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巧用农村资源,让创意习作精彩无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巧用农村资源,让创意习作精彩无限

语文论文之巧用农村资源,让创意习作精彩无限 ‎ ‎  温岭市石桥小学   杨凌红 ‎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农村小学生生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及时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开掘富有新农村特色的作文资源,大量收集农村语言,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淀;观察农村的新面貌,观田野风光之美,观农家新居之美,体验农村新生活,感受劳动之辛苦,感受劳动之乐趣,激发学生乐于表达;构建开放的作文活动场,构建课堂虚拟情境活动场,构建想象创意活动场,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体验生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让习作更具创意,并且老师也应该和学生共同在实践中写作,达到师生能够“教学相长”,使创意习作精彩无限。‎ ‎  [关键词]开掘资源  农村特色  创意习作 ‎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有创意的表达”‎ 需要学生阅读的厚积和教师得法的指导,尤其是新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人们普遍认为农村孩子缺乏环境熏陶,缺乏语文素养,但农村小学生生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如:山川田野、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只要我们按照预定的作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能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甚至让学生亲近大自然,重视学生平时生活素材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作文“都市化”,学生就能个性张扬,进行创意表达,写出独具特色的富有“农村味”的文章。‎ ‎  一。开掘农村特色资源,丰富生活积淀 ‎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农村的大自然环境比城市丰富,山川湖泊、花草树木、禽畜虫鸟、水乡田园……这些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材料;农村小学生自小养成做家务劳动的习惯,他们养鸡养鸭,干农活……这一切城市孩子是无法体验到的。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学生以后写作时就会有述有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 ‎  1.集农村之言。“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农作物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 ‎,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再如,大雪勿施肥,冬天大雪时不能给麦苗施,因为大雪盖麦有利于麦苗过冬,施肥会加快大雪地融化。生活中的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一段段精妙语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只有学生及时记录下来,才能储藏在学生的语言仓库中。如果学生稍一放松,这些机会就会稍纵即逝。要让学生备一本“采蜜集”,随听随记,随见随记。农村学生收集、交流这些语言,既能提高农事创意习作的生动性,又能积累素材,写出农村生活的特色。‎ ‎  2.观农村之貌。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发现田园风光之美,在观赏中感受美,从而积累了作文素材。‎ ‎  (1)领略田野风光之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植物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随着气候的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只要稍作点拨,如问: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从熟视无睹的事物中,激发他们对家乡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 ‎  (2)感受农家新居之美。如今的江南水乡充满无限生机,一幢幢布局整齐的农家新居正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去观察农家园、养殖专业户、农场、迷人的绿化带、村里兴建的健身活动场地等,去描绘农家美,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或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或从门前路的变化说起,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自己的村子走一走、看一看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并完成“走进新农村”为主题的作文。这能激起爱家乡之情,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写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更有创意。‎ ‎  3.体验农村之生活。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星期天、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活动,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写出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文章来,如《养鸡》、《第一次种菜》等都富有农村特色。有一位同学在《喂鸡》的一片习作中写道:“……‎ 前天,我们班组织了爬山,放学回家感觉累死了,倒床便睡,直到吃夜饭时才被妈妈喊醒。当我捧起饭碗时,我突然想起来:鸡还没吃晚饭呢!它这时一定像我一样,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呢!这两只鸡可是我一手养大的呀,从来没有挨饿过,要是今天饿坏了咋办?想到这儿,我就放下饭碗……”看!自己养大的鸡,深知不易,多么宝贝呀!试想,没有这份深刻的体验,哪有这么“饱满”的语言!‎ ‎  4.感悟农家之民情。农村广为流传着:“邻里好,赛金宝”这句话--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正月里拜年说吉祥话,观灯猜谜闹元宵;五月端午挂艾草,吊唁屈原吃粽子;七月初七观银河,牛郎织女会鹊桥;八月中秋吃月饼;九九重阳敬老人;腊月家家忙过年,除夕守岁炮声密……还有小孩过周岁,婚嫁迎娶中的闹洞房,移风易俗等等,构成了灿烂的乡土文化,是农村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教师要提醒孩子们留意身边的这些乡风民俗,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节日让他们去参与,去体验,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每当孩子们群情激奋之时,教师要适当地点拨与指导,一篇篇鲜活的习作便应运而生了。‎ ‎  你看一个学生写的《出嫁的阿姨》的日记里这么一段话多有意思:阿姨和姨父回娘家来了,我抓住她就问:“‎ 阿姨,结婚那天你打扮得真漂亮,你好幸福啊!可上迎亲车时,你为什么大哭起来,还不肯上车呢?”一家人全笑了,阿姨怪不好意思的,她悄悄地告诉我:“悠悠,阿姨当时看到了你,想到我不能天天跟你在一起玩了,一伤心忍不住就哭了。”噢,我明白了,阿姨的哭是因为舍不得我。可我又看见外婆在偷偷地笑。吃过饭后,我缠住外婆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外婆说:“这是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出嫁的姑娘都要哭,外婆那时候哭得还要厉害呢!”我恍然大悟:阿姨的哭是假哭!没有对生活的留心观察与切身体验,不把孩子们从“二点一线”的樊笼里放飞到灿烂的现实社会中去,哪来的了真情实感?哪来的了个性化的习作?‎ ‎  二。开掘农村特色资源,构建开放活动场 ‎  1.体验实践生活。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注重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教师积极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积累,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从语文向其它学科融合:如学校举行的拔河比赛,学生情绪高涨,引导学生用笔摄下精彩的场面。中队举行了“奥运、北京和我”的主题活动,学生积极投入,广泛收集资料、校园采访等,无一不倾注着学生的心血、智慧。在体验活动中丰富了感受,酸甜苦辣真切地融入了学生日记中。个人或几个同学自由组合地进行社会用字情况调查,学写调查报告;收集新闻进行小小新闻发布回;选择其中一点畅谈感受;搜集有关的材料进行“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在社会课中针对“‎ 人口不断增长、地球资源枯竭后,人类将别无去处”这一问题分组进行激烈辩论,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激发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  2.构建虚拟活动场。在安排活动时,自由展开,形式不限,说演自由,内容自由演绎,而且可以在虚拟框架之下自由设计符合情境条件的情景,能让学生充分展露才华与个性情景活动。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堂逼真再现,引导学生反复观察,深入思考,全面把握。如录下农贸市场的“讨价还价声”,拍下饲养家畜的精彩镜头,把农民插秧的全过程摄录下来,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条件,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想象,从而写出内容既生动、又充实的文章来。‎ ‎  3.构建想象创意活动场。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通过“童话”来构建想象创意活动场,鼓励学生以童话的形式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体验,让童话中的人物形象代为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切情感。‎ ‎  (1)睹物、玩物写童话。这种方法能让孩子神思遐想,思绪奔涌,甚至一泻千里。例如让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集中在一块,让学生根据这些玩具展开想象,编排并表演童话故事,最后写童话。学生个个“乐想、乐编、乐演、乐写”,故事内容丰富多彩。‎ ‎  (2)听声想象写童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各种音响,激发情趣,引导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产生表达欲望。在指导听声作文时做到如下几点。A、收集声响。借助录音机,有目的地采撷各种声响,注意各种声音之间的联系,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B、引导想象。先反复播放声响,让学生弄懂有哪些声响,各是从什么地方发出的,为什么会发出这些声音,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C、据声写文。当学生初步想象出基本内容后,让学生独立命题,构思成文。‎ ‎  (3)根据图像写童话。收集富有童趣的各种动植物图画,迅速地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王国,图画中的动植物的生活场景很快在学生头脑中转换为自己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感受也自然而然的融入了图画,讲图画上的故事,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 ‎  (4)依据开头写童话。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表演、多媒体动画演示、影响渲染气氛等多种手段,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然后去续编各种美丽的童话故事。‎ ‎  三。开掘农村特色资源,激发表达欲望 ‎  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指导学生听,完了之后就让学生开始写,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写的时候当然是绞尽脑汁,非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上每一堂作文课之前都作好精心的准备,为学生创设各种写作的情境,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把作文课上成“自主作文课”‎ ‎,成为学生倾吐情感、记录生活的写作实践课,这能激发学生创意表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1.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创意习作兴趣 ‎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探索它。兴趣对于学生达成有创意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培养他们创意表达的兴趣。‎ ‎  (1)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丰富体验 ‎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可学生对眼前的事物往往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对周围环境缺乏观察力,更谈不上有什么感受。因此,开放课堂空间,让孩子们走进生活,积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如有顺序、有重点、抓住特点、展开联想等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留心观察,认真体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灵感,变生活为写作的源泉,更重要是可以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于是,我要求学生写小随笔。即把所见、所闻及所想用两三句或一、二百字记录下来。开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任务,提出一些小随笔的要求。如:“‎ 请注意观察妈妈做的某道菜的程序、动作,并品尝一下味道,写一段通顺的话”。“春天来了,请注意观察学校或花园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写一段话。”这样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学会如何观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有了写作素材,学生作文就有话可说,对作文就有了兴趣。‎ ‎  (2)了解学生喜好,激发创意表达兴趣 ‎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当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时,就会把这种创作性极强的精神劳动当作一种乐趣、一种需要,进而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教师要注意发现、了解学生,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可促进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从而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人和事的特点,在“随笔”的基础上加以具体的描写、叙述,逐渐由段到篇成文。以兴趣促进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创意表达欲望 ‎  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 现在小学生生活环境比较稳定,家庭--学校--家庭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感到比较单调。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而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掌握写作材料的过程。所以,可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如在指导学生写春天时,先展开“我为春天照张相”的摄影活动,要求他们找新颖独特的题材拍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愉悦地参与这项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开拓了视野,克服了习惯性的思维方法,敏锐地发现可以从各个侧面反映春天。‎ ‎  2.运用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创意习作能力 ‎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注重利用多种渠道、从多种角度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以求提高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  (1)口语交际课为创意习作奠定基础 ‎  “说”是口语交际必不可少的环节。“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写”的好坏,因此上好口语交际课很重要。首先,要让孩子爱说。在教学中,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放假回来,教师可对他们说:“大家好久没见了,你有什么新鲜事要讲给大家听吗?”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旅游的事,有的说过年的事,有的说学习的事……‎ 好不热闹。其次,要让孩子会说。在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没头没脑的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引导他们学会说。当介绍人或物的时候,总要先让学生确定说的顺序,按顺序观察,按顺序描述,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渐渐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为有创意的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2)阅读教学渗透习作方法和技巧 ‎  阅读教学中学习有创意的表达,必须因文而异。观察各具特色,就要在学习观察方法上下功夫,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只要在观察上有特色,都可以作这方面的指导。学生开始写作文,写作方法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空洞的讲是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总不忘向学生渗透基本的写作方法。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可设计与写作方法有关的问题:“作者是怎样安排内容的,写了哪些方面,重点写了什么?”在探讨明白这些问题后,学生就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渗透,学生写起文章来也开始有板有眼的了,不再是杂乱无章的了,不再是平铺直叙了。持之以恒,学生的有创意表达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当然,也不能让学生照搬照套,而是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  (3)作文讲评中进行创意表达指导 ‎  ①备好作文课。每讲一节作文课之前,教师都要仔细分析作文要求,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合理的环节,确实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写好下水文。常言道“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 ‎,老师要想体会到学生的困难,写下水文是最好的途径。通过写,可以知道写这一题材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而且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上《我最喜欢的颜色》这堂作文课时,我将语言平淡的一段话读出来,让学生评价和修改,由于老师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他们个个都争着帮老师改作文,然后我按照学生的要求进行了补充和修改,文章生动了,他们有了成就感。再次,关注个别学生。对胆小的学生,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并给予鼓励。‎ ‎  ②指导有创意表达。一是展示,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示有创意表达的成果,或是由学生自己朗读和谈体会,或是由老师的朗读加评点,让同学从中享受有创意表达的喜悦,和潜移默化地从同伴的成功习作中学习有创意的表达;二是着眼于有创意的表达指导修改,引导学生对平淡的作文加以修改,使之成为有创意的表达。‎ ‎  (4)利用评改,提高创意表达能力 ‎  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层次学生习作中的点滴进步,小到字、词、句,大到段、篇的一点一滴可取之处,给予充分的鼓励。例如:有的学生作文中用到了最近学过的新词,就说“刚学的词就用得恰到好处,真是活学活用、善于积累的好同学。”有的孩子句子写得好,教师可把这句话用波浪线标出来,在旁边写上赞美的话。以此导向性的评语明确作文的要求,规范写法,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其次教师还要加强创意表达力度。一篇好的文章不单单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在反复推敲、不断修改中诞生出一篇篇佳作,可见,“修改”‎ 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加强学生对作文自评和互评的力度,给予学生改进的机会。评改可以在同桌或同班里进行,要求对字、词、句、段、篇以及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方面全面衡量;并且指导写评语。第一次要求写出几句评语,以后每次递增,保持下去,直到能把整篇作文评改得较有条理、较完整为止。自评和互评改变了原来“一言堂”的现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意表达水平。‎ ‎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资源,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体验生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并且老师也应该和学生共同在实践中写作,达到师生能够“教学相长”。教师力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创新,寻求农村学生写作的一些规律,使学生在体验中观察,在体验中习作,在体验中成长,让创意习作精彩无限。‎ ‎  [参考文献]‎ ‎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  2.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  3.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  4. 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04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