高了财政保障能力。 (二)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XX年,我们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线,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严格落实正税清费政策。在新增铁路运输、邮政、电信三个行业的营改增工作后,全市共有184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拨付资金xx万元用于过渡时期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加强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为7家企业办理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退税xx万元。二是多渠道筹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市财政发展投资公司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8亿元15年期的长期贷款,XX年当年放款3亿元,用于我市团结中路棚户区改造。争取中行湍北新区建设3年期贷款授信3.5亿元,争取中信银行类平台3年期贷款2亿元,用于标准化厂房、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在财政融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突破。三是着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争取企业发展资金xx万元,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向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增加资本金xx万元,增强了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担保能力,XX年对35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7000万元。投入资金2亿元支持产业集聚区提升载体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区“三上一提高”。协助两家企业申请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贷款,促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四是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全年投入城建资金达到14亿元,重点支持了湍北新区八路一桥、湍河湿地公园、雷锋广场二期、邓国春秋园、城区道路强弱电入地和燃气管网建设。城区建成区面积由36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上年的33.2%提升到34.8%。支持“六城联创”成绩显著,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成果,积极申报国家级园林城市,推进省级生态城、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建设。 (三)民生支出达到新水平。XX年,我们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11528万元,位居省直管县第二位,增长10.1%。全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43.3亿元,为公共预算支出的84.6%。 一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全年教育支出10.74亿元,增长0.8%。拨付资金4.42亿元,落实全市教师工资待遇特别是特岗教师工资待遇;拨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15950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676万元和免费教科书结算资金2924万元,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计划。筹措资金3257万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拨付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资金180万元,改善了接收农民工子女较多、条件薄弱的城区学校。争取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建资金1000万元、市财政配套XX万元,新建九年一贯寄宿制公办xx思源实验学校。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市职业技术学院前期筹建工作,拨付资金XX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城区部分小学。落实资金1463万元用于发放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确保国家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确保社会保障政策落到实处。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4亿元,增长8.9%。征收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96529万元,监督发放86194万元,确保各类对象足额领取到应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城市低保资金5767万元、农村低保资金8353万元、五保供养资金2923万元和敬老院工作人员生活补助资金107万元,通过规范操作程序,强化监督管理,保障了2万名城市低保、6万名农村低保和1.27万名五保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提高了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拨付资金4041万元,确保1.34万名抚恤对象按照标准领取生活补助资金;安排资金920万元落实1408名义务兵优待政策;拨付资金714万元对全市XX和XX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助。筹措资金550万元,保障1128名孤儿的基本生活并提高养育水平。 三是确保就业再就业目标顺利实现。以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拨付就业资金1368万元,通过职业培训、岗位补贴、补贴社会保险基金、补充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和扶持公共就业机构等措施,确保各项就业补助政策落实到位。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06万元,拨付财政贴息资金512万元,帮助符合条件的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四是确保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全年医疗卫生支出8.24亿元,增长25%。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筹措新农合资金5.74亿元,全市参合率达到99.8%,支付农民补助资金6.47亿元,187.2万人次参合农民受益。筹措城镇居民医保资金3896万元,支付补助资金2503万元,对4千余名参保居民实施住院补助。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5013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向城乡居民开展专项服务。安排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706万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投入资金1667万元,落实了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救治、生活救助和9.5万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政策。 五是确保住房保障政策有序推进。XX年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为全市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和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解决了乡镇公积金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安排资金2.33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其中投入资金1.26亿元,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12套;安排土地出让收益2206万元和地方政府债券支出4500万元用于团结中路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投入资金3653万元,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和发放租赁补贴。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XX万元,继续分类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补助资金1962.5万元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改善了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推进了城镇化建设。 (四)支持三农取得新进展。XX年,我们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集中财力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及时兑现各种惠农补贴资金。整合资金发放渠道,简化发放程序,首次通过“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2.49亿元,亩均补贴110.74元,有力支持了农业春耕生产。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5项补贴涉及资金2.54亿元。落实良种补贴资金4663万元,提高了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的良种覆盖率。调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结算方式,实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试点,补贴资金3177万元,补贴农机具1294台套。拨付资金1020万元,按照每亩补贴5元的标准,采取物化补助形式,对全市冬小麦实施“一喷三防”,同时市财政预算安排专款90万元,对小麦示范园区统一进行喷施,有效加强了小麦田间管理,助力夏粮再获丰收。 二是进一步加大支农投入力度。抓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机会,争取财政资金1272万元用于构林镇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落实财政资金1600万元用于刘集镇1.6万亩项目区提质改造,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争取粮食增产科技支撑项目资金64万元、一般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资金932.6万元,提升了农业种植科技水平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财政部门补贴保费1134.6万元完成小麦、玉米、烟叶保险承保工作,补贴361.7万元用于能繁母猪和奶牛保费补贴。争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7989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1017万元和产油大县奖励资金2135万元,促进了我市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争取扶贫开发资金1177万元,继续做好整村推进、到户增收、就业促进、科技扶贫等重点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按照每村1万元的标准,对全市562个行政村的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公益电影放映、文化和体育活动建设进行扶持,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投入资金2042.5万元,对62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进行奖补。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525万元、争取京豫对口协作项目资金840万元、市级预算安排资金7187万元,在习营村和上营台湾村进行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年供给村级经费3497.7万元,采取按季拨付村组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的办法,强化了制度约束机制。 (五)管理改革迈出新步伐。XX年,我们把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作为突出的工作抓紧抓实,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提高管理绩效。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细化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单独编列“三公经费”预算,建立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经市委政府批准,将全市财政供养单位公用经费标准在上年基础上减少10%。首次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为摸清政府家底,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依据。建立预算支出责任制和督导通报制度,将预算执行主要环节时限进行量化考核,支出均衡性进一步提高。二是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将改革覆盖到市乡两级所有预算单位,全年支付资金总额xx亿元(含以前年度结余资金),直接支付的比例达到87%;强力推进全市公务卡制度改革,制定全市公务卡使用强制结算目录,目前市乡所有预算单位基本实现了办卡和刷卡的全覆盖。三是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针对行政经费支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出台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培训费管理办法、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因公短期出国培训费用管理办法和外宾接待经费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四是强化工资统发联审机制。进一步强化工资统发的有关要求,及时更新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库,严格落实编制部门确定机构编制和人员、人社部门审定标准、财政部门拨付工资、银行发放到户的财政工资统发联审机制,XX年底财政供养人员xx人,其中在职xx人,财政供养人员比上年减少150人,XX年全年统发工资金额达到5.25亿元。五是推进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依法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加快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步伐,全年通过政府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预算资金xx万元,实际支付采购金额xx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3.2%。拓宽投资评审领域,前置评审关口,努力堵塞基本建设支出管理漏洞,全市评审项目510个,资金21.85亿元,审定xx亿元,审减率为15.4%。六是规范国有资产和会计行业管理。完成全市国有资产信息录入工作,核实执法执勤用车编制。组建公务仓,加强闲置资产的调剂使用管理。做好全市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七是不断强化监督职能。配合国家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办完成了对全市XX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配合财政部驻福建专员办对我市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检查工作。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开展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市预算单位“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执行公务支出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对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和教师评估的专项检查工作,开展了对全市教师培训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和孕前优生健康资金的专项检查。联合市审计局对全市政府性债务进行清理甄别,为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奠定基础。 (六)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XX年,我们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群众意识,提高财政工作水平,树立财政队伍的良好形象。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利用9个月时间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活动,认真落实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严格整改提高,切实解决财政部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保障了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两个安全”。二是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将10个乡镇财政所纳入XX年基层财政所规范化建设范围,因地制宜指导建设,XX年底23个财政所完成建设任务,财政所办公条件和办公设施得到改善,业务基础更加扎实。落实《河南省县乡基层财政基本业务管理操作规程(试行)》,组织对财政所的村账乡监和村级财务、财政所经费收支、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落实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提高了乡镇财政的业务水平。三是加强财政财务人员的培训。组织开展xx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培训,聘请河南工程学院教授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等方面,对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和主管会计等500余人进行了培训。选派12名财政人员参加省财政厅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组织的财务会计培训班。举办6期财政所统管会计培训班,安排农村财会人员支农政策培训资金25万元,对600名村组干部开展了惠农政策、会计实务、“一事一议”等内容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全市财政财务人员的素质。四是加强机构人员管理。完成系统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核查采集工作和45个事业单位的年度审验。新增3个市级标兵文明单位,系统共9个市级标兵文明单位,19个市级文明单位。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加强财政廉政风险防控,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并重,规范财政权力运行。 XX年,财政局机关创建为市级标兵文明单位,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被认证为省一级,新建财政视频会议室,金财工程实现了与省财政厅的直接联通。与此同时,财政政研、信息网络、机关事务、离退休干部管理、信访稳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会妇联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财政收入增速趋缓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税收增长乏力对财政收入的组织工作压力很大;财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不够,精细化水平不高,内部管理流程需要调整优化,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市委、政府和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服务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XX年是深化财税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修订后《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财政工作将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正确把握新机遇,奋力开创新局面,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把加强财源建设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完善财政投入和激励机制,安排支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工业经济发展。落实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完善的政策制度环境。发挥投资拉动增长的关键作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发挥消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作用,多渠道促进增收引导消费。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扩能增效工程,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探索政策性金融合作模式,积极争取发行市政债券和城投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支持高标准粮田、农业产业化集群、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落实各类涉农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农业保险等政策,加快实施水利重点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落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民生财政建设。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支持深化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加强民生资金监管,让群众在更高水平上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完善财政体制机制。狠抓收入组织工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制度,健全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切实发挥财税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积极支持深化其他领域改革。五是坚持科学规范,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深入学习贯彻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全面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各类业务风险,确保财政干部廉洁和财政资金安全。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综合采取事前评估、投资评审、政府采购、财政监督、信息公开等多种监督管理手段,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六是坚持素质提升,着力增强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增强对腐败零容忍的政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作风转变,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教育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坚定改革决心,解放思想、主动作为、把好方向、办好大事;树立服务意识,放低身段、换位思考、勤勉敬业、勇于担当;增强效率观念,雷厉风行、部署即办、抓紧落实、善做善成;牢记纪律约束,忠于组织、严明党纪、依法理财、令行禁止,让财政工作在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更加出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