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效率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对每 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有益的事。自 2001 年推行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的计算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的调整,删去 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内容,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计算的要求。我校在试用了人教版 的小学数学教材第四个年头,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课改后学生的总体计算能力不如 以前使用旧教材的学生,无论是计算的准确率还是计算的习惯上都有所下降,而 且越到高年级计算问题越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提出此研究 课题, 力图就使用新教材的中探索出更多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而 促使教师关于计算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上都能有所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分析,寻求提高计算能力对策,并在实践中检 验对策的可行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 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的教研平台。 三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 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计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 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后期进行 效果调查,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 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3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例和课例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 问题的有效策略。 4、实验研究法:在常态的教学情况下,每年级选取两个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实验,形成研究成果过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5、经验总结法:通过实际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对象与时间。 研究的对象为二年级学生 ,研究时间为学期 五、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教研组访谈、交流的形式进行 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1)、教材编排的问题 新教材关于计算的练习编排减少了,现在用 2 课时 教学的知识点在旧教材种至少也用 4 课时,旧教材中的某一类型的一些例题在新 教材中被删去,却以习题形式出现在练习中,老师还得拿出来讲,却也只是蜻蜓 点水,致使学生没有训练形成一定技能, (2)、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 课改之后的数学课,教师们几乎是使劲浑身解 数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一节 40 分钟的课被这 些填的满满的,甚至整堂课学生不动笔,课堂少了学生静静的写作业,少了老师 耐心的指导作业、发现问题过程。其次,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有 的老师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在课堂上一个劲地千呼万唤要把预设中的方法挖出 来,片面追求算法的多样化,没有突出基本算法,这都是导致学生计算能力的削 弱的原因。 六、 探索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的突破口,形成教学的策略: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及学习中出现的障碍,我们立足于课堂,以课例研究 为着眼点,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从合作备课、授课、互动评课全过程的参与下, 使问题逐渐清晰得以解决,并最终形成计算教学的模式,并将这些成果推广到示 范、辐射、提升的解决层面上来。同时对第一批实验年级进行毕业跟踪调查直到。 下面是我们在实验研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规范计算要求 计算规范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和保证。在计算时,要求 学生做到计算规范、书写工整,作业和试卷整洁,其中包括草稿在内。采取一定 的措施,要求四年级学生准备草稿本,并时常提醒,起到巩固效果。平时的作业、 特别是考试要求连同草稿纸一起上交。因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还 需要老师的督促、压一定的重力,才能认真地计算。 (2)、持之以恒,加强口算、听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计算 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无论哪个年级都严格按本级的 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对而快的 程度,每人准备一个听算本,每天在课前用 3 分钟进行听算训练,这样,即训练 学生听力,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当然,训练重在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口算、听力在期末我们进行测评,测评的方法是每位学生发一张纸条听算 20 道 口算题,以此检验学生的注意力和口算能力是否提高,试验效果如何,方法是否 科学,在测试结果中,学生听算合格率为 100%,全对为 96.9%。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如果计算教学 过多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 数学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数学。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是今天所提倡的。 教学时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 接着探讨计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 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 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这 样算。重在让学生利用现实情境,理解算式的意义,而不是告诉学生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并利用课堂资源,使学生真正理解乘加、乘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从而对计算产生兴趣,感悟这类算式的特点,把计算教学生活化。 (4)、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计算,也就是加强算理的理 解。《课标》指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 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教学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掌握方法。 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操练也许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掌 握,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适应干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 用、所以,我们首先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张卫平老师执教的《两位数除法》 都体现了计算教学中对算理的突破。 (5)、从算法多样化来突破计算的灵活性和思维简洁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 的,我们尊重个体的教学现实,但也不放任自流,计算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尝试计 算选择优化的时间,让学生在计算中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化的算法,更重要的 也是学习他人算法的长处,养成谦虚好学的品质,以此更加利于学生根据题型来 灵活处理。往往某一算法的优势并不能在当堂体现出来,而是在后继的学习中也 能感受到,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时,有位学生坚持自己先乘 十位数再乘个位数,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也不否定,只有在下节课进位乘法时才 能在计算中发现自己算法的弊端,从而口服心服地从低位乘起。 (6)快速估算得数范围也是检验的一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计 算准确率,估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是在计算之前,通过估算,能推断出计 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二是在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 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 (7)、从数学计算习惯关上抓起,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在短时间内较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在老师督促下,能执行老师的要求。学生往往算完一遍就不再愿算第二遍,根 据学生心理,累计积分进行评比实施奖励措施,学生计算会十分小心,认真仔细, 更多的学生一丝不苟,久而久之,细致的习惯自然养成,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8)建立错题库, 针对典型错例要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评。 记得以前的课堂里有一位小朋友小马虎,它曾经给孩子们带来轻松与快乐。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依然采用给小马虎改错这种方式来进行错题的订正,学生 则会亲切的称老师为小马虎老师对发生重复错误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无论哪一 年级都要求安排专门的改错课,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 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 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 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 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 (9)、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运算速度。有些数在习题题中出现次数特别多, 它们常常是进行快速运算的基础,如果每次动笔、想、列式即麻烦又易出错,对 于这些要求学生熟记,如:20 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高年级的计算圆面积、 周长的一些公式、常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等,它们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必须达到不 假思索脱口而出。研究阶段,我们即重视算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强调了记忆,这 些是课题研究中我们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10)通过运动和游戏来提高学生手眼协调的功能 部分学生抄错题是因为 手眼不能协调一致,从而抄错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尽可能的鼓励学生课间多运 动,多做一些有益的游戏,以此来达到身体机能的全面协调。 在具体落实以上教学措施的前提下,我们形成关于计算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经历 面对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时——在尝试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交流 ——发现并体会最佳计算方法——尝试运用——巩固练习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亲 历知识的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体系间的构建。 小课题研究成果评价、整理阶段 任何一项研究都要进行研究效果评价,以检验实验方法是否科学,适时优化, 使研究深入进行。在具体落实第二阶段教学措施的前提下,我们最终形成关于计 算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时——在尝试探索中寻求解决 问题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最佳计算方法——尝试运用——巩固 练习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体系间的构建。 期末我们对实验班级学生的笔算进行统计,计算部分得分率与以往相比提高了近 7 个百分点,说明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效。跟踪的毕业班计算得分率达百 分之九十七以上。 七、存在的问题 1、因计算课时编排减少的原因,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加重了学生 的课业负担 2、在题型的趣味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发,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喜欢游戏之 类的练习,从问卷调查中反映出,几乎所有学生都喜欢这一类型题,因受题型的 限制,在这方面我们做的还有所欠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