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论文之小学数学“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千阳县启文小学 张宏斌 “图形与几何”主要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学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其核心价值目标就是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在有效地、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过程和学生的经历、体验与感悟。 通过课堂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又依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我构建了小学数学“体验·合作·构建”教学模式,此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 中发展。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核心,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发对数学的情感,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 一、背景。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国内外早就有研究,也有很多研究出了一定的成果。课程改革开展后,一些基层学校又开展了诸如“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网络环境下进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等等,近几年,很多老师也对这一块的教学进行了实践和总结,发表了很有价值的相关论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 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改实施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注重简单的几何知识的传授及计算方法的训练,现在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生成。教材内容也进行了合并、增删,以及顺序的调整,使教学内容很丰富。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很多学校对高效课堂的研究很深入也很有影响,像杜朗口中学等。 (三)基层学校的教学现实。 虽然教材内容趋于趣味化、人文化、生活化了,事实上,当前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我校的教师在教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时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学生看上去参与积极、兴趣高涨,但实效并不高,而且教学与辅导都比较吃力。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低效现象仍然存在。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模式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挖掘知识内涵、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感知、观察、比较、推理,有效地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对于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概述。 (一)“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 引入 新知 构建 新知 内化 新知 应用 新知 形 成 技 能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合作交流,体验构建 分层练习,深入感知 课后拓展,回归生活 引发 兴趣 合作 交流 练习 巩固 问题 延伸 (二)模式的内涵。 “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主要分为四步: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②合作交流,体验构建;③分层练习,深入感知;④课后拓展,回归生活。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应创设认知需要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必然需求,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上提出问题。 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 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产生问题。 从情景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2. 合作交流,体验构建。 合作与交流、体验与构建是学生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教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不是教师手把手地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构建的,而活动体验和构建又是在群体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因此有效的学习必然是自主体验与构建,充分交流与合作。 “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 我们的学生或许会相信你所告诉他的,但他们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切创造探索的机会。 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必要的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1)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完成对几何图形的分、剪、拼、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实践) 2)观察自己操作实践的成果,发现其中的规律、方法等。 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1)小组合作交流,验证个人实践操作的结果,发现规律、方法、公式,并验证其正确性。 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评议、补充、纠错。教师做好点拨,该讲的讲透彻、讲明白,该教的教会。突出重点,突出本节课难点。 3)小结探究讨论结果,总结规律,形成简洁、规范的数学公式、定理等。 3.分层练习,深入感知。 学生了解了新知识后,还需要通过练习加深理解,使知识转化成技能,并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设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面向全体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奖励,及时强化。练习题的设计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有能力提高的训练,还要有课堂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4.课后拓展,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已知“再加工”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运用。 附:教学设计和导学单2份。 四、效果。 (一)“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部分班级的“几何与图形”教学中已经运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明显,学生在课堂上活泼了,参与学习、讨论的热情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不但生性好奇,而且好动,特别喜欢动手做,“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实践,进行摆、拼、剪、量、比、画等实际操作,从而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特征和有关图形的计算规律,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方式转变问题。 (三)《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注重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模式,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实现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和空间观念的目标。 (四)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想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并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第一时间做指导和评价,是很难做到的。而“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模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交流和评价,能让每一个孩子有表现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体验·合作·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制作学具,并通过摆、拼、剪、量、比、画等自己探索知识的内涵,建立空间观念,减少了老师的繁琐讲解,为老师减负。而因为学生重在理解和感悟,不是机械地运用公式计算,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五、评价。 通过“体验·合作·构建”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已经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由单纯研究教材转变为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组织、反思课堂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学生也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化为自主、合作式的学习。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的平台。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被动的做,而是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合作、勇于实践,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生成自己的感受,从而有所收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兵教兵,兵练兵” 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等措施使后进生收益很大,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师生互动力的多向交互的亮丽风景,成为师生共生、共长、共享的平台。 (启文小学副校长:杨红凯) 在“体验·合作·构建”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充分的调动起积极性,变被动参与为主动探究,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同时也把教师解放了出来,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和学生一样,共同的参与到活动的探究中,当学生的学习发生偏离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探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