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观后感XX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阿甘正传》观后感XX

《阿甘正传》观后感 XX 《阿甘正传》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就看 了很多遍,还到处推荐给同学们,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东西的时候,你 一定会反反复复去看它,当你看懂了它,理解了它,你一定有种冲动 想与人分享,如果没有人与你分享,你一定会把它写下来,不然心中 的那种冲动会一直在翻涌, 让你坐立不安, 当你写下了, 你就平静了, 释然了,就可以安心做别的事情了。记得当时为了写观后感,我特地 一大早跑到网吧, 坐在空旷的网吧后排, 靠柱子的位子上偷偷地写观 后感, 一是因为怕其他同学打扰我的思路, 二是怕嘲笑我来网吧不玩 游戏而装文艺青年⋯⋯一晃,这一切都已经是十一年前的事了。 十一年后今天的我,依然深深地被这部电影感动着,十一年的时 间里,我几乎每年都会把这部电影看一遍,每次看了感受都不一样, 十一年里,我也当了十一年的老师,看到了各个各样的孩子,也见识 了各种的家庭组合, 从中感受的最深的, 就是一个家庭对一个孩子的 影响是多么的深远与深刻, 这种影响是学校教育无法做到的, 如果原 生家庭的父母能避免犯一些致命的错误, 那么他们的孩子, 在以后的 人生当中会少犯很多错误,会减很多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与折磨。 今天我就从阿甘的家庭以及珍妮的家庭, 这两个角度去分析一下, 他们各自的家庭教育,带给他们两个不一样的人生结果。 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稍微细心一点的观众,都会注意到男主角 阿甘和女主角珍妮都是两个单亲家庭, 为什么同样都是单亲家庭教育, 傻阿甘走上了辉煌的人生巅峰,而从小聪明伶俐的珍妮却走上了自甘 堕落的“渣女”这条路上的呢 ? 佛语有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一切的最初原因都是他们的 原生家庭,也是他们的抚养人对他们的教育。 请天下所有的父母一定要记住这一段话:决定孩子行为的,不是 孩子的经历, 而是孩子在这个经历中得出的结论。 一个孩子对这个社 会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是孩子们解读能力很差,所以做为大人,我们 要帮助孩子正确解读他们所面对的困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阿甘是幸福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善于帮他解读,树立积极向上 价值观的妈妈, 阿甘的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告诉阿甘你和别人没有什么 不同,你和所有的正常孩子都是一样的, 每当妈妈感受到别人用异样 的眼光去看待阿甘的时候,妈妈都会一遍一遍的告诉阿甘“ you are not different ”, 你和其他人都一样,阿甘自述时说:无论什么时候 妈妈都会用他听的懂得方式去解释哪些他不懂的事情。 阿甘妈妈为了 让孩子上正常的学校,非常生气而又决绝地说: “我永远都不会让阿 甘去什么特殊学校,学习拆轮胎那种东西,他只是有点慢而已。”最 后阿甘的妈妈不得已用身体性贿赂了校长, 才得以让阿甘进入正常的 学校。 阿甘的妈妈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 就是让阿甘从内心里知道自 己就是正常人不是个傻瓜, 去正常的学校说明学校也认可他是一个正 常的孩子。 阿甘的妈妈一直都在给阿甘灌输: 你一定可以的, 你一定能行的, 你不比别人差。 当一个孩子在内心和外界都树立一个自我肯定的积极 的向上的价值观以后,以后的人生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打击, 他都能看到阳光的一面, 想到的都是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整部 电影没有看到阿甘生过气,没看到他恨过别人,没看到他怨过别人, 没看到他内心不平衡过。他永远都是恒定而积极,用佛语讲:不起贪 嗔痴之心。当一个人内心没有什么负面情绪,他就不偏执狭隘,可以 活在当下, 做好手中每件他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无论阿甘什么时候出 现,都是干干净净整洁而又自律的形象,一个取得成功的人,一定是 自律的人。 纵观阿甘一生,都是在奉献给予的一生,他舍命把战友从战场上 救回来,他把钱捐给医院,捐给教堂,把钱送给了巴布一家人,他觉 得巴布应该得到属于他的一份钱, 就是因为曾经的承诺。 一个人只被 爱过,才会懂得怎么爱别人,一个人只有被人温暖过,他才知道怎么 温暖别人。 阿甘一生内心都是充满爱和温暖, 是因为他妈妈在他童年 时在其内心种下了一个太阳,当这个太阳长大以后,他不但 可以自 救,还可以温暖别人。 反观珍妮,怎么从一个天使一样的孩子却一路自甘堕落成了一个 “渣女”呢 ?其实,珍妮才是最可怜的孩子,妈妈的早亡,再加之变 态父亲的猥亵与毒打, 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弥补的创伤。 一个 孩子在她最需要关爱的时候, 得到却是暴力 ; 在她最需要温暖的时候, 得到却是是冷漠 ; 在她最需要得到肯定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否定与压 迫; 在别的孩子可以回家的时候,她却恐惧回家,只能祈求阿甘再多 陪她一会⋯⋯当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你怎么能要求她去爱 社会爱别人,要求她积极向上,温暖他人呢 ?一个没有被爱的人,是 不知道怎么爱别人的。 珍妮一生都在流浪漂泊,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是吸毒,从 动走到西, 从健康走到一身的疾病而亡, 她本质上都是在逃避童年的 创伤。 小时候她拉着阿甘在田地里躲避爸爸的毒打, 向上帝祈祷把她 变成一只鸟,让她远远地飞离这里。这个飞鸟是她一生的象征,她终 其一生都在逃离, 逃离她改变不了的童年生活, 她一次次离开阿甘去 流浪,因为留在家乡,那童年的创伤就会一次次被无情的撕开,让她 坐立不安, 回避这种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离开, 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 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那里是一个全新的地方, 没有人知道她的过 去,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一个内心缺爱的女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被人爱的感觉和确定自 己的重要性。 当她无法自我实现的时候, 就寄希望于自己的另一半身 上, 而这种行为是更大的灾难的开始。 缺爱的人都喜欢以爱的名义去 改造对方, 让对方按着自己的意愿行事, 当对方顺着她的意愿的时候, 她感到了爱和幸福,但每个人都不想被改造,都想成为自己,所以一 旦对方稍有反抗, 她就感到伤害和背叛, 珍妮的选择就是再换一个男 友,再到一个新的地方去流浪,再去新的开始,如此反复循环,男朋 友换了 N个,流浪了 N个城市,她依然是孤独的,童年爱的缺失,最 后让她走上了吸毒的不归路, 只有毒品片刻迷幻, 可以让她忘却对爱 的渴望与童年的痛苦,可是当毒性褪去,清醒的那一刻,她又深深的 自责,那颗向上的自尊心, 不允许她这样堕落,她又陷入挣扎的分裂 状态,自责与自卑又加深了她的痛苦,如此的恶性循环,让她走上了 不归路。 珍妮快死的时候, 问阿甘你有没有怕过 ?而阿甘的回答都是关于美 的记忆。即便是回忆最残酷的越战时,他想到的的回忆,也是战场上 雨晴之后,美丽的星空 ; 他想起了自己跑步时,看到长河落日,大漠 孤烟,湖泊雪山倒影,还有他对妈妈、珍妮、巴布、丹中尉的思念。 可怜的珍妮内心藏满了深深的恐惧, 一个童年没有被爱的孩子, 回忆 起来都是痛苦和恐惧。 纵观珍妮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寻找与索取的一生,她一直都在 寻找, 寻找一种可以让她内心安静的生活, 寻找被爱和被整个社会认 可的感觉, 她总是试图用索取和占有的方式去找到爱, 而不知爱是向 外给的,不是索取。当你用爱温暖别人爱的时候,你自己也被爱温暖 了。但珍妮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她人生最后阶段,她有了孩子,她终 于懂得了爱是付出,当你付出爱的时候,你的内心也是幸福平静的, 所以当她把孩子托付给阿甘后, 她平静地离开了这个让她又恨又爱的 世界。我想当珍妮走向通往天堂的路时,一定是幸福的,是无悔的, 因为她爱过了,也曾被爱温暖过。 有个诗人曾说过: “相爱或死亡 ! ”是啊,这是一个爱的世界,没 有爱和死去还有什么区别呢 ! 模板 , 内容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