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压力管道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压力管道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 受控状态:受控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压力管道 ‎ ‎ ‎ ‎ ‎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编制: ‎ 审核:‎ 批准:‎ ‎2020年7月5日发布 2020年7月15日实施 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71‎ ‎ ‎ 目 录 ‎01文件控制程序┅┅┅┅┅┅┅┅┅┅┅┅┅┅┅┅┅┅┅┅┅┅┅┅┅┅┅1‎ ‎02记录控制程序┅┅┅┅┅┅┅┅┅┅┅┅┅┅┅┅┅┅┅┅┅┅┅┅┅┅┅5‎ ‎0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 11‎ ‎04装备、设施资源管理程序┅┅┅┅┅┅┅┅┅┅┅┅┅┅┅┅┅┅┅┅ 16‎ ‎05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工程 ┅┅┅┅┅┅┅┅┅┅┅┅┅┅┅┅┅┅┅┅┅19‎ ‎06项目质量策划程序 ┅┅┅┅┅┅┅┅┅┅┅┅┅┅┅┅┅┅┅┅┅┅┅ 24‎ ‎07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 26‎ ‎08采购和材料控制程序 ┅┅┅┅┅┅┅┅┅┅┅┅┅┅┅┅┅┅┅┅┅┅ 31‎ ‎09工艺及热处理控制程序 ┅┅┅┅┅┅┅┅┅┅┅┅┅┅┅┅┅┅┅┅┅ 37‎ ‎10焊接控制程序┅┅┅┅┅┅┅┅┅┅┅┅┅┅┅┅┅┅┅┅┅┅┅┅┅┅ 44‎ ‎11监视和测量装置(计量)控制程序 ┅┅┅┅┅┅┅┅┅┅┅┅┅┅┅ 50‎ ‎12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 57‎ ‎13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 64‎ ‎14理化试验控制程序 ┅┅┅┅┅┅┅┅┅┅┅┅┅┅┅┅┅┅┅┅┅┅┅ 68‎ ‎1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70‎ ‎1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75‎ ‎17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程序 ┅┅┅┅┅┅┅┅┅┅┅┅┅┅┅┅┅┅┅┅80‎ ‎18质量改进控制程序┅┅┅┅┅┅┅┅┅┅┅┅┅┅┅┅┅┅┅┅┅┅┅┅87‎ ‎19接受安全监察、质量监督和检验程序 ┅┅┅┅┅┅┅┅┅┅┅┅┅┅93‎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 JLSY/CX-01—2020‎ ‎1 目的 ‎ 对所有影响质量活动的文件如方针、目标、手册、程序、压力管道安装用设计图纸资料、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工艺文件等编制、审核、发布及其更改等控制要求与控制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以确保各有关场所得到有效文件。‎ ‎2 控制范围 ‎ ⑴ 设计文件;‎ ‎⑵ 施工工艺文件;‎ ‎⑶ 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和管理性技术法规;‎ ‎⑷ 交、竣工资料;‎ ‎⑸ 合同文件。‎ ‎3 控制职责与要求 ‎3.1 设计文件控制 ‎ ⑴ 设计文件资料的收发一般由经营计划部向业主或总承包方收取,向项目管理单位、有关部门进行发放。并建立收发台帐。如是项目管理单位向业主收取设计文件时,项目管理单位应向经营计划部按有关规定传递相应的设计资料,并建立收发台帐。‎ ‎⑵ 各单位质保工程师应按《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组织图纸审查。‎ ‎⑶ 设计变更单、施工联络单、会议纪要等与设计图纸等效。工程竣工后编入竣工技术资料中。‎ ‎3.2 施工工艺文件控制 ‎ ⑴ 施工工艺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文件控制程序 a)焊接工艺评定; ‎ b)施工组织设计;‎ c)作业指导书。‎ ‎⑵ 焊接工艺评定由焊接责任工程师组织,完成的工艺评定报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作为公司通用工艺文件使用。‎ ‎⑶ 下列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由各单位质保工程师编写,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a)GB1、GB2、GC2级压力管道安装 ;‎ b)耐热钢和低温钢焊接;‎ c)公司首次使用的材料;‎ d)质保工程师指定的重要工艺文件。‎ ‎4)除以上第⑶条规定以外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由项目质保工程师编写,各单位质保工程师审批。‎ 71‎ ‎3.3 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控制 ‎ ⑴ 每年由安全质量监督部发布规范、标准、管理法规等有效标准规范控制清单;‎ ‎⑵ 针对具体工程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规程有效版本按设计规定和顾客要求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给予明确;‎ ‎⑶ 样本由安全质量监督部提供,并加以控制。‎ ‎3.4 交竣工资料控制 ‎ ⑴ 压力管道的档案资料由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工艺技术员、质检员以及有关技术人员整理;‎ ‎⑵ 按交工资料有关规定装订成册,资料要求齐全、完整、正确;‎ ‎⑶ 资料签字完成后,由项目质保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文件控制程序 ‎⑷ 交竣工资料的控制执行公司《竣工资料编制规定》。‎ ‎3.5 技术文件资料的控制应以相应质量记录表格作见证。‎ ‎3.6 合同文件由经营计划部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控制。‎ ‎4 质量记录 ‎4.1 各单位应建立并保存以下质量记录:‎ ‎ ⑴ 各专业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收发管理台帐;‎ ‎⑵ 企业专业施工工艺标准、措施标准台帐;‎ ‎⑶ 图纸资料、设计变更单、施工联络单等收发管理台帐;‎ ‎⑷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收发管理台帐;‎ ‎⑸ 工程项目工程总结台帐;‎ ‎⑹ 竣工资料交接台帐;‎ ‎⑺ 其它有关技术资料等。‎ ‎4.2 安全质量监督部应建立以下质量记录 ‎ ⑴ 压力管道安装常用管理法规、规范、标准有效版本控制清单及样本;‎ ‎⑵ 常用规范、标准管理台帐;‎ ‎⑶ 规范、标准收发台帐等。‎ ‎4.3 经营计划部应建立以下质量记录 ‎ ⑴ 设计文件资料、设计变更单收发管理台帐;‎ ‎⑵ 合同管理台帐。‎ ‎4.4 工程技术管理部应建立以下质量记录 ‎ ⑴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管理台帐;‎ ‎⑵ 压力管道焊接工艺评定控制清单;‎ ‎⑶ 竣工资料交接台帐;‎ ‎⑷ 年度工程总结台帐等。‎ 71‎ 文件控制程序 ‎5.相关记录样表 ‎5.1 文件收发登记表 表QP01—02‎ ‎5.2 外来文件会审表 表QP01—03‎ ‎5.3 受控文件清单 表QP01—04‎ ‎5.4 文件更改通知单 表QP01—06‎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工程技术管理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工程技术管理部 ‎ ‎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 ‎ ‎ JLSY/CX-02—2020‎ ‎1 目的 ‎ 对压力管道安装过程的质量记录进行分类,并明确其管理职责,为质保体系的运行和安装过程的可追溯性提供证实。‎ ‎ 质量记录的主管部门为公司安全质量监督部。‎ ‎2 质量记录的分类 ‎ 压力管道安装安装工程的质量记录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和过程控制质量记录,一类是交工技术文件。‎ ‎2.1 管理和过程控制质量记录 ‎ 是指确保质保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文件、记录和各系统业务部门为加强管理过程质量控制,便于顺利开展工作,保证质量活动过程的可追溯性而建立的有关质量记录(见表2.1)。‎ 71‎ 记录控制程序 管理和过程控制质量记录表 表2.1‎ 序号 管理和过程控制质量记录名称 责任部门 保存年限 ‎1‎ 质保体系(含有项目)的建立及现任人员任命文件 工程技术管理部 ‎5年 ‎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交底记录 工程技术管理部 ‎5年 ‎3‎ 质量检验工艺文件 安全质量监督部 ‎5年 ‎4‎ 合格分承包方(分供方)报告 物资管理部 ‎5年 ‎5‎ 材料、阀门、管件质量证明文件 物资管理部 ‎5年 ‎6‎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培中心 长期 ‎7‎ 压力管道合格焊工台帐、档案 安全质量监督部 ‎10年 ‎8‎ 各种检验原始记录 安全质量监督部 ‎5年 ‎9‎ 用户服务与用户意见处理 工程技术管理部 ‎5年 ‎10‎ 内部质量审核记录 安全质量监督部 ‎5年 ‎11‎ 无损检测原始记录、底片 试验检验中心 ‎7年 ‎12‎ 无损检测人员档案 试验检验中心 ‎10年 ‎13‎ 理化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检验中心 ‎7年 ‎14‎ 计量器具检定记录 安全质量监督部 周期 ‎15‎ 设备台帐、设备档案 工程技术管理部 设备使用期 ‎16‎ 不合格品及处置记录 安全质量监督部 ‎5年 ‎17‎ 其它管理和过程控制记录 相关部门 ‎3年 ‎2.2 交工技术文件 ‎ 交工技术文件是指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的检验、试验或确认性记录,工程完工后向用户提供和归档保存,一般应包括:‎ 记录控制程序 ‎ ‎ ‎ (1) 封面、交工技术文件目录及说明 71‎ ‎(2) 开工报告 ‎(3) 竣工报告 ‎(4) 隐蔽工程记录 ‎(5) 工程中间交接记录 ‎(6) 重大质量事故处理鉴定报告 ‎(7) 图纸会审记录 ‎(8) 合格焊工登记表 ‎(9) 施工联络单 ‎(10) 设计变更单及一览表 ‎(11) 交工验收证书 ‎(12) 未完工程项目明细表 ‎(13) 交工技术文件移交书 ‎(14) 阀门、管件试验记录 ‎(15) 管道补偿器安装记录 ‎(16) 安全阀调整试验记录 ‎(17) 高压管件检查验收记录 ‎(18) 高压钢管检查验收(校验性)记录 ‎(19) 管道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20) 管道吹洗(脱脂)记录 ‎(21) 设备/管道防腐、保温、保冷、涂漆施工记录 ‎(22) 防腐工程施工记录 ‎(23) 管道安全附件安装记录 ‎(24) 管道焊缝热处理质量检验记录 ‎(25) 管道焊接工作记录 记录控制程序 ‎(26) 固定管架及弹簧支、吊架调整记录 ‎(27) 防腐绝缘层电火花检测报告 ‎(28) 热处理记录 ‎(29) 焊缝射线探伤报告 ‎(30) 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 ‎(31) 焊缝表面探伤报告 ‎(32) 材料硬度检验报告 ‎(33) 材料光谱分析报告 ‎(34) 其它交工技术资料 ‎(35) 竣工图 ‎2.3 交工技术文件表格的选用及制定原则 ‎ a) 当合同和用户有明确要求时,按合同和用户要求选用;‎ ‎ b) 合同和用户无要求时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工程优先选用SH3503《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中的表格;‎ 71‎ ‎ 建设优先采用《石油天然气工业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手册》中的表格;‎ ‎ c) 如当地建委或监察部门规定推荐用特殊施工表格时,按其规定执行;‎ ‎ d) 有特殊要求的压力管道安装时,如果现有表格不能全部满足工程的需要而要重新制定,由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拟定样表并审核,经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复审、编号后使用。‎ ‎3 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 ‎3.1 管理和过程控制文件由有关系统责任人员收集、编写。‎ ‎3.2 交工技术文件则有关技术人员按规定整理。‎ ‎3.3 凡交工、归档的交工技术文件书写要求应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记录齐全,签字完整,日期确切,字迹应清楚。‎ ‎3.4 由于其它原则,需对记录中的数据或文字进行改动时允许有少量手写更 记录控制程序 改,改动后应有责任人员的签字或印章加以标识。‎ ‎4 归档 ‎4.1 交工技术文件资料 ‎ 交工技术文件资料作为交工技术资料的一部分分别由建设单位(用户)和公司档案室归档保存。‎ ‎5 保管期限 ‎5.1 交工技术文件资料 ‎ 交工记录经整理、编汇成交工技术文件,其副本由公司档案归档保存,保管期限为15年。‎ ‎5.2 管理和过程控制文件 分别按表2.2.1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当合同有要求时,在商定期内可提供给用户或其代表查阅。‎ ‎6.相关记录样表 ‎6.1记录清单 表QP02—01‎ ‎6.2记录检查表 表QP02—02‎ ‎6.3记录移交单 表QP02—03‎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工程技术管理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安全质量监督部 ‎ ‎ 71‎ 记录控制程序 附图:记录控制工作流程图 各类信息 基层综合 记录的建立 记录的标示 记录的形成 记录的归档保存 记录的销毁 记录借阅 外来记录 公司综合 工程项目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 JLSY/CX-03—2020‎ ‎1 目的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的评审。‎ ‎3 职责 ‎3.1 公司总经理负责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并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公司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3.3 安全质量监督部负责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3.4 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纠正、预防措施。‎ ‎4 管理评审工作流程见附图 ‎5 工作程序 ‎5.1 管理评审计划 ‎5.1.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两次间隔不大于12个月,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 ‎5.1.2 安全质量监督部于每次管理评审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a) 评审时间;‎ b) 评审目的;‎ c) 评审范围及评审重点;‎ d) 参加评审部门、人员;‎ e) 评审依据;‎ f) 评审内容;‎ g) 评审所需的资料。‎ ‎5.1.3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适当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 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b)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业主、监理有关质量的严重投诉;‎ c) 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71‎ d) 当公司经理认为有必要时。‎ ‎5.2 管理评审的内容包括:‎ a) 内部体系审核报告;‎ b) 业主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业主沟通的结果等;‎ 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d)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e)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 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g) 质量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h) 有关体系改进的任何建议。‎ ‎5.3 评审准备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3.1 评审前,安全质量监督部以书面形式向管理者代表汇报现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交本次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经理批准。‎ ‎5.3.2 安全质量监督部提前通知参加评审的部门及人员,并发放本次评审计划,相关部门人员准备评审资料。‎ ‎5.3.3 安全质量监督部负责根据评审内容,收集评审资料,准备必要的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确认。‎ ‎5.4 管理评审会议 a) 公司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并确定评审的重点,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内容做出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 b) 公司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 ‎5.5 管理评审结论 ‎5.5.1 管理评审的结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 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b) 与业主要求有关的工程项目的改进,对现有工程项目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工程项目、过程审核等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 c) 资源需要等。‎ ‎5.5.2 会议结束后,由安全质量监督部根据管理评审会议的内容进行整理,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交公司经理批准,发至相应部门并监控执行。‎ ‎5.6 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安全质量监督部根据会议评审结果,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验证,各部门把完成情况书面交安全质量监督部,汇总后报管理者代表。‎ 71‎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7 管理评审结果引起:‎ a) 文件更改、管理评审报告的发放,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b)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验证,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8 与管理评审相关的会议记录、文件发放记录,由安全质量部负责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6 相关记录样表 ‎6.1 管理评审计划 表QP05—01‎ ‎6.2 管理评审报告 表QP05—02‎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 公司办公室 本程序主管部门: 安全质量监督部 ‎ ‎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附图:管理评审工作流程图 内部信息 外部信息 评审计划 评审内容 评审准备 评审会议 评审结论 评审报告 改进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装备、设施资源管理程序 ‎ JLSY/CX-04—2020‎ ‎1 目的 ‎ 本章规定施工装备、设施控制程序,以保证施工装备、设施按照国家管理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必备的装备、设施要求进行资源配套、完善和更新。并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确保施工手段完善,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于预制、安装中使用的施工设备、检验设备、各类设施的控制和管理。‎ ‎3 控制管理要求 ‎3.1 压力管道安装施工设备控制由公司设备质量控制系统责任工程师负责,由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进行归口管理。‎ ‎3.2 施工设备控制的主要内容有:设备购置、设备的管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3.2.1 施工设备的购置。压力管道安装施工设备的购置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压力管道安装施工设备的购置,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公司设备质量控制系统责任工程师审核后,报公司主管经理批准,由公司统一购买。对新购设备应组织检查验收。在试运行合格后,制订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移交使用单位。‎ ‎3.2.2 施工设备的管理:施工设备实行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分级管理,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台帐,使用单位必须做到实物与台帐相符,对每台设备建立档案,及时准确收集事理数据,特种设备还应接受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定期检查。‎ 装备、设施资源管理程序 ‎ ‎ 71‎ ‎3.2.3 压力管道安装施工设备的配置、调拨、租赁应按《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规定办理手续,便于动态管理。‎ ‎ 3.2.4 施工设备必须达到完好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标识,检查设备的状况、防护、清洁润滑、运行记录等,及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要限期整改。‎ ‎ 3.2.5 当压力管道安装施工设备发生事故时,必须及时上报公司,对事故进行分析处理。施工设备符合报废条件时,应用对其进行鉴定,经审批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3.2.6 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压力管道安装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应定人定机持证上岗,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2.7 设备操作人员应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以保证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并按规定做好维护保养记录。设备管理人员对使用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根据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制订设备的修理计划,适时安排检修,检修后的设备应达到质量技术标准和机械性能要求。‎ ‎3.2.8 压力管道安装施工设备在不同季节使用时,使用单位应根据施工地区的温度、湿度等气候特点,采取防护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4 设备状态管理 设备的状态可分为:完好、合格、待修或报废四类,并确定各自的标准,每台设备应进行如下标识:‎ ‎4.1 企业设备的统一编号;‎ ‎4.2 设备专管人姓名标明;‎ ‎4.3 设备完好、合格、待修或报废的标识;‎ ‎4.4 状态确定的有效期,即注明本标识的状态其有效期限。‎ ‎ 每台设备应按定时进行外表清理,定期进行内部维护清理。‎ 装备、设施资源管理程序 ‎5 设备管理的台帐资料 ‎ 设备台帐资料有如下几类:‎ ‎5.1 设备总帐(按分类分台编排);‎ ‎5.2 设备专管人台帐(逐对口到专管人);‎ ‎5.3 设备维修计划及实施台帐记录;‎ ‎5.4 设备完好标准;‎ ‎5.5 设备完好率(按每一季度)检查统计季报表。‎ ‎ 设备台帐资料由设备质控责任工程师负责组织建立、编制与审核。设备档案存三年,存在公司设备管理部门。‎ ‎6 工装管理 ‎6.1 工装系指适用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由企业制造或配制的简制装备、设施等,如试压用的盲板、简易弯管设施、管道组件吊装用附件、试压泵的临时引出配管等,与压力管道质量、安全及工艺技术相关的装备。‎ 71‎ ‎ 6.2 工装应经设计或技术认定,编制工装台帐,注明技术特性和使用要求。‎ ‎ 6.3 工装实物应经标注、标识,以确定使用特性,如:引出管应标以允许操作压力。‎ ‎ 6.4 工装使用前应经检验检查,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新。‎ ‎6.5 工装设计、认定由工艺责任师负责,检验由检验责任师负责,台帐整编由工艺责任师或设备责任师负责。‎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 工程技术管理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 工程技术管理部 ‎ ‎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 JLSY/CX-05—2020‎ ‎1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获得质量体系运行必须的技能和资格,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人员,以确保有关人员能承担公司规定的各项职责。‎ ‎3 职责 ‎3.1 人力资源部 ‎3.1.1 协调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培训工作;‎ ‎3.1.2 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3.1.3 负责主力工种的技能培训;‎ ‎3.1.4 负责对新入厂工人进行上岗前和实习期的教育;‎ ‎3.1.5 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2 企业管理部 ‎3.2.1 负责公司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干部的管理培训工作;‎ ‎3.2.2 负责制定管理和专业技术干部的年度培训计划,报人力资源部汇总并组织实施。‎ ‎3.2.3 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及继续教育;‎ ‎3.2.4 负责对新入厂的专业技术干部进行上岗前和实习期的教育。 ‎ ‎3.3 安全质量监督部 ‎3.3.1 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识别;‎ ‎3.3.2 负责制定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复证培训计划,报人力资源部汇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总并组织实施。‎ ‎3.4 基层单位 ‎3.4.1 负责制订本单位的年度培训计划,并上报人力资源部。‎ ‎3.4.2 负责对本单位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 ‎4 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流程见附图 ‎ ‎5 控制程序 ‎5.1 培训策划 各部门、单位依据公司发展、市场变化、项目管理及施工的需要,识别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人员的能力要求,提出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5.2 培训计划 ‎5.2.1 年度培训计划 ‎ 71‎ ‎ 每年11月份,由人力资源部向基层各单位下发下年度的《培训需求调查表》,人力资源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培训需求及公司下年度的生产经营方针,提出年度培训计划,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由责任部门组织实施。‎ ‎5.2.2 培训项目计划由实施责任单位、部门依据批准的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并报人力资源部审批。‎ ‎5.2.3 培训计划的内容:包括计划制定的依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具体的要求及措施。‎ ‎5.4 培训实施 ‎5.4.1 责任部门(或基层单位)组织举办培训班要做到以下几点:‎ a) 制定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 b) 落实学员并进行资格审查(包括文化程度、专业知识等)‎ c) 聘请专兼职教师;‎ d) 落实培训场所及设备资料;‎ e) 培训班应有专人负责,填写《培训考勤表》及《培训记录表》;‎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f) 脱产培训班结束时,要进行考核总结;‎ g) 培训结束十天内,由责任部门将培训班的有关资料(包括: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学员考勤表及考试成绩)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5.4.2 编制工程项目的特殊培训计划,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协助项目部实施。‎ ‎5.4.3 各单位、各部门的计划外培训,应填写《培训申请表》,经人力资源部审核备案,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5.5 培训类型与内容 ‎5.5.1新入厂员工培训 a) 公司基础教育:包括公司简介、厂纪厂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的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在进入公司一个月内组织。技术干部由企业管理部负责,工人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b) 岗位技能培训:学习生产作业指导书,所有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5.2 在岗人员培训 ‎ a)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对电焊工、气焊工、电工、汽车驾驶员、探伤工、起重工、化验工、试验工等工种人员的岗位资格进行培训,并取得国家授权部门或内部规定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由质量认证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b) 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针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变化,对项目经理、管理人员的培训;针对新材料、工艺、设备对岗位作业人员的培训。‎ ‎5.5.3 转岗人员培训 ‎ 71‎ 学习生产作业指导书,相关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6 培训实施 ‎5.6 分析、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5.6.1 根据谁办班谁负责考核的原则,在公司培训主管部门的监督下,由培训主办单位、部门负责进行。‎ ‎5.6.2 分析评价的形式,可以通过考试考核、技能操作取得有效证书、培训情况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 ‎5.7 培训工作记录 ‎ 责任部门要做好培训记录,整理保存好有关资料。‎ ‎6 质量记录 ‎6.1 相关文件目录 ‎6.1.1 公司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6.1.2 公司特种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6.2 相关记录样表 ‎6.2.1 职工培训台帐 表QP06—01‎ ‎6.2.2 培训记录表 表QP06—02‎ ‎6.2.3 培训申请表 表QP06—03‎ ‎6.2.4 培训情况统计报表 表QP06—04‎ ‎6.2.5 职工技术素质结构统计表 表QP06—05‎ ‎6.2.6 职工培训专兼职教师花名册 表QP06—06‎ ‎6.2.7 职工培训档案 表QP06—07‎ ‎6.2.8 职工学历培训台帐 表QP06—08‎ ‎6.2.9 特殊作业人员培训登记台帐 表QP06—09‎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 人力资源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 人力资源部 ‎ ‎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项目质量策划程序 ‎ JLSY/CX-06—2020‎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装备、设施资源管理程序 ‎ JLSY/CX-04—2020‎ ‎1 目的 对工程项目质量策划职责、策划内容做出规定,确保压力管道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合同的规定及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2 职责 ‎2.1 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工程项目质量策划。‎ ‎2.2 工程技术管理部、物资管理部及相关责任工程师参与工程项目质量策划。‎ ‎3 质量策划 ‎3.1 工程项目的质量策划依据:‎ a) 顾客要求,具体体现在招标文件及其答疑文件;‎ b) 工程项目目标;‎ c) 施工承包合同要求的质量标准;‎ ‎3.2 工程项目的质量策划包括下列内容:‎ a) 编制质量计划,包括项目质量目标;‎ b) 配备适应质量目标要求的施工装配及专业技能;‎ c) 为质量控制而配备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计划;‎ d) 编制工程实现过程中有关焊接、组装、无损检测、热处理等重要工艺文件的计划;‎ e) 确定在工程实现过程中检验和试验的项目、部位和检验、验证的方法及时间;‎ f) 明确施工所执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标准、交工验收规定;‎ g) 确定和准备质量记录。‎ ‎3.3 对每项承建的压力管道安装工程,均应根据其特点及对质量的要求进 项目质量策划程序 行工程质量策划,规定其质量目标。‎ ‎3.4 质量策划应形成质量计划文件,具体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详细描述。‎ ‎4.质量策划的实施 ‎4.1 单位主管领导须提供必要的资源,以保证质量计划的实施顺利进行。‎ ‎4.2 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过程监控,保证质量计划的有效实施。‎ ‎4.3 质量计划实施完成后,须记录实施结果。‎ ‎5. 验证评价 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质量计划实施单位主管领导,对所实施的质量计划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评价。‎ ‎ ‎ 附加说明:‎ 71‎ 本程序起草单位:安全质量监督部 ‎ 本程序主管部门:安全质量监督部 ‎ ‎ ‎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 JLSY/CX-07—2020‎ ‎ ‎ ‎1 目的 通过制定合同管理过程的文件化程序,了解掌握顾客要求,确保公司具备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并通过合同履行使顾客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为顾客提供产品的合同的管理,主要包括与顾客的沟通、顾客有关要求的确定及评审。‎ ‎3 职责 ‎3.1 经营计划部为合同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在合同签订前组织有关部门人员与顾客沟通,了解掌握顾客要求,并组织签订合同。‎ ‎3.2 在合同履行阶段及产品交付后,由工程技术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与顾客沟通,了解掌握顾客要求,并采取措施予以满足。‎ ‎4 工作程序 ‎4.1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 ‎4.1.1 对顾客规定的要求,由经营计划部或经营计划部委托基层单位负责确定,并在投标文件或合同中明确。‎ ‎4.1.2 对于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属于工程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应以行业的技术或管理要求为准,由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确定。‎ ‎4.1.3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由工程技术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4.1.4 公司为使顾客满意,针对工程项目提出的自愿要求,由投标工作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组或合同签订人员确定。‎ ‎4.2 顾客要求的评审 ‎4.2.1 标书的评审 71‎ a) 由经营计划部负责标书的评审工作。‎ b) 内部市场的招投标项目由经营计划部委托基层单位进行标书评审和投标报价。‎ c) 外部市场中,凡顾客有特殊技术要求和新开发的行业或领域,由经营计划部直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标书评审和投标报价。‎ ‎4.2.2 合同的评审工作流程见附图。主要内容包括:‎ a) 内部市场的合同,由经营计划部委托基层单进行合同评审,评审结果报经营计划部备案。‎ b) 外部市场,凡顾客有特殊技术要求和新开发的行业或领域,由经营计划部直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合同评审。‎ c) 评审可采取会议、会签、审批等方式,必要时做好合同评审记录。‎ ‎4.2.3 评审结果 a) 确保准确理解顾客的要求,包括顾客口头建议表达的要求已得到确认,双方对合同理解不一致的要求已得到解决;‎ b) 产品要求已在上述基础上做出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 c) 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4.3 合同的签订及传递 经营计划部根据合同草案及评审意见,经与顾客沟通达成一致后,由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公司经理或其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合同一律用书面形式,经营计划部执一份合同正本,并建立合同登记台帐,合同副本应及时发放到公司有关单位和部门,并保持合同发放记录。外部市场待合同履行后,正本交经营计划部存档。‎ ‎4.4 合同的修订 当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发生改变时,应以书面形式形成合同修订文件,合同修订文件要及时进行评审,对由于合同主要条款的变更而形成的合同变更协议,按4.2.2合同评审程序进行,对由于产品局部更改而形成的更改文件,包括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由经营计划部委托基层单位进行评审。‎ ‎4.5 与顾客的沟通 ‎4.5.1 对 内部顾客,经营计划部一般委托基层单位与顾客沟通。‎ ‎4.5.2 对 外已开发的市场,一般授权委托基层单位与顾客沟通;对 外新开发的市场,由经营计划部直接组织有关人员与顾客沟通。‎ ‎4.5.3 顾客的沟通应做好,并保存相关记录。‎ ‎5 相关记录样表 ‎5.1 合同标书评审记录表 表QP07—01‎ ‎5.2 合同发放登记表 表QP07—02‎ ‎5.3 承包工程合同登记表 表QP07—03‎ ‎ ‎ 71‎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 经营计划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 经营计划部 ‎ ‎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附图:合同评审工作流程图 理解顾客要求 确定顾客要求 与顾客洽谈 评审结果 签订合同 发放有关单位和部门 合同修订 不签合同 由经营计划部组织 合同评审 由基层单位组织 合同评审 不能满足要求 能满足要求 71‎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采购和材料控制程序 ‎ JLSY/CX-08—2020‎ 1 目的 通过实施本程序,确保采购的原材料、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 2 ‎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需原材料、产品的采购和管理。‎ 3 ‎ 职责 ‎3.1 物资管理部负责本程序文件的贯彻实施;公司级外埠工地项目部材料负责人负责本程序在其所辖区域项目的实施。‎ ‎3.2 公司主管领导及其授权人负责对自采购文件的审批;物资管理部负责勘探局统购产品文件的审批。‎ ‎3.3 材料、产品使用单位负责所需材料的质量检验、保管及发放使用工作。‎ ‎4 物资采购管理流程见附图 ‎5 工作程序 ‎5.1 对供方的评价 ‎5.1.1 供方的初选包括:‎ a) 根据勘探局规定,物资供销处为局属工程统购产品的唯一供方;‎ b) 顾客指定的供方;‎ c) 公司自行组织采购的产品,应由使用单位提供初选名单。‎ ‎5.1.2 供方的评价 a) 物资管理部根据供方初选名单,组织使用产品单位、工程技术管理部、安全质量监督部进行咨询、评价并填写供方评价复审记录;‎ b) 对供方供货能力、质保能力的评审最少应有同类产品2项以上作平行 采购和材料控制程序 比较,主要内容包括供方的生产能力、技术及工艺水平、供方的价格水平、供方的销售服务和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等情况;‎ c) 对外购管材、封头、阀门、电缆等重要产品供方的评价,必要时派人到该厂进行实地考察, 对其提供满足规定要求产品的能力、技术人员情况、设备与检测手段的能力与水平、质保体系运行情况等做出评价,需样品验证时,按《检验试验工作程序》对其进行检测。‎ ‎5.1.3 合格供方的确认 经评价属合格的供方,经主管领导批准,由物资管理部保存评价资料,并建立合格供方名录,产品的采购应确保在合格的供方名录中选择供方。‎ ‎5.1.4 对合格供方的控制 71‎ a) 为确保合格供方能长期、稳定地提供所需要采购的产品,物资管理部应对合格供方的供货质量进行不合格统计;对供货质量下降的供方,应要求其限期改进,累计二次出现不合格记录,则应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属于局统购供应产品的向物资供销处建议取消其供货资格;‎ b) 对顾客指定的供方,如其供货质量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应由基层单位、项目部向顾客提出书面报告,由顾客确定对该供方的处理。‎ ‎5.2 采购文件 ‎5.2.1 公司基层单位预算员根据生产计划提出建筑安装工程材料表,有施工图纸的项目由经营计划部审核,没有施工图纸的项目由工程技术管理部审核后,到物资管理部审批,局统购工程材料报物资供销处组织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材料表不能涂改,同时应明确:‎ a) 工程项目名称及图号;‎ b) 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及技术要求、单位、数量、到货日期;‎ c) 审核人签字、预算员印章、日期等。‎ 采购和材料控制程序 ‎5.2.2 日常维修用料由公司基层单位材料员根据生产需要提出器材申请 采购和材料控制程序 计划表,到物资管理部审批后,局统购材料报物资供销处组织采购。器材申请计划表不能涂改,同时应明确:‎ a) 器材名称、规格型号及技术要求、单位、数量、到货日期;‎ b) 单位主管领导签字、材料员签字、日期等。‎ ‎5.2.3 自采购的材料,采购人员应依据建筑安装工程材料计划表,按采购物资的技术标准选择供方,经物资管理部审核,主管领导审批后签订采购合同,应明确产品规格、质量标准、供货方式、运输和保管、交货地点、验收条件、违约责任、供货期限及售后服务条款等有关内容。‎ ‎5.2.4 顾客提供的材料及产品由基层单位、项目部预算员按照有关合同规定,编制顾客供料及产品清单,经顾客、基层单位、项目部负责人审核后作为对其供方产品进行验收的依据。顾客提供的产品清单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及技术要求、单位、数量和交货地点及交货日期等内容。‎ ‎5.2.5 需要到供方现场进行验收的,应在采购合同中明确。‎ ‎5.3 采购材料、产品的验证 ‎5.3.1 采购材料、产品到达交货地点后,基层单位、项目部材料负责人对采购产品按采购文件的要求,对采购产品进行外观验证,内容包括:‎ a) 所购材料、产品的品种、数量、等级、规格型号及技术标准等是否符合采购文件要求;‎ b) 所购产品的外观及标识是否完好、有无损坏;‎ c) 采购产品的发票、说明书、质保书等附带资料是否齐全、相符。‎ ‎5.3.2 对需要进行技术检验的材料、产品,按《检验试验工作程序》进行处理,并保持有关记录。‎ ‎5.3.3‎ 71‎ ‎ 经检验合格后的材料及产品由基层单位、项目部材料负责人填写采购产品质量检验台帐,负责入库或发放工程使用,产品在等待检验、未完成 采购和材料控制程序 检验时应明确标识,并且不能投入到施工生产过程中。‎ ‎5.3.4 经验收不合格产品应明确标识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向供方或顾客提供反馈信息,并保持有关记录。‎ ‎5.4 材料、产品的贮存、保管 ‎5.4.1 材料、产品在中转、验收、入库、保管、出库等环节过程中,应做到标识清楚、收发准确、手续齐全、帐目清楚、日清月结。‎ ‎5.4.2 材料、产品存放应满足材料性质和组织的需求。库存产品应标识清楚,分类摆放,库房整洁;现场产品应标识清楚,摆放整齐,砖瓦成方,砂石成堆,其它物品摆放成行。‎ ‎5.4.3 顾客提供的材料、产品应单独标识,单独建立进出库手续 。‎ ‎5.4.4 基层单位、项目部材料员对库存材料、产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如发现在保管过程中有变质、损坏现象,应及时报公司物资管理部,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 ‎6 附录 ‎6.1 相关文件 ‎6.1.1 公司库房管理制度 ‎6.2 相关记录样表 ‎6.2.1 供方评价/复审记录 表QP08—01‎ ‎ 6.2.2 合格供方名录 表QP08—02‎ ‎6.2.3 采购产品质量检验台帐 表QP08—03‎ ‎ 6.2.4 器材申请材料表 表QP08—04‎ ‎ 6.2.5 建筑安装工程材料表 表QP08—05‎ 采购和材料控制程序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 物资管理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 物资管理部 ‎ ‎ 71‎ 采购和材料控制程序 附图:物资采购管理流程图 有图项目经营计划部审核 无图项目工程技术管理部审核 物资管理部 按项目审批备案 合同、订单签订 对采购的产品进行验证 不 合 格 顾客提供产品 供方评价记录 供方评价 合格供方名单 产品入库 直达施工现场产品 出库使用 顾 客 满 意 工程处(项目部)提用料计划 物资管理部 实施采购 Y N N Y N ‎ ‎ ‎ ‎ ‎ ‎ 71‎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工艺及热处理控制程序 ‎ JLSY/CX-09—2020‎ ‎1 目的 对图纸审核,工艺文件编制,工装设计及工艺的实施、检查等基本内容做出了规定,明确了责任人员,职责范围及控制内容。‎ ‎ 工艺控制的主管部门为工程技术管理部。‎ ‎2 图纸审核 ‎2.1 设计图纸审核、会审 ‎⑴ 设计图纸由各单位工艺工程师或项目工艺技术员组织,有关责任人员参加,进行审核;‎ ‎⑵ 设计图纸由各单位质保工程师或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有关责任人员参加,进行会审;‎ ‎⑶ 对于公司重点控制的压力管道设计图纸,由公司工艺责任工程师组织,公司和各单位有关责任人员参加,进行审核与会审;‎ ‎⑷ 设计图纸经审核和会审后,方可安排施工。‎ ‎2.2 设计图纸审核和汇审的内容 ‎⑴ 阅读设计说明书,领会设计意图和设计文件构成,并对设计单位的资格进行审查;‎ ‎⑵ 设计文件资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⑶ 设计对施工安装的有关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其合理性;‎ ‎⑷ 材料规格型号是否一致,以及设计选材的合理性,设计尺寸、标高、位置等的准确性;‎ ‎⑸ 设计规定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名称及版本要求等。‎ 2.3 在图纸审查的基础上,应组织专业图纸会审,重点对管道容器专业与设备 工艺及热处理控制程序 专业、土建专业、电器仪表专业等进行会审。以便将专业间衔接问题解决在施工安装前。‎ ‎2.4 设计图纸审核和会审后,发现的问题及疑问由组织者进行汇集和整理,并应有处理结果和相应见证资料。‎ ‎2.5 设计交底 ‎⑴ 项目质保工程师应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由建设单位(用户)组织的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设计交底。并负责提出设计图纸审核和会审中发现的问题、疑问,并要求设计单位做出明确的答复。‎ ‎⑵ 设计交底结束后,由建设单位(用户)代表负责整理,并签发设计交底会议纪要,作为指导压力管道安装的有效文件之一。‎ 71‎ ‎3 工艺文件编制、审批 ‎3.1 工艺文件由项目工艺技术员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经项目质保工程师审核,各单位质保工程师审批。对公司重点控制的压力管道工艺文件,由各单位质保工程师组织编制,经公司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公司质保工程师审批。‎ ‎3.2 通用工艺文件(规程、标准),由公司相关的责任工程师组织编制,有关专业人员会审,公司质保工程师审批。‎ ‎3.3 工艺文件编制内容就包括:‎ ‎⑴ 编制说明;‎ ‎⑵ 编制依据;‎ ‎⑶ 工程概况;‎ ‎⑷ 施工方法;‎ ‎⑸ 施工过程控制;‎ ‎⑹ 施工质量控制;‎ ‎⑺施工安全控制;‎ 工艺及热处理控制程序 ‎⑻ 主要施工机具;‎ ‎⑼ 主要施工用料等。‎ ‎3.4 工艺文件的修改 ‎ ⑴ 当设计重大修改或工艺文件与现行标准、规范不符时,必须进行工艺修改;‎ ‎⑵ 工艺修改宜采用工艺修改通知单,其修改的审批程序与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相同;‎ ‎⑶ 工艺修改通知单发放与工艺文件的发放相一致。‎ ‎4 工装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4.1 工装设备的设计 ‎ ⑴ 工装设计应符合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便于制造、经济实用的要求;‎ ‎⑵ 一般专用工装、一次性工装由项目工艺技术人员设计、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 ‎⑶ 重大关键工装,由公司工艺责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工人及其它专业人员参加,共同研究确定方案,经公司质保工程师批准后进行设计。其设计图纸,经公司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报公司质保工程师审批。‎ ‎4.2 工装设备的制造 ‎ ⑴ 一次性或一般简单的小型工装,由使用单位自行制造;‎ ‎⑵ 专用工装在制造完成后,必须经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⑶ 重大的和大批量使用的工装,由公司工艺责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1‎ ‎⑷ 专用工装在验证中,如不能保证有关的技术要求,需修改工装,由原设计人员进行修改,相关单位修改制作。‎ 工艺及热处理控制程序 ‎4.3 工装的使用、保管与维修 ‎⑴ 常用工装的毛坯件、备件由使用单位妥善保存;‎ ‎⑵ 专用工装一律由使用单位自行保存,并设卖座 负责保管工装资料,建立统一台帐;‎ ‎⑶ 各单位工装保管员(专职或兼职的),应熟悉所管工装的性能、用途并掌握工装完好程度,做到分类、分系列管理;‎ ‎⑷ 施工班级应做好工装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保管员联系,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 ‎⑸ 各单位工装放置应整齐,保持清洁,及时维护保养;‎ ‎⑹ 公司工艺、设备责任工程师有权对工装的使用、维护保管进行检查、监督,当确认工装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停止其使用;‎ ‎⑺ 经修理后,重新使用的工装要经过验证,并取得有关责任人员的确认,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5 工艺文件的实施、检查 ‎5.1 工艺文件的交底 ‎⑴ 工艺文件、设计图纸下达到施工班组后,班长应安排班内人员学习与熟悉;‎ ‎⑵ 项目工艺责任工程师组织有关责任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交底。施工交底完毕后,由工艺责任人员负责整理施工交底记录,并进行会签;‎ ‎⑶ 施工交底应交清楚工程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5.2 工艺文件实施 ‎⑴ 压力管道安装从材料订货、材料验收、管道预制、管道安装到交工资料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文件;‎ ‎⑵ 班组施工人员必须按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施工记录,不得 工艺及热处理控制程序 违反或擅自修改工艺文件,在执行中工艺文件有错误时,应向工艺技术员反映,工艺技术员按本章9.3.4条的规定进行修改。‎ ‎5.3 工艺文件实施检查 ‎⑴ 公司工艺责任工程师和项目质保医师对工艺纪律的贯彻、执行,负直接检查和考核的责任。公司质保工程师和各单位质保工程师负监督的责任;‎ ‎⑵ 工艺纪律考核和检查工作,在公司工艺责任工程师和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下进行,检查分三个阶段:‎ a.开工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完善,是否按有关规程、规范、设计要求进行编制,按有磁规定审批并进行工艺技术交底,整个施工工艺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71‎ b.施工中:检查是否坚持工艺纪律,按工艺要求和控制程序施工,尤其对工艺文件修改是否按程序审批和传递,各种见证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c.工程完工时:检查各种见证资料是否齐全准确,是否按有关规定整理交工文件。‎ ‎⑶ 各责任人员有权制止无工艺文件、无技术交底或违反工艺文件的施工(未经质保系统责任人员审批的工艺文件属无效工艺文件);‎ ‎⑷ 对不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擅自修改施工工艺、违反工艺纪律的单位和人员视情节轻重,进行制止或处理。‎ ‎5.4 工艺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⑴ 一般工艺质量事故由各单位质检工程师会同工艺工程师组织调查,分析原因,并确定处理方案,报各单位质保工程师审批。‎ ‎⑵ 重大的工艺质量事故由公司质检责任工程师会同工艺责任工程师组织调查,分析原因,并确定处理方案,报公司质保工程师审批。‎ ‎6 热处理 ‎6.1 热处理工艺文件 工艺及热处理控制程序 ‎⑴ 热处理工艺文件由热处理责任人员根据设计图样和用户要求、现场实际及装备情况进行编制。‎ ‎⑵ 热处理工艺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需热处理的材质及主要规格;‎ b.热处理的各类;‎ c.热处理方法及所用设备和温度检测仪表;‎ d.热处理的加热速度、恒温温度、恒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e.热电偶的安装数量、位置及固定方法;‎ f.热处理的安全防护;‎ g.热处理的检验要求。‎ ‎⑶ 热处理工艺文件由项目焊接负责人编写,项目质保工程师批准。‎ ‎6.2 热处理的准备工作 ‎⑴ 热处理设备和温度检测仪表完好,性能稳定可靠。温度检测仪表满足热处理要求和测量范围和精度过,且都应在校准周期内。‎ ‎⑵ 保温材料应符合热处理工艺文件中的规定要求。‎ ‎⑶ 热处理前应对焊缝进行确认,确认项目至少包括:‎ a.焊接工作已完成;‎ b.焊缝外观符合质量标准;‎ c.其它要求检验项目已检验合格,并取得检验合格通知;‎ d.除铬钼耐热钢以外焊缝的无损检验已检验合格,并已取得了检验合格通知单。‎ ‎⑷ 加热器热电偶的安装、保温层的厚度和长度均应符合热处理文件要求。‎ ‎⑸ 热处理的安全防护应符合规定。‎ 71‎ ‎6.3 热处理工艺实施 工艺及热处理控制程序 ‎⑴ 热处理操作者应熟悉专业标准、工艺、设备及测量仪表,严格按热处 理工艺参数进行操作。‎ ‎⑵ 热处理过程中发现温度异常时应停止升温,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及时处理,处理完毕后才能继续升温。‎ ‎⑶ 热处理过程必须采用自动记录,热处理完成后由操作者在温度曲线上注明热处理的管线号及焊口号,并签上操作者姓名和日期。‎ ‎⑷ 质检员应对热处理操作是否符合热处理工艺要求进行检查,热处理责任人员负责监督热处理操作,审核热处理结果是否与工艺要求一致。‎ ‎⑸ 热处理完成后,应根据热处理工艺文件要求进行硬度和其它试验。‎ ‎⑹ 热处理责任人员根据温度曲线试验报告,填写《管道焊接热处理质量检验记录》。‎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工程技术管理部 ‎ 本程序主管部门:工程技术管理部 ‎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焊接控制程序 ‎ JLSY/CX-010—2020‎ ‎1 目的 ‎ 对压力管道容器焊工管理、焊接工艺评定管理、焊材(二级库)管理、焊接施工管理、焊缝返修及热处理等基本内容做出了规定,明确了责任人员、职责范围和控制内容。‎ ‎ 焊接控制的主管部门为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 ‎2 焊工管理 ‎2.1 焊工培训及考试 ‎ ⑴ 焊工培训、考试是由公司焊工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焊委会)领导、焊培中心负责具体实施,严格按有关规则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 ‎⑵ 焊工培训、考试均由各单位、厂提出计划和焊工考试申请单,报焊委会批准,由焊培中心准备试件组织实施。‎ ‎⑶ 焊工的培训、考试过程,焊委会应委派专人在场指导、监督检查。‎ ‎2.2 持证焊工管理 ‎⑴ 公司安质部负责建立焊工登记台帐。‎ ‎⑵ 各单位焊接负责人负责建立本单位的焊工档案,内容包括:基本知道考试成绩、技能考试合格项目、有效期、产品焊接一次合格率、超次返修和质量事故记录等。‎ ‎2.3 焊工资格 ‎⑴ 从事压力管道容器焊接的焊工,应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的合格项目。‎ ‎⑵ 焊工必须严格按照已审批的焊接工艺文件或焊接工艺指导书(书)进行施焊,并认真实行质量自检。‎ 焊接控制程序 ‎⑶ 合格焊工中断受监部件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再次担任受监部件焊接工作时,必须重新考试。‎ ‎⑷ 焊工应接受焊接、工艺技术人员、质检员和有关监察部门人员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工艺纪委劝教不听、或多次出现质量事故、或连续三个月焊接一次合格率低于60%,应吊销焊工合格证,并对其进行教育,经培训、重新考试合格后才能从事压力管道容器的焊接工作。‎ ‎3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 ‎3.1 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整理公司焊接工艺评定目录,将评定合格经批准的焊接工艺列入目录进行管理,列入目录的焊接工艺在全公司内通用。‎ ‎3.2 焊接工艺评定程序 71‎ ‎⑴ 需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各单位、项目焊接责任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提出应评定的钢号及项目内容,编写焊接工艺指导书,经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后,委托焊培中心进行。‎ ‎⑵ 焊培中心根据委托,负责按相应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衣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试件焊接、检验和试验。‎ ‎⑶ 评定完成后,焊培中心应填写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中应详细填入焊接参数和检测数据,连同有关记录和报告,报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公司质保工程师批准。‎ ‎⑷ 经批准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由焊培中心发至委托单位。原始资料由焊培中心存档,统一管理。‎ ‎4 焊材管理(二级库)‎ ‎4.1 焊材领取和保管 ‎⑴ 二级库应按施工图或工艺文件规定向公司一级库领取经检验或复检合格的焊材,并按有关规定核对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型规格、批号及合格标记。‎ 焊接控制程序 ‎⑵ 库房应通风良好,配有保证温、湿度的设施及温、湿度计,相对湿度<60%,温度控制在10-35℃为宜。焊材库应配备完好的焊条烘干和保温设备。‎ ‎⑶ 焊材应按型号、规格、批号分别堆放,并与地面、墙面分别距离0.3m以上。‎ ‎⑷ 焊材在保管过程中,应保留该箱(盒、袋、盘)焊材合格标记至发放完毕。‎ ‎4.2 焊材烘烤、发放、回收 ‎⑴ 凡进入烘箱烘烤的焊条的药皮应无裂纹、剥落、疏松、受潮霉变、铁芯锈蚀等缺陷。‎ ‎⑵ 烘室应有高温烘箱,恒温烘箱来满足所用焊条烘烤的工艺,并有良好的温度批示仪。‎ ‎⑶ 碱性低氢型焊条需经350-400℃烘烤并恒温1-2小时,烘干的焊条存放在150℃保温箱内。‎ 其它类酸性焊条,需经100-150℃烘烤并恒温1-1.5小时,在不低于100℃下保温。‎ 不锈钢低氢焊条需经200-250℃烘烤并恒温1-1.5小时。‎ ‎⑷ 在烘烤与恒温过程中,对不同型号、规格、批号的焊条应进行有效隔离并有明显可靠的标记。‎ ‎⑸ 焊条按型号、规格及批号发放。焊工所领焊条必须放入保温筒,每次领取数量不应超过3kg或50根,并限在4小时内用完,如超过4小时或未到4小时,保温筒内的焊条温度已低于60℃或已不烫手,也应退回焊材库,退回焊条一次性处理用于非受压元件的焊接。对已破损或沾有油污的焊条,回收后作报废处理。‎ 71‎ ‎⑹ 焊条的烘烤、发放、回收记录由焊条管理人员填写并签字,妥善保存,保存期2年。‎ 焊接控制程序 ‎5 焊接施工管理、焊缝返修 ‎5.1 焊接工艺管理 ‎⑴ 焊接工艺文件,由焊接技术人员依据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结合图样及现场实际条件组织编制,项目质保工程师审核、报各单位质保工程师审批。对公司重点控制管道的焊接工艺文件,应报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公司质保工程师审批。‎ ‎⑵ 项目质保工程师应焊接技术人员在焊接前对焊工进行技术交底,提出焊接过程的控制内容及质量要求。‎ ‎⑶ 焊接技术人员或质检员应随时抽查焊接过程的工艺参数。‎ ‎5.2 焊接检查 ‎⑴ 焊前检查 a.焊工是否了解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及内容;‎ b.检查焊工合格项目及有效期;‎ c.焊材是否符合焊接工艺要求;‎ d.焊缝装配几何尺寸,应符合工艺要求,坡口两侧内外表面20mm范围内应无油污、锈蚀、尘土且应露出金属光泽;‎ e.焊接设备应完好,稳定可靠,电流、电压表应在周检期内并批示灵敏;‎ f.有预热要求的钢种,焊前必须预热,预热温度、宽度应符合规定;‎ g.焊接环境应符合规定或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来避免风、雨、雪、雾等影响;‎ h.高空作业时,其脚二架搭设应稳定,位置应符合操作要求。‎ ‎⑵ 焊接过程检查 a.对焊接层间温度有控制要求的焊缝,应逐层进行温度检测,并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焊接控制程序 b.工艺要求清根的双面焊缝,清根打磨后,槽内不应有熔潭或氧化铁等不利于焊接的杂物;对强度级别高,易产生冷裂合金钢焊缝或设计要求层间着色检验的焊缝,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并符合要求。‎ ‎⑶ 焊后检查 a.外观检查 ‎①焊缝表面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必须清除干净;‎ ‎②焊缝外观凡不允许存在裂纹(包括热影响区)未熔合、表面气孔、表面夹渣、表面凹陷,明显的弧孔,应打磨消除,打磨后焊缝应不低于母材设计厚度及其负偏差,否则应补焊处理;‎ ‎③压力管道焊缝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71‎ ‎④因焊接电弧或工卡具拆除使母材损伤处均应打磨圆滑或补焊。打磨的深度大于母材设计厚度的负偏差时应作补焊处理;‎ ‎⑤焊后焊工应按规定在焊缝侧做好焊工号标记,工艺技术员同时应做好焊工号书面记录。‎ B.无损检测检查 ‎①焊缝应按设计文件、国家行业规范或甲方的有关要求进行无损检测。‎ ‎②有延迟裂纹倾向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无损检测检查应在焊后24小时进行。‎ ‎③标准或工艺要求进行表面探伤检查的管道,其被电弧击伤、临时点焊、工卡具拆除后的打磨点或补焊后的焊缝及热影响区,均应按有关标准要求进行表面探伤检查。‎ ‎5.3 焊缝返修 ‎⑴ 焊缝返修应由持证且有相应合格项目的焊工担任。‎ ‎⑵ 焊缝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过二次。焊缝返修应编制返修工艺文件(卡)。一、二次返修由焊接技术人员编制返修工艺文件(卡),报各单位焊 焊接控制程序 接工程师审批后组织返修,超次返修由焊接责任工程师编制返修文件(卡),报公司质保工程师批准,项目焊接技术员在场监督、指导返修。‎ ‎⑶ 对返修部位,技术人员和焊工应认真核对返修通知单与实际焊缝的部位是否吻合,判准缺陷性质、深度,用碳弧气刨或砂轮磨削方法消除缺陷。返修焊缝与原焊缝应圆滑过渡,必要时应打磨处理。‎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工程技术管理部 ‎ 本程序主管部门:工程技术管理部 ‎ ‎ ‎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 JLSY/CX-11—2020‎ ‎1 目的 为了保证所用监测仪器、设备的性能完好,量值准确可靠,监测结果正确有效,为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提供证据,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用于压力管道容器工程施工生产监测所用仪器、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 职责 ‎3.1 安全质量部负责公司监测仪器、设备年度检定计划编制,监督检定、报废、停用设备的备案工作。‎ ‎3.2 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固定资产类监测设备的购置和报废、停用的管理工作。低值易损类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申报、配发由各使用单位负责。‎ ‎3.3 各单位计量员负责所用监测仪器、设备清单编制,制订周检计划,组织检定、标识、维修及动态信息传递。‎ ‎4 监测设备管理流程见附图 ‎5 控制程序 ‎5.1 总要求 ‎5.1.1 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预测工程项目的要求,确定需监测的项目、内容,提出监测设备的配置计划。‎ ‎5.1.2 各单位、项目部在工程项目实施策划时,同时策划所需监测项目、配置相应的监测设备、仪器,在施工过程中,对所用监测设备进行管理。‎ ‎5.2 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5.2.1 属固定资产的配置,按公司《设备管理办法》执行,并报安全质量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部备案。‎ ‎5.2.2 属于低值易耗品的购置,使用单位按物资管理规定采购,报安全质量部备案。‎ ‎5.2.3 使用单位自制的专用监测工具、设备,由使用单位技术人员确认,并在本单位计量员处备案后使用。‎ ‎5.3 监测仪器设备的验收、首检 ‎5.3.1 低值易耗品由使用单位计量员负责验收,并送监测单位进行首检。‎ ‎5.3.2 属固定资产范畴 a) 所进监测设备由工程技术管理部会同使用单位共同开箱检查,并做好开箱记录,由使用单位负责首检工作,合格的办理资产交接手续。‎ 71‎ b) 开箱时使用单位应收集全部随箱资料,建立设备档案。‎ ‎5.3.3 对于首次检定不合格者,由采购责任单位负责退货和调换。‎ ‎5.3.4 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监测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5.4 监测设备的标识 ‎5.4.1 产品标识 监测设备用标牌或卡片标识,内容包括名称、用途、功率、量值、精度、生产日期及厂家等信息。‎ ‎5.4.2 状态标识 监测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的状态标志管理。具体分以下三类:‎ ‎5.4.2.1 绿色合格证:‎ a) 计量检定合格者;‎ b) 不必检定的设备,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如计算机);‎ c) 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d) 自校准仪器。‎ ‎5.4.2.2 蓝色限用证:‎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a) 多功能监测仪器,部分功能已丧失,但另一部分使用功能正常且校准合格者;‎ b) 测试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监测工程所用量程合格者;‎ c) 降级使用。‎ ‎5.4.2.3 红色禁用证:‎ a) 监测仪器、设备损坏者;‎ b) 监测仪器、设备经检定不合格者;‎ c) 监测仪器、设备功能、量值无法确定者;‎ d) 监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5.5 监测设备的管理 ‎5.5.1 监测设备按类别分A、B、C三类分级管理,具体按公司《计量管理办法》执行。‎ ‎5.5.2 操作复杂、重要的监测设备的人员,要按设备操作要求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5.5.3 监测设备要据其对监测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搬运方法、适宜的工作、贮存环境(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以免监测数据失准。‎ ‎5.5.4 按监测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主要仪器设备需专人维护。‎ ‎5.5.5 如实填好监测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故障维修记录。‎ ‎5.6 监测设备的检定 ‎5.6.1 公司安全质量部上一年度末将公司下一年A、B类监测设备检定计划下达到仪器、设备使用单位。‎ ‎5.6.2‎ 71‎ ‎ 使用单位负责季度和月度的仪器设备检定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并上报公司安全质量部备案。‎ ‎5.6.3 监测设备检定周期的确定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a)属于强制检定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b) 属非强制检定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或公司内部的规定执行。‎ ‎5.6.4 自制监测设备,由制作单位计量员负责检定。‎ ‎5.6.5 对于没有校检单位的监测设备,由使用单位计量管理人员,按公司《监测设备比对校准规程》组织校检。‎ ‎5.6.6 公司建立的测量参考标准只用于内部校准,且测量参考标准的校准由公司按检定周期送有资质的检定机构检定,以便量值正确传递。‎ ‎5.6.7 计算机软件作为监视和测量设备时,初次使用前应对其能力予以确认,此后在必要时应进行再确认。‎ ‎5.7 监测设备的封存和重新启用 ‎5.7.1 属于固定资产的按公司《设备管理办法》执行,并报安全质量部备案。‎ ‎5.7.2 非固定资产的监测设备,使用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由计量员报使用单位技术主管批准后,即可停用。A、B类监测仪器设备报安全质量部备案。‎ ‎5.7.3 所有停用的监测设备要将“禁用证”贴于设备的明显部位,避免误用。‎ ‎5.7.4 封存的监测设备需重新启用时,属固定资产按《设备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其它由使用单位计量员提出申请,报单位技术主管批准即可。A、B类监测仪器设备报安全质量部备案。‎ ‎5.7.5 对于启封的监测设备必须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将启用的设备列入单位周期检定计划。‎ ‎5.8 监测设备的维修、降级、报废 ‎5.8.1 属于固定资产类监测设备的修理,按公司《设备管理办法》执行,‎ 非固定资产,由使用单位直接修送。‎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5.8.2 根据监测设备的具体情况,修理可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或送具有修理资质的单位及厂家进行,不可私自修理。‎ ‎5.8.3 修理后的监测设备经检定可分为合格、限用、报废。相关设备的维修 记录和检定证明要进入设备档案。‎ ‎5.8.4 属于固定资产监测设备的报废,由使用单位按固定资产报废的申报程序,向工程技术管理部提出申请,被批复后再报安全质量部备案。‎ ‎5.8.5 其它监测仪器的报废,由使用单位计量员直接填写监测设备封存、报废申请表,经本单位技术主管审核后,报公司安全质量部批复、备案。‎ ‎5.9 监测设备失准处理 71‎ ‎5.9.1 凡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有疑问、或经过检定等方式表明仪器设备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其进行禁用标识,如可能应将其贮存在规定的地方,直至修复才予以使用。‎ ‎5. 9.2 修复的仪器设备都必须经过校准、检定,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后方能投入使用。‎ ‎5.9.3 监测单位应评价由于这种缺陷对以前所进行的测量结果的影响,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5.9.4 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可追溯性,测量记录应包含监测设备自编号、监测具体部位,并与监测结果相一致。‎ ‎6 附录 ‎6.1 相关文件目录 ‎6.1.1 《设备管理办法》‎ ‎6.1.2 《计量管理办法》‎ ‎6.1.3 《监测设备比对校准规程》‎ ‎6.2 相关记录样表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 ‎ ‎ 6.2.1 监测设备清单 表QP11—01‎ ‎ 6.2.2 监测设备周检计划 表QP11—02‎ ‎6.2.3 已检监测设备报表 表QP11—03‎ ‎6.2.4 监测设备维修记录 表QP11—04‎ ‎6.2.5 监测设备封存、报废申请表 表QP11—05‎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安全质量监督部 ‎ 本程序主管部门:安全质量监督部 ‎ ‎ ‎ 71‎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附图:监测和测量装置(计量)管理流程图 Y Y N N 自制 器材 退货或调换 建立清单 使用 验收 设备 N N Y 报废 修理 周检计划 周 检 实 施 首检 监测记录 ‎ ‎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 JLSY/CX-12—2020‎ ‎1 目的 ‎ 对检、试验管理、预制、安装、试验、资料管理、质量信息管理等基本内容做出了规定,明确了责任人员、职责范围及控制内容。‎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压力管道容器施工工程的产品全过程检验质量控制。‎ ‎3、职责 安全质量监督部位本程序主管部门,负责对检验质量控制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4、控制要求 ‎4.1 检验工艺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 ⑴ 检验工艺文件由项目工艺技术员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图纸标准、规范的要求编制,明确检验过程、检查方法、检查要求及有关的记录表格格式,经项目质保工程师审核,报各单位质保工程师审批,对公司重点控制管道的检验工艺文件由各单位质保工程师组织编制,报公司质检责任工程师审核,公司质保工程师审批。‎ ‎⑵ 检验工艺文件由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由质检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并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查与记录,并将检查记录及时交项目质保工程师汇集整理。‎ ‎⑶ 无损检测、理化检验资料,由相应系统责任人员负责汇总及审查。‎ ‎4.2 计量器具的管理按第12章“计量器具的控制”的有关要求执行。‎ ‎4.3 试验管理 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⑴ 试验工艺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a.试验工艺文件由项目工艺技术员组织有关技术员根据图纸、标准、规范的要求编制,明确试验范围、试验方法、试验要求及有关的记录表格格式,经项目质保工程师审核,报各单位质保工程师审批;对公司重点控制管道的试验工艺文件由各单位质保工程师组织编制,公司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公司质保工程师审批;‎ b.试验工艺文件由项目工艺技术员组织有半技术员、质检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并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实施。‎ ‎5 预制 ‎5.1 领料 71‎ ‎⑴ 工艺技术员应对班组需要领用材料的质保书进行核查,不得在无质保书或质保书不全的情况下开工;‎ ‎⑵ 班长应对班内领用材料的型号、规格、材质负责,并对材料的外观质量标记、几何尺寸进行检查与测量;‎ ‎⑶ 质检员对班组材料的外观及几何尺寸进行抽检,并填写管道材料外观检查记录。‎ ‎5.2 下料 ‎⑴ 班组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图上的尺寸进行下料;‎ ‎⑵ 对于高压管道材料,下料前须经班长、质检员和工艺技术员三方复检、签字后,才可下料,并填写管道下料记录。‎ ‎5.3 坡口制作 ‎ 质检员应对班组施工人员制作坡口的角度及钝边进行抽检,并填写管道坡口制作检查记录。‎ ‎5.4 组对 ‎⑴ 质检员应对班组施工人员组对焊口的间隙、错边及内、外表面的清理 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进行抽检,并填写管道焊口组对检查记录。‎ ‎⑵ 对于高压管道、极度危险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的组对焊口,质检员应逐道检查,并在班组组对记录上签字认可后交下道工序(焊接)。‎ ‎5.5 焊接 ‎⑴ 所有焊接的准备工作及要求应按第7章“焊接控制”的规定执行。‎ ‎⑵ 施工过程中使用工卡具的焊接应按相应焊接工艺评定的工艺条件进行。‎ ‎⑶ 焊缝外观检查 a.焊接结束后,焊工对自己所焊焊缝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应主动修整,焊缝几何尺寸合格,不得有裂纹、未熔合、超标咬边、气孔、夹渣、飞溅等缺陷;‎ b.质检员应对焊缝外观进行抽检,并填写管道焊缝外观检查记录;‎ c.要求无损检测的焊缝,质检员应逐道进行外观检查,并填写管道焊缝外观检查记录。‎ ‎5.6 热处理 ‎⑴ 焊缝热处理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及要求无损检测的焊缝已检验合格后进行。‎ ‎⑵ 应有审批合格的热处理工艺文件。‎ ‎⑶ 所有设备齐全完好、适用,各种仪表校验合格,安装就位。‎ ‎⑷ 操作人员应熟悉热处理工艺,并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技术操作平稳,热处理工艺技术人员应随时进行检查和指导。‎ ‎⑸ 应认真作好记录,并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 5.7 71‎ ‎ 质量检查,由工艺技术人员应会同质检员对班组预制完成管段的编号、尺寸、法兰密封面质量、内部清洁度进行检查,合格后,作出状态标识,督促班组将管口包扎,并填写检查记录。‎ 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6 安装 ‎6.1 支架、设备验收 项目工艺技术员组织技术员、质检员、施工班组及有关并联专业的责任工程师对已安装完的管架、设备进行验收,并根据其提供的资料,对实体的坐标、标高、管口方位,随设备携带的压力元件进行检查,合格后,办理工序交接手续,交付配管。‎ ‎6.2 安装检查 ‎⑴ 工艺技术人员对班组施工人员安装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完整性及准确性进行检查。‎ ‎⑵ 质检员对班组施工人员安装设备管道的坐标、标高、管间距、弯曲度、横平、竖直进行抽查,并填写管道安装检查记录。‎ ‎6.3 坡口制作、组对、焊接、焊缝外观检查、热处理检查与预制过程的检查相同。‎ ‎6.4 转动设备配对法兰检查 ‎⑴ 质检员会同施工班(组)长,对已安装完的转动设备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同轴度、平行度检查,合格后,填写管道与转动设备配对法兰检查记录。‎ ‎⑵ 对于重大设备如压缩机、汽轮机的配对法兰,由质检责任工程师会同质检员、技术员、班(组)长,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同轴度,平行度检查,合格后,填写管道与转动设备配对法兰检查记录。‎ ‎6.5 中间检查 安装过程结束后,由各单位质保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同时邀请建设单位和监检单位的代表参加,对工程实体施工质量、完整性、正确性进行 检查;对工程资料(质保书、施工记录、施工检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无 损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曲线图等)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由各单位工 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艺工程师填写管道中间检查记录,并进行会签。‎ ‎7 试验 ‎7.1 试验(压力试验、吹洗、泄漏性试验)由各单位工艺工程师组织工艺技术员、质检员、质检责任工程师,同时邀请建设单位和监管单位代表参加检查。‎ ‎7.2 试验按有关试验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 ‎7.3 试验合格后,由工艺技术员填写有关的试验记录,工艺责任工程师组织会签。‎ ‎8 终检 ‎8.1‎ 71‎ ‎ 压力管道安装、试验工作完成后,应进行最终质量检查。终检由各单位质保工程师或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各系统有关责任人员参加,检查结束后由各单位工艺工程师负责整理检查结果。‎ ‎8.2 终检内容 ‎⑴ 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图纸完成压力管道工程的全部安装、试验工作,无漏项;‎ ‎⑵ 所有规定的技术质量标准达到合格要求;‎ ‎⑶ 所有应检验的项目齐全、报告准确;‎ ‎⑷ 有关技术资料完整、齐全、准确。‎ ‎8.3 终检合格后,由各单位工艺工程师与建设单位代表办理中间交接。‎ ‎9 质量信息管理 ‎9.1 质量信息的分类 ‎⑴ 设计图纸会审信息;‎ ‎⑵ 材料、外协、外购信息;‎ ‎⑶ 无损检测信息;‎ ‎⑷ 焊接工艺评定信息;‎ 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⑸ 理化检验信息;‎ ‎⑹ 现场预制、安装过程信息;‎ ‎⑺ 监检单位的监检信息;‎ ‎⑻ 用户信息等。‎ ‎9.2 各种信息传递的管理 ‎⑴ 设计图纸会审信息,由项目质保工程师负责汇集整理,并与设计联系解决;‎ ‎⑵ 材料、外协、外购信息,由材料计划员(质检员)负责将信息反馈给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解决;‎ ‎⑶ 无损检测信息,由工艺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规范的要求,列出各管号的无损检测数量及要求,项目质保工程师汇集后,委托无损检测,质检员应将焊接一次合格率进行统计,及时提交项目质保工程师;‎ ‎⑷ 焊接工艺评定信息,焊接工艺评定应由各单位焊接工程师根据需要,提出焊接工艺委托书,报公司焊接工程师审批后交焊培中心组织编制试验工艺,并进行工艺的审批与实施,焊评报告应经公司焊接工程师审核,质保工程师审批后,返回委托单位;‎ ‎⑸ 理化检验信息,理化检验应由材料部门,各单位有关技术人员提出委托,由试验检验中心组织实施,并将复验(或得检)报告经理化责任工程师审查签字后及时返回委托信息;‎ ‎⑹ 预制、安装过程信息,技术员、质检员在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做好记录,并通知施工班组进行返工,重大质量问题应报质检责任工程师和质保医师,由质检责任工程师监督处理。‎ 71‎ ‎⑺ 监检单位的监检信息,项目技术人员、质检员、各单位质检、工艺工 程师、质保工程师,应经常与监察部门及监检人员取得联系,并将获得的信 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息整理记录,并及时研究解决,对于解决不了或较重大的问题,应上报公司质检责任工程师直至保工程师研究处理;‎ ‎⑻ 用户信息,一般情况用户在现场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应由项目质保工程师负责收集汇总,并报各单位质保工程师研究处理。‎ ‎⑼ 质量信息台帐管理,各个系统均应建立管理台帐。图纸会审信息由各单位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建帐与管理;材料、外协、外购件质量信息由材料责任工程师组织建帐与管理;焊接工艺评定质量信息由焊培中心组织建帐与管理;无损检测质量信息由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组织建帐与管理;预制、安装过程质量信息、监检信息均由项目质保工程师组织建帐与管理。‎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安全质量监督部 ‎ 本程序主管部门:安全质量监督部 ‎ ‎ ‎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 JLSY/CX-13—2020‎ ‎1.目的 对工程项目、产品施工生产过程质量特性进行无损检测,并对无损检测标识有效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产品在转序和交付前符合相应要求,以满足业主的需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的工程项目,产品全过程的无损检测及承接的外工程的第三方检测。‎ ‎3.职责 ‎3.1安全质量监督部为本程序主管部门,负责对无损检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3.2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监督工程项目、产品必须的无损检测项目的实施,并审查保证资料。‎ ‎3.3物资管理部负责对原材料、顾客提供产品的无损检测及状态标识进行管理。‎ ‎3.4施工生产单位对工程项目、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顾客提供产品进行无损检测及状态标识。‎ ‎3.5试验检验中心按委托或合同进行无损检测,对无损检测过程数据、报告负责。‎ ‎4.程序 ‎4.1施工生产单位针对需无损检测的工程项目、产品及所获取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机配件等编制无损检测计划。‎ ‎4.1.1无损检测计划由施工生产单位质检负责人制订,技术负责人批准后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 ‎ 方可实施。‎ ‎4.1.2 无损检测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检测对象名称 b.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合格级别 c.检测所依据的标准、规范 d.检测程序 e.结果处理方法 f.应填写的质量记录 ‎4.2 施工生产单位依据无损检测计划向无损检测单位递交无损检测委托。‎ ‎4.3‎ 71‎ ‎ 无损检测单位依据委托或合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无损检测。‎ ‎4.3.1 施工组织设计由无损检测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4.3.2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工程概况 b.编制依据 c.检测要求 d.检测工艺 e.施工组织结构 f.设备状况 g.HSE体系 h.质量安全记录 ‎4.4 无损检测单位应及时向施工生产单位通告检测结果,并最终出具无损检测报告,无损检测单位对检测结果的真实、准确性负责。‎ ‎4.5 施工生产单位依据检测结果、报告对无损检测对象采取相应处理措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施,并进行无损检测记录、标识管理。‎ ‎4.5.1根据检测对象不同,采取处理措施包括:‎ a.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机配件等经无损检测不合格者应予以换货、退货,造成损失的应要求赔偿。‎ b.工程项目及生产产品经无损检测出现不合格,应根据相应施工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返修,返工直至报废处理。‎ c.因工程总需来不及检测需转下道工序的,应由施工负责人填写《例外放行/转序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及业主批准后方可转下道工序,在转序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应继续完成对z工序的检测,做好《例外放行/转序记录》,发现不合格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凡属隐蔽工程,受力构件等返工或返修难度大的部位,不许例外放行或转序。‎ ‎4.5.2 无损检测记录应清楚表明产品是否已按规程进行了无损检测,记录应清晰,完整,签字审批等见证手续齐全。并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要求进行控制。‎ ‎4.5.3 无损检测状态划分为:待检测、待判定、合格、不合格。‎ ‎4.5.4 对进货产品的待检测、待判定和检测不合格产品要用标牌作出区域性或个体标识,已作合格标识或未作任何标识的均视为合格。‎ ‎4.5.5 过程无损检测状态标识方式分:挂牌、分区、信号笔书写、油漆、质量记录等,具体标识方法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指导书中确定。‎ ‎4.5.6 工程建设项目最终检测状态、标识,采用质量记录的形式进行标识。‎ ‎4.5.7 状态标识保护 71‎ 标识应具备一定的抗自然、人为因素损坏能力、施工生产中不得损坏、覆盖标识,质检人员在工作中要检查标识保护情况发现总是及时处理。‎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安全质量监督部 ‎ 本程序主管部门:安全质量监督部 ‎ ‎ ‎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理化试验控制程序 ‎ JLSY/CX-14—2020‎ ‎1.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申请认证的全部工程(产品)施工(制作)所包含的原材料(半成品)过程(在产品)及完工项目(产成品)的检验试验。‎ ‎3.职责 ‎3.1 各工程(产品)施工(制作)单位[基层各工程处]‎ ‎3.1.1 按规定提供检测项目的委托。‎ ‎3.1.2 提供被检产品的判定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各两份)。‎ ‎3.1.3 送(取)样人员须按规定取得上岗证书,并对取(送)样真实性负责。‎ ‎3.2 试验检测单位[试验检验中心]。‎ ‎3.2.1 评审、接收委托、查验样品。‎ ‎3.2.2 按规定程序、检验、判定试验结果。‎ ‎3.2.3 出据检测报告,并对检验的真实性负责。‎ ‎4. 工作程序 ‎4.1 准备工作 ‎4.1.1 人员 试验检验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岗位证书,具备该项目的试验资格。‎ ‎4.1.2 设备 试验检验设备应按相应规范定期检定,其使用应在其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理化试验控制程序 设备故障,检修后应经再次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1.3 环境 通过检测前,应按产品相关标准提供的环境条件,控制检测室温、湿度等条件,环境要求满足后,方可进行检测。‎ ‎4.1.4 样品 委托单位提供的样品应能满足进一步进行加工的要求,试样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提供与检测人员。试验后的样品按相关规定保存。‎ ‎4.1.5 方法 检测人员按图案、行业、企业等由委托方提供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4.2 检验 71‎ ‎4.2.1 检测人员按委托提供的相应标准对试样进行检查。‎ ‎4.2.2 检测人员按相应标准严格进行检测,记录相关数据。‎ ‎4.3 数据处理 ‎4.3.1 检测人员记录的数据的有效位数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4.3.2 检测人员应按相应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修改。‎ ‎4.3.3 数据处理完毕,将记录交付报告人。‎ ‎4.4 检测报告编制、发放 ‎4.4.1 报告人按照记录、编制报告书,并按产品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安全质量监督部 ‎ 本程序主管部门:安全质量监督部 ‎ ‎ ‎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 JLSY/CX-15—2020‎ ‎1 目的 为了评价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B/T19001—2000标准和公司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便对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采取措施,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与保持。‎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以下简称内审)活动的实施和管理。‎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内审计划和内审报告。‎ ‎3.2 安全质量监督部负责策划制订内审计划,推荐审核组长及内审员,跟踪验证内审中发现不符合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3.3 内审组长编制内审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内审工作,对审核结果作出最终的判定,编写内审报告。‎ ‎3.4 审核员负责编制内审检查清单,实施审核活动,整理审核结果。向审核组长提交审核记录,签发所审活动的不符合项报告单。‎ ‎3.5 受审核单位、部门配合审核的实施,负责对不合格项采取措施,并将结果报安全质量监督部。‎ ‎4 内审工作流程见附图 ‎5 工作程序 ‎5.1 内审策划 ‎5.1.1 每年年初,安全质量监督部制定年度内审计划,应确定内审的范围、‎ 依据、时间及频次,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5.1.2 内审每年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 ‎5.1.3 当发生如下情况时,可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及时组织内审。‎ a) 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c)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 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前。‎ ‎5.2 审核前准备 ‎5.2.1 由管理者代表指定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担任审核组组长;审核组组长挑选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内审组。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5.2.2‎ 71‎ ‎ 内审组长编制内审实施计划,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内审实施计划的内容应有,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审核日期、受审核部门及审核内容。‎ ‎5.2.3 计划制定应考虑:管理评审提出的要求,以前内审出现的不合格项,产品不合格重复出现的部位,严重不符合情况,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认为有必要的部位。‎ ‎5.2.4 根据内审实施计划,由内审组长组织进行分工,并分别编制内审检查表,检查表要列出审核项目、依据、方法。‎ ‎5.2.5 内审实施计划及日程安排,现场审核前通知受审核单位。‎ ‎5.3 审核实施 ‎5.3.1 审核开始时由审核组长召开首次会议,内审员向受审核部门简要说明本次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并确定配合人员。‎ ‎5.3.2 文件和资料的审查 a) 内审员检查与受审部门的质量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等,确保这些文件属现行有效的受控版本,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b) 内审员检查受审部门质量记录等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5.3.3 现场的审查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a) 内审员按照《内审检查表》中具体内容对受审部门进行现场审查;‎ b) 内审员通过交谈、调阅文件、现场查验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并记录;‎ c) 内审员根据内审检查表,对现场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记录在检查表中。‎ ‎5.3.4 开具不符合报告单 对每一个受审单位审核完后,各内审员将《内审检查表》汇总至内审组长,内审组长召开会议进行总结,确认不合格项,并发出内审《不符合报告单》给相关部门领导确认后,由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实施纠正。‎ ‎5.3.5 现场审核后召开末次会议,末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公司有关领导、管理者代表、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a) 由审核组长作本次审核总结并宣布审核结论;‎ b) 由审核员宣读内审《不符合报告单》,对出现的不符合项提出整改意见;‎ c) 由审核组成员、被审单位和部门作补充发言;‎ d) 领导讲话。‎ ‎5.4 审核报告 ‎5.4.1 内审后一周内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审报告》,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 ‎5.4.2 内审报告内容 a)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 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方代表名单;‎ c) 审核日期及审核计划,具体实施情况;‎ d) 不合格项目的数量、分布情况、严重程度;‎ 71‎ e)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f) 体系符合性、有效性结论;‎ g) 其他有关建议。‎ ‎5.4.3 内审结束后,审核组长将下列文件和资料移交安全质量监督部。‎ a) 内审计划;‎ b) 检查清单; ‎ c) 不符合报告通知单;‎ d) 内审报告。‎ ‎5.5 审核结果的处理 ‎5.5.1 接到《不符合报告单》的部门和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对不符合项制定整改措施,经单位或部门主管领导签字后实施,并报安全质量监督部。‎ ‎5.5.2 安全质量监督部负责对整改措施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 ‎5.5.3 内审结果将作为公司管理评审的依据之一。‎ ‎6 附录 ‎6.1 相关记录样表 ‎ 6.1.1 内审计划 表QP14—01‎ ‎6.1.2 内审检查表 表QP14—02‎ ‎6.1.3 不符合报告单 表QP14—03‎ ‎6.1.4 内审报告 表QP14—04‎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安全质量监督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安全质量监督部 ‎ ‎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组织内审组 制定内审计划 审核准备 查阅文件资料 编写内审检查表 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 开具不符合报告单 末次会议 审核实施 编制内审报告 分发内审报告 责任部门制定并实施措施 跟踪验证措施 内审策划 记录存档 附图:内审工作流程图 71‎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 JLSY/CX-16—2020‎ ‎1 目的 ‎ 对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控制处理,防止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原材料采购、施工生产到交付全过程及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处理。‎ ‎3 职责 ‎3.1 安全质量监督部是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监督本程序的实施并组织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和处置。‎ ‎3.2 各施工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4 不合格品控制工作流程见附图 ‎5 工作内容及程序 ‎5.1 不合格品的来源 ‎ 通过各种检验和试验及现场检查,被判为不合格的主要有:‎ ‎ a) 操作岗位员工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 ‎ b) 各种检验试验报告;‎ ‎ c) 内部质量检查人员,各级管理人员的各种检查;‎ ‎ d) 建设单位、监理、质监站、上级的各种检查。‎ ‎5.2 不合格品的分类 ‎ 根据不合格品处理的易难程度和对工程的安全、使用性能的影响程度及对下道工序、工期费用的影响可划分为:‎ a) 轻微不合格品,即允许误差质量特性局部超标,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安 全性;‎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b) 一般不合格品,即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可能影响使用功能,但不会产生安全隐患;‎ ‎ c) 严重不合格品,即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影响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5.3 不合格品的标识 执行《检验和试验工作程序》中的检验状态标识规定,具体方法以防止误用为准。‎ ‎5.4 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 ‎5.4.1 适用于采购产品的有:退货、更换、降级。‎ ‎5.4.2 适用于施工生产的有:‎ a) 返工消除不合格,达到原要求;‎ 71‎ b) 返修达到预期的安全、使用性能要求;‎ c) 降级改做它用或报废。‎ ‎5.5 采购产品的不合格品控制 ‎5.5.1 采购原材料及外协件不符合采购计划和合同所要求的技术参数、规格型号、三证不齐全的,均为不合格。‎ ‎5.5.2 施工单位材料员对所进原材料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发现不合格品应按检验试验状态进行标识。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并请供货方或厂方签字确认。‎ ‎5.5.3 不合格品不得入库,如需暂存库房时,由材料员划定区域存放待处理。‎ ‎5.5.4 采购产品不合格处理原则上拒收,即退货或更换。对于可以降级使用的不合格品,由材料员报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发放使用。必要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专家进一步评审处理。‎ ‎5.6 工程产品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控制 ‎5.6.1 工程产品施工生产过程中,凡不符合图纸施工规范、工艺规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验收标准的要求,均为不合格品。‎ ‎5.6.2 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一经确定,应立即通知有关各方,由施工生产岗位工人或质量检验人员进行标识,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 ‎5.6.3 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处理 ‎5.6.3.1 轻微不合格品现场及时纠正,技术质量或其它管理人员监督复查,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5.6.3.2 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理包括:‎ a) 基层单位、项目部自己发现的,由单位或项目部负责处置和验证,并填写施工生产不合格品的处置单;‎ b) 公司及部门发现的,填写施工生产不合格品处置单,由责任单位、项目部组织实施后上报,原发现或提出处置措施的部门人员进行验证;‎ c) 甲方、监理、质监站提出的不合格品问题,有处理方法规定的,按要求执行。无规定的轻微不合格按5.6.3.1执行;一般不合格直接向基层单位、项目部提出的按5.6.3.2 a) 执行,向公司有关部门提出的按5.6.3.2 b)执行。‎ ‎5.6.3.3 严重不合格品发生后,基层单位、项目部要及时上报安全质量监督部或工程技术管理部,由公司组织调查、分析、制订处置措施,由基层单位、项目部实施后,公司进行验证。‎ ‎5.6.3.4 施工生产不合格品处置单不合格情况由检查人员填写;原因分析、处置措施由技术人员填写;实施情况由实施人员填写;验证结论由原检查人员或质量检查人员填写,必要时相关方在意见会签栏内签字确认。‎ ‎5.7 任何返工、返修完成后,需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 ‎5.8 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的处置,必要时请专家进行评审。‎ ‎5.9‎ 71‎ ‎ 让步接收由项目施工负责人与甲方或其代表进行沟通协商,且经批准,并办理交付手续。‎ ‎5.10 工程产品交付或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10.1 当工程产品已交付或使用时发现不合格品,公司应根据顾客投诉情况,24小时内委派工程技术管理部、安全质量监督部进行调查处理。‎ ‎5.10.2 安全质量监督部或工程技术管理部对工程产品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判断不合格原因属性,所得结论需经顾客认可。‎ ‎5.10.3 交付或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处理,按《回访与保修工作程序》执行。调查结束后,由安全质量监督部或工程技术管理部向主管领导提交不合格品调查报告。‎ ‎5.11 安全质量监督部每半年对严重不合格品在得到纠正之后的持续效果要进行再验证,证实纠正是适宜的、符合要求的,并汇总分析不合格品控制运行情况,必要时进一步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或标准化、制度化。‎ 6 ‎ 附录 ‎6.1 相关记录样表 ‎6.1.1 采购产品不合格品处置单 表QP17—01‎ ‎6.1.2 施工生产不合格品处置单 表QP17—02‎ ‎6.1.3 质量检查记录 表QP17—03‎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安全质量监督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安全质量监督部 ‎ ‎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 信息 不合格品分类 一般 严重 轻微 标识 隔离 处置方式 报废 退货 返工 返修 降级 让步接受 施工生产过程 纠正、预防措施 交付 实施改进 重新检验 采购产品 交付使用后 附图: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程序 ‎ JLSY/CX-17—2020‎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识别改进机会,采取措施实施改进,并按合同和法规的要求,建立并保持为用户进行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服务的实施,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2 范围 适用于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其覆盖的产品及过程。‎ ‎3 质量信息收集与服务实施的内容 ‎⑴ 质量信息所包含内容、收集、管理见《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⑵ 为用户进行质量服务的内容 ‎①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服务;‎ ‎②保运服务;‎ ‎③质量回访;‎ ‎④质量保修服务。‎ ‎4 职责 ‎4.1 安全质量监督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综合数据分析及统计技术的应用指导、检查、验证和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服务管理。‎ ‎4.2 保运服务、质量回访、保修服务等,由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管理,有关部门配合,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4.3 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根据自己实施的活动进行数据收集汇总,选择适用的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并报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 ‎5 质量信息及数据分析工作流程见附图。‎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程序 ‎6工作程序 ‎6.1 质量信息数据来源、内容、方式、传递详见《检验质量控制程序》。‎ ‎6.2 数据收集 ‎⑴ 施工生产数据信息由施工单位、项目部收集;‎ ‎⑵ 管理过程数据信息由各主管部门收集。‎ ‎6.3 数据汇总 ‎⑴ 施工生产数据按项目(产品)汇总;‎ ‎⑵ 管理过程数据按专业系统汇总;‎ ‎⑶ 综合数据按单位、部门汇总。‎ ‎6.4 数据分析 ‎6.4.1 分析层次 ‎⑴ 岗位专业分析后上报主管部门进行系统分析;‎ 71‎ ‎⑵ 系统分析后报归口部门综合分析。‎ ‎6.4.2 分析方法 以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模式为分析方法,辅以统计技术为分析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公司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当无强制要求时,可采用的统计技术分析方法及适用范围为:‎ ‎⑴ 以数据统计为基础的抽样检验方法,适用于各种监督检查、检验和试验等;‎ ‎⑵ 用于收集数据的调查表,适用于市场调查等;‎ ‎⑶ 用于定性分析的因果图、排列图、分层法、对比法,适用于各种不合格的原因分析等;‎ ‎⑷ 用于定量分析的直方图、散布图,适用于目标偏离分析等;‎ ‎⑸ 用于过程连续控制的控制图、方差分析,适用于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 ‎6.4.3 分析结果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程序 数据分析应提供如下信息:‎ ‎⑴用户满意或不满意程序;‎ ‎⑵工程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的符合性程度;‎ ‎⑶工程产品质量特性及施工过程的发展趋势;‎ ‎⑷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及其资质情况。‎ ‎6.5 持续改进 ‎6.5.1 公司根据质量方针、目标确定的改进方向,通过各种方法收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制定适当的措施,实施改进。‎ ‎6.5.2 改进范围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各类过程、工程产品质量。‎ ‎6.5.3 改进内容 ‎⑴ 工程产品质量;‎ ‎⑵ 日常工作质量;‎ ‎⑶ 公司长远目标;‎ ‎⑷ 目前的各种不合格;‎ ‎⑸ 潜在的不合格。‎ ‎6.5.4 改进方法 ‎⑴ 各种纠正活动;‎ ‎⑵ 纠正措施;‎ ‎⑶ 预防措施;‎ ‎⑷ 内部审核;‎ ‎⑸ 管理评审。‎ ‎6.5.5 改进措施及实施 ‎⑴ 公司级改进措施包括:质量方针、目标的修订、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改进、影响经营业绩的改进等,至少每年一次;‎ ‎⑵ 各部门、各单位对自己的质量目标改进、管理过程的薄弱环节的改进、‎ 71‎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程序 管理制度的改进等,每半年一次;‎ ‎⑶ 各施工单位、项目部根据项目质量目标和数据分析提供的改进机会,要经常开展改进活动,其重点是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符合性,当不合格品产生时,要及时采取纠正行动和纠正、预防措施,提高甲方及相关方满意度。‎ ‎6.6 预制与安装过程服务 ‎⑴ 为使用户有关人员了解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工序(如:压力试验等)请用户亲自参加鉴定、验评。对用户的特殊要求,各单位应以书面形式与用户约定共同检查的时间、地点及检验方式。并负责提供必要的检验工具。‎ ‎⑵ 在安装过程中,应接受用户进行检查的要求,各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负责安排和组织工作。并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及有关资料。‎ ‎⑶ 对用户在压力管道施工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各单位应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同时把整改或改进结果书面报送用户并确认。‎ ‎6.7 保运服务 各单位在工程交工后应建立一支工种齐全、机具配套、素质较高、随叫随到的管道保运队伍,在合同和保运计划指导下,按保运服务措施及用户投运的安排进行保运服务工作。认真填写《保运记录表》,保运结束后,各单位应收集整理保运服务资料,并上交工程技术管理部归档。‎ ‎6.8 质量回访 ‎⑴ 工程技术管理部和项目单位负责制定质量回访计划,经质保工程师批准后组织有关人员按计划进行回访工作。‎ ‎⑵ 回访对象是已竣工投产后的压力管道工程。‎ ‎⑶ 回访过程中,回访人员应认真听取用户在压力管道投用后质量状况方面的意见,并将存在的问题或改进意见填写《质量回访记录》。工程技术管理部应 将用户意见以书面形式向质保工程师汇报,由质保工程师审批服务项目。‎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程序 ‎6.9 保修服务 ‎⑴ 工程技术管理部在接到用户投诉后应及时安排处理,做好《用户投诉意见记录》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保修。‎ ‎⑵ 各单位负责组织保修实施,安排时间、人员、设备及保修范围,重大问题的保修项目应列入生产计划,限期完成。‎ ‎⑶ 重要保修项目由各单位质保工程师编制作业文件,重大缺陷保修项目的保修措施由公司质保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⑷ 保修期限按工程合同规定执行。‎ ‎⑸ 保修期限内,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无偿保修;由于设计、用户提供材料设备质量不合格、用户使用不当、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缺陷实行有偿保修。‎ 71‎ ‎⑹ 保修服务的实施单位应在工作结束后填写《工程保修通知单》,并上报工程技术管理部备案归档。‎ ‎6.10 改进和服务验证 任何改进和服务活动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实施后要对其效果进行验证,一般由提出采取措施需求的主管人员对措施做出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富有成效的改进可做出标准、规范性的长期更改,效果不佳者进一步分析和采取改进措施。‎ ‎6.11 附录 ‎6.11.1 数据分析应用记录表 表QP18-01‎ ‎6.11.2 数据分析评审记录表 表QP18-02‎ ‎ ‎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程序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安全质量监督部 ‎ 本程序主管部门:安全质量监督部 ‎ ‎ 71‎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程序 附图: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工作流程图 质量数据 信息 标准化 应用统计技术 数据收集 数据汇总 N Y 验证 效果 改进措施 方法 内容 范围 质量改进 数据的传递 统计分析 使用统计结果 过程和产品服务质量 用户 投诉 市场发展方向 政策 法规 预定质量目标 经营 状况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质量改进控制程序 ‎ JLSY/CX-18—2020‎ ‎1 目的 针对公司在生产经营和质量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不合格,或通过调查分析,预测在质量体系运行、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可能出现的不合格,采取适应的预防措施,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制定和实施改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2 范围 适应于施工生产或体系运行中对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采取改正与预防措施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工程技术管理部为改正与预防措施的主管部室,负责对本程序的运行进行检查、考核,并对有关信息汇总分析后,提交管理评审;‎ ‎3.2 各部门及其它相关部室负责对本部门的不合格项采取改正或预防措施,并统计分析、评审本系统内的不合格信息,向相关单位下达措施通知单,监督检查和考核其实施,每季度将汇总分析报工程技术管理部。‎ ‎3.3 各基层单位、项目部负责对本单位出现的不合格项按程序要求采取改正与预防措施,并落实上级下发的整改措施通知单。‎ ‎4 改正措施控制工作流程见附图 ‎5 工作程序 ‎5.1 不合格信息来源 ‎5.1.1 不合格信息应来自于业主、监理、上级主管部门及本单位在生产管理或质量体系运行中自检、互检、专检的信息及基层单位上报的数据。‎ ‎5.1.2 须采取改正措施的不合格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质量改进控制程序 a)一般不合格或轻微不合格出现次数较多或质量通病发生后影响较大时;‎ b)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相关不合格品出现后影响较大时;‎ c)工程建设和使用中,业主或监理单位不满意的;‎ d)对项目进度影响较大时;‎ e)对工程的施工安全或周边环境安全影响较大时;‎ g)质量体系审核中发现不合格项及管理评审后认为要采取纠正措施的。‎ ‎5.2 不合格评审 ‎5.2.1 各单位、部室在发现本单位、本部门的不合格项后,由主管人员对不合格影响产品或体系的程度进行评审,如符合本程序5.1.2‎ 71‎ ‎ 条中有关条款或认为有必要时,应采取改正措施。‎ ‎5.2.2 机关部室在日常管理和检查中发现下属单位的不合格后,经评审认为有必要,应填写改正措施通知单,下发该单位要求其采取改正措施。‎ ‎5.2.3 机关部室应根据本系统内不合格出现的频数和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原则上每季度一次。如不合格出现频数较大或覆盖面较广或出现较严重不合格时,根据需要予以增加。‎ ‎5.3 不合格原因分析 ‎5.3.1 不合格原因分析,由本单位主管人员组织进行,并确定主要原因。‎ ‎5.3.2 不合格原因分析可采用适宜的统计技术。‎ ‎5.3.3 不合格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a) 有关人员的技术素质是否满足要求;‎ b) 机械设备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c) 材料控制是否严格;‎ d) 施工技术文件的详细程度和可操作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e) 施工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质量改进控制程序 f) 施工过程和检验试验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5.4 改正措施的制定 ‎5.4.1 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改正措施。改正措施应保证不发生类似的不合格,并与该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5.4.2 制定改正措施时,须同时确定验证该措施的时间期限。‎ ‎5.5 改正措施的实施 ‎5.5.1 单位主管领导须提供必要的资源,以保证实施改正措施的顺利进行。‎ ‎5.5.2 改正措施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过程监控,保证改正措施的有效实施。‎ ‎5.5.3 改正措施实施完成后,须记录实施结果。‎ ‎5.6 采取预防措施依据以下内容,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包括:‎ a) 首次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或新工人上岗时;‎ b) 项目中的质量、安全管理难点;‎ c) 控制中的关键工序;‎ d) 易出质量通病的分部、分项工程;‎ e) 过去或在其它项目中已出现不合格的类似分部、分项工程;‎ f) 承担与出现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严重工期延误的工程相似的新工程前;‎ g) 上级监督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部门对项目检查后认为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的问题;‎ h) 各部门或系统的质量活动中出现应采取预防措施的问题;‎ i) ‎ 71‎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有工序能力不足和某种不合格趋势等现象出现时;‎ j) 当季节、环境因素的变化可能对质量、安全产生影响时。‎ 质量改进控制程序 ‎5.7 预防措施的制定 ‎5. 7.1 当出现本程序5.6中所列情形或其它情形认为有必要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5.7.2 制定预防措施时,应采用适当方式分析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5.7.3 分析潜在不合格原因和制定预防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有关人员的技术素质是否满足要求和需进一步培训的必要性;‎ b)对首次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是否需要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c)项目中的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难点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d)产生质量通病、类似不合格的原因、条件是否消除和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e)对类似工程中以前出现过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严重工期延误等事故的经过、原因等,目前参与建设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是否清楚、了解,是否需要进行教育。‎ ‎5.7.4 预防措施可以在下列文件、活动或以其它形式提出:‎ a)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b)作业指导书、工艺评定、工法;‎ c)项目施工中的技术交底活动;‎ d)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 e)有针对性的在质量、安全、工期、质量体系运行等方面的检查活动;‎ f)针对因季节、环境因素的变化对质量、安全产生影响因素,采取必要措施。‎ ‎5.7.5 预防措施的评价时间可规定为某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或某个施工季节等。‎ 质量改进控制程序 ‎5.8 预防措施的实施 ‎5.8.1 单位主管领导须提供必要的资源,以保证预防措施的顺利实施。‎ ‎5.8.2 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应随时进行监控,以保证正确实施。‎ ‎5.8.3 预防措施实施完成后,按预防措施通知单进行记录。‎ ‎5.9 验证评价 ‎5.9.1 在规定的时间内,由改正措施实施单位主管领导,对所采取的改正措施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评价。‎ ‎5.9.2 对上级主管部室要求采取改正措施的不合格项,须在措施实施和评价完成后将结果上报部室备案。‎ ‎5.10 处理 71‎ ‎5.10.1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出现类似的不合格,可确认措施有效;如认为有必要,可将其作为永久措施列入单位的管理办法或制度;对效果不明显的,须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5.10.2 本程序主管部门将运行、检查、考核等信息汇总分析后,提交管理评审。‎ ‎6 相关记录样表 ‎6.1 改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表QP19—01‎ ‎ ‎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 工程技术管理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 工程技术管理部 ‎ ‎ 质量改进控制程序 附图:改正措施控制工作流程图 不合格项确定 评审不合格 确定 不合格原因 制定所需措施 实施改正措施 记录结果 评审措施 的有效性 部门/基层单位/项目部 汇总分析 管理评审 ‎.‎ 71‎ 71‎ XXXX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序文件 接受安全监察、质量监督和检验程序 ‎ JLSY/CX-19—2020‎ ‎1 目的 为确保压力管道安装的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在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公司接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等第三方的安全监督、监察和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承担的压力管道安装全过程。‎ ‎3 原则 ‎3.1 公司按照《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 XX省贯彻执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的若干意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的相关规定,在压力管道安装资格取证、换证审查中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评审机构的审查,如实报告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条件。‎ ‎3.2 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体系及体系人员的任命与调整,以及本手册的修改,必须向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应向项目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3.3 公司及承担的工程项目必须接受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等有资格的第三方的日常监督、监察和检验。开工前向安全监察机构提效工开报告,积极配合上述部门开展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文件和资料,对所提出的问题及意见应认真分析,及时反馈,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和改进工作。‎ 1.4 公司应在第三方的监督、监察与检验工作指导下,认真贯彻压力管道安装中的各项法规、标准,调动体系监督、审核机制,保障及促进体系的健康有效地运行,提高压力管道安装与服务质量。‎ 接受安全监察、质量监督和检验程序 ‎4 职责和程序 ‎4.1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接受国家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评审机构对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资质的审查、换证审查和日常监督管理。‎ ‎4.2 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与国家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评审机构对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资质的审查、换证和日常监督管理进行工作联络、汇报,提供工作便利。‎ ‎4.3 公司所有部门、单位按有关规定的要求,针对本手册规定的职责,接受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和评审机构的资格审查和换证复查。‎ ‎4.4 接受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安全监察、监督检验 71‎ ‎4.4.1 施工开工前,应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报告,主动接受资质检查。‎ ‎4.4.2 所有特殊工种的名单、培训考核情况均应接受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4.4.3 压力管道施工过程中,按规定的要求,接受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监督检验,并提供必要的文件资料,为监督检验提供工作便利。‎ ‎4.4.4 对监察、审查和检查中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管理者代表组织人员仔细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按期完成整改。‎ ‎4.5 《许可证》的使用 ‎4.5.1 《许可证》由公司经理办管理。在许可的范围内用于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的招投标和公司的宣传。‎ ‎4.5.2 不得涂改、伪造、转让或出卖《许可证》。‎ ‎4.5.3 不得向无安装许可证单位出卖或非法提供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接受安全监察、质量监督和检验程序 附加说明:‎ 本程序起草单位: 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 本程序主管部门: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 ‎ ‎ 7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