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放管服”改革自查报告(三篇)与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共3则)
“放管服”改革自查报告(三篇)与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共3则) “放管服”改革自查报告(三篇) (篇一) 根据《**县**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专项督查方案》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现结合全镇实际,将全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自检自查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压实责任。自全县开展简政放权工作以来,为认真做好全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员,从而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有序、高效、顺利推进。 (二)理顺关系,分清职责,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一是认真对政府职责进行了彻底清理,完善了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明确了该谁管、该谁做、管那些、做那些、如何管、如何做问题,进一步理顺了隶属关系、工作职责、工作范围。 二是明确政府办事程序。对镇领导、站所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所承担的行政职权和各部门具体办事程序全部公示上墙,让群众一看便知来政府办事应该到哪个部门、应该找什么人、应该怎么办。三是明确部门岗位职责。按照“一事一主体、一主体一责任人”的原则,做到人人有岗、人人有事、人人有责。 (三)整合业务,优化职能。为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我镇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将原来政府内设机构和“七站八所”按照职能划分进行了整合,设立了党政办公室、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劳动保障所、财政所、民政所、安办、综治维稳办公室、计生办、国土所、村建中心。二是在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将大部分政府服务功能整合到一起,明确要求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的各部门要认真按照便民、公开、高效、依法行政的原则,承担各自的业务受理、办结和回复,以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三是在各村公示栏上均张贴了为民服务值班表及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四)健全制度,确保实效。建立了重大项目公开招投标、村 “一事一议”、“五议五公开一监督”制度,完善各类惠民政策责任追究、监督、评估等制度,修改了报告请示、坐值班等机制,扎牢制度运行的笼子,确保依法行政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自“放管服”工作开展至今,干部群众关注不够,特别是广大群众参与度不高,很少提出“放管服”方面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缺乏专职人员机构。“放管服”工作,涉及站所部门多、任务重、技术含量高,加之我镇缺乏相关专业人员,导致“放管服”工作统筹推进力量不足,致使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不高。 (三)宣传力度不够。在优化服务方面,农村很多群众不清楚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大部分群众文化程度不高,自主取阅办事指南的意识不强,造成部分群众办事“无门”现象。 (四)工作衔接不到位,工作效率不强。农村工作多而杂,人员编制少、岗位调换频繁,同一类工作由前后不同人员完成,后续人员对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不甚了解,致使工作费时费力。 三、下步打算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落实到“优服务”上,不断提高群众对“放管服”工作的满意度,着力解决“多头跑”等问题,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最多跑一次”。明确审批环节,规范操作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确保“放管服”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有计划、有步骤的对镇村干部和群众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大家对“放管服”工作的认知度,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利用会议、广播、横幅、微信等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改革力度,确保国务院、省市县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在我镇落地生效。 (三)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效能,全面充实“放管服”工作力量。一是提高工作人员的宗旨意识,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二是加强“放管服”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放管服”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使其达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要求;三是加强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确保“放管服”改革工作认真有效开展。 (篇二) 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存在问题排查整改“回头看”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坚持改革引领、法治思维、问题导向、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的原则,积极行动,主动作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认真抓好有关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切实做好迎检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1. 严格落实“应进必进”。经过我局认真排查、核实,存在取水许可等审批事项两边受理,“体外循环”,造成办事群众“两头跑”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我局高度重视,根据现有审批事项实际情况,充分对服务窗口授权,保证将所有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经过动态调整,目前我局职能范围内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共24项(其中行政许可15项,其他行政权力9项),已全部按要求进驻政务中心大厅集中办理,充分对服务窗口授权。 2. 深入清理证明事项。我局按照按照国务院、自治区和市三级关于证明事项清理工作要求,对本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进行深入自查。深入清理证明事项,对各权责清单办理环节、中介服务情况进行梳理。经查,没有需要清理的各类无谓证明。 3. 排查是否违规收费。抽调人员组成自查工作小组,进行全面自查。目前我局水利建设基金已由税务代收,经排查无违规收费情况。 4. 排查审批流程。根据上级相关下放、取消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及时调整行政许可类事项,并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修改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操作规范和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开;及时通知窗口服务人员,及时更新信息,印制操作规范、流程图和办事指南。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自查工作组织领导,专题研究,认真部署,周密安排,务求实效。相关业务科室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做好自查工作。 2.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开展“放管服”改革全面自查的重要意义,通过全面自查,客观评价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成效,既查找问题、切实整改,又总结经验、深化改革。 3.持续深化改革。在落实已有“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对推进改革和落实整改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推广,提出下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体系,保证机制长效运行。 (篇三) 今年以来,区林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切实提高了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放管服”改革及加快行政审批等方面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改革责任落实。为优化发展环境,推进生态林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区林业局党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将工作责任细化到人,确保了工作有序、高效、顺利推进。 二是做好审批事项承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简政放权文件精神,积极组织业务人员参加各级培训,熟悉上级下放审批事项的法律依据、审批条件、运行程序及硬件要求,提高办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是完善行政审批流程。认真落实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制定行政审批流程图,明确审批承办科室、办理要求、办理时限,提升了行政审批的规范化水平。同时全面梳理汇总我局涉及的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征占用林地、驯养繁殖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许可等15余项权力事项,其中林木种子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2证合一,运输、邮寄、携带国家和省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县境或省境审批等2项行政许可已取消。 四是按时划转行政许可事项。严格按照《罗庄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按时将我局承担的15项行政许可事项移交至区政务服务中心。目前,按照要求,我局已划转1名人员到区政务服务中心报到,15项按规定应该划转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移交,并移交区林业局行政审批专用章1枚。 二、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事项的规范,虽然省市已公布了纵向清单,但对一些具体事项的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审查细则尚未规范,亟需上级进行统一。 二是个别行政许可事项,例如征占用林地审批、驯养繁殖省重点野生动物许可等,临时没有实现电脑系统操作化,完全依靠人工审批,缺乏相对健全的审批监管机制。 三是虽然我局所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基本全部移交至区政务中心,但是我局仍然作为行业监管部门,实际工作中容易引发行政许可与行政监管的脱节。 三、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全力配合区政务服务中心,做好涉及我局的15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划转移交工作。 2、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做好林业“放管服”改革措施的解读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政策,熟悉办事程序和规定。 3、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制度。把有关林业法律法规政策、业务办理流程、办理信息等内容作为重点及时公开,使办事公开真正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真正方便涉林企业及广大林农。 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共3则) 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共3则) (篇一) 本学年度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在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育创新”校本培训方案,并以此推动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把我校本学年度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领导都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导师指导模式。即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对新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网络教研等方面,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2)、案例培训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达标评选出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20节次,听评课20节次。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 (3)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理论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先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学习质量。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的培训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本学年度,“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主旋律。可以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由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让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 (4)建立对话交流制度。我校努力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具体形式是每位教师坚持每天下班前写当天工作日记,使领导及时了解到学校大大小小的人和事,便于及时沟通与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共同提高。首先学校开展师徒结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5)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年度我校组织了一次校内优质课评比活动,多名教师认真准备了公开课,取得了一致好评。另外,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尽办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如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6)新教师培训。进行“师徒结对”活动,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训练和辅导;开听、评课评估结果、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抽查学生作业本的批改情况、教学体会心得评比、教案评比和教学质量等成绩,对新教师排出等次。 (7)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培训。教研组定期活动(每两周一次)与分散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校本培训后的反思 (1) 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2) 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篇二)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育研究和校本教师培训,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发展。校本研修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学校不断学习、研讨,立足校情,踏踏实实走出了一条研修探索之路。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师德,提高认识 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命运和方向。当前,部分教师职业懈怠意识倾向严重,认为已有的知识已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不重视学习,对校本研修持抵制态度。为此,我校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反复强化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意义,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校本研修的认识上来,从而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使自己成为校本研修的真正主人。 二、搭建平台,提升师能 (一)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为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我校制定了教师业务学习制度。为提高教师集中学习的效果,我校规定双周集体学习,单周自学,教师主要通过“学、看、议”活动来充实学习内容。即学习课程准标和各类报刊杂志上有关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文章;组织观看优质课课堂实录;评议观看收获和当前教学中的困惑。 (二)推行随堂听课,诊断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的问题,我校实行随堂推门制,为了能及时了解教情、学情,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作出及时的调整,我校规定校委会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课,教师每周听一节课。听课后及时交换意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这样的听课活动自开展以来,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都能静下心来钻研教材,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尤其加速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建立博客交流,深化校本教研 “博客交流”是我学区为教师展示自我而搭建的教研平台,教师每周将自己的心情,教学感悟等上传到博客上,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三、专业引领,促进成长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是学校的未来,为了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我校要求青年教师制定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为骨干的专业成长规划,并努力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 1、抓教学基本功比赛,技能大赛、粉笔字、等比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 2、继续实施“师徒结对”活动,使青年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督促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缩短走向成熟的路程。 3、参加名师大篷车“参加学区联盟等多种形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等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4、成立了以校长为班长的青年教师读书班。要求青年教师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每月至少写好一篇有质量的读书心得;每周利用星期二到星期四下午放学后的一小时集中阅读,读书班成员每人每月推荐一篇文章供集体交流,并说明推荐理由,结合实际谈心得;要求青年教师做到“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读书心得和论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读书,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 校本研修是一项关乎学校发展的系统工程,我们在摸索中实践着,在实践中摸索着,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出现了不少问题。 1.师资缺乏,专业教师缺少,校本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2、教师问题意识不强,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 3、学校所受干扰较多,影响校本研修的深入。 今后,我们将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线,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开创我校校本研修的新局面! (篇三) 一、基本情况 本学年培训将延续**学年师训课程,紧紧围绕学校“课堂促智慧 e梦进课程 科研促成效”的工作重点,以“全员培训+梯队培训+信息特色培训”为培训模式,开展外聘培训、集团培训、教研组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以规范的校本培训制度,保证学校师训课程顺利开展。力争在校本培训课程中提升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校骨干梯队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辐射引领作用,夯实青年教师(职初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以科研研究增强学校教研组团队建设。 但是本学期遇到一个新情况,防疫工作。根据市防疫工作要求,学生开展“听课不停学”,教师居家上“线上互动”。因此,本学期师训工作基于防疫大环境,我校师训工作是以围绕**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校三年规划总结报告,基于区、校学科教学评价方案,结合防疫工作,防疫期间,我校采取线上教研组主题研修模式,并积极参与线上集团联组教研研修。复学后,再采取线下教研组主题研修和线下集团联组教研研修。同时,借助云课堂技术的实践平台,开展评价平台培训及使用、教师课程展示等研修活动,进一步完善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创智云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二、 经验与做法 (一) 依托线上教研组研修,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 以教研组为研修单位,开展先线上后线下系列过程性评价培训和教学实践,规范学科教师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及提高教师课堂评价的能力。 线上教学,我校各教研组第一周~第三周连续三周开展校统一的操作网络培训、模拟教学网络培训。操作培训,学习了《**区在线教学用户指导手册(试行版)》《老师腾讯课堂极速版操作手册-0214》《“腾讯企鹅云课堂”师生在线互动操作指南(教师版)》。学校由信息老师作为培训教师,开展全校统一培训。 全校统一培训后,校长再组织全校学习区教育局关于组织收看中小学公开课内容。校方解读后,再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多次操作难点解答、实践和模拟教学网络培训。 全学科的教师在教研组互动中,多次进行“线上课程”的摸索、调试、互演师生……教师全情投入,教研组互帮互助,保证了学生“停课不停学”的教学质量。 保证顺利“线上师生互动”之后一个月,学校又开展了《在线教学 得与失》的分享培训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教师各抒己见,亮出自己线上课程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反思。在教师反思前提下,学校于第八周开展了《在线教学 实施方案》网络培训学习,帮助教师规范线上教学,给予教学策略支持,让线上教学趋于规范、有效。 5月,学校开设基于小学课程标准,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培训活动——作业设计。培训活动帮助教师为学生设置与线上教学相匹配的练习作业并开展教学组内交流活动。 (二)依托线上集团联组研修,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 防疫期间,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开展线上集团主题式教研。 4月9日,语文学科经过多次教研组预演后,正式开始集团教研活动。活动期间,由老师展示《田忌赛马》和《跳水》说课。说课后,先由集团成员校一名教师点评以及区学科教研员开展点评总结。 3月11日,数学教研组开展《控二集团教师命题能力提升的云探讨》,教研活动分成各校一位教师承担一个年级的命题说明,专家进行答疑及分析环节。教师通过深入学习数学学科命题要求,认真研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命题测试框架,共同探讨学科命题策略,这些培训活动都是有助于集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优质活动环节。 4月7日,英语教研组围绕《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落实单元基本要求》开展集团联组教研活动。集团培训活动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云课堂”专业发展,进行6名教师“云说课”竞赛。各校教导处派一位老师进行“云评分”。随后,由集团成员校控二分校、凤城新城小学、翔殷路小学和二联小学代表教师进行相关主题交流发言。最后,区教研员总结发言。空中课堂建议做到:目标清、要求明、练习准。 4月7日,数学教研组以《青春战疫共同成长》为主题开展控二集团青年教师在线互动教学环节设计培训活动。全体数学教师线上观摩学习。青年教师通过“云展示”,交流了自己在线教学互动环节设计。区教研员进行点评,控二集团理事长颁布获奖名单。 5月11日,音乐学科开展《不负春风不负己 云端战疫你我他》集团联组教研。联组教研分成两个活动步骤:线上教学感想与交流和理事长点评和寄语。 五场“云上”的主题集团教研活动分为不同主题,但是带给教师们专业化成长却是一样的。 (三)立足本校信息特色,开启过程性评价模式培训 复学后,基于创智云课堂项目的引领,借助 “闻曦”公司负责评价平台的培训,全学科展开展学生评价平台培训和实施。 12~14周,以教研组为单位,共开展四场评价培训操作和实施。分别为6月10日 语文专场;6月11日 数学专场;6月12日 综合学科专场;6月16日 英语专场。四场培训后,结合学科开展评价实践活动。 最后,学期结束行程评价初步成果。 三、亮点与特色 本学期,因防疫要求,我校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 停课不停研”的要求,经过一学期的校本研修活动,总结如下: 1. 线上教研依旧可以依托教研团队,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借助网络,教师培训全程无阻碍,教师依旧走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同时,线上培训,学校需要设计好培训项目,在培训项目的推进中,让教师有所得,有所获。 2. 线上集团教研模式促进集团资源共享,发挥区学科带头人辐射和引领作用。同时,线上的全学科开展联组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校级互补共赢,教育均衡共生; 3.复学后,借助云课堂项目开展评价平台创设与建立的实践活动,推动教师给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有针对性的评价培训,是教师明确评价目的。 四、问题与思考 线上教学,我校只是初步探索阶段。如何进一步做好线上教学,让云端学习成为每位学生的远程学习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