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物质科学领域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7 生命科学领域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技术与工程领域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在以上18个涉及的概念中,1、4、5、6、13、16、17、18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让二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 7 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一年级相比,经过一年的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课堂常规;但与中年级学生相比,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较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好奇心。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欲、让学生在学生科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正做到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真谛。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 学具 实践 活动 1-4 第一单元 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么样 1 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重点: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难点: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天气符号设计卡片若干张、天气符号卡片1套。 1.设计天气符号 2.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2.天气的影响 1 1.关注天气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不同行业的人都要关心天气。 2.知道恶劣天气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意识到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可以 重点:天气变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 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危害。 1.教师材料:PPT、氯化钴泡制的晴雨花。 2.学生材料:每组天气图片卡1套,剪刀1把、喷壶1个、铁丝1 1.制作晴雨花。 7 减少损失。 3.会制作晴雨花,知道晴雨花可以反映空气湿度。 根,浓盐水、蓝色皱纹纸各若干。 3.四季的天气 1 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 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 重点: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 难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四季动植物图片卡1套,二十四节气图1张。 1.给四季的动植物排序。 2.理解二十四节气图。 5-8 第二单元 天空中的星体 4.晒太阳 1 1.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2.能够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认方向。 3.愿意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并发现太阳的运动规律。 重点: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能够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塑料瓶、黑色塑料袋、水。 1.做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2.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5.看月亮 1 1.通过观察月亮以及月相盒模型,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2.通过观察月亮位置的变化,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3.愿意观察月亮,感受月亮形状变化的神奇。 4.通过阅读人类观察月亮的科学史,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 重点:通过画记忆中的月亮,看月相盒中的月亮以及观测实际的月亮,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难点:能够观测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1.教师材料:PPT、观星天文望远镜。 2.学生材料:月相盒、月相卡片、伽利略望远镜、月相记录单。 1.观察月相盒中的“月亮”的形状。 2.观察一天中月亮位置的变化。 3.利用伽利略望远镜观察月亮。 6.数星星 1 1.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2.知道星星也和太阳、月亮一样是天空中的星体。 3.能够对“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作出猜想,并与同伴一起探索其中的秘密。 4. 重点: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难点:探索白天看到星星的秘密。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小手电(两种)。 1.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7 愿意观察星星,对星空感兴趣。 9-12 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 7.推和拉 1 1.看图交流,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的动作。 2.通过分析开关抽屉等活动,认识到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3.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重点:在推和拉的活动中,感受推力和拉力,认识这两种常见的力。 难点:感受到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小推车1个、超市购物图1张、金属钩码1盒、拉力器1个。 1.使用拉力器比比谁的拉力大。 2.超市购物体会推和拉。 8.形状改变了 1 1.在对脸部、铁丝、海绵等丰富材料用力的活动中感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在动手做中了解拉、压、弯、扭等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的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 重点: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行形变。 难点:了解拉、压、弯、扭等作用是改变物体的形状的基本方法。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橡皮檫、气球、海绵、铁丝、橡皮筋各一个,磁力钩3个、钩码1盒、橡皮筋3根。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探究里与橡皮筋长度变化的关系。 9.动起来和停下来 1 1.能借助生活经验,初步建立起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联系。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力可以改变运动的快慢、方向、启动和停止。 3.感知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就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重点: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启动和停止。 难点:通过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玩具小车2辆、钩码1盒、小球桌1个、乒乓球2个、吸管2根。 1.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体会用力的不同。 2.吹乒乓球游戏。 13—16 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 10.明亮和黑暗 1 1.能够想办法让光进入封闭纸盒中,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 2.通过探究手电筒光斑的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知道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于亮 重点: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难点:学会探究手电筒放置位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并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每组内有图画、四周有孔、可封闭的纸盒1个、手电筒1个、彩色卡纸1张、白色卡纸1张、笔1支。 1.想办法看清封闭纸盒里的图画。 2.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 7 和暗的要求不同,学会保护眼睛的办法。 4.会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读书和学习。 11.透明与不透明 1 1.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通过联系生活,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与运用。 3.通过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制作的产品,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重点:会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或材料的性质。 难点: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 1.教师材料: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可视与不可视的储物箱。 2.学生材料:(1)每组透明玻璃纸、半透明玻璃纸、不透明玻璃纸各1张。 (2)每组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个个。 (3)透明、半透明灯泡各一个。 1.观察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也可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玻璃纸代替) 2.透过不同透明度的物体看木块。 3.观察比较两种灯泡的玻璃和灯光。 12.玩玻璃纸 1 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变化。 3.通过玩玻璃纸,认识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 重点:探究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难点:理解光透过不同颜色玻璃纸能改变物体原来颜色。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不同颜色玻璃纸、白色娃娃裙、手电筒。 1.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2.探究透过玻璃纸看狮子“变身”的秘密。 3.透过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去看更多的物体。 17 专项学习 向工程师那样 1 1.能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出满足需求的风向标,并向同伴展示。 2.继续在实践中经 重点:设计并制作风向标。 难点:找到并解决制作风向标时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材料:纸、笔、硬纸片、剪刀、胶带、大头针、吸管、铅笔等。 1.制作风向标。 7 历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体验像工程师那样工作。 3.通过阅读爱迪生的故事和设计制作风向标,进一步激发发明创造的展望。 期末复习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