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怎样才能教好作文:欲善教之,须善写之
语文论文之怎样才能教好作文:欲善教之,须善写之 在中学教书时曾拜一位后来成为语文特级教师的人为师,他经历坎坷:高中时因言获罪,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4年后落实政策返城,当他见到当年的语文老师(吉林省首批特级教师)时动情地说:“谢谢您教给我写的本事,我才能活下来!”我师傅在农村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后来抽调到县里写材料。据说他的老师才华出众,不仅学问精深,而且文笔老辣。这引发了我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单从写作教学本身,或者学生方面探讨写作教学策略的突破,不从教师自身的写作修养探讨,恐怕都难有突破。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的经历,加上从我的师傅以及其他前辈同行那里学到的经验,我对写作教学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从教师自身看,欲善教之,须善写之。“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老师”(陆游)这话是对“学生”(儿子)说的。他会写诗,而且在当时就是著名的诗人,这话就是诗。所以他有资格这样说,而且他在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写作经验。老子交给儿子的“绝招”肯定可信。目前研究写作教学策略的成果多从写作技巧、教学方法入手,较少从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着眼。因为这些成果都是教师针对学生如何写作着眼的。是骡子是马,自己先出来遛遛。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的形成与提高乃是写作教学策略突破的前提。怎样才能“善写之”?根本出路,我以为就两条,套一句熟语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先说“读万卷书”。“读万卷书”,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理性成长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丰富、补充自己。 扬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这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认为,多读书就会写作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也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进一步认为,书读的多文章就能写得好。这两位都是大文学家,他们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 梁衡说,他写文章一是学习司马迁,一是学习韩愈。具体内容不记得了,但他说从司马迁和韩愈那里学到了文章的结构章法这一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说,他是在研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时得到了关于写文章的启迪,又在自己的写作中不断尝试,读写结合,终于大成。这是今人学古人的例子,有现实意义。 今人、古人都认为会写、写好文章来自多读书。可是,目前语文教师的阅读面普遍较窄,大于等于教材,小于等于教参。教师用编制试卷、做试卷来替代读书(也用同样的方法剥夺学生读书的权利),用系统讲解所谓“写作知识”来掩盖不会写作的真相(同时也误导学生),而学校又习惯用“全批全改”检查教师的工作(教学管理中最形式主义的作风)。但是,无论如何,不读书、思考,就难以形成写作能力,就不能教会学生写作。“全批全改”也批改不到点子上,只是徒耗心血而已。 再说“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是说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积累亲历的直接经验,并把“读万卷书”获得的间接经验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检验之,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古人为什么把读万卷书放在行万里路之前呢?我想,人类的知识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亲身实践出发,都去验证一遍。而是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继承并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不走前人走过的老路,走自己的新路是十分必要的、经济的。我体会这个过程是一个人感性成长的过程。“行万里路”不一定走一万里,行路是实在的生存方式,你要学会走路,就是学会生存。行路就是实践,就是身体力行,就是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就是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享受生活,有时甚至要学会把忍受变为享受。有什么样的生活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真实地生活,并能够用文字而不是用DV记录生活的喜怒哀乐,这就可能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的“生活练笔”是很多人学会写文章的必要步骤。 当然,善写之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根据古人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这仍然是学会写作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想拯救写作教学,首先就要拯救自己,以浦柳之姿,难授桃李之教。 第二,从指导学生看,既长能耐,又立规矩。有了能“善写之”的前提,才能谈“善教之”。会教的门道很多,因人而异,只要得法,可各臻其妙,甚至包括一些很技术化、技巧化的“套路”“模式” 。旁门左道不在其列,走火入魔不能忍受。 先说“长能耐”。教师先有了能耐,即自己有了“读万卷书”之工夫与功力,才会把读书的经验、感悟传给学生。这是教学生“长能耐”。 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范例。语文教师深入研读课文文本,获得有关写作的感悟,并且自己又有写作的经历,就可能把自己的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你的间接经验的指导下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并着手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指导学生研读《史记·武帝本纪》,学生从中感悟了“史家之绝唱”的“良史”人格风范和职业道德。汉武帝使司马迁失去男人根本,司马迁对他肯定深怀怨恨,学生发现,司马迁没有把汉武帝丑化,他大量例举其功绩,当然也客观例举其不断被方士欺骗的事实。大家从中学会了选材,还把自己的研读认识写成评论。学了《魏公子列传》,我又提供《信陵君窃符救赵论》,学生从中领悟了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奇妙感受,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课文文本的研读可以给学生提供借鉴,教师还要结合自己读书的经历引导学生去读书,本着“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 的原则,教会学生自己去选择所读书籍,并且记录自己的读书思考经历。很多优秀文章(包括应试文章)都是在平时读书时受到作者某种触动产生的灵感火花,这样的火花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不及时记录下来就很难再现。书读多了,“火花”才能多,将来写的时候文章“精彩增长点”才能多。 再说“立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方圆。这是公理,不刊之论。教师自己践行了“行万里路”,才会认识到感悟生活的重要性,才会体会到记录生活感悟的重要性,这种记录如同在贫困时夹在书本里的钞票,日后从书本中偶然翻出,不但保值、增值,更重要的是它珍藏了一段记忆。我曾要求学生记录生活,有的叫练笔,有的叫日记,这是给学生“立规矩” 。从初一时的强制每天写100字到高中的500多字,很多人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直到高三时有七人出版了个人作文专集。他们由当初的生活日记自然而然发展到读书笔记、文学练笔,都是用自己的笔记录自己感性成长与理性成长的轨迹。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我立的规矩规矩而形成自己坚持练笔的规矩,就如同学轻功的人负重跳沙坑,当时很累,持之以恒,一旦释重负能飞檐走壁、穿房越脊。如今他们都已走向社会,没有谁选择作家之路,但写作能力的确为他们拓展了生存空间,写作给他们的生活注入兴趣。我并不反对而且十分赞同很多人提出的要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观点,兴趣当然重要。可是,还没产生兴趣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不是成人,他们的成长过程需要我们感性的、理性的呵护与矫正,先立规矩形成良性的心理定势,可能激发兴趣。好规矩形成好习惯,好习惯催生效率,效率这样的成就感反过来强化兴趣。未产生兴趣之前,先立下规矩。除了强化写生活日记、读书练笔这样的规矩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修改文章的习惯。前边提到过当前学校要求的“全批全改”,那是一种与学生背靠背式的静态的教师主体行为的定性的评价结果。这是不良的批改习惯。《吕氏家塾记》说:“欧公每为文既定,必自窜易,至有不留本初一字者。其为文章,则书而傅之屋壁,出入观省之。至于尺牍单简亦必立稿,其精审如此。”①这是强调作者自己多改的例子。既然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身,修改文章却是教师的事,主体不参与,不可思议。我们不能因为不曾尝试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就以学校、家长不同意,学生不习惯为借口,关键是教师自己要“立规矩”。你是这门课的专家、权威,你没有发言权起码说明权威性不够,你也要先长能耐。《世林广记·速成法》说:“若改小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作得十八分是了,方可改作十分。”②这是强调教师少改的例子。教师少该并不是偷懒、不负责任,而是在学生不得其法、水平欠佳时多改,容易令学生产生畏惧感,影响其才思的发挥。只有学生文章水平长进到比较好了,才做较大修改。古人的这条经验在今天也有实际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在修改文章方面立下这样的规矩,学生个人多改,学生之间多改,教师少改(改则点铁成金),每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修改的标准,逐步提高标准,学生按这样的规矩修改,看看结果如何?作品修改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情景生成许多动态方法③ ,不仅提高学生作品水平,还能提高教学、学习效率,教师还能探索出一条新路。以上所论,并非作文教学策略的突破只有这些,只是囿于本人的偏见,限于篇幅,择要而论而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