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就是教导学生思想品德 方面的科目,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以下是 CNrencai 网 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一 一、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经过幼儿园学习和做游 戏阶段成长起来的,也有个别的没有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 学生聪明伶俐,有实践能力。经过几周的小学学校生活,一 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课堂 常规,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文明行为的习惯,但是也有一部 分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 行为习惯、 课堂常规表现的不够好, 待以后改进。 二、工作目标 1. 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创新。 2. 在德育的内容上, 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 学生。 3、在德育的渠道和方法上,突出道德体验,道德 实践, 以关爱、 理解、 互动为德育工作思路, 抓住德育关键, 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的德育形成 真情德 育 、 爱心德育 、 快乐德育 、 实践德育 和 全员德育 的 特色, 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 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德育工作成效 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 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因此要提 高德育的有效性,必须首先解决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问 题,这是德育的关键所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 想品德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 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品德教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 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品德与生活 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 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 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 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 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品德与 生活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品德与生活结构,对学生 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 一)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 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 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 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 二)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 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 生活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思考 品德与实践结合。 ( 三 ) 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 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 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 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培养 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 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 想 ; 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 四 ) 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活动 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 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 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 进行思想品德教的目的。 ( 五 ) 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 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 楚、示范规范、 言行一致, 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 的。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 校品德改革的需要,也是品德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 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品德与生活教 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 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 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 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 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品 德与生活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二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 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品德 与社会课承担着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 一、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 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 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 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不会感 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 刻的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德育教育生拉硬套的附 着在单一的知识传授上,德育教育在学科中自然而然渗透的 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把握住 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 科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 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 渗透的生动性。例如:教学《全家福》一课时,通过搜集日 常生活中父母长辈养育自己的典型事例,体会家庭成员间的 亲情,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 养育之恩。 三、寻求学生精神需求与德育要求的最佳结合点, 增强其针对性 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 应选准它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 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 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如:学生耐挫能力不强, 以自我为中心, 不愿吃苦, 自理能力差, 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意识淡薄等。这就要求教师 在认准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症下药,对其进行相应的德 育渗透。对当今学生耐挫能力差这一精神需求,课堂上教师 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时应该做到不退缩,体验克 服困难取得成功后的乐趣,从而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 适应能力。以此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是教师最佳的选择。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德育内容组织要科学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 合性课程, 教材的编写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特点, 有较强的阶段性。人的品德发展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整个 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德育内容蕴含于知识内容之 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按照儿童在不同教育阶 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德育内容,教 师还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确定不同德育教育内容的侧重点, 从而体现其内容组织的科学化。 五、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 德形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 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 联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把学生置于特定的 生活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了生活化的学习环 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 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 总之,德育教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是十分 重要的,它必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若能在品 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工作,学生定能在掌握知识 的同时接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成为建设未来祖国 的栋梁之材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