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五措并举,让“语文导学案”锦上添花
语文论文之五措并举,让“语文导学案”锦上添花 黄为泉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校“语文导学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学案异化成练习册”,“探究性不强,分层导学不明显”,“统一使用共案”,“全盘托出”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实践,本人觉得只有五措并举,即“思想认识”,“课件有机使用”,“内容的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质疑解惑”等五点,方能使“语文导学案”锦上添花,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好帮手”。 【关键词】语文导学案 存在问题 关注五点 2015年,苏派课改联盟倡导依托“导学案”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我们整个校园。积极奋进的语文教师响应学校号召,首先尝试开展语文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相比传统语文教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提高。随着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使用,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为此本人就语文导学案的编制开展研究实践,使其不断完善,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现在我就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破解来谈自己的做法。 一、“语文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在推行“依托导学案,小组合作探究”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其前提就是要编制好语文导学案,利用导学案开展课堂教学,其对学习自觉性,合作探究能力,解读文本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但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分析梳理如下。 1.思想认识错误 有的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忽视学生实际,把教师自己的思想通过导学案传递给学生,随意预设,随意拓展,缺乏针对性。教师在越俎代庖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只能使为“导学案”而“导学案”的现象滋生蔓延,其结果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2.学案异化成练习册 纵观教师编制的导学案,不难发现导学案其实就是作业本、同步练习、教案等交叉合作的版本,课前完成导学案就异化成急功近利的做题,课堂相应就异化成了索然无味的互对答案。教师导的无味,学生学的索然。难见动态生成,甚至因为练习题太多而手忙脚乱、匆忙应付,最后,弄不好还会滋长抄作业风的盛行,学习兴趣由此逐渐衰退。 3.探究性不强,分层导学不明显 多数教师在设置问题时,缺乏考虑探究性和层次性,全体学生参与性不强;还有,就是教师在编制导学案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过多,结果设置的问题过多过细,结果造成学生无法整体把握。 4.统一使用共案 我校“语文导学案”编制的做法是:按每册教材要使用的导学案,分摊给每一位教师,首先由一教师负责导学案编制,最后交学科核心组讨论修改定稿,最后印出来分给其他教师使用。其他教师往往不进行二次复备和三次再备,这种把年级组的“共案”全盘搬进各班级课堂,导致课堂千篇一律,教学效率难以保证。 5.全盘托出答案 “导学案”编制时,教师为了方便安排小组分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往往把上课要提出的问题都呈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这些问题,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简单草率地应付了事,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到了课堂上,在小组合作展示这一环节,小组代表说出来的内容似乎总也脱离不了教参和学习资料,由于讲得不透彻,导致有一部分学生不理解。全盘托出答案式的“导学案”会使学生对教材失去神秘感、敬畏感,文本价值难以实现最大化。 二、关注五点,让语文导学案锦上添花 解决“语文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说刻不容缓,为此我开展了研究实践,认为只有关注以下五点,方能使语文导学案锦上添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关注一: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1.转变思想,坚持一个“导”字 “导学案” 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且是一种快乐、高效的学习。但是,有的教师错误的把导学案理解为知识问题化,把原先的教案改头换面为导学案,这样很难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那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在设置导学案时,一定要做好“导”,让学生在语文导学案指引下,快乐高效的学习。 2.转变思想,坚持个性化设置 正如古语说得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导学案设计要立足学情,不能简单的采取“拿来主义”。所以教师不能一时偷懒,一定要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实施二备,编制个性化导学案,不然,导学案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学习课文需掌握词语,其采用方式可以是看拼音写汉字,看汉字写拼音;词语解释,或者根据解释写出词语等。 3.转变思想,坚持一课一案。 我校在编制导学案时,采用“一文一案” ,即两三课时讲完的文章也只设置一个导学案,这就意味着一篇文章只有第一课时有课前预习。如果是精读的散文、小说,文言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口技》。课前预习量较大,如果一次让学生完成预习,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最主要的是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所以,我们要转变思想,坚持做到“一课一案”。 4.转变思想,坚持预设问题要适宜 从我校利用“导学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示范课来看,都有一个特点:无法讲完规定的内容,只能匆匆收场。仔细分析,就是教师希望课堂容量像以前一样多,而学生的能力达不到,势必会有问题太难,学生还不能自主完成,问题太多,课堂讨论时间会不够用等现象。所以,要转变思想,坚持预设问题要适宜,一般控制在7题左右。 关注二:课件有机使用,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但纵观依托“导学案”上的语文课,我们很难发现课件的身影,有的只是实物投影。这种全盘否定课件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我觉得导学案和课件的有机结合才是最好的。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使用。 1.课堂导入 依托导学案上语文课,多数教师的做法就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其实不对,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我的做法就是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教学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一文,先让学生欣赏5分钟的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教学教学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时,先让学生听《义勇军进行曲》。 2.阅读精彩片段 学生对文中的精彩片断一时难以理解,教师此时可做适当的提示。比如: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片断,用课件出示桑葚、何首乌等动植物的图片,再出示百草园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完后,再读课文的相关片断,学生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写作顺序,写作的对象,写作方法,片段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还有教学《孙权劝学》一文时,为分析孙权、吕蒙、鲁肃三人的性格,让学生听课文语音朗读,尤其仔细聆听三人说话,从他们说的语气中引导学生思考。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使用课件,降低阅读难度,激发学生兴趣。 3.课文结尾 课文结尾,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认识人物、拓展知识,我觉得也可以使用课件。比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为了让学生理解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这一句的含义,我让学生听《最后一次讲演》,体会闻一多先生满腔热情,抑扬顿挫的讲演中理解这一句话的含义,从而认识了闻一多。还有上完《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后,组织学生观看《城南旧事》选集,从而丰富知识,扩展视野。总之,在结尾处使用课件,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注三:内容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学习任何一种文体,预习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要求。但是,教师应怎样预设问题,方能使学生较好的感知文本内容,我觉得应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文体来设置问题。 同样是内容概括,但因文体不同,其语言表述也是不同的。比如,记叙文,会问:这篇文章主要讲诉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对于说明文,会问:这篇文章围绕说明对象说明了什么(哪些方面)内容;对于议论文,则会问: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因此,“内容感知” 环节,如出现在记叙文文体的教学时,“导学案”上一般会出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这样的回答提示。这对学生来说较好操作,平常练得也多。 2.变化形式,加深理解 教师给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的回答评价后,可再提高难度。比如:“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或“请用不超过 个字来概括文章内容”,或“请摘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内容(描述画面、梳理情感)”等。 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课,“内容感知”环节的问题是:“请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在学生回答出“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等答案后,我紧接着追问:“‘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这几个词或短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呢?”这个问题的抛出,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 又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内容感知” 环节的问题是: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当学生回答出: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随即我又发问:为什么说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学生思考后回答,文章的结构自然理清。 关注四:“合作探究”中的语言赏析 在集体编制“语文导学案”的过程中,大多会从词语运用(词性、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修辞手法、描写等角度,引导学生赏析语言。课堂的“爆炸点”大多也集中在这一环节。因为对语言的品味往往会因学生、文本及师生互动的差异而呈现出偶然性、差异性和意外性,而这些恰恰又是学生思维最容易“爆发”的地方,教师若能相机点拨、牵引、转换,学生的思维会呈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局面。 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一课,“导学案”上呈现的训练题是:“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有一学生回答:“大约”是我的一种推测,没有事实根据。“的确” 是嗜酒如命的孔乙己已很长时间没来咸亨酒店喝酒,所以判断是死了。两者角度不同,不存在矛盾而言。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发挥想象,以《孔乙己出走之后》写一篇文章。总之,在课堂上,学生先独立思考,接着小组合作,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他们的展示和点评都十分精彩。 在语言品味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是对标点符号的品味和揣摩。而这样的内容不好把握,一般也不会出现在“导学案”上。其实,只要教师心中有了方向,就能找准训练点,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品味。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一课的第二课时,课堂行将结束之时,我问学生:“诗句‘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你能展开畅想吗?”学生思绪飞扬,答案也精彩纷呈:“我看到了矫健的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我是多么想飞呀。”“我看到了轮船在海面上行驶,风帆已高高鼓起,我想让它载着我去更遥远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 关注五:质疑解惑,让学生有个性化理解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着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导学案” 应从静态走向动态,克服其编制和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后来我在导学案中增设这一栏:质疑问难,师生合作讨论解决。如在批阅《孔乙己》一文导学案时,我发现学生在质疑问难这一栏里,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孔乙己如果不喝酒,他还会成为他人的笑料吗?我们该怎样对待孔乙己?假如孔乙己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他会幸福吗?等等。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刚开始,要强迫学生去思考,一直到真正养成习惯为止。 我相信,在编制语文导学案过程中,只要消除错误的认识和做法,综合考虑以上五点,定能使其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沈贵云 《谈设计导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选自《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年16期 2.张文成 《论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作用》 东北师范大学 2012年 3. 吴宇平 《高效使用导学案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11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