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好处
语文论文之浅谈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好处 永顺县石堤镇初级中学 石冰菊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有利性 广泛性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学科广泛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密度、提高信息容量、突破教学难点。信息技术以其它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其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因素。而情境的营造是酝酿兴趣的温床。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且网上信息繁多,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知识面,更能有效改善语文学习环境。传统的语文学习环境,往往局限于课堂内,这对培养学生运用课堂以外的语言表达技巧很不理想,因为学生缺少适当的示范和练习机会,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创设情境,从而扩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相对来说形式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效果不甚理想,多媒体的出现则为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注入了源头活水,使语文课堂鲜活靓丽,多姿多彩。例如:在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真切地体会作者笔下春的美妙、清新与香甜、活力,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感受大自然给人的生机与激励,享受其中美丽的春光,体会文中作者洋溢的诗情以及那盎然的生机带给读者的蓬勃激情,更通过对《春》的学习,使我们的学生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我运用多媒体呈现出勃发的春草图、甜美的春花图、轻柔的春风图、静谧的春雨图、希冀的迎春图等五幅春景图,配与缥缈的轻音乐来渲染情景,既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又为学生走进作品开拓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又如:如我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成千上万,更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传颂,譬如: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 这个形象上。世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背影》中那深沉、真挚的父爱氛围里,感受文中父子间纯真、浓烈的人间真情,用心畅谈自己学习所得,进而产生倾述自己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父母之爱的欲望。这样利用多媒体,教师将音乐、美术、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善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产生情感共鸣,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使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学习的机会与需要,唤醒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激发。 (二)增强学生学习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的使用增多了信息传递的通道,它能为教学提供各种资料并能随机抽取。如:文学资料包括教学所需的背景、作者简介、同一作家的其它作品以及同一选题的其它作品等。这些知识资源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主动学习,自主的构建知识结构,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主体性都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进而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文本相关知识、问题的学习探究欲望,发散思维、深层探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得到对文本的独到的见解,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语文学习的最好境界,收到预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在教曹操的诗《观沧海》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作者曹操的背景资料以及图文并茂的展示诗的意境,这样弥补农村学习因受条件限制的不足——了解课外知识的途径有限。在短时间内,学生迅速地把相关知识课文联系起来,融入作者所抒写的意境中,感受诗人笔下大自然“山岛竦峙,水何澹澹”磅礴气势,体验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里”远大抱负和博大胸襟,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动:找回自信,调整心态,树立目标,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同时,由于多媒体交互性、可控性很强,很适合个体单独运用,所以多媒体不仅能在课堂上发挥优势,在课后个别化教学中甚至可以替代教师,如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老师只要安装教学光盘,学生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通过上校园局域网,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自控学习,自己调整学习方法,这一改以往传统课堂的单纯被动接受,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节省了教师的时间精力。又如我们可以在校园局域网中建立语文能力科学系统,根据语文能力的构成分为听、说、读、写四类,并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题型训练的设计,包括字、词、句、段、篇等,题型分高、中、低三级,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在完毕后,系统再给学生判卷评分。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入系统进行课后必要的训练,这样既方便快捷,又做到因材施教。当然教师在平时就要注意将课文中散见的知识点、文化常识以及练习题通过计算机软件积累起来,当教学所需时再将它们调用出来。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如果这两点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管其他形式、内容怎样合理,这堂课都是失败的。然而,多媒体课件的图、文件、音并茂,却可以化抽像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传统的授课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课外读物中的文章《社戏》,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我制作的课件,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热火朝天的谈感受,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应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它使抽象的概念,难懂的文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成为学生理解验证文章表达内容的有效途径,也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 总之,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既能让学生激活思维、陶冶情感,又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大大的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在语文科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们完全相信,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将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已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会广泛运用于其它学科。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语文新课程标准》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4、《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巧用》 5、《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