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5篇
2021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5 篇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一 “三尺桌台”诉初心 “三尺桌台”既是“方寸”之间,亦是广阔天地。微微“桌台”,担负起的是发展的重任, 铺满的是群众“琐事”,这是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一点一滴无不是对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最好的诠释。“三尺桌台”更像是“见证者”,见证了无数名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和干事谋 业的“痕迹”。“身在其位,必谋其政”。当党员干部坐在“三尺桌台”前,所要面对的是沉 沉的担子和考验。 “三尺桌台”是责任,如牛负重方能砥砺前行。时代赋予了党员干部使命和重担,面对艰巨 的发展任务,党员干部要练就一身“钢铁身躯”,以坚强的臂膀负担起责任和担当。疾风知 劲草,烈火见真金。党员干部要成为“顶梁柱”离不开思想和行动的“多向锻造”,经风雨 方能壮筋骨、长才干,党员干部要勇于接“重担子”,敢于啃“硬骨头”,在磨砺中成长,让 挫折成为意志和能力的试金石,卸下发展包袱,做到愈挫愈勇,始终保持勇于担当、敢于作 为的坚定和韧劲,俯下身子,背负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让手上“磨出茧”、 心中“扎起根”,负重前行。 “三尺桌台”是战场,闯关夺隘方能所向披靡。危难时刻显担当,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够检 验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面对前行路上的荆棘和障碍,党员干部要能够冲锋一线,“攻城 拔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严峻复杂的考验需要党员干部以披荆斩棘的无畏迎难 而上,党员干部是时代的“划桨人”,在搏击风浪中要坚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苦干实干, 攻坚克难,在这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响攻坚 战,在“三尺桌台”上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尺桌台”是传承,薪尽火传方能继往开来。党员干部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99 年的沐 风栉雨,早已经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拼搏意志和崇高的红色精神。党员干部要在优 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伟大的复兴征程上坚持承前启后,在干事创业 中“下足功夫”“开足马力”。“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党员干部要秉承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与时俱进,自觉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去, 激发出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三尺桌台”是信念,补钙铸魂方能坚如磐石。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和立身之本, 缺乏了信念的支持,党员干部就会得“软骨病”,精神上就会“缺钙”,失去了根本,就会容 易蜕化变质,成为“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的“庸官”和“懒官”。党员干部要以坚定的理 想信念激荡心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以清醒的政治头脑“铸魂提能”,以理想 信念作为精神支柱和行动引领,在“三尺桌台”上挺起脊梁,筑牢思想根基,以坚定的信仰 和蓬勃的活力,用汗水谱写出时代的华章,绽放出理想信念的夺目光彩。 “三尺桌台”是初心和使命,是责任和传承,是拼搏和信念。千锤百炼方能成烈火真金。党 员干部要承受“三尺桌台”的“重”,就要坐好位、谋好事、履好职,以“三尺桌台”擦亮 初心使命底色,迎接新的担当。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二 广西凤山:致力打造党员教育“三学堂”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注重党员教育平台建设,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产业资源和 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党员教育“红色学堂”“致富学堂”和“廉政学堂”等基地,让党员学 有所获、学有所成。 依托“红”的资源,打造党员教育“红色学堂”。注重挖掘本县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围绕 “挖掘好、保护好、宣传好、用得好”的目标,把修建红色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和打造 区域特色红色党员教育基地结合起立,重点修建打造凤山第一个苏维埃纪念馆、红七军二十 一师秘密兵工厂遗址、八龙革命遗址、姜茂生将军故居和中亭乡“三同”(同吃、同住、同 劳动)实践基地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把“红色地标”建成党员家门口的“红色学堂”,让广 大党员有地方聆听特色党课、铭记红色历史、汲取前行力量。如:中亭乡中亭村依托当地红 色历史资源,建成自治区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2017 年以来,有县内外各级党组织 158 个 7900 多名党员到基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立足“山”的实际,打造党员教育“致富学堂”。坚持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以“党建+产业” 为抓手,立足丰富的山林资源,把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注重 在核桃、茶油、林下养殖等产业链上建基地,累计建立特色产业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10 个。 通过党员教育教学与现场观摩、教学实践、示范带动、技术推广有机结合的方式,注重把党 员示范教育基地打造成党员致富能人的“孵化基地”、贫困党员群众的“致富学堂”,累计培 育党员能人 118 人,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发展能力。如:中亭乡陇弄村 立足半土半石山地的实际,大力发展茶油、核桃产业,采取“支部+党员+农户”的模式,打 造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邀请党员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为党员群众传授种植技术,带动 贫困户 199 户 921 人脱贫致富。 用好“廉”的文化,打造党员教育“廉政学堂”。深入挖掘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的廉政文 化资源,把廉政文化与本地民俗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展示老前辈的廉政事迹、家训家规等内 容,进一步发挥家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党性修养中的作用,丰富党性教育内容。同 时,注重扩大廉政教育的覆盖面,把各基层党组织的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前移到“廉政学 堂”,建立体验式、互动式的廉政教育“实践点”,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廉政教育。截 至目前,全县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在“廉政学堂”实践点开展“情牵老党员、共享基层党建新 成果”敬老爱老、“传承优秀家风、助推乡村振兴”等主题活动约 105 场 5200 人次。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三 抓好增强“软实力”的“硬任务” 近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明确部署,提出了要繁荣发展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到 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文化是软 实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则是硬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要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在 守正创新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做好传承与创造结合的文章,焕发时代新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 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 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不能割裂的, 没有历史延续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优秀的传统历 史文化是最硬核的文化软实力。要秉持扬弃的态度,结合新时代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 把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予以剔除,把适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发扬传承,赋予其新 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在革故鼎新中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做好文化与产业结合的文章,探索发展新路径。“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 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传统与现代、社会 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融合一直是文化发展中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何让文化与产业融合发 展,实现市场性和公益性的双赢,也是文化发展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 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 战略,注重线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借助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拓展文化发 展空间,增强优秀文化影响力,做好文化发展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要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 度融合,依托旅游资源,着力讲好文化故事,走出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做好传播与制度结合的文章,完善传承新机制。“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 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 实现。”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能 够有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 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给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要努力从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健全文化传承机制和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坚持自觉运用制度力量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使传统文化与现 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四 奏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首脍炙人口的《长 江之歌》表达了中华儿女与长江“母亲河”的紧密联系,歌颂了对长江的深厚情感。如今,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长江的生态发展也应紧随时代的脚步,呈现出 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 话,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长江未来发 展擘画出美好蓝图,绘就出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让新时代的“长江之歌”的“节拍” 更为铿锵有力。 追根溯源,加强源头治理,让新时代“长江之歌”的前奏更高亢。要奏响新时代的“长江之 歌”,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就需要在起始环节的前奏部分下功夫,为其后续的演奏高潮夯 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 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从源头上抓起,从最关键部分改起,才能为建设安澜长江打好基础,让长江之水喷涌而来, 顺势而下,安然流经沿途省份,朝着新时代新发展的曙光奔去。 对标一流,构筑发展新高地,让新时代“长江之歌”的鼓点更有力。要奏响新时代的“长江 之歌”,不仅需要奏出势头、打好前奏,还要把握好整体的旋律,让其鼓点更有力度、更强 劲,给人留下耳目一新的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对于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而言,就需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加快长 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扩大投资和贸易,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通过经济联通、社会发展、人文沟通等方面多管齐下,用心用情构筑起长江繁荣发展的新高 地,才能让新时代的“长江之歌”绽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传承文化,挖掘内涵底蕴,让新时代“长江之歌”的余音更入心。《列子·汤问》有云“绕 梁三日,余音不绝”,形容歌声或旋律优美悦耳,余音不绝,犹在耳畔。作为哺育中华民族、 孕育灿烂文明的母亲河,长江的魅力也离不开其深刻隽永的文化内涵。要让新时代的“长江 之歌”不落于窠臼,唱出新意,还需要深入挖掘长江的内在历史文化底蕴,从中汲取更深层 次的文化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 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长江故事,弘扬长江文化,坚定文 化自信,方能让新时代的“长江之歌”余音更悠远,更加深入人心。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要奏响新时代的“长江 之歌”,还需从规划、传承、发展等各层面着手,让新时代的“长江之歌”前奏更高亢、鼓 点更有力、余音更入心,让浩浩长江的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五 待扬子江畔“渚清沙白鸟飞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 话,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 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朱壁廊桥连水巷,吴侬软语橹声长。笔者所在的江苏常州,位于长江江苏段。按惯例,长江 进入江苏境内,称之为扬子江。扬子江畔的干部群众必将牢记殷殷嘱托,当好美丽长江的执 笔人、守护安澜长江的河小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为早日重 现“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胜景作出更大贡献,把新时代的长江之歌唱得更加嘹亮。 当保护美丽长江的执笔人,绘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崭新画卷。长江是中华民族母亲 河,长江经济带涵盖 11 省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 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因此,年轻干部必须怀着深厚的感情,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中华民族 的母亲河。必须讲好长江故事、传播长江声音、描绘长江印象,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点赞加油, 为国家战略推进营造浓厚氛围,旗帜鲜明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必须转变发展理 念,突出发展重点,敢于动真碰硬,对破坏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要零容忍,对不符 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问题要零遗留,确保万里长江“绿意”奔涌,“绿色画廊”美景重现,将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张蓝图绘到底。 当守护安澜长江的河小青,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长江黄金水 道是长江经济带的主通道、主骨架、主支撑,安澜是黄金水道发展的前置条件,更是长江经 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和保障线。长江经济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高质量的安澜为 保障。年轻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十个必须”的重要思想,落实 好长江十年禁止捕捞的要求,全力打造安澜长江。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融入所 在地区和单位,在重大安全监管岗位上见世面、经风雨,为健全长江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 防治、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和堤岸加固等提供青年智慧、青年方案,当好守护 安澜长江的河小青,提升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应急处突能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 必定有我的境界,一茬接着一茬干,切实担负起建设安澜长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十四五”规划建 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为人口规模和经济总 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长江经济带,无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高质量发 展时期长江黄金水道要发挥黄金作用,年轻干部必须要有高质量的黄金作为。要牢牢把握推 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五个关系”,主动参与地方党委的长江大保护的相关类 工作专班,服务长江大保护,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进社区、到 船头、下工厂,主动当好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志愿者,延续历史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 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积极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围绕当前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 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症结,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 之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