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站在岔路口选择幸福
班主任论文之站在岔路口选择幸福 班主任工作,好比一处旅游风景地,被冠上国家“5A”级风景区,但去过的人心里总有一种落差感,却又会自豪地告诉旁人:我去过。教师曾经被称赞为人类最光辉的职业,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最亮的一束光来自班主任群体,只是这束光容易灼伤自己,以至于很多教师会想尽各种方法去躲避它。任教不足两年,谈不上担任班主任获得了成就感,偶尔会因为有学生的关心和倾诉感到满足,但多数时候是处于忧心、烦心的状态,安然处之都难,谈何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自然就要求教育者是幸福者,为什么我们大量的班主任却“难见笑脸”呢?班主任恐惧心理“的形成,大体有这几个原因: 首先是学生群体的个人享乐思想突出,导致学生问题增多且复杂化。在教师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聊天:我们那时候读书哪要老师逼着读,更不敢被老师请家长,老师的话我们都记在心上的。话语中无不流露出对现在学生状况的失望,他们中一批人贪吃、贪玩、自私、没理想、不懂感恩、不听管教,每天发明出各种新颖的问题考验班主任的智力和能力。比如,班上有四个男生因下课跑小卖部吃东西迟到多次,仅因这种问题都要批评教育数次,当然,作为未成年人,他们出现这些问题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因素,但不可逃避的现实就是现在学生问题成为了教育工作第一道绊脚石,每天反复处理繁琐问题的班主任们难以避免会产生消极情绪。 班主任的好攀比心理是扼杀工作幸福感的刽子手。将班主任的工作补贴和工作量对比,最终眼里只会看到每日过重的工作量;过于重视班与班之间的荣誉比较,最终只会忘了教育的真正目的,而把失去荣誉的恨意发泄在学生身上;羡慕公务员的舒适办公和白领的高工资,最终只会陷入想逃离教师岗位却又逃离不了的痛苦境地。记得有一次组织元旦汇演,在接到通知时就有班主任表现出了消极情绪:我们每次活动都按照要求做了,但最终什么奖都没有!这样计较起来,自然工作是无趣的,投入是没有动力的,久而久之的攀比会让我们完全忽视当初出发的目的。 教育体制的弊端和社会的高要求也是不得不提的重要原因。班主任除了和其他老师一样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全包学生的在校生活,跟操、卫生、作业、纪律、活动、评比……从早到晚跟着学生团团转,几乎每天都是身心疲惫。网上曾流行这样一条灰色短信:”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晚,挣钱比民工还少……“ ,这可谓是对班主任老师的生动写照。但班主任也是普通的人,承受这样的工作状况,需要何种宽大的心怀!更甚的是,一个班主任每天尽心尽力地为班级付出,最终就因为一次评比或测试被否认掉工作能力,流言蜚语伤人最深。家长、社会过度重视分数,但只要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出了问题,社会舆论就把罪名和责任的矛头指向班主任,这无疑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增加了焦虑感。 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总是存在的,既然改变不了客观的事实,我们就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虽然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上少不了抱怨,但想想,总觉得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天天要做的工作一方面天天被自己嫌弃,另一方面自己又天天在重复地做着,何不反思自己的现状,提升自己的工作幸福感呢?听过李镇西先生讲座的老师们相信都和我有一样有一个最深刻的感受,那就是他慈爱的脸上时刻挂着笑容,他用充满人性关爱和自豪的语气讲起他曾经教过的后进生,他用不败世俗的眼神告诉我们他是如何看淡班主任工作的名与利,他用最满足的表情向世人传达着一个伟大的信息:做班主任真的很幸福!你不会去怀疑李镇西先生是在作秀般地晒幸福,因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传递着世间纯洁而高尚的师生情。自己不由得会扪心自问起来:李镇西先生在你这般青春活力时,享受的是融入学生活动的快乐,把学生当天使般欣赏,而你却是因学生的不成熟整日在烦闷无奈中思索怎样镇压住他们,是不是自己已经偏离了教育的目的地?此刻,站在教育的岔路口上,心里明白,终点是幸福的天地,但是需要闭上眼、静下心来找准方向。 一个青年来到一片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吧,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这位年轻人沮丧地走了。后来又来了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亲人、朋友、花草树木……“老人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这个年轻人高高兴兴地住了下来。旁边的人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幽默地老人告诉我们:当你以欣赏的心情去看一件事情,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抱怨的心情去看同一件事情,则会看到无数缺点。想想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班主任工作多数来自于与其他职业收入的攀比和处理学生问题的繁杂,当任课教师上完课可以准点回家时,班主任会因为手头的学生事件忙到废寝忘食,当同一个学生因为同一件错误反复干扰班级时,班主任会在无尽感叹中倍感无奈。如果我们欣赏自己”学为人师“的高尚职业,那清贫、单调不足以干扰我们的敬业心态,反而会珍惜比金钱更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欣赏每天面对的一张张青春笑脸,调皮好动不足以增添我们的烦躁,而是在耐心教育后与天真笑脸的相对中,深刻地感受着被爱的幸福。正因为自己一直徘徊在”好为人师“的”思想专制“牢狱里,所以每每想到是什么剥夺了班主任的幸福感,都不由感叹自身的问题,遇到学生问题时我们一顿恶语相向,却还希望学生能够用温驯的态度接受,殊不知,我们的”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 逐渐地把本该属于他们那个年纪的天真、活泼、无忧扼杀。北京有双层公交车,平时大家只在一层的公交车上欣赏北京的景观,而在双层公交车上看到的北京确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所以高度不同,眼里对世界万物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但每一种看法都是有道理、有根据的,”我们眼中的熊孩子,他们只是心理和感知能力还没发展到我们期待的水平“,我们不能一直以成人的能力标准去要求学生,班主任很多时候是该懂得蹲下身子去和学生们对话,先把教育当做一种理解才能找准教育的入口! 如果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不再是班主任的眼中钉,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幸福感算是实现了大多半,一般来说,注重经济回报的人在精神回报上肯定是毫无收获或是收获甚少的人,当一个人能够整天在自己的工作中沐浴精神阳光时,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物质收入的高低已经不足以影响人的幸福感,所以归根结底班主任的幸福感还是和教育的”无原型雕刻“真谛息息相关的。 班上有一个被众教师称为”奇葩男“的学生,其中有我这个班主任,我们给出这一称号的事实依据如下:老师要求他中午留校把作业补齐,他却和老师商量可不可以先吃饭再补,理由是他有肠胃病;他在家校本上会毫无年纪差距感地评价老师,尤其是指出老师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他在和同学相处时总会因一些胡闹和对方发生不愉快,但过不了几秒钟又是嘻嘻哈哈去找对方;他哪怕是皮肤痒一下也会去办公室找老师;他前一秒被老师训斥了一顿,下一秒还会举手回答课堂问题…… 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后,慢慢地我开始接纳这个学生的特点,有时候还会欣赏他与别人的独特之处,作为他的老师我清晰地知道他在学习上思维很开放,所以他为人处世的奇特风格也就不难理解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有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心中不记恨过去的不愉快……这些不都是美好的东西吗!曾经因为他的一句”奇葩话语“,我会气到歇斯底里地咆哮,或是怀着不可理解的无奈心情对这个学生摇头,一天的心情可能就被他破坏了,谈何”幸福感“?相处久了,自己的工作态度也成熟了些,很多时候我愿意把他当做”尼采“般地奇才来看待,尽管他不一定成才,我想我的温和教育也不会扼杀掉他本有的天分,而且,我越是理解他,他也越愿意和我分享他的事情,愿意接受我的教育,曾经让我用”嬉皮笑脸“形容的他现在让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可爱,不幸福这就变得幸福了! 班主任工作中充满了很多复杂的现实因素,包括付出、升学率和学生等,但这些因素都是没有被定型的原产品,你愿意往积极的角度想,那么你获得的就是工作的正能量,相反,你就会边走边觉得路上有很多石子磨脚。”5A“级风景区值不值得去看,关键是看你抱着什么心态去看什么的,就好比故宫,看漂亮的人去了会因为破旧的墙砖和褪色的屋顶感到无比失望,而去领略历史感的人去了心中无不感到震撼和满足。班主任工作亦是如此,一旦你不会低下头来琢磨路途的风景,那你的追求很容易走上旁的岔路口,路途中的你是谈不上幸福的,终点的迷人风景自然是看不到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