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调查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从实践中见真知——大学生社会实践 实践参与人:李苏 实践地点:湖南长沙,湖南常德,湖南郴州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 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 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 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 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 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提高各方 面的能力 ; 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 。通过 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 践情况, 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 以及提出解决方法, 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见真知。 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 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 寻找发展的 机会。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 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决不能忽 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 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 50 名, 其中湖南文理学院 20 名,湖南大学 10 名,长沙理工大学 10 名,湖 南师范大学 5 名,湘南学院 5 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 5 名,大二学 生 30 名,大三学生 15 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 习, 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 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 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 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 50 份,收回有效 问卷 50 份。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 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 “存在就是合理” , 职业没有高低之分, 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 就看自 己的需求。 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 就可以去试一试, 品牌代理, 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 现在都成为了大学 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调查结果分析 :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 “参加 ‘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 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 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 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 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 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 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 素质教育 , 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 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 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 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 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 本 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 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 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城市 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 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 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 实践活动, 这样, 学校所 *提倡的通过 “三 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 在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 观处于主导地位, 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 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 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 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 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 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 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对于当代 大学生来说, 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 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 就只有短短的几 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 ?所以大家认为大学 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 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 不能否认有过 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 对于学生, 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 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 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 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人的活动, 而 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 __ 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 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 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三 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 是促进农村两个 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 实践出真 知,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 史使命感、 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 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 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 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 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 就需要放眼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 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 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 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 贴近社会, 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 生前进方向。 作为高校教育者, 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 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 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 融入社会, 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 的 __ 。 一切认识都实践。实践是认识的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 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 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 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 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 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 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 但是认 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 处理人与人之 间 __ 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 __ 的活动。 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 __ 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 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 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既提高 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 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 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 加各种公益活动, 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 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 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 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 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 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内容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