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论文之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改进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人类社会已在向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小学教学该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本文结合数学教学,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很多的数学内容较为抽象和枯燥,教学中应当设计一些情景,使之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比如我在讲解下列应用题:时针和分针中午12点重合在一起,经过多长时间,再次重合?同学们对这道题中的相等相关系找不出。于是,我让学生拿着一只时钟,引导他们:假如12点时针恰好不动,经过多久的时间能重合呢?有了这个情景设计,学生思维有了路子,同学们找到了相等关系:分针比对时针多走一圈。这一处理方法为学生解决环形运动中追及问题扫清障碍。 二、变式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学生对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及定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在训练中变化引用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训练。由一道例题演变到一组新题,这种训练能迫使学生不断更换应用知识的范围和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训练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联想、质疑问难。 联想和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从初中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联想和质疑的好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得到逐渐释放。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表扬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的学生,鼓励“标新立异”。 四、善于提供一个动手动脑的机会。 俗话说:动脑动手,心灵手巧。学生的学习只能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动手“做”,才能有效。一个学生,没有“动”,没有“做”,就不会形成学习能力。数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口交流。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去感受、去观察、去分析、去发现、去创新。 比如在初一下学期《几何》中,有一节的内容是关于空间里的平行、垂直关系。对于初一的学生,缺乏立体空间概念。于是在上课时,我让学生带来硬纸板、剪刀、浆糊等工具,亲自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作为模型。利用这个立体模型,来讲授立体空间中线与线、面与面以及线与面的平等、垂直关系,学生轻而易举就掌握了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 五、探索与挖掘,让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 强化训练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对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理解,在问题解决以后,作深入的研究、进一步的探索,从而获得启示,引出必要的总论,发现解决问题的蹊径,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挖掘,可以自主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使学生思维充分地发散,不死扣教条,倡导良好的教学气氛。 六、鼓励学生猜想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的发明。数学猜想是数学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数学猜想是数学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将常规性习题,演化成一些没有明确结论,没有确定形式和方法问题,或改编成实际应用问题,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猜想背景,使学生在新情景中观察思考。会觉得研究数学其乐无穷,就能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能。 数学在教学中教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内部规律的体现,也是数学学科的优势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自觉行动,只有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方法、技巧,追求数学的内在美,那么学生就会觉得研究数学其乐无穷,就能不断地发现和提高学生的智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