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学习体会)
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学习体会) 提要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不是随心所欲的, 而是 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是战胜一切困 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这是我们能建构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并 激发治理效能的深层机理所在。 对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而言, 改革是强大的动力系统。 它能在革除不适合适宜的思想观念、 创新体制机制、 运用新技术新 方法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最新成果, 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光辉著作。 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发表的 一系列重要讲话, 全面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坚 持和巩固什么、 完善和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 为新时代推进制度建 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我们要深刻认识国家制度和 治理体系所内涵的历史底蕴、 显著优势, 一以贯之健全完善国家制 度和治理体系。 我 国 国 家 制 度 和 治理体 系 具有深厚历史底蕴 唯物史观启示人们, “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并不是随 心所欲地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 条件下创造。 ”同样,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也不 是随心所欲的, 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等因素 共同决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 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 来的, 是经过革命、 建设、 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 具有深刻的历 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 中华民族孕育并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 实际的制度思想和治理理念。 “海内为郡县, 法令由一统”的大一 统观念,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理念, “孝悌忠信”的道德操 守, “礼义廉耻”的价值认知, “选贤任能”的用人标准, “周 虽旧邦, 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 都是赓续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思 想观念。 在其浸润下,中华民族逐级形成了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 制、 井田制、 摊丁入亩法、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监察制度等 系列制度, 并适应了当时国家管理的基本需要。 进入近代社会, 帝 国主义列强入侵使中华民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日 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围绕“建立什么样的 制度”进行了艰辛探索, 先后尝试了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 多党 制、 总统制等制度模式, 但一个个粉墨登场后, 都以失败告终。 俄国十月 革命的胜利, 为彷徨中的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度参 照。 中国共产党承接历史赋予的使命, 把建立什么样的制度当作重 要追求。 围绕这一目 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我们党团结带 领人民在根据地创建人民政权, 努力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 家制度积累宝贵经验。 夺取全国政权后, 我们党确立人民民主专政 为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 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践证明, 这些关乎全局的顶层设计, 奠定了国家制度和治理 体系建设的根基。 改革开放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推向新的阶 段, 特别是通过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 生态文明体制 等方面改革, 使国家制度体系的活力和治理效能不断释放。 党的十 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更加完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为 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望历史实践可以看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植根中国大地、 具有 深厚中华文化根基、 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是具有强大 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它能持续推进我国发展进 步,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我国 国 家 制 度 和 治 理体 系 具有显著优势 判断一个制度好不好、 优越不优越, 要从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 握。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60 周年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 “评 价 一 个 国 家 政 治 制 度 是 不 是 民 主 的 、 有 效 的 , 主 要 看 国 家 领 导 层 能 否 依 法 有 序 更 替 , 全 体 人 民 能 否 依 法 管 理国 家 事 务 和 社 会 事 务 、 管 理 经 济 和 文 化 事 业 , 人 民 群 众 能 否 畅 通 表 达 利 益 要 求 , 社 会 各 方 面 能 否 有 效 参 与 国 家 政治 生 活 ,国 家 决 策 能 否 实 现 科 学 化 、民 主 化 ,各 方 面 人 才 能 否 通 过 公 平 竞 争 进 入 国 家 领 导 和 管 理 体 系 。 ” 据此可以看出,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 来, 我们在国家治理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充分彰显出我国国家制 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对这些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 1 3 个方面作出了凝练概 括, 深刻揭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 性。 特别是今年以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 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 果断决策, 带领全国人民取得 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 充分彰显出我国制度和治理体系 的显著优势。 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发挥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有着深厚根基。 一是始终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 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 导。 实践证明,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是 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这是我们能建构科学合理的 制度体系并激发治理效能的深层机理所在。 二是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并与时俱进发展理论。 我们党始终 坚信“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 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 因此, 在长期实践探索中, 始终把开拓正确道路、 发展科学理论、 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不断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国家 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三是始终注重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 众根本利益,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是我国国 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 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 体系有效运行、 充满活力、展现优势的重要源泉。 一以 贯 之 健全完 善 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 国家长治久安、 人 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但是, 制度的成熟和定型、 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一个动态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 需要一以贯之地健全完善。坚守关键命脉。 坚持党的领导、 维护党 中央权威, 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命脉所系, 是全国 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 幸福所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如果党 中央没有权威, 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 党就会 变成一盘散沙, 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 党的领导就 会成为一句空话。 ”健全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必须把坚持党 的领导、 维护党中央权威摆在首位, 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锚 定根本方向。 江河万里总有源, 树高千尺也有根。 实践证明,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的辩证统一,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找到一条好的道路 不容易, 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 在健全完善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 体系过程中, 我们必须锚定这个根本方向,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 不动摇、 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为任何干 扰所惑, 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站稳根本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始终同人 民在一起、 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 本区别。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 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这既鲜明表达了 共产党人朴素的人民情怀, 又提出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根 本立场。健全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 发挥人民群众作用, 保持同人民群 众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磅礴伟力。 注入持久动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是我们党最鲜 明的旗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 坚持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 势之一。 对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而言, 改革是强大的动力系 统。 它能在革除不适合适宜的思想观念、 创新体制机制、 运用新 技术新方法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健全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必须“举改革旗、 打创新牌”, 以改革创新的思维观念着力推进制 度建设, 创新优化工作体制机制, 倒逼提升治理能力与水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