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社科联课题论文心得体会理论文章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
3109 2020年社科联课题论文心得体会理论文章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这为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再次证明了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行为过程,需要多方面努力、全方位推进。其中,亟须牢牢把握三个关键问题。 把坚持党的领导摆在首要位置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领导力量。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并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让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现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更复杂的环境、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更严峻的风险挑战。在这种错综复杂而又异常关键的时空环境下,更应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系,坚决依靠党来把好方向。 近百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党的事业就不断前进、取得胜利,否则,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停滞不前。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部署制度体系建设重点任务时,也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放在第一位。这就告诉我们,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摆在首要突出位置。要充分认识到,在一个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14亿多人口的国家治国理政,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否则,就会陷入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一盘散沙,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因此,要从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展现、效能充分释放提供坚强保证。 把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作为重要保障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序展开。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制度建设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遵循。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制度,在实践探索上建立健全制度,与时俱进地推动制度体系建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体现,让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效能竞相迸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健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发挥国家治理效能提供了重要保障,持续推动了14亿多人口的大国进步发展。“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份自信正是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当然,它并非尽善尽美、完全成熟定型,还有许多地方亟待改进。因此,在坚信制度优势的同时,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推动其健全完善。 从总体上看,首先要加强制度体系的数量供给。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的积累就难以实现质的突破。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还要看到“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这说明,当前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顶层设计,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进而使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同时要提升制度的执行效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因此,要通过增强制度意识、明确制度执行责任、严格监督,来自觉维护制度权威,形成制度执行的强大推动力。 把提升干部治理能力作为重大任务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发现培养使用优秀领导人才,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生死存亡、兴衰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战斗力,之所以能充分彰显出显著优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锻造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并让他们在推进现代国家治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积极作为。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情况更加多元、问题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在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前,一些干部出现了本领恐慌、能力短板,深感“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够用”。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等8大本领。实践证明,只有把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都提高起来,才能构筑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并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当前,提高领导干部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充分说明,在一个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人员流动不断加快、利益诉求显著分化的当代社会,突发事件的产生不可避免。因此,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危机应对能力不能迟到更不能缺席。要从理解“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道理中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善于捕捉、甄别各种蛛丝马迹,提高见微知著、预知先判的能力;要从理解“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中体会审时度势、控制事态的必要性,提高果敢决策、快速应变的能力;要从理解“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的道理中认识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的重要意义,提高把握大局、掌控局势的能力;要从理解“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中洞察严密组织、周密协调的重要作用,提高信息公开、高效运作、抓实抓细的能力。推动治理创新的能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治理情势和工作任务,唯有通过创新,才能抓住现代国家治理的关键,才能提升治理效能。当前,就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国家治理的有效支撑,抢抓信息技术大飞跃的历史机遇,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和驾驭能力,使现代信息技术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增量。总之,推动治理创新,不仅要有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要有创新性的理念、技术、方式、方法,最大程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蕴藏的治理智慧,行之有效地破解阻碍治理效能发挥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