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无效生成"安例剖析与对策
音乐论文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无效生成"安例剖析与对策 随着新课程地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了成长中学生的整个生命。我们在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调动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音乐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如同一对“孪生姐妹”浮出水面。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开放式”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很多音乐教师突破“预设”的樊篱,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课堂的现场生成,变“预设”为生成,及时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构建音乐课堂动态生成式的教学,开始了追求生成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艺术(它实际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艰难历程。许多一线教师发挥教学智慧,拓展课堂空间,在不牺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创造了许多“没有预约的精彩”。 但是,笔者在许多音乐课堂教学中,在现场的生成环节中,发现很多教师过于迷信“重视生成必然精彩”的观点。教学方式开放了,课堂场面热闹了,学生个性体现了,但孰不知,在生成这件华美的“外衣”的遮罩下,闯入了教学新的生成误区,音乐课堂“无效生成”的病例屡见不鲜。【临床症状】“脚踏西瓜”丢文本 【病史记录】 课例《走进西藏》 (聆听歌曲《青藏高原》后,教师提问。)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歌唱了什么? 生:(齐声)青藏高原。 师:那你知道青藏高原在我国的哪里吗? 生:大概在西藏的边境吧! 师:你“大概”对了。今天我们要走进西藏,去了解那里的一个美丽的民族——藏族。 (教师播放《在北京的金山上》的MTV,画面呈现西藏在我国大致位置的地图、西藏的山水风光、藏族的风土人情以及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等。) 师:欣赏了刚才的MTV,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西藏那里有美丽的雪山。 生:藏族人民喜欢唱歌跳舞,他们在跳舞的时候老是甩起长长的袖子。 生:他们的歌声很高亢、很嘹亮的感觉。 (突然,一位男生把手举得高高的,看上去满脸兴奋。老师请他回答。) 生:老师,前几天我刚看了一篇关于介绍“藏族”的文章,知道了好多关于藏族的知识。 师:是吗?这样吧!同学们,我们现在就当当小记者,向这位同学进行现场采访,好吗? (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显得特别活跃。) 生:藏族人民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生: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藏族穿衣,里面都要有一件衬衫,外面再穿藏袍。有时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右肩上;有时两袖都不穿,两袖系在腰间。 生:藏族人民吃得跟我们一样吗? 生:大不相同,他们的主食是糌粑、肉食。还外加饮料奶制品、酥油茶和青稞酒。 生:我知道藏族人民有一块白色的纱巾,叫什么…… 生:叫哈达。哈达是藏语,就是汉语的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当然也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生:藏族人民是不是很喜欢唱歌跳舞啊? 生:是的。藏族的歌曲和舞蹈最能体现民族风格。噢!对了,藏族的雕刻技艺非常的高超。 …… 【诊断分析】 在案例中可见,这位教师的确具有强烈的课堂生成意识,也非常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当一位学生认为他在课前已经对本课主题有所了解时,教师立即调整教学计划,不再要求学生从自己对歌曲欣赏后的感受中,谈谈自己对藏族的认识,而是灵机一动,把接下来的场面转向为对学生进行现场采访,紧紧抓住了学生的“主体经验”,把这位学生的课外知识当作教学资源来“共享”。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不约而至”的生成环节发生中,因为教师主导意识的“雪藏”,致使生成脱离音乐本身,丧失了音乐课堂的音乐性。上述“病例”中这个长达几分钟现场生成环节只是“天马行空”,热热闹闹的生成场面只不过是游离于音乐之外的无效对话而已。 课堂教学中,如果不能将这些现场生成的主体经验与音乐元素相结合,就可能将音乐课上成常识课或其他类型的学科。例如有些主题课《可爱的小动物》、《新疆是个好地方》、《童话故事》、《贝多芬》等等,都易患上这种“疾病”。在这类主题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儿童天性的驱使,学生们更容易关注音乐以外的东西,好奇心激活了他们的主体经验。同时,这时往往也是生成新的教学流程的良好契机,富于教学智慧的教师们当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但要有“度”,扮演好自己“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如若不然,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有各种各样的知识,而对于承载和表现这些知识的音乐元素却一无所知。那样的音乐课,也将不再姓“音”了。 【诊治处方】 凸现个性重整合 音乐课,不仅关注教学中的主题内容,更应关注学生在与音乐“亲密接触”时的感受。上述“病例”的生成环节中,这位学生的有关对“藏族”了解的资料,其实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希望开放音乐教学的内容,但也不能像案例中那样对音乐文本的替代、抹杀。提倡音乐本位现象的改革,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但也不能一味的拿来,照单全收。 因此,对于这些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融合,需要注意决不能喧宾夺主,将音乐课中最本质的音乐元素抛弃,不应忽视音乐的存在。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应以音乐为主体及切入点,结合音乐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努力寻找主体经验和音乐文化在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途径,把握好主体经验与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将这些“主体经验”筑就成知识技能与音乐文化之间的桥梁,使之融合的有质。不管我们的音乐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学科、哪个领域,应用哪些教学手段,其前提都应该是致力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案例中学生提到已经对“藏族”有所了解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动态生成点,只可惜教师太心急,错把学生的课外知识等同于音乐文本,从而削弱了感受与鉴赏音乐文本对深入主题内容的重要作用,忽略了音乐学科的个性。《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感受与鉴赏音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假如教师的教学做如下调整,应该不会出现上述“ 病情”: 生:老师,前几天我刚看了一篇关于介绍“藏族”的文章,知道了好多关于藏族的知识。 师:是吗?非常好!现在你别急着告诉同学们,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藏族歌曲,请你感受着藏族歌曲的特点,整理一下你所知道的藏族知识,听后再请你结合藏族歌曲的特点,给大伙简单介绍一下藏族,好吗? (欣赏配上藏舞的歌曲《珠穆朗玛》,感受藏歌的高亢、嘹亮,欣赏藏舞的豪爽与优美。) (那位同学可以结合藏歌的高亢、嘹亮,可以介绍藏族人民的朴实憨厚、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结合藏舞可以介绍藏族人民的服饰着装、风俗礼仪如:献哈达等等。) 试想,学生听了教师温馨的建议,怎能不带着自己的知识潜心地感受和鉴赏着藏歌,从而课堂也因此变的更富有音乐味,具有特色音乐元素带来的美感使学生对藏族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者无论如何去解读音乐文本或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都是从音乐的角度进行的。【临床症状】“别出心裁”失主导 【病史记录】 课例:欣赏《空山鸟语》 师: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听一首乐曲,先我们完整地听一遍,听后请说说你对曲子的感受。 (完整聆听全曲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对乐曲的初步感受。) 生:老师,这首乐曲是由二胡演奏的。 生:这首乐曲表现的场面很热闹的感觉。 生:它第二部分速度很快。 (一学生兴致勃勃,把手举得高高的,强烈要求回答。教师发现这位学生,就请他回答。) 生:老师,我想给这首乐曲起个名字。 师:请说。 生:《鸡打架》 (这位老师听了,感觉他所起的名字与乐曲表现的“热闹” 的意境很接近,有点以外的惊喜。) 师:(称赞并顺水推舟)你非常有想法,名字也起的不错。其他同学有想给乐曲起名字的吗? (这时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想展现一下自己的才智。) 生:《捉鸭》 生:《鸡飞狗跳》 生:《杀鸡》 …… 师:同学们都溶入了自己的见解,名字也起得都很有创意。 …… 【诊断分析】 案例中,教者在让学生初听乐曲后,谈谈自己对乐曲的初步感受中,生成了新的教学流程——起乐名。借着“生成教学”创新的外包装,体现了教者对学生“独特感悟”的重视。可是,在珍视这样的独特感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含词呢? 《空山鸟语》是我国民乐中的经典乐段,其描绘了百鸟争鸣、其乐融融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也应该是一个极具美感、生机勃勃的情景。《音乐课程标准》的确强调:“启发学生创造性地想象,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虽不可否认学生们将这首乐曲起名为:《鸡打架》《捉鸭》《鸡飞狗跳》《杀鸡》等,确实将乐曲溶入了个人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思考,体现了一定的个性,可是,学生所起的乐名只联系了乐曲表现的“吵闹”。抓住了这点,学生自感足已,不再从其他方面去分析乐曲所表现的情境。回过神来我们再去分析,各种家禽的惨叫声与各种鸟类的鸣叫声能相互媲美吗?可见,学生的理解过于肤浅而又粗糙,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也相差甚远。 此时的教师呢?他只看到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自感自己的教学出现了惊喜的成功,就给出了肯定的赞同。而在肯定的同时,教师没有作及时的引导指点,没有去分析学生这样创造而富有个性的想法,与乐曲的距离相差多少?对乐曲的分析是否过于肤浅和粗糙?如何去拉近学生与乐曲的距离?怎样去提升学生的审美档次?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因此,《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尊重学生个性”绝不是放纵学生、放任自流。 【诊治处方】 顺势而导“Follow me” 此时,教师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取名具有个性化的同时,要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接近乐曲意境,引导学生走出浅层音乐审美的局限。或许有老师认为,在这样生成环节中,对学生富有创造和个性的想法,只能给予鼓励的肯定,而不能提出疑问或加以修正,生怕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从而变得不敢导或不导,使灿烂的课堂生成失去了光泽,淹没了它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该有主次之分,不仅仅是教师“导”→学生“学”,而应是互动的教学模式,“学”与“导”是参差存在、交替进行、和谐发展的。所以,生成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排斥教师“导”的身份的“合法性”。学生迸发出来的“奇思怪疑”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中,让学生步入音乐的轨道,使学生走向音乐、临近音乐、踏入音乐。只有“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才能超越预设的生成。 所以,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所起的乐名创造音乐(这里的创造音乐不是说要有实物的曲谱,而是对与乐名与之相应的一些音乐要素的设想),并与原曲相比较、分析速度、力度、情绪、意境等能否相统一,如不能,试着能否更换乐名,让学生的感受从音乐中来,回音乐中去。 (一学生兴致勃勃,把手举得高高的,强烈要求回答。教师发现这位学生,就请他回答。) 生:老师,我想给这首乐曲起个名字。 师:请说。 生:《鸡打架》 师:可以看出这位同学已经感受到了这首乐曲的一个最大特点——热闹。认真在听音乐,好! (教师面带疑虑的表情,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起创造、对比、回答。) 师:“鸡打架”这时鸡的心情怎样? 生:…… 师:如是“鸡打架”,那乐曲的速度又会怎样才能表现这场面的激烈呢! 生:…… 师:“鸡打架”的环境又会怎样? 生:…… 师:请将刚才的分析与乐曲对比、对照一下,感觉如何? 生:…… 师:请同学们再给乐曲起一些好听的名字吧! 生:…… 首先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切身感受和创造,并给予肯定,保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再在点拨、引导中,抛出关于乐曲各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层层深入的走近音乐,走进音乐。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关注音乐,不能只注意音乐的“片言只语”,应该从整个“音乐面”上去分析。最后,再让学生给乐曲起乐名,肯定了刚才这位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也和这一课堂生成有一个顺利的连接。同时,对这个生成环节这样的处理,使教师完成了对整个乐曲的分析,不浪费时间的完成了教学计划,实现了教学目标。让这一“课堂生成”发出了光芒,实现了价值。【临床症状】“南辕北辙”误本真 【病史记录】 课例:学唱歌曲《长大也把工人当》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蕴涵在这首歌曲中的精神,激发学生带上积极、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生:老师,我会用不高兴的歌声和心情来演唱这首歌曲? 师:噢?为什么呢? 生:因为现在当“工人”没出息。而爸妈当工人,我会不高兴、不开心,因为他们会很辛苦的。 师:(眼睛一亮)你很有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见解呢? 生:我妈妈说叫我长大了不要当工人,又苦又累。 生:我妈妈当挡车工很辛苦的,要上三班子,上深夜班还整晚上没得睡呢!所以我长大了,要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让妈妈不要工作了。 生:我爸是开拖拉机的,整天全身脏兮兮的,妈妈给他买的新衣服都没时间穿。 生:我长大了一定要自己开公司,坐在经理室多轻松啊!赚了大钱,好让爸妈享轻福。 师:(教师欣慰的总结)你们都很了不起,都有自己的想法,值得肯定。有的同学说长大了要找一份不苦不累的工作,赚大钱,让爸妈享轻福,说明你们很懂事,也很孝顺。同时,想要有一份好工作,现在就要好好学习,有了雄厚的知识功底,长大了才有实力与别人去竞争,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你们说是吗? 【诊断分析】 在案例中,教师非常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人思想,从中也可看出教师也非常顺应时代潮流,在这个貌似“创新”的生成环节中,使她瞬间领悟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应与时代相符。因而,学生的见解正打中了教者心中的对乐曲重新审视的“靶心”。但在教师这一番大力的赞同和肯定背后,以“工人阶级”辛劳苦作为代价,将“工人阶级”的丰功伟绩和价值地位贬低得一文不值。让我们擦亮眼睛再看清楚,不管在手工化的建国初还是在机械化的21世纪,“工人阶级” 始终还是立于一线的重要生产力。所以,这位教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导向严重偏离了歌曲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必有其植根的肥沃土壤。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观念来看待《诗经》中的故事,或理解《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悲剧根源,无疑会贻笑大方。同样作为音乐教材的音乐作品,有时也会呈现这一特征,如果音乐教师也只能看到承载思想的歌词的字面,而看不到其产生的历史渊源,那就如同只看到模特儿身上的衣服,而不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长大也把工人当》这首歌曲创作于建国初期,当时全国上下大力倡导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发挥工人力量发展生产力。当时音乐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用歌声来激起人们为国为民不怕苦不怕累的积极工作,也让儿童以“工人”为自豪,朝着“工人”的目标努力奋进。如今,在人们心中淡化工人的价值,但是,工人阶级的功绩仍旧是不可磨灭的,工人阶级的地位仍旧是无法替代的。 【诊治处方】“寻本问源”顺势导 前苏联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也提出:音乐教育的魅力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贯穿于音乐课和音乐活动中,把他化作和风细雨在音乐教育中逐渐渗透,以期收到更好地培养人的作用,把跨世纪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 我们首先要发现音乐,引导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受和感悟,带领学生走进音乐,步入歌词字面背后的思想境界,使音乐振奋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情感,感悟音乐的思想精髓。如通过《国歌》的欣赏、学唱、平析,一方面让学生准确地演唱,另一方面让学生在雄壮的歌声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百折不挠、永往直前,凭着这种精神,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达到为报效祖国而激发学习的目的。 上述“病例”中,如果教师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那么,生成的价值取向与作品的契合将擦出灿烂的火花。 生:老师,我会用不高兴的歌声和心情来演唱这首歌曲? 师:噢?为什么呢? 生:因为现在当“工人”没出息。而爸妈当工人,我会不高兴、不开心,因为他们会很辛苦的。 师:你是心疼你的父母,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你很孝顺。好!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体会他们在辛苦的背后,心情又是怎样? (播放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曲力度比较强烈,气势雄伟,让人听了非常亢奋、激动。能够感受到工人们积极、乐观的态度。) 生:……(说说听了这首歌曲后的感受,能够感觉到当时工人们的心情。) 师:看到高楼在自己的手中耸起,铁路和公路在自己的工作中筑起,祖国在自己的辛劳中富起……这时他们会觉得怎样呢? 生:…… 师:从歌声中你们觉得工人叔叔、阿姨怎样呢? 生:…… 师:为他们的了不起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对他们的了不起我们应该表示感谢。所以,我们在演唱《长大也把工人当》时,应该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你的感情呢? 生:…… 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思想内涵等有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说,教者自己与音乐文本“亲密接触”,才能体现出对作品的尊重,对音乐的尊重。 &&&&&&&&&&&&&&&&&&&&&& 音乐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犹如一把“双刃剑”,横在所有有志与改革课堂教学的音乐教师面前,它可能使课堂锦上添花,亦可能只是画蛇添足,使课堂误入歧途。前者,是我们追求的艺术境界;后者,我们则应该大声喊听。 以上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搜集”三个“病例” ,当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课堂现场生成”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隐患。那么,如何不让这些隐患发生,让生成“美伦美幻”呢?我们认为首先教师要潜心研究《音乐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把功夫用在课外;第二是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和强烈的课程意识,立足本位,巧于创生,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要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音乐教学的“轨道”上来。 总之,我们不要固守预设而失去生成契机,也不要因为迷恋生成而使生成“无效”频频,使我们美丽的音乐课失去她的“魂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人民音乐出版社 2、《福建教育》杂志 2005第8期 3、《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 2005第4、5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