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老师谈阅卷心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阅卷老师谈阅卷心得

高考阅卷老师谈阅卷心得 江苏省黄埭中学 邹丽红 ‎ 20009年6月11日—‎6月20日,我受邀参加了今年江苏历史高考的阅卷工作。今年我是第一次参加高考阅卷。我去阅卷的目的就是去见世面,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有帮助和一定的指导。高考是严肃与神圣的,阅卷也是同样,因为自古以来就是与人们的命运挂钩,高考阅卷检验得不仅仅是高中考生的知识,她同时还在考验着我们这些阅卷的老师的良知、我们的中学教育现状和高等教育的最终归宿。既可以了更主要地是了解评分的细则、标准以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明确今后教学和高考备考的方向。‎ 一、高考阅卷的流程 ‎ ‎(一)组织周密,安排具体                                            ‎ 现在,高考阅卷现场早已不是几年前的纸张飞舞,就好像一个整洁的网吧,当然,与网吧大不相同,要知道,阅卷现场管理方面非常严格,没有证件绝对不允许进入,而且每人携带的包统一寄存。据介绍,连水杯、矿泉水都不允许带进阅卷现场,防止损坏试卷和阅卷用的电脑。今年历史阅卷地点设在南大本部,全省考卷约有23万份,阅卷人员有南大高校教师、博士生、研究生,少部分高三教师,组织严密,出入必须阅卷资格证。 阅卷时间:11日----20日 ‎ ‎1.严格培训 ‎ ‎6月11日下午召开动员会,历史阅卷点组长作动员报告,明确任务,端正态度,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总结了以往的经验与教训。进行阅卷教师的培训,所有教师集合到指定教室参加培训。12日上午分组培训,同一小题的阅卷老师集中一个地点培训,讲评该题与赋分标准,各种不同表达及其赋分标准和依据等。 ‎ 然后进行试评,对碰到的问题在进行讨论、总结。其实在我们到达之前,11日专家组已经进行了试评,对标准答案可行进行了争论,大家知道今年的历史试卷很难,有复古的意思,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这次对答案的可行争论很大。12日中午出台最新的答案,下午进行正式的阅卷。就是说高考的阅卷答案是经过了再三的斟酌后得出的。‎ ‎2.纪律严明 ‎ 评卷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评卷细则,严格遵守评卷守则,严守纪律保守秘密。评分标准注意保管,在评卷期间不准传出和外发,在规定地点评卷,试卷不准带出阅卷室,严格按照评分细则给分,对于评分细则中没有给出的新解法要报告组长或专家组老师,由研究确定评分标准,不得随意给分。‎ ‎(二)高考网上阅卷的操作程序 网上评卷的准确说法应该是“计算机网上辅助评卷”。评卷的程序是:高考结束后,首先将考生答卷(包括答题卡),通过高清晰度高速扫描机,以图像方式原原本本扫描到主数据库,不作任何识别性修改。评卷时,将考生主观题各题答卷图像通过网络随机调度给评卷员,评卷员通过浏览器进行评卷打分,评卷员评完一份,系统自动提交下一份试卷(如果教师没有给该题的某个得分点给分,就无法完成提交)。教师评阅过程如需回评,可以在30份卷子以内选择要回评的试卷重新给分;对答错位的试卷可以作为问题卷提交,接下来会发到该去的地方,改变过去答错区域零分的现象,应该是比较人性化得举措。整个网上评卷过程,评卷教师见不到、也接触不到一张纸质答卷,只能见到电子化的考生答卷图像。‎ 网上评卷实行中心组、专家组、组长(3名)和评卷员4级管理。组长以上的主要任务是对评卷员的评卷质量进行检查、复查和修正。各小组长负责对本组每一位评卷员评卷质量进行追踪监控;各题组长负责对各小组评卷质量进行监控;科组长负责对各题组评卷质量进行监控,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监控系统。网上阅卷系统不仅设置了合理的评分误差(两分)‎ ‎,而且具有及时发现误差并自动提请纠正和防止误差超出设定值的功能,通过这种复评机制,将评卷员个人主观感受导致的评分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有效防范和避免违规或马虎应付造成的误差。假定某评卷员负责某一试卷第24题,计算机通过截屏,只把考生试卷的第24题部分发给他。他每判完一份卷子,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记录在工作量、平均分、标准差等图表和曲线上。这些图表、曲线类似我们常见的花花绿绿的股票走势图,集体和评卷员个人的显示颜色不一样,各级组长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每一个评卷员、每个评卷小组的评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如果这名评卷员的给分变化偏差较为明显,组长要面对面进行辅导,看在执行评分标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同时还要对他评过的试卷进行全方位复查和纠正。(如果出现打中间分的,科组长会发现,因为你的评卷速度在全程监控。我所在的24题就有个研究生为赶进度,打出中间分,结果被发现了,教育后不改被清退了。)如果给分有问题,组长可以把试卷重新发给这名评卷员,而他不会发现。同时电脑会自动的发回一些你已经改过的试卷,看你的自评率就可以知道你的评卷标准是否统一了。‎ 二、谈谈阅卷教师怎样阅卷 这次阅卷让我打开眼界的是,阅卷老师大都是南大的研究生博士生,本以为高中老师会占到一定的比例,但实际上在接近300人的阅卷人中不过是20多个,其中还有的是南师大附中的老师都是阅卷小组的组长,在一线的基本是研究生等等。老师们都知道,现在已经实行网上评卷。网上阅卷特点是公正、公平、高效,所有的试卷都是双评,你的阅卷情况全程监控。我们感觉高考阅卷很公平,但实际我只能说是相对公平。从这点来说我认为网上评卷最大一个特点就是速度快,一份试卷,一闪而过。根据分工,阅卷教师每人阅一道题。以我参加的24题为例,每份试卷一般在12秒左右完成,研究生最快的第一天就是7秒中一份试卷,到最后一天整个的阅卷时间平均是是5秒钟看8分的题。每天每位教师一般大约至少要阅约2200份试卷,最多的教师可阅大约4000份试卷,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工作量很大,每道题必须有两个以上老师评卷,我们江苏今年的文科考生有23万多人,而阅卷量47万多份试卷,感觉很累,天天盯着电脑,眼冒金星,而且阅卷教师多,层次多,阅得太慢太少,或者吻合率太低都会受到警示。因此,阅卷工作可以说是既紧张又辛苦。 一般来讲,阅卷教师只能死扣标准答案从学生答案中找出最显眼的所谓“关键词”“关键句”,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品读其完整性和逻辑性,也来不及认真地去品读,否则速度就上不去,跟其他老师的吻合率就不高。我12日上午试改时吻合率只有40%多,下午半天开始正式批改的吻合率就只有60%。因此,答案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往往是其次的,“关键词”“关键句”才是最主要的得分点。如果一个学生的答案非常完整,也很有逻辑性,层次分明,但是若答不到标答中的“关键词”“关键句”也不会得分;反之,如果一个学生的答案不是很完整,层次也不是很清晰,然而答案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都在,相反能够得高分,可见,“关键词”最关键。当然答题清晰是有利于阅卷者容易看到关键词和句的。上述第24题就是这样。当然,层次分明,要点清晰,关键词抓得准,表述相对完整,那肯定是最优秀、得分最高的试卷。根据我评阅的这道小题的情况来看,得满分8分的学生很少是有0.1%,但是相对较好学生都在4——5分左右,还有很多学生只得了1-2分左右,差距还是比较大。‎ 三、试卷简单分析及高考评分的标准和细则 (一)简单分析2009年历史高考试卷。(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对试卷进行了质疑后得到的一些专家的解释,主要是万教授的回答)‎ ‎1、从试卷难度看:而今09历史高考已成我珍藏的历史,但有一幕情景常在我脑海里。走出09考场,一脸茫然和悲感的我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历史白读了,更甚着老师我真想杀了你,当然是开玩笑的。今年高考历史试题难度总体上比去年增加,我个人认为这也是99年以来历史高考最难的一次。出的这么难的原因,在阅卷时有幸和万超林教授闲聊的时候得到了答案,今年考试院的要求是0.5的难度系数,不得超过0.55。原因是:历史是文科的必考科目了,地位提高,而且是划等级,不管怎么样,要去掉后50%。当然我们都知道实际的教学中不是这样,由于今年的录取政策,先三后二,历史学科地位和课时大幅度下降,学校、学生不重视选修课等等问题,我们历史老师都处于两难的境地。但是,从试卷看09历史高考的命题难度并没有放慢脚步,甚至有提速的倾向。今年的许多试题有点出乎老师和考生意料,甚至考查的知识点来自教材的阅读内容或小字、历史纵横等内容(选择题第四题,第一是灌钢法的含义见于必修二13页的注释。第二是灌钢法的时间虽见于教材正文但不易引起注意。再如第5题中考察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的中立政策,系必修一39页“学思之窗”的内容),我们一线老师感觉是偏怪,脱离教材。但万教授说都来源与教材,而且选择题中只有6题是大学教授命题的(3、4、7、8、9、10),其余的都是出自高中老师之手。能力要求很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已经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据主导和绝对优势的地位。概念考察多深,例如:选择题第七题近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自然也是实现近代化,这个结论正是材料所揭示的观点。但中国近化发展的方向近代化也可由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推知,也就是说选项A、C、D 尚无足够理由排除,这种情况下必须弄清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是是什么,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与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又是指的什么才会有足够把握。一道选择题居然要辨析四个概念不嫌太多太深了吗?。以致今年一些考生和老师难以适应。而2009年江苏历史卷,与08年相比,我觉得今年的历史考题明显偏难,严重脱离历史教材(导致今年历史二卷均分在23分左右)。是09年4月江苏小高考的翻版,使我们一线的高三老师无所适从,弄不清今后教学究竟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培养学生们的哪些能力?我们平时强调论从史出,教材中的史实究竟要不要了?看来这个教改急转弯真的太陡了,捧上09江苏试卷定会眼睛直愣愣,不知其所以然。教授认为现在高校要的不是死读书的学生,而是有思考、创新能力的学子。‎ ‎2、从试卷的结构看:09试卷在整体结构和题型上与08年有微弱不同,但基本沿袭了历次模拟考试的风格。今年的历史题型比去年多1道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欧洲一体化的简答题,8分,题目就是直接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欧洲一体化的影响,说明已一度消失的简答题又卷土重来,今年总题量26题。我们也请教了出卷的万教授,他说学生的审题有问题,五大题吗,其中25题选做其中两题。学生写历史小论文的能力下降等等。‎ ‎3、从对历史知识的考查看:首先不求面面俱到,力求做到少而精,26个大专题,没有考到的大专题有9个。并出现知识面拓展题的先例。其次09江苏历史高考对09考试说明改变、补充和增加的历史内容给予一定关注,如近代史部分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增加的“王安石变法”。还有部分题目历史书本没有明显知识点作支撑,属于历史知识面的新拓展,考试说明中也没有明确点明,如21材料题江南士大夫10分,但我们也应当注意,这个题目貌似困难实际容易,看透了材料文字其实就是纸老虎,这道题大部分内容主要是从材料当中可以分析判断出来,比如说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关键考生要认真阅读材料,发掘当中有效信息,从材料当中很好归纳出它的答题要点。22材料题近代以来人们婚姻观念12分,好像是2007年的广东卷做过,但又不是完全一样,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很难下笔。而且这也不是教材重点。整个教材关于近代婚姻的变化大约只有两三句话。我们可以看到一是和各位教授的研究方向有密切的吻合点,第二是要求我们高中老师要了解新史观、新的历史研究成果,特别是22题婚姻问题我们都认为不是重点,教授说正是体现了社会史观,历史不是英雄的历史,是群众的历史,不是精英的历史,是平民的历史。‎ ‎4、注重了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选择题第7题华北地区驻军问题,既考查了地理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考察了两大历史事件。第18题罗斯福新政中的公共工程问题,密切结合热点,政治和历史的联系,扩大生产资料市场中“生产资料市场”一词属于经济学术语,不少学生不清楚具体内涵导致误判(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交换的场所及其活动的总和,是组织供、需单位集中进行生产资料商品交易活动并提供咨询服务和管理的场所或交易中心。进入生产资料市场的商品是供生产消费的商品,用于满足生产消费,包括各种机器设备、建筑材料、辅助设备、运输工具、原材料、燃料、各种辅助材料、半成品及零部件等——互动百科)。教授认为学生应该涉猎各方面得知识,而不是局限在历史的框架中。历史老师的眼光也不能狭窄,要带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历史知识。‎ 虽然考后我们一线老师、考生大家都在声讨,但要万教授说命题还是有依据的,依据就是我们的《考试说明》开首页找到这两大题命题的依据: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说明高中老师教学的时候忘了考试说明,放了双基。这样学生的历史就是空中楼阁了。要让学生脚踏实地。‎ ‎(二)我们一起解读高考主观题的高考评分的标准和细则 ‎21题 题目 分值 分点 标准答案 扩充 致富途径 ‎2‎ ‎1‎ 科举、免役、功名 考取功名;中举;政治功名 ‎1‎ 发展工商业 手工业、商业;纺织业、商业;养蚕、‎ 纺织、经商 江南社会风气 ‎3‎ ‎1‎ 崇尚奢侈 骄奢淫逸 ‎1‎ 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 伦教荡然纲常已矣、世风日下,道德败坏 ‎1‎ 好诉讼 好讼;好打官司 促进和阻碍 ‎5‎ ‎2‎ 促进 带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引领资本主义经济的法杖;雇佣劳动;市场经济;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 阻碍 重农抑商的观念 农本思想;小农经济 致富后主要用于购买土地和消费 买田;挥霍 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没有用于原始积累 ‎22题、‎ 题目 分值 分点 标准答案 扩充 变化 ‎2‎ ‎1‎ 父母之命 封建婚姻、包办婚姻 ‎1‎ 婚姻自由 经济基础 ‎2‎ ‎1‎ 传统小农经济 传统农业经济、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封建经济 ‎1‎ 近代工商业的法杖 近现代经济、近现代工业经济、‎ 家庭关系 ‎2‎ ‎1‎ 传统纲常伦理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 ‎1‎ 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人人平等、男女平等 社会条件 ‎3‎ ‎1‎ 社会制度的变革 新中国建立 ‎1‎ 社团组织的支持 家庭妇联 ‎1‎ 法律保障 新婚姻法的颁布 视角 ‎2‎ ‎1‎ 历史考察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社会变化 ‎1‎ 社会关系考察 法律程序、法律手续、法律制度 认识 ‎1‎ ‎1‎ 婚姻趋于自由 ‎23题 题目 分值 分点 标准答案 扩充 具体原因及根源 ‎4‎ ‎1‎ 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 乔治三世剥夺议员资格、逮捕议员、英国对外政策招致不满 ‎1‎ 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 英国/英军在战争/战役中的失败 ‎1‎ 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 国王的干预造成英国在北美的失败 ‎1(根源)‎ 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利的限制 乔治三世突破有关法律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英国有议会高于王权的传统/君主企图恢复君主专制/独裁统治/个人权力 使命运动 ‎3‎ ‎1‎ 扩大选举权 争取民主选举权/增加议席 ‎1‎ 进行议会改革 议会改革/改革议会 ‎1运动 ‎1832年议会改革、19世纪30年代的议会改革运动 扩大选举权+1832年议会改革、3分/扩大选举权+年议会改革、2分/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2分 影响 ‎3‎ ‎1‎ 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工业资产阶级(工厂主/工商业者)的政治权利/政治地位 答“广大人民”“普通民众”“新兴资产阶级”的不给分,但在新兴资产阶级前有19世纪或工业革命时期的时间界定给分 ‎1‎ 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 议会制度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民主政治 ‎1‎ 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只踩“资本主义”“发展”两个关键词 ‎24题 题目 分值 分点 标准答案 扩充 ‎2‎ ‎1‎ 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经济/货币秩序/体系/格局混乱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不稳定/崩溃,仅答欧洲、西欧、英国、单个国家经济衰落不给分 ‎1‎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经济实力强大;美国占据世界经济优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美国经济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债权人(强调美国实力因素,答美国谋求世界把霸权、经济霸权不给分 体系的汇率机制 ‎2‎ ‎1‎ 美元与黄金挂钩 美元与黄金保持固定比价 ‎1‎ 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其他货币/成员国货币/会员国货币/与黄金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汇率机制对美国的影响 ‎2‎ ‎1‎ 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美元充当黄金等价物 ‎1‎ 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霸权/美元主导;确立了美国经济霸权;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2‎ ‎1‎ 欧元区(欧盟)成为与美国实力相当的经济体 ‎1‎ 欧元队美元的特殊地位构成强有力的挑战 欧元挑战/冲击美元霸权地位;推动国际货币格局的多元/多极化;强调货币格局,经济格局不给分 ‎25题A 题目 分值 分点 标准答案 扩充 分别提出的主张 ‎4‎ ‎1‎ 考经邦济国之术 ‎1‎ 考诗赋 ‎1‎ 考经义(时务策)‎ 了解时事 ‎1‎ 主张考经、义、论、策 司马光所说指的什么和影响 ‎4‎ ‎2‎ 同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 教材/考试依据 ‎1‎ 禁锢思想自由 扼杀创新思维 ‎1‎ 强化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主要目的 ‎2‎ ‎1‎ 统一思想 统一道德规范、加强思想专制 ‎1‎ 为改革培养人才 选拔人才、吸取人才、改变人才缺少的局面 ‎25B题 题目 分值 分点 标准答案 关键词 扩充 甘地态度的变化 ‎2‎ ‎1‎ 从合作到不合作 合作1分 支持 ‎1‎ 不合作1分 不支持/反抗/抵抗/反对 从幻想到反感/厌恶等表达情绪的词不给分 促成变化的因素 ‎2‎ ‎1‎ 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英殖民暴行 殖民统治/侵略/屠杀印度人民 ‎1‎ 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甘地对英国失望 英国将印度拖入战争,却没有按照允诺给印度自治 甘地为什么诅咒西方文明 ‎3‎ ‎1‎ 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 道德沦丧 道德落后/唯物主义 ‎1‎ 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 商品输入/倾销商品 ‎1‎ 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为何称甘地为“群众运动的叛徒”‎ ‎2‎ 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终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 中止不合作(1分)‎ 答提倡“非暴力不合作”不给分 谴责/反对暴力(1分)‎ 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 ‎1‎ 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历史环境 印度国情/具体社会环境 四、存在问题 ‎1、答题不规范 ‎①版面不规范:将答案写在本题的卷面范围以外。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将本题全部答到了其他题下,自己另外加上题号;二是将本题的部分内容答到其他地方,用箭头表示。根阅卷老师反映,24题竟有多份试卷把25题A的答案写到了本题的卷面范围,结果只能作为问题卷提交。有的把25题A的答案划了,答了24题的答案,但空间很小了,还有浪费了时间(这中现象的出现实际和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有关系)‎ ‎②书写不规范:首先是考生书写的字体写得太小,字距或行距过紧;或者字写的太大,造成扫描到电脑后效果不清晰,影响阅卷质量,造成无谓的失分。其次出现了不少的错别字(有不少是笔误),重要内容即关键词或句写了错别字一律不得分,如23题的《权力法案》24题:“挂扣、“跃据”“美圆”“黄金”写成“金金”25B题分“倾销”写成“侵销”等这些都是不能给分的,再次是专业概念不合理使用,如23题必须是工商业资本主义24题最后只能用“货币格局”等等,真可惜呀。还有书写凌乱、字迹潦草这时也被电脑放大,所以就显的更为的明显。‎ ‎③格式不规范:文科答案一般应分点分段回答,列出序号,条理化,让人一目了然,可有的考生从头到尾不分一个段落,没有序号,硬是文字堆砌成一片空间,令阅卷人无从下手找要点。即使找到也难免有遗留,这实在很糟糕。如24题,背景:汇率机制:影响:,这样就清晰明了了。在阅卷高速的情况下,一片文字是很吃亏的,逐字逐句慢慢研究答案是根本不可能的,阅卷者看不到你的关键词关键句,就一带而过了。‎ ‎2、缺少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尽量使用历史专有名词,这不但能保持学科的特色,而且能使到自己的答案变得精练、简洁。如24题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的回答:写“战后经济体系一塌糊涂的、混乱不堪、乱七八糟等”“美国跃居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写成“美国是战后老大、龙头老大、最厉害”等等一些文学语言,一些形容词的是不能给分的。必须直接表达程序的混乱和美国实力的强大。‎ ‎3、缺乏逻辑 ‎①不能清晰表明意思:如23题第二问关于“使命”方面,不少考生只写“民主权利(没有写出其具体权利)”、“政治改革(没有写出对议会方面的改革的)”、“影响(写新兴资产阶级)”、等等,24题第一个问的大某国经济衰落的,不能清晰从宏观角度回答的,这些情况均不能给分。‎ ‎②颠倒顺序:个别考生不注意答题的先后顺序,使阅卷老师不能完全看到所有的答案,造成了无谓的失分。如24题第1问的汇率机制写到影响中,即两个挂钩写到对美国的影响,当然也就不得分了。‎ ‎4、表达缺乏关键词关键句 ‎① 审题不清: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作答,这里有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程度的问题,但我相信应该更多地从审题的角度找原因。如24题,题目要求是机制对美国的影响,不少同学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全部写上;题目有要求对货币格局的影响作答,那就应该“货币格局”的多极化或多元化来作答。但不少考生没有按题目的要求,都写的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又比如25题B,题目要求是甘地态度的变化,结果不少考生写了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情绪如厌恶、讨厌、幻想等,这个不给分。25题A只要求办学校变科举的目的,相当多的考生把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全写。但是偏偏办学校变科举方面的具体内容写不出,失分惨重。‎ 其次审题时先入为主,也就是看了一半,觉得非常熟悉,与平时所做内容一样,便匆忙下结论,而后面的文字却忽略了,这样很有可能答错。看问答题时,没有关注到题目所给的条件、限制词,从而离题,答不到要领,得不到高分,最典型的就是考生一直认为三道必修,两道选修,结果在做完三题后就开始做选修,这也就出现我改的24题出现很多的25题答案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②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概括问题的能力较弱 在材料解析题中,很多学生不会寻找关鍵词,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达,而是原封不动地抄写材料原句,不经任何加工,这是不得分的。如23题的第一问,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25题B甘地为什么诅咒西方文明很多考生是照抄材料明确规定是不得分。‎ ‎5、基础知识不扎实:今年的主观题,21、22的得分是较高的,23、24、‎25A题的得分是较低的。这也是我们命题人所料不及的。‎ 总之,考生的答题中存在着审题不清、分析不到位、思考不全面、解答不规范、表达不科学等现象 五、对教学的几点建议 ‎1、立足课本,加强“三基” ,充分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 即抓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考试说明为中心,因试卷是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来命题的。两个立足点就是要立足于课程标准,立足于教材,课程标准是测试的依据,教材是考点来源,考点一般都是有书本上的标题组成的。纵观2009年高考试卷,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源于教材,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如选择题第3、4题,我们高三老师都认为是脱离教材,结果在我们必修二、和三上都能找到原句。因此基础是关键,这样可以熟练运用课本语言来回答问题,这样答案才能精炼、扼要。基础扎实在答题过程中的体现就应该是熟练运用课本语言。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而历史学科的学科语言更多更好的体现为课本语言。课本语言是历经多年锤炼的,所以较为精炼和准确。熟练灵活运用课本语言来答题相较于自己的语言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答题的准确性,避免语言漏洞,造成失分。有基础才能有能力,重视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在高考的战场上无往而不利。因此我认为在以后高三的复习迎考中要特别重视和加强第一轮的复习,不能盲目求快,要把基础打扎实。在第一轮复习中,切忌“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所谓“居高临下”,往往投入很大,收效甚微,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切实抓好“三基”。 ‎ ‎2、注重教会学生审题。‎ 命题在障碍的设置、干扰性、迷惑度方面是很有讲究的,一道题可以设计得让大家全对,也可以让少数人对,审题不清就很容易中命题人的计,答错题目还觉得开心。我觉得审题要慢,慢是为了快。要完整地看题目,不能先入为主,要看清有哪些限制词、有哪些条件,问答题要把题目所给的条件、限制词划下来,一一与所学内容联系,理清思路和要点,形成答案,做到“慢审题——理思路——快解答”。‎ ‎3、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这就造成了很多考生的感悟能力较强却因用语欠规范而失去很多分数。这就要求大家在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高考中无谓失分。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历史规范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简练。大家在平时的阅卷时可以感到这个是我的学生,为什么,发现试卷上写的内容非常的熟悉,就是你上课的语言,所以要在上课生动吸引学生的基础上防范不规范的语言的出现。‎ ‎4、要准确、清晰的掌握历史概念。‎ 今年高考中的历史概念考核非常多。把“欧盟”写成“欧共体”,用“对等”来取代“双挂钩”,“美元”写成“美国的货币或美国的纸币”,看似无碍,但都反映出答题者在基本历史概念的把握上出现了不同层次上的问题,所以这些答案在判卷中都不能得到相应的分数。要避免在高考中犯这样类似的错误,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讲透基本历史概念,学生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对于这些历史概念要加强记忆,并且是清晰准确的记忆。‎ ‎5、答题要规范,书写要清楚工整。‎ 高考非选择题的批阅采用的是“踩点得分”,即阅卷老师阅读你的答案,答到相应的要点就给相应的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阅卷老师迅速没有遗漏的“踩”到你答案的要点就至关重要了,而这就要求你的答题要符合规范: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类分层阐述,每一类或一层意思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述,把最重要的句子放在每段的句首,然后再对这句话做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这样就便于阅卷老师一下就能清晰没有遗漏的找到你的答案要点,从而避免因答题不规范而造成的无谓失分。平时要加强材料题和问答题答题技巧和方法的训练。材料题一定要慎重想好答案后再作答,把握这样的套路:“结合”什么就写什么。如。“结合”材料就写材料,“结合”背景就写背景,“结合”史实就写史实。对答题的内容,考生要在落笔前稍作思考,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次要的写在后面,自己都拿不定的放在最后。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和学生考试中严格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养成习惯”。首先规范平时的作业和考试是教师的突破口,教师要培养学生解题规范,解题规范的总原则是: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通过加强"写字"训练,改变不良的答题习惯。比如没有思考成熟就匆忙下笔,字迹潦草乱涂改;书写字体太大,超出答题的扫描范围等。最后可以实行"互批互改",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批改不仅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给他们提供相互合作, ‎ 相互学习的环境,从中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俗话说与人方便也就是与已方便,可以想象,在的高考中,那些字迹清楚、字体端正、书写规范的学生将占一定的优势。总之,高考答题规范、速度、书写一个都不能少。最好要让你的解答是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 我这个心得是一家之言,把高考阅卷过程中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思全面的进行了回报,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