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就是教导学生思想品德 方面的科目,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以下是 CNrencai 网 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一 一、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经过幼儿园学习和做游 戏阶段成长起来的,也有个别的没有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 学生聪明伶俐,有实践能力。经过几周的小学学校生活,一 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课堂 常规,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文明行为的习惯,但是也有一部 分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 行为习惯、 课堂常规表现的不够好, 待以后改进。 二、工作目标 1. 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创新。 2. 在德育的内容上, 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 学生。 3、在德育的渠道和方法上,突出道德体验,道德 实践, 以关爱、 理解、 互动为德育工作思路, 抓住德育关键, 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的德育形成 真情德 育 、 爱心德育 、 快乐德育 、 实践德育 和 全员德育 的 特色, 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 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德育工作成效 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 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因此要提 高德育的有效性,必须首先解决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问 题,这是德育的关键所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 想品德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 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品德教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 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品德与生活 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 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 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 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 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品德与 生活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品德与生活结构,对学生 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 一)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 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 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 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 二)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 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 生活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思考 品德与实践结合。 ( 三 ) 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 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 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 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培养 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 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 想 ; 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 四 ) 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活动 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 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 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 进行思想品德教的目的。 ( 五 ) 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 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 楚、示范规范、 言行一致, 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 的。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 校品德改革的需要,也是品德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 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品德与生活教 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 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 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 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 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品 德与生活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二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 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品德 与社会课承担着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 一、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 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 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 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不会感 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 刻的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德育教育生拉硬套的附 着在单一的知识传授上,德育教育在学科中自然而然渗透的 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把握住 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 科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 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 渗透的生动性。例如:教学《全家福》一课时,通过搜集日 常生活中父母长辈养育自己的典型事例,体会家庭成员间的 亲情,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 养育之恩。 三、寻求学生精神需求与德育要求的最佳结合点, 增强其针对性 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 应选准它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 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 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如:学生耐挫能力不强, 以自我为中心, 不愿吃苦, 自理能力差, 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意识淡薄等。这就要求教师 在认准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症下药,对其进行相应的德 育渗透。对当今学生耐挫能力差这一精神需求,课堂上教师 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时应该做到不退缩,体验克 服困难取得成功后的乐趣,从而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 适应能力。以此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是教师最佳的选择。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德育内容组织要科学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 合性课程, 教材的编写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特点, 有较强的阶段性。人的品德发展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整个 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德育内容蕴含于知识内容之 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按照儿童在不同教育阶 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德育内容,教 师还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确定不同德育教育内容的侧重点, 从而体现其内容组织的科学化。 五、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 德形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 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 联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把学生置于特定的 生活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了生活化的学习环 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 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 总之,德育教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是十分 重要的,它必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若能在品 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工作,学生定能在掌握知识 的同时接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成为建设未来祖国 的栋梁之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