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诗意,栖居在语文教学之上
语文论文之诗意,栖居在语文教学之上 泽国二中 郑慧 内容摘要: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语文,应该诗意栖息或永驻在艺术的殿堂。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的审美创造,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伊甸园,让学生自然、真诚、鲜活的天性通过语文充分展现出来,是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诗意 价值引领 传承 心灵诉求 唤醒 智慧之光 引言 荷尔德林说: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为伴,人就会欣喜地用神性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信奉后者。神本是人的尺规。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从“不学诗,无以言”的孔子时代,到唐朝设科举取士,官员经由科考出身,必须通晓诗律。自庙堂至市井,都以读诗懂诗为荣,……诗,灌溉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 语文,应该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语文,应该诗意栖息或永驻的艺术殿堂。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的创造,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陶行知先生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语文,要时时奏响学生心中的诗的琴弦,寻找,欣赏其中万花筒般的诗意的美,使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鲜明的想像创造能力得到最大发展。 在语文面前,每一个学生就其天性来说都应该是诗人。 一、诗意的价值引领 诗意栖居下的语文,其核心与灵魂必是“价值”。没有高尚价值引领的语文,最多是“聊胜于无”罢了。 庄子巧论三剑一言兴天下,他说的“三剑”,正是一个价值问题。 诗意语文,价值引领怎能缺席?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价值上出了问题,湮没了教学所内涵的“人文价值”,或是偏离了语文所固有的“本体价值”,那么,我们就会陷入“南辕北辙”的悲哀:上《行道树》,在整体感知的时候老师启发学生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我体会到了乱砍滥伐树木,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 ;有的说“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有的说“ 要保护古老的树木”; 有的说“树有它的奉献精神”;有的说“有关部门应该负责多栽树”……显然,课堂气氛不错,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有的是深刻的、有的是肤浅的;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老师的教学。 因此,诗意语文,首先应该追寻的是一种有效的价值引领。在语文的价值取向上,我们老师决不能放弃这个责任。 课堂上,老师大多依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对学生的上述表达几乎统统予以肯定和褒奖,完全放弃了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价值引领的责任。 而导致这样放弃的原因很多,我认为,有的是自己本身对文本价值、课堂价值、教育价值的把握发生偏离和扭曲;有的是对价值虽然心里有谱但是却引领乏术,弄巧成拙;有的是害怕引领不当反而落个“牵得过多”的罪名;有的是将多元感悟理解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陷入误区;有的担心否定了学生的理解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凡此种种。 语文课的价值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在对待根本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含糊、摇摆。不然,在“美好”也是昙花一现。 二、诗意的传承 诗意栖居下的语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走进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让他们去寻觅徜徉……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诗意语文,就是要让这种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继续发扬。 我们的诗歌教学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通过读对诗歌进行总体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整体观。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尝试画面展示意境法和音频视频感受意境法等等,贯穿一些仿写诗句、语段或整篇的练习等等,并且多多的给予鼓励。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创作诗歌的勇气,进而提升他们文学的整体鉴赏能力,要知道,会写诗的人肯定更会欣赏诗歌。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语文课的浮躁有泛滥的趋势。这多与缺乏文化积淀、文化底蕴与诚恳的探索精神有关。当前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改”字流行,喜欢发起向古人挑战:“改”是第一步,“评”是第二步,“疑”是第三步……目的,似乎就是要“热闹”。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求异,这一点固然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汲取一些怎样的东西?答案似乎就在嘴边,作起来,着实不容易。 看到这么个例子:讲解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先让学生改诗,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进行改动,结果学生改出了各不相同的60多个字;改出来的字,老师还让学生向王安石挑战,跟“绿”字一争高低。争来争去,争出了一个“艳”字超过了大诗人;借着这股 “东风”,老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挑起学生进一步质疑王安石的诗句。于是,有人质疑,难道长江的北岸就没有春风和春天了吗?有人质疑,王安石已经到了瓜州,为什么不去近在咫尺的家乡看看?有人质疑,王安石要明月照着他回家,是不是太危险了? 看《泊船瓜州》,是千古佳作,众所周知。“绿”字是王安石经过静心筛选的也众所周知。例子中的教师,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字,最终却锁定“绿”字,历来为人所称道;再说“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质疑王安石不去看家乡、实在太危险,简直让人莫名其妙,这样一质疑,诗的美感和意境荡然无存。 另外,诗意的讲解需要合理的安排。有的教师,用上一节课来分析一首20字的诗歌,有必要吗?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读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即便是较长篇目的诗,也没有必要在词句技法上过分的纠缠。就如舒婷在听完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分析她的《致橡树》后所说的那样,老师的讲解“像一把手术刀,把我的诗弄得支离破碎”,“把‘我’剁成肉酱,包成了各种各样的饺子,喂给了学生”。为什么诗人会这样来嘲讽讲课的老师呢?那是因为诗往往是一气呵成,情至则诗成,而师长们非要“拆分搅拌组装”,这不是“包饺子”是什么呢? 诗歌教学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师多用“细雨”“微风”去渗透滋润学生,也许比那种“分解灌输” 要有用得多。 三、诗意的心灵诉求 诗意栖居下的语文,是尊重并且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心灵诉求的语文。就文本而言,它是作者的一种心灵诉求。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内心,作者有着太多复杂的情感,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于是诉诸笔端、化为文字。 所谓人所不欲,如何强施于人? 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言,本质上也是一种内在的诉求。文本做为一种召唤结构,在让学生分享作者有关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勾起学生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这勾起的种种经验,足以让学生产生一吐而后快的冲动。这正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心灵诉求。 《曹刿论战》课堂教学片段: 师:哪位同学谈谈他不懂的地方?或者谈谈他的收获。 生1:“肉食者”包括鲁庄公吗? 师:哪位同学帮他回答? 生2:我认为包括。根据注解,“肉食者”指居高官、得厚禄的人。鲁庄公是一国之君,正是“肉食者”。 生3:包括。“肉食者鄙”, 鲁庄公正是“鄙”者……从打仗时候的表现看…… 师:“鄙”是什么意思? 班:鄙陋,目光短浅。 师:那么,鲁庄公鄙陋,目光短浅吗? (全班开始议论纷纷) 师:有结果吗?要么这样,想想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做? 生4:我会把我的大臣全找来,一起讨论…… 生5:我会直接让曹刿来指挥!呵呵 …… 生3:我不会让战争发生!(笑声) 师:哦?说来听听!(教室里安静下来) 生3:我会把国家里的贤能之人全找来,帮我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其它国家就不敢来了吗!这叫“战胜于朝廷”!(掌声) 师:说的很好!那么,大家说的这些特点,鲁庄公身上找到吗? 假如没有学生的发自内心的诉求,或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我们怎么可能分享到如此绝妙的主意和主意背后的种种自豪和愉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不同大小深浅的湖水,怎会激起一样的浪花?再这一点上,学生真正需要尊重。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话语者,满足每个学生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这是诗意语文应有的追求。 人说,语文是“艺术的空壳” ,因此,它便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有这么幅漫画:进学校前,长、方、扁、圆和多边,啥样子都有,出来就完全是一个形状。这是教育的悲哀,语文的悲哀。更是生命的悲哀!由此导致的对于自由精神的禁锢、对于独特个性的压抑、对于创新思维的摧残,却会影响人的一生。那么没有自由的精神,独特的个性,创新的思维,那还是有用之才吗? 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为,语文本身就是自由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合理的引导下,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他们自己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 四、诗意的唤醒 诗意栖居下的语文,应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闪耀生命光华的语文。学生的精神生命,要经历一个由无知到觉悟的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唤醒: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唤醒学生精神生命的过程:鲜明的视象、真切的感触、优美的想象、飘逸的情怀、深藏的意味……作不到这点,我们学的,始终只是语文的外壳而已。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生命。 因此,诗意语文的挥洒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绽放光彩做铺垫的过程……在文本阅读中与作者对话,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让语文成为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鸡汤”。这正是诗意语文课堂的绝妙之处。否则,我们的学生迟早会对语文,对语文课产生或多或少的“免疫力”。 五、诗意的智慧之光 诗意栖居下的语文,不只是知识的堆砌,更需要智慧之光的照耀。 知识,那是看见沙子就是沙子,欣赏石头就是石头; 智慧,它看见的不仅仅是这粒沙子,更是这粒沙子背后的缠绵的故事,它欣赏的不仅仅是这块石头,更是蕴含在这块石头中的赤诚的灵魂。 《海伦。凯勒》的第一课时已临近尾声,一切似乎完美。一个学生,漫不经心的说道:“我觉得海伦不残疾,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全班哗然。“好象……”“也许会哦……”大家议论纷纷。怎么办? 一会儿,语文老师语气和缓的说 :“刚才的那位同学说得也许有点道理。没有残疾的海伦,可能会平静的度过一生。但她一定平凡吗?” 从学生的神情举止中,老师明白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说:压力和动力的正比关系! 一个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说:海伦就是一个敢于挑战的人!一个说: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不只是身体上的残疾…… 老师敏锐而巧妙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切的体验到的是精神的力量。诗意语文,太需要这样的智慧,而不是太多的“目标完成”。 语文教学过程,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从而使学生达到实践语言、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的目的,带引着我们,孜孜以求,找到我们各自的伊甸园。 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让学生自然、真诚、鲜活的天性通过语文充分展现出来人生,虽劳苦,但却诗意盎然,让自己、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这片丰袤的土地上。,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优秀语文教师课堂实录评点》2. 《语文自学之道》 3.《中学语文教学》 4.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5. 《语文教学与研究》 6. 《教师博览》 7. 《中学语文教学法》 8. 《中学语文教育概说》 9. 《语文教学心理学》 10.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