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铭记历史祈愿和平国家公祭日大型网络公祭活动心得
2020 铭记历史祈愿和平国家公祭日大型网络公祭活动心得 铭记历史祈愿和平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 1 13 日上午十时整,河海大学青马工程学员、国防生代表、学生代表聚集在校内南京死难者 清凉山丛葬地“侵华日军南京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沉痛悼念和缅怀逝去的同胞。在 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近千名师生佩戴白花,面向纪念碑列队肃立,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 全场向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同一时间,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上空,校园内外汽笛齐鸣,行人 也纷纷驻足面向纪念碑方向默哀。默哀毕,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师生代表在发言 中说,国家公祭、民族呼声,河海同心、开创未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珍视 和平,凝聚力量、奋发图强,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用知识的力量,用责任的担当,真正成 为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最后全场人员绕纪念碑一周并献花。活 动中,很多社区居民以及远道而来的校友和民众也纷纷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进行悼念。中 央电视台和江苏卫视对悼念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自 11 月底以来,河海大学的同学们自觉自发组织了国防生主题教育、学生骨干主题教育等 各类悼念祭奠活动,通过宣誓、签名、手折紫金草和千纸鹤、电影展、发放宣传手册、陈列 展板以及签名墙等活动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表达不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决心。参加活动 的同学们们纷纷表示公祭日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死难者的悼念,也是对世人的警示, 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时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奋斗。此前,为迎接首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到来,河海大学还开展了系列悼念活动,参加 了“紫金草行动”,与多家媒体共同开展了多次祭扫活动,以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 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铭记历史祈愿和平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 2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 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 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避免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 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 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 名字就叫——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 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 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 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30 万同胞 惨遭日军杀害;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 3500 万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勿忘历史,勿忘耻辱,勿忘那个年代我们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来的天下,珍 惜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惨痛的历史面前,我们不仅要铭记真实的历史, 更要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永远处于被动受辱的地位,任何时候,都要 努力强大我们自身,只有中国强大了起来,立于世界强国之席,让外国侵略者不寒而栗,那 我们才真正是不战而胜。 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 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不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着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铭记历史祈愿和平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 3 1937 年 12 月 13 日,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入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开始了长达 6 周的 惨无人道的烧杀_掠,致使多达 30 万以上无辜的中国平民惨遭杀害。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 史就意味着背叛。然而日本右翼分子选择背叛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肆意篡改教科 书,并声称“南京大屠杀是 20 世纪最大谎言”着实让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震惊。 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右翼分子就能全盘抹杀的,南京大屠杀遇 难同胞纪念馆里的受害者名单可以作证,当时任留在南京的外国记者们的口述笔录可以作 证,战后审判日军战犯的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可以作证。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这种开 历史倒车的行为,死于南京大屠杀的同胞亡灵不会答应,中国人民不会答应,爱好和平的世 界各族人民也不会答应。 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开展,也意味着中华儿女开始向日本右翼分子做出反击,国家公祭仪式的 举行说明的国家对“国耻日”的重视,也说明中国不忘国耻的信念,随着越来越多的南京大 屠杀幸存者的老去和逝去,国家公祭日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国家公祭日的举办除了证明南京 大屠杀的铁证如山,更具有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的胸怀如海似天,只要日本勇于承认历史,中国人民就会对其抱有真挚的感情。希望 日本方面本着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严肃的态度妥善处理中日历史问题, 认真吸取历史教训,方能保证中日关系的和谐友善发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然,牢记历史并不是让我们沉湎于过 去的苦难,而是让我们从苦难中吸取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 让我们拥有建设祖国的动力。只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方能不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 演,方能让全天下的中华儿女实现伟大中国梦! 铭记历史祈愿和平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 4 2014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设定每年 12 月 13 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首 次以国家名义悼念大屠杀死难者。 在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81 年前古城南京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 惨案,仍是让人不忍卒读。和平来之不易,国耻勿忘,历史必须铭记!南京大屠杀带来的伤 痛从未被时间抹去,人们对国家公祭日这个纪念日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 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 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 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耻难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才是对侵略者 最好的回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悲痛会随时间久远而湮没,但历史的启示不会。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铭记历史、唤醒记忆、开创未来的举措。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 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 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如果说南京大屠杀是近代悲剧的极致,那么当 历史翻开这一页,我们最终看到黑暗的离去和光明的到来。筑梦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 历史使命。我们当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 幸福为己任,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造创新的不竭动力。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传承。国行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 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国行公祭,不为宣扬复仇与怨恨,是为唤起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 者,但人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每一个人,避免历史 悲剧的重演。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中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 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中国人民更加爱国。 “卅万冤魂招不去,百年凄雨惕重来”。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振聋发聩的警钟,提醒 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每一个中 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铭记南京的疼痛、南京的眼泪;每一个中国青年要不断前行、振兴祖 国的动力。 铭记历史祈愿和平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 5 作为一名__大学的学生,作为一名水之子,在南京,我呆了已是快满四个月了,我终于鼓起 勇气去参观了南京_纪念馆,去祭奠那些在烽烟战火中永恒消逝的生命。 和我期待中的阴霾天不大一样,这是一个大晴天。从看到初中历史课本上关于南京_的描写 以来,我就一直在想着:有机会的话,应是在那样的一个阴霾天,用滚烫的心去触摸南京_ 纪念馆那灰黑冰凉的记忆。然而这次却有点讽刺,在温暖的,甚至是有点刺眼的阳光中,我 踏入了这座城。 这是一个周末,没有多少人来,冷清的感觉与晴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还未进入馆内, 但气氛已然被旁边的雕塑和音乐烘托得稍显压抑,相信没有一个人看到这组雕塑时心里是没 有震动的。首先进入视野的也是的一个雕塑是一位丈夫死于日本人屠刀之下,手里抱着死去 的孩子,自己也被_了的母亲。她衣衫褴褛,头微仰,像是在哀嚎老天的不公,又像是在控 诉日本人的暴行,表情痛苦欲绝,我能够看到她的绝望与愤怒。再往前,能看到一些稍小的 雕塑:背着已经死去的奶奶的少年,抱着已死小孙子的老人,趴在已死母亲身上的婴儿?? 他们的亲人都是惨死在日本鬼子的钢刀,炮弹之下的。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仇与恨,而 是一个名族的血与泪!伤痕太深,怎能愈合如初?我知道这些雕塑丝毫没有夸张当时的情景, 自己在之前也想象到了那些血淋淋的场面,然而到这里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雕塑的基座下 是默默地泛着涟漪的水,那应是整个名族为纪念死难者而流下的永不干涸的清泪。 进入馆门,看到来参观的各色各样的人:像我一样的学生,工人??没有一个人不怀着敬畏的 神情,我感到一丝丝的欣慰。历史的教育没有只停留在课本里,学校中。不管是什么人,只 要是中国人就应该关注这段受难史。整个场馆按照时间的顺序布置,从抗日战争的背景开始 讲起,配以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视频和仿真的场景等,讲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以 及对南京_的纪念等。进入第一个展厅,看到墙壁上刻满了遇难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手轻 轻地抚摸它们,想稍稍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痕,想稍稍安抚它们凄怨的灵魂。橱窗里面看到最 多的是日本兵遗留的_和其他生活用品。刚开始我还抱着些许“考古”的心理,但当我看到 一枚枚桐叶军功章时,我愤怒了----它们是日本人用多少中国人的血铸造的,一枚接着一枚, 暗示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复存在。那些侵略者将自己的骄傲建立在鲜血之上,他们应该受 到谴责。 往里走,就是重点的南京_部分,配有很多当时日本军人_平民事情的照片,其场景不可谓不 悲惨。所建造的很多仿真场景,也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被轰炸过的房屋满目疮 痍,残垣断壁上的炭火还未熄灭,让人如穿行在狼藉的街巷之中,看着家园顷刻间化为灰烬, 亲人身首异处,有着无尽的恐惧和恨意。还有根据幸存者回忆出的一个个小房间,隔着窗, 能看见幽暗里惨死的无辜百姓。特别是对一家人的_,我之前对其中的惨状有所耳闻,当我 真的面对这幕场景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黑色的天,听到了那些痛苦的哀嚎声,闻到了那些 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看到那些妇女受迫者的史料,无论是视频,图片,还是文字,都能让我看到一幅幅惨痛的画 面,让我深深的握紧了拳头,我作为男人的自尊被深深伤害,他们残害了我们中国的女人, 世间最恶毒的词都无法形容那些加害她们的日本人!对于她们来说,一生已毁,有的不忍其 辱,了断了性命,但冤魂恐怕永久地留在了人世间,挥之不去;有的为了生活,仍然继续着 一生,她们多希望自己可以失忆,不要再让那些噩梦般的记忆夜夜刺痛着心灵,艰难,漫长...... 还有最惨绝人寰的场景:“万人坑”----层层堆积的白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开始 我是不愿进去的,并不是怕见这样的尸骨,怕被眼前的一幕幕吓到,或者心里留下什么阴影, 而是怕里面的那种气氛,更是害怕亵渎了这些尸骨的在天之灵。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些后人应 该做的首先是让这些尸骨入土为安,而不是作为一种历史的罪证而暴露于外,毕竟他们已经 有过不幸。但是最后我还是进去了,不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对日本人的恨意,而是为了对那些 受难者的铭记。原本以为自己看到那些白骨会慌张,然而我错了,真正临到那一刻,心中反 而有一种异常的平静,不知缘由的平静。这平静不代表麻木,这是一种深思,是一种铭记。 单纯的仇恨已不能代表此刻心中万般纠结的心绪,这些心绪要花一生去清理,关于生命,关 于战争,关于和平...正如李自健的《屠生佛》留给我的思考一样,那幅油画左边是两个手拿 屠刀,趾高气扬的日本士兵,中间是一座尸山,尸山顶端是一个活着的幼儿,右边是两位僧 人。画里有罪孽,有控诉,有苦难,有希望,有宽恕,还有无尽的思考...... 参观虽然略显的匆匆忙忙,但我的内心仍然在略显压抑的纪念馆中激动不已,在此期间我受 到的的触动就是这些不幸的灵魂在那个中华民族最羸弱的时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 现代人们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整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纪念 馆设计者们的苦心,他们并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诉那段黑色的历史,而是给我们当代人足够 的警示:暴力带来的只是无尽的苦难,和平才是人类应该永远追求的主题。理解了这样的初 衷,才能够理解整个场馆的内容布置。夕阳西下,那橙色的余晖铺满在整个纪念馆内,为端庄 肃穆的纪念馆笼罩上一层温暖的霞光。透过那层柔柔的光线,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永远逝去的 生命。他们不再面目狰狞,眼中不再透着无尽的恨意,相反的,他们面目安详,那是沉淀恨 意之后从内心最深处释放出来的宁静祥和,那是对罪恶的宽容,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在暖 色调的晚霞中,我从内心深处感触到了那段历史带来的无尽的思考,同时也感知到了最真实 的平和。我想,这温暖的霞光不仅温暖了那些无辜的受害者的灵魂,同时也温暖了我们这些 后人,它其实是想让我们不要永远记着恨,不要永远生活在对罪恶的厌恶之中,而是应该记 得那些教训,那些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和平。回首望去,馆内那破旧的城墙,虽依然孤独地 伫立在那里,却不是在控诉着一段黑色的历史,而是在展望着一段美好的未来...... 丧钟为不幸的逝者而鸣,也将为忘记苦难,曾一度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鸣。不要让南京_ 纪念馆作为一个景点而被后人铭记,而是作为一段永不被尘封的历史让后人永记于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