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对目前音乐教育中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现象的批判
音乐论文之对目前音乐教育中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现象的批判 摘要: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这样一些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的现象:观念上,以为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就必须舍弃其教育性;实践中,音乐教育追求世俗功利性,校园歌曲严重匮乏,部分音乐教师言行举止不良等等。这些现象违背了音乐与音乐教育自身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教育性的实现,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关键词:音乐教育 教育性 音乐教育发展至今,人们基本上认同了“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的确,离开了审美品质的音乐教育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这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然而,音乐教育除了应该实现其审美价值,除了应该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之外,是否还应该背负其他的责任呢?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主席盖瑞·麦克赫森(Gary E.Mcpherson)在《音乐及其活动的意义研究》中谈到,如果音乐要在学校生存甚至繁荣,就必须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发展:一是对我们自己来说,我们需要更准确地确定我们希望儿童在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什么效果。这意味着发展一个展示音乐的重要性和有用性的职业,以及通过音乐熏陶能够加强儿童发展的各种有效方法。二是对其他人来说,我们也需要更善于将音乐的目标与普通教育的目标联系起来。这意味着不仅要用教育机构和公众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宣传音乐的重要性,而且要直面当前的一些教育争论,讲述音乐学习可以通过许多特殊的和独特的方法丰富儿童的教育,并开发被音乐职业之外的其他人视为学校教育的最重要义务和因素的那些品质和能力。也就是说,音乐教育不仅应该姓“音乐”,还应该姓“教育”,它是音乐和教育的统一体,既背负着实现音乐本体价值的使命,又承担着实现其教育性的责任,即实现育人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身心和谐的人。“音乐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教育学音乐’,这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第二个方面是‘通过音乐教育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p71)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艺术教育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郭声健 湖南益阳人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导 殷 瑛 湖南益阳人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5级研究生 那么,在目前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是否存在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的现象呢?应该说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下面我们不妨就这些现象入手来做一些更深入的探讨: 现象一:认为要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就必须舍弃其教育性。 针对课改前音乐教育中存在一味强调音乐的“辅德”“益智”功能,而忽视了音乐的审美本质的现象,本次新课改提出了“以音乐为本” 的基本理念,强调一切活动必须围绕音乐本身来开展,必须在实现音乐本体价值的基础上再去追求其他方面的价值。于是,许多人便认为音乐教育只要“以音乐为本”,认为凡是和德育、智育有联系的内容都不应纳入到音乐教育教学中来,有些人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地回避与德育、智育相关的话题,绝口不提“与音乐无关”的内容,仿佛只要与德育、智育沾上点边就会让音乐教育变得不“纯粹”、不“审美”。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部分教师还没有深入了解新课程基本理念,把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教育性看成了两个对立面,因此无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需从以下两方面来澄清音乐教育审美性和教育性之间的关系: 1、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教育性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的确,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失去了审美品格的音乐教育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但是,音乐教育强调其审美本质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其应有的教育性,两者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保罗·哈克博士在谈到这一点时就说到:“音乐教育的政策和口号的立足点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两者之间犹豫不定?难道我们不能就音乐教育可以提供的所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所有的实用价值形成共识?在音乐教育尚未取得十分稳固的学校教育地位的现实条件下,在我们为音乐取得核心课程地位进行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音乐教育在满足儿童和整个社会的需求所具备的所有合理的潜在好处充分地公示出来?”那种只一味强调“以音乐为本” 而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的做法,无疑是将音乐教育推向到了一个极端,使其与整个教育相脱离,成为“为我”和“自我”的孤立体。正如哈克博士所说:“一个仅仅为自身而存在、仅仅为自身而有用的学科,例如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教育,无论从可能性还是从逻辑上讲,是不可能被视为学校的基础学科的。要大家把一门学科当作基础的学科给予认可,就必须证明这门学科本身、及其与其他方面之间,都是有用的,它必须在人类的需求和发展方面,起到交流、学习和理解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语文和数学被视为学校的基础学科。同理,如果音乐的所有功能得到认可和理解,它才能被视为学校的基础学科。” 2、强调音乐教育审美性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现其教育性。 我们必须强调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审美性,因为这是音乐教育的本质规定性。那么,追求审美性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应该说,追求审美性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正确甄别出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这就要求在审美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渗透教育性,为美的标准、审美的内容起到方向指导和保证作用。因此,审美性和教育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审美性是教育性的前提,只有实现了审美性的音乐教育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教育性是审美性的目的之一,只有实现了教育性才能确保音乐教育审美活动的正确方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说过“善就是美” 。康德也认为:人的审美判断同时具有认识和道德双重属性。一方面,审美是经验世界中朦胧的感性认识,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情感的需要,人们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形象,促发情感来理解和体察对象世界;另一方面,审美又是一种高尚的情趣,是一种自由的鉴赏,美作为一种理想中的目的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联,“美是道德的象征”。因此,当人们把美作为目的和理想来追求的时候,就可以在真与善、认识与道德、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之间架起由此达彼的桥梁。 现象二:音乐教育实践的世俗功利性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性。 在目前的音乐教育中,还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鼓励教师培养音乐特长生;教师为了在比赛、评比中获奖,不厌其烦地排练节目、筹备公开课。出于诸如此类的功利目的,音乐课堂势必会成为“技能的训练场”,同时也导致音乐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性。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的。一方面,许多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而作为非应试科目的音乐课程与升学率唯一挂钩之处便是“音乐特长生享受加分优惠”这一项了,鼓励重点培养音乐特长生自然成了学校给予音乐教师的头等任务;另一方面,教师为了获得自身的发展,在比赛、评比中脱颖而出无疑是绝佳路径之一,加上学校给予的压力,“带有功利目的去教学”也就成为了必然。此外,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和学生的“明星梦” 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种功利化教学的实施。这样一来,学生成为了学校升学率和教师评比的工具,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还要在音乐课上“配合”完成这些带有功利性质的训练过程。而像这样艺匠的、功利的、技艺分割、人艺脱离的音乐教学,是很难具有教育性的,也是很难使学生真正热爱音乐,并从音乐中得到道德的提升和人格升华的。 从表面上看来,“实现音乐教育的教育性”这一目标似乎很“虚”,因为它无法在短期内得到验证,也无法拟定出客观的评价标准。反之,“实现音乐教育的功利目的”就非常实在和极具操作性了,而且效果实实在在,“达不达标”一目了然。而实际上,这种以牺牲音乐教育的教育性为代价,去追求一时的功利目标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首先,注重特长生的培养而忽视其他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无疑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使音乐教育无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那些不被老师“重视”、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学生很可能会因此丧失对音乐课的兴趣乃至对音乐的兴趣;其次,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育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是非观念淡漠,判断能力低,这种不稳定性决定了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可能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产生“金钱第一”、“名利至上”等不良思想。因此,这种带有世俗功利目的的教学不仅不具备其应有的教育性,还很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正如柳斌所说的:“由于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薄弱,科研工作落后,当前人们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规律等还普遍缺少应有的认识,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普通学校艺术教育,…… 如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p325) 现象三:校园歌曲的匮乏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教育性的实现。 校园歌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着重要的育人功能。然而,适合未成年人演唱的校园歌曲的匮乏以及太多的成人流行歌曲进入校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产生了负面影响,也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教育性的实现。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甚至将一些低俗的成人流行音乐不加选择地搬上了课堂,以此取代了具有教育性的高雅音乐和校园民谣。试想,当我们听到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用稚嫩、清脆的童声演绎以情、爱为主题的成人歌曲时,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我们想,那决不会是欣喜的,而应该是无比忧虑的。当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分是因为成人流行音乐充斥在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电视、音像媒体的发达为成人音乐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和风靡创造了可能,而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热”和“明星梦” 更是促成了成人音乐在校园中的流行;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目前缺乏专业的青少年儿童歌曲创作队伍,使得现行的音乐教材不能与时俱进,教材的内容大多是经典的高雅音乐或是上个世纪80年代前创作的儿童歌曲,真正适合当代青少年演唱的校园歌曲微乎其微。据《扬子晚报》报道:我国有2亿儿童,但专门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队伍基本没有。一位教师也说到:“我们小时候唱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孩子们能唱的童谣还是这些歌。”由于音乐教育的内容无法与时代同步,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因而不能满足当代中小学生的兴趣需求,即使歌曲本身具有了一定的教育性,可由于教育对象的抵触,其教育性仍无法得以发挥出来。相对于音乐教材的内容,成人流行歌曲有着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特点,自然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于是,屈指可数的校园歌曲因为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教育性无法得以实现;而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成人流行音乐又不一定都具有教育性,有些甚至具有极为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面对这一现象,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无原则地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而不去管什么教育性和后果?还是应该背负起教育的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喜欢健康向上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歌曲?有人说得好:“中小学生爱唱流行歌曲(大多是爱情题材),并不是他们真的就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也不是他们真的如歌里所唱的没有你我就不能活,而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渴望长大好奇等心理使然,这也正是我们能够提供正确引导的基础。” 我们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这位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和勇气,否则无法与当前低俗颓废的音乐势力相抗衡。当然,光具备信心和勇气是明显不够的,如何筛选出既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又具备一定教育性的歌曲,如何使这些歌曲的教育性得以实现,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严峻的问题。 现象四:教师不良言行举止的误导也影响了教育性的发挥。 音乐教师是美的化身,注重外表本是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教师却不顾对学生的影响,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来上课,使学生的注意力从音乐转移到教师的服装上,有些学生甚至会沉迷于模仿教师的穿着而无心学习,这些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学生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另外,有些教师经常嘲笑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说一些消极负面、尖酸刻薄的评语,譬如‘怎么这么苯!’‘程度太烂了’或者‘永远没希望唱好’之类的话,殊不知这样的话语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让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不仅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其今后对待人生的态度。更有甚者,还有音乐教师居然动手体罚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出现这样的事件实在不可思议,要知道音乐教育是爱的教育,虽然不打学生不表示就有爱心,但打学生一定是没有爱心,让没有爱心的教师去实施爱的教育,那真的是不可想象,显然与音乐教育的理想追求背道而驰。因此,教师的这些不良的言行举止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育性的实现。 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而教师在他们心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而,教师的着装、言谈和处事态度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名称职的音乐教师,不仅在音乐专业上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还应该以身作责,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为人处事上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林华教授也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其本身是否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资历仅仅只是最起码的要求。而作为一个好的教师,更应该懂得学生的心理,能够立刻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要的是,他要有一颗以引导人们热爱美为己任的艺术良心。” (p15) 以上我们列举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的四种现象。需要说明的是,事实上还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还有比如音乐教学文化意蕴的缺失、无原则的教学评价以及音乐课程开课的随意性,等等,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到了音乐教育教育性的实现,从而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我们只有认清这一现状,才能理智和清醒地面对当前的课程改革,才能使音乐教育更加健康地走下去。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既不是面向少数尖子的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也不是一种社会的职业音乐培训,而是面向普通中小学生的教育。在确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与目标时,应该既要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又要突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特点。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既要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掌握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为其终身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发展音乐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又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教育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论是缺失了审美性的音乐教育,还是缺失了教育性的音乐教育,都不是完整的音乐教育,也都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 当然,音乐教育的教育性只有在以音乐为本,并实现其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其在德育、智育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而且,这些价值的实现也是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非显性的、立竿见影的。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去刻意地追求其教育性,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甚至违背音乐教育自身规律,那么,不仅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不能实现,而且它在教育方面的价值也同样不可能实现。正如姚思源先生所说的:“学校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之一”艺术课程“应该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园地,因为它能系统地循序地传授审美知识,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创造能力。因此,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审美的教育,通过美向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发挥渗透和影响作用,而不应该离开这个审美核心,即超越音乐艺术的规律,片面地追求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p8)参考文献:转引自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哈克博士应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和中央音乐学院邀请,于2002年3月18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所作的讲座.柳斌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小学美术卷[C].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教师报网络版[J].2006-8-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