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心得)之培养化学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发展
化学论文之培养化学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这一目标的重要体现,学习习惯包括通适学习习惯和学科学习习惯,化学学科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规范化学用语的习惯”、“严谨实验的习惯”、“勇于探究的习惯”等几个方面,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习惯作了阐述。 关键词 化学学习习惯 学生发展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所谓“习惯”,它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不需要特别受思想和意志的努力,也不需要别人的监控,是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或规律)去做。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 学习是一项有规律的活动,它的运行机制包括三部分:以学习精神为表征的动力结构,以学习方法为表征的能力结构和以学习习惯为表征的调节结构。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提高学习效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活动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精神、意志、毅力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学习习惯包括通适学习习惯和学科学习习惯(如化学学习习惯)。通适学习习惯包括独立思考、认真听课、及时预习和复习、适度练习和反思、善于归纳总结、敢于质疑、学习定时定量、及时调整自我,等等;化学学习习惯主要有:勇于探究的习惯、严谨实验的习惯、规范化学用语的习惯等几方面。 1.培养学生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形成学生基本的化学素质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用来表示化学事物(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系列符号或图式。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向学生传播化学知识的媒介,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是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一种手段。化学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要使用化学用语,学生要顺利地学习化学科学,必须掌握化学用语,要“达到会写、会读、会用,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化学用语具有简明直观、概括力强的特点,故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化学用语是一系列符号或图式,由于符号、图式的数量甚多,而且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较大。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清化学用语在化学科研工作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启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另外要讲求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学习上能不断获得“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一要规范使用,二要经常使用。规范使用,要求学生使用化学用语要用得正确,符合规范,比如,化学符号中大小写的区分、上下标的规范、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教师可以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然后抓住典型错误进行分析,促其自行订正。经常使用,教师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比如,书写时碰到物质时尽可能用化学式代替名称,做到“名”“实”结合;描述物质的性质、用途、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尽量用化学用语表达。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直至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用语思维,形成习惯。 2.培养学生严谨的化学实验习惯,增强学生的化学素养 我国著名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说:“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的场所。”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作为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化学实验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①: ①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义; ②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 ③对于培养各种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最佳途径。 要使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则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良好实验习惯下活跃而科学的思维习惯。 2.1 规范操作的习惯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目标有明确的表述:要求学生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构造、主要规格和用途;知道常见药品的颜色、状态、浓度和使用、贮存方法;学会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对实验所需仪器药品进行选择;初步学会一些综合运用技能,如运用实验方法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等。这都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规范操作,在经常的规范操作中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和成功率,进而形成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自觉的实验态度,为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作准备,因为今天的社会就是由各种规则约束着才显得有序。 2.2 良好的观察习惯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观察仪器,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的一种科学方法。门捷列夫曾说过:“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巴甫洛夫也曾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写在实验室的墙壁上。实验离不开实验观察,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多、更便利的观察机会,从而更有效地获得实验事实。在实验观察中,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①观察的顺序性。一般按这样的顺序来观察: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仪器、装置和操作→反应物→物质的变化→生成物。 ② 观察的目的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观察前拟订观察计划和提纲,在实验观察时按预定的计划来进行作,以减少观察的盲目性。 ③观察的全面性。调动多个器官协同观察,以获得尽量多的实验信息,尤其是稍纵即逝的现象。 ④观察的客观性。要尊重实验事实,不以个人的解释或推断来代替物质及其变化的真实情况。 ⑤观察的辩证性。实验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完成的,条件改变了,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不相同的。 ⑥及时记录实验现象。用专门的实验记录本,及时、准确地记下每个化学实验现象,不能只记录主要的和显著的现象,而忽略掉次要的和不突出的实验现象,也不能在事后靠回忆来填补。 另外,在实验现象的观察过程中,还要克服下列不良习惯:只注意强烈刺激作用的现象,而忽视其他现象;由于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细微的现象;只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而忽略对操作顺序、装置特点的观察;只观察不思考。 2.3 完成实验报告的习惯 很多学生乐于参加化学实验活动,但却不愿意填写实验报告,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完成实验报告,不仅仅只是对已经做过的实验在纸上再现一次,也不仅仅是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归纳,而是一次将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实验现象)升华到理性认识(化学知识系统)的过程:通过对实验全过程的反省和思考,能加深实验者(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认识;通过问题与讨论,强化实验者对实验原理的深刻理解。因此,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实验报告的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卢梭说过:“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发现真理”。科学探究是贯穿于化学新课程的重要角色,化学实验探究则是化学学科的科学探究中最重要的探究方式,同时,化学实验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 3.1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化学探究活动是让学生体验“做化学”。所谓体验,是指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与验证。科学探究一般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估成果”、“表达与交流” 等六个基本程序。在探究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加上个人能力或客观条件的限制等原因,探究的结果或结论往往带有不确定性或主观片面性。学生通过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以自己的实践勇敢地向已有的结论和权威挑战,以集体的智慧辨别真伪,树立勇于质疑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增强自信心。 让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实验研究、搜集信息、调查分析、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2 以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习惯 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要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来完成,学生通过探索,相互交流,很容易地形成正确的认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按以下模式进行教学活动: (1)提出问题。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 (2)实验事实及其处理。 (3)表征性抽象。 1 mol H2、O2、CO2三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几乎是相等的,都约是22.4 L(归纳)。 许多实验还发现和证实,1 mol其他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都约是22.4 L(概括)。 (4)原理性抽象。 对于1 mol气体来说,影响其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由于在标准状况下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都几乎是相等的,约是4×10-9 m,所以,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 3.3 以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探究活动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思维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上,即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迁移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发散性、辩证性、多向性和敏捷性,而化学探究的教学过程,充满着培养和锻炼学生各种思维品质的契机。 3.3.1 以疑激思,通过设疑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 “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是在人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问题时开始。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探究活动的设疑作用,首先应使学习内容问题化,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为探究活动的有效完成创造条件。比如,在学习乙酸的性质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在2 mL乙酸溶液中加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现象如何? ②将少量CuO粉与2~3 mL乙酸溶液共热,现象如何? ③取冰醋酸少许与少量NaHCO3粉末混合有什么现象? ④向2 mL乙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由会怎样? ⑤在冰醋酸中加2~3粒Zn粒呢?再加入少许水呢?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3.2 以探究为基础,通过比较、概括、综合,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 一种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可概括为:问题—实验事实—假说及其验证—结论—应用。模式中的假说是指根据已知的实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做的一种推理和解释。假说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两个阶段。假说的提出通常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根据为数不多的实验事实和科学理论提出假设;二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断和判断。假说的验证包括实验检验和理论检验,其中实验检验是最直接、最可靠、最有力的方式。 例如,探究乙醇分子结构式的教学过程可设计为 (1)提出问题。乙醇分子具有怎样的结构? (2)收集实验事实和理论。 ①分子式:C2H6O。 ②化合价:C、H、O的化合价分别为+4、+1、-2价。 (3)提出假设。 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和碳、氢、氧的化合价,可以写出乙醇分子的两种可能结构式: 结构Ⅰ CH3CH2—OH 结构Ⅱ CH3—O—CH3 (4)对假设进行推理和判断。 如果是结构Ⅰ,那么,1 mol乙醇能产生2.5 mol或0.5 mol氢气;如果是结构Ⅱ,那么,1 mol乙醇能产生3 mol氢气。 (5)实验检验。 测定和记录一定量的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所生成的氢气的体积。经计算,1 mol乙醇大约能产生0.5 mol的氢气。 (6)得出结论。 乙醇分子的结构式是结构Ⅰ,而不是结构Ⅱ。 (7)应用(略)。 在教学中,学生对假说方法的运用,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的。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假说一般是比较浅显的,这就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运用假说方法进行实验探究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发展学生自觉运用比较、概括、综合等方法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 化学新课程标准不仅重视化学知识的学习,也重视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在过程和方法中所形成的良好的自动倾向性(习惯),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对此,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以便将来改造自然、服务社会,是学生的愿望,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施新课程 促进学生发展”分系列课题“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资料 1.化学新课程标准研制组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王磊主编 化学比较教育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