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在高效课堂中让学生乐学语文
语文论文之在高效课堂中让学生乐学语文 高效课堂的实施如春风一般,沐浴着显得有点疲惫的学校教育,给那一平静的教学池水击起千层浪花,它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如及时雨给僵化的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又如启明星给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进行教学指明了方向。当高效课堂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的那种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快乐的思考、感悟的喜悦、彰显个性的多元化评价,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出一份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学生乐于学习是我们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乐学语文呢? 一、创设、引发学生乐学的语文教学氛围 要想创设乐学的教学氛围,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发挥语文教学的功能特点,通过抑扬顿挫的言语,形象、生动的比喻及声情并茂的授课,对学生产生强大的磁场力,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除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令其真正从“要我学”转为“我想学”,充分发掘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观性,在学习上做到自觉、勤奋、刻苦、积极上进。 要想创设乐学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授课中,注意在课堂上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大胆容纳学生不同的意见及提出的问题,即使是你认为“不值一提”十分简单的问题,也要尽可能地给予鼓励,特别是学困生微小的进步或一个积极的举动,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只有学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状态,接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容纳学生成长中出现的缺点,才能在和谐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也表现出教师那种“同熔自己崇高思想境界、渊博知识、科学思维方式、优美情感和良好气质于一炉的‘匠心’!” 要想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教师还要注意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的形成,它能使学生在精神上不受压抑,积极思维,也能使师生的情绪互相感染,从而为学生创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达到让学生乐学的目的。 二、借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辅助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和效率 21世纪的教育是网络化的教育。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长期以来,小学各科的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小学语文也不例外。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手段单一,方法陈旧,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品质——兴趣的指向性、广博性与中心性、稳定性与效能性。而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于一身,其形象、生动、立体的表现手段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能变抽象为直观;能超越时空限制,认识那些未曾感知和不易感知的事物,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比如在教四年级语文《观潮》一课时,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很少学生观看过大潮,特别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并结合内容,我先播放预先搜索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学生通过画面很直观地感知了大潮的气势,并在我的激趣下,从而对钱塘江大潮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想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欲望非常强烈。然后我播放录像课件,当学生看到大潮的壮观画面时,注意力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的阅读状态中。接着我有针对性地播放录像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到怎样的声音就是“闷雷滚动”、“山崩地裂”,在视频画面中领略那“万马奔腾”、“漫天卷地”、“风号浪吼”那种大潮奇特、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逼真的情景让 学生犹如亲临其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使他们更好地认识、了解课文内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让学生享受思考的快乐 思考是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是痛苦的,但上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确实是一种享受。 记得那次我在教学《酸的和甜的》时,在初读课文后,提问:你认为狐狸是坏人吗?学生一致认为狐狸很坏,观点出乎意料的单一,全然没有我想象中的碰撞与争论。经思考我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缺陷:教学中,学生思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思考的过程没有重视。思考时间的不足,大大抑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看书直接获得结果,对知识的产生、发展等思维过程难以暴露,探索情遭破坏,学生思维活动得不到充分展开)。现成的结论从思考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扼杀了学生的智慧,剥夺了学生思考的快乐。其实,教师只要给予学生充分享受思考过程的时间,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后来实施高效课堂后,我又一次在一个班级教这一课,我出示了同样的问题,要求学生思索1分钟后回答。学生有了充分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说:“老师,狐狸是狡猾,但我觉得它又很聪明。”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认为狐狸很幽默。”……思考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思考的快乐,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 虽然,思索的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的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要花很多的时间,或许还会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与快乐。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四、唤醒学生感悟的喜悦 高效课堂中,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多的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知识是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 在教学《陶罐与铁罐》一课时。学生欣赏完陶罐与铁罐的对话课件后,我让学生和学习小伙伴再分角色朗读陶罐与铁罐的对话,并相互交流读后感受。展示提升环节时,学生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陶罐很温柔和气,很谦虚,让人喜欢。”有的学生说:“铁罐很傲慢,只看到别人短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有的学生说:“谦虚的人有好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有的学生说:“人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还有的学生说:“我们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在教学中,把这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体验、主动地领悟。学生在朗读体会中产生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自得充满灵性的感悟,进行乐此不疲的探索,充满激情地进行价值创造,学生的喜悦在体验中被唤醒。 五、学生共享交往的乐趣 “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失去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借班上课”——教师其授业技巧的展示;“课堂法庭”——运用“法制化”手段进行氛围惩治;教学执行着单向的“培养”活动——先教后学,学生跟着教师走,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高效课堂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索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愉快、求知欲从何而来言。教学中,能舍得“耗费”师生交往的时间,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快乐的同时,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总之,我认为,只要大家以博爱之心为孩子解惑,通过各种途径在实践中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乐学的环境,就一定能在高效课堂这一片土地上开出绚丽多彩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