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让阅读向着鉴赏进发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阅读向着鉴赏进发

语文论文之让阅读向着鉴赏进发 ‎ ‎ ‎ ‎  温岭市锦园小学  邵灵燕 ‎  [内容摘要] 实现“轻负高效”的语文教学,要求真感受,深阅读。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上看,这种真阅读,实质上已有鉴赏的意味。因此,阅读教学要入情:整体阅读,连贯感受,体悟情感;要入境:层次阅读,激活联想,还原情境;还要入理:反哺阅读,审美判断,理智演绎。让鉴赏阅读不降格成单纯的技巧训练,而是对学生的素质与修养的陶冶,成为精神共享与重构的创造性活动。‎ ‎  [关 键 词]  阅读  鉴赏 ‎  新课程文质优美,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视阅读与积累,重视以读为本,提倡主体单元教学等等。但它在受人欢迎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少困惑:如如何让现在的孩子爱学会学?教学知识点怎么找,人文性将走向何方?如何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健康地发展?简单地说,如何顺应形势,实现“轻负而高效”的语文教学?‎ ‎  还是先到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找找理论途径吧。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它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含,同时又借语言载体而呈现。它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语文课程也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它的外延链接着生活,它高于生活,也融于生活,活于生活。因此,需有独特的感受力,高雅的审美鉴别力,有灵活接纳与应用的意识。新课标还指出,语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能动过程。要鼓励学生自觉阅读,自主感悟,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  新课标的这些理论途径似乎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但我们也发现,这其中包含了新时期要走进“轻负高效”课堂学习的学生基本特征:会咀嚼语言文字,品味含意,领会人文思想,并能融于本真思维。又能欣赏课文独特的言语方式,并能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及情感因素,借这种方式,合适地表达。既能受到浸润,移情其中,享受其中;也能欣赏鉴别,将物人格化,渲泄其外。‎ ‎  这样双向的建构过程,非“评议”或“评赏”、“赏析”能统之,而恰巧契合的是“鉴赏”。那么何为鉴赏?它来自艺术领域,指在充分了解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表现风格等多方面进行欣赏和鉴别,从而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这给语文阅读以极大的借鉴意义。换言之,鉴赏性阅读,能让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内外而内的感受与体验,欣赏和鉴别。透过语言文字,借助自身的生活积累和审美积累,便得自己得到理智上领悟与情感上的陶冶与丰富,得到美的享受、生活的启迪和社会历史的感悟。‎ ‎  这样的阅读,能有效地避免“表面语文”、“浮华语文”,让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本质性学习中,沉醉于率性的氛围里,从而深度语文,富化语文。并且小学生步入中高段,其学习经验、心智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是能够运用这样的深度阅读的。那么,就让真语文学习,沿着深阅读之路,向着鉴赏进发吧。‎ ‎  一、入情:整体阅读,连贯感受,体悟情感 ‎  阅读的高级境界,是实现精神的愉悦,在情感天堂里共享生命的本真。小学的阅读教学,要达到教师、学生及文本三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这对深度语文来说,是完全能够实现的。通过品味,咀嚼,达到“还我真情”的境界。‎ ‎  1、追溯情由 ‎  每篇文章的得来,都有它特有的写作背景。或因受社会时势的刺激,或由对生活遭遇的感慨,亦或是出于敏感思维的捕捉,于是情动而辞发,披情而入文。这种表“情”性强的文章,常常渗透着美好人性的教育思想。教学时,必定要紧扣其情感发生、发展之路,从而准确悟情。‎ ‎  如《再见了亲人》,补充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资料,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魏巍笔下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是亲人”‎ 的情感境界。《劳动的开端》选自吴运铎的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其实是作者少年时期真实生活的写照。吴运铎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2岁就当了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别了,我爱的中国》,由于当时国家动荡不安,正处与水深火热之中,很多人由于受到蒋介石及帝国主义的迫害,不得不保存实力,离开祖国。郑振锋先生也是不得不离开中国,前往法国的。所以这份不忍之情溢于言表。教学这类课文,只当介入这份情由,才能推波助澜,由内心深处打动学生,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  2、还愿意象 ‎  借景抒情、借物抒怀是文章常见的表“情”形式。那些承载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在文学范畴里,称为“意象”。此时之物已非单纯为物,它已蒙上了作者寄托其上的情感。小学也不乏这样的文章。只不过有些课文明显地体现,有些藏得比较深而已。要想领会这份真情,就须得透过“意象”,而后获得真性感悟。这样的过程,其实是就鉴别、评赏的过程。‎ ‎  《鸟的天堂》中“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春》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此处的“闪耀”、“逼”字何其传神。可是如何品赏呢?还得回归课文所描绘的具体景象,想像出文字所构建的情形。不难看出一是这些叶儿确实绿,绿得发亮;二是作者的喜爱之情洋溢于词,使景物沾染了作者当时的感情色彩,把景物人格化了。此时之景,既是景物的自然状态,更是作者对它们的特独感受。引领学生理解这种物化了的情思,便是对它美的鉴赏。‎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讲了作家肖复兴少年时代的一件难忘之事。随着作者对叶圣陶老先生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他对叶老的崇拜之情也不断加强。而承载着这份浓浓的,真挚的情感的,就是叶老先生家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时候的爬山虎,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场景介绍,更不是只为烘托主体的景物描写,而是已寄以作者心情直至深情的物象,即为“意象”。每次的出现,都伴着肖复兴当时特别的心理感受。如何读懂这寄隐在“爬山虎”里的情感?那还得从事情的本身入手。借“事”来品“情”,由“象”而悟“情”。‎ ‎  3、体悟隐语 ‎  文章表意,常有只说其一,隐去其二的现象。这类语言可称之为隐语,或是说这些语中还有弦外之意,言外之意。这并不惊奇。因为这是出于表达的需要。有时,由于大局的需要,不便明言;有时,要为维护他人尊严考虑,不能全说;还有些时,是为情势所逼,不能明说。尽管委婉方式不同,但要表达之意,却分明地饱含其中。‎ ‎  《晏子使楚》是为经典的隐语。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全是隐语取胜。晏子为何不明说楚国是“狗国、下等国、强盗国”,楚王是“狗王、下等王、强盗王”?因为晏子怀“出使”之命,旨在两国调和。尽管楚王自恃强大,一而再,再而三地想侮晏子而辱赵国,但使命使然,晏子只能隐约在反击,既顾全楚王的面子,也不辱使节。理得这番智慧,才会让学生由衷地佩服,自心底读文。‎ ‎  文章的背后,都是作者的深情。深度语文,必得披文入情,而且移情入文。这样的过程,学生与文本深刻对话,进而感同身受,在鉴赏之味下,悟得真情。‎ ‎  二、入境:层次阅读,激活联想,还原情境。‎ ‎  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叶老先生的教诲,向我们展示了达到理想教学境界的一条好路子。深度语文,就要让学生“心临其境”,进入语言文字所构建的情境中去。好像身已进入课文的情节中,或是说,文中之事仿佛就发生在身边,自己就在一旁,一直关注它的发生发展。“意若出吾心,言若出吾口”。由此可见,学生要入的语境,不是孤单的、静止的画面,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类似于真正生活的艺术境界,它存活于学生的思想深处,在脑中构建着一个无限大的世界。‎ ‎  1、心灵感应 ‎  《老师领进门》中,有这样的情节,田老师的故事,让我恍如身临其境。可以推断,现实的课堂上,也必定有这样的情形。学生听得特别认真,眼睛直愣愣地盯着老师,一脸凝然;课下直惊叹怎么就下课了……不用说,这时的学生已经入境了。当外部的语言与学生的心理语言的契合时,他们不再言说什么,心灵随着外部语言的描述,而在心里建构着相应的情形,甚至于把自己也虚化为这其中的一员,自以为是地修改着、重构着这样的情景,还偷偷地自乐呢。‎ ‎  实现这种情境,其实有章可循。老师可配以特殊的教学手段,如“眼睛指名法”,不呼人名也不用手指,只在师生目光对接的方式指名作答。再如“师生对接法”,老师只说前半句甚至是领句的几个词,下文由学生接着说。这种方式好多班级都在用,足见其使用率之高,效益之好。在这些辅助措施之下,还要营造宽松、融通的课堂氛围,进行多元地对话,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二度、三度阅读,课上相互启发,由他人言而想到了自身的事,进而谈出自己的切身体会。如此之下,学生已入境矣。‎ ‎  2、想像创造 ‎  想像是一种积极的多元重构思维。想像中的事物,不是孤立的。它在前后联系中,展示着某一情景的发生发展。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精神世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补白,模拟情境是常用的阅读方式。‎ ‎  如课文《检阅》,博莱克精神抖擞、与全队保持一致的行进,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这个小伙子真棒。可课文除了这,再没其他语言直接写博莱克,更无从提到腿残疾的他是怎么练会队列行进的。这时,老师引领同学展开想象,他平时会是怎么练的。这处的开拓,只要学生想到了自己的出操队列或是演出排练,自然能将此稼接,创造成腿不方便的博莱克刻苦训练的情形。有生活原形的参与,想像便也真实。‎ ‎  3、通感意会 ‎  学习,并非只是智力现象,它需由非智力因素如情绪、习惯等的多维参加。要想实现高效的阅读,必须关注学生多感官的联合参与。常态课堂中,常有配乐朗读的环节,其实让乐感美化语感,借音乐的节奏、情绪来渲染朗读思维,从而让出口之声动情动听。其实这过程就是通感思维的提契作用。这种思维,能架起两种不同的感官间的联系,呈一种多元共存、相互依托的境地。此时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它能联系前后,沟通物我,能将课文情境与自己的生活情境进行对接,跳跃性地理解。有时可能嘴上说不出说不清,但心底绝对已涌上相应的意感。‎ ‎  试举一例。《尊严》一课,当一群逃难的人到了沃尔逊镇,他们受了当地人的救济款待。“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课文两次出现了“狼吞虎咽”这个词,可见它对理解人物的重要。有两位老师作了不同的处理。甲老师问:“”,乙老师却说,读着狼吞虎咽,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形?显然,乙老师的设计更有艺术性。直问“狼吞虎咽是什么意思”,也许学生会感觉到形容非常饥饿,但绝对不会联想到“大口大口地吃着”、“嘴塞得满满地”以及“一口没咽下去,马上又塞进了食物”等情形。乙老师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活生生的生活情境,一个具体可感的意义构建。其词性与语感的活度及生存空间也更大。‎ ‎  语境,一头紧扣文本,别一头激活了学生,生活事境与艺术情境能在此有机地交融。引学生入境,实现了文意跟情意的沟通,在学生的潜意识层次进行着深度阅读。这样的境地,正是鉴赏这种阅读行为的本质阐释。‎ ‎  三、入理:反哺阅读,审美判断,理智演绎。‎ ‎  在认知行为中,有一种“月晕效应”,当建好第一印象,以后的任何事都会按此观点去解构事件。第一印象好,对任何事件都会朝好的方面去理解。而第一印象差,则什么都会与坏意识相勾连。阅读教学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在全读课文后,再深入细致地二次阅读,带上初读时的美好感觉,照应品读的全过程,并最终归到一个言简意骇的程度,提升至入情入理的境地。‎ ‎  1、归类比较 ‎  新课程以组的方式,将相关的课文编在一起。每组课文都有共同的主题,而组内的内篇课文在围绕主题的前提下,又有各自要体现的方面。这种“同而不同”的排列方式,为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清晰地感悟这种主题?笔者认为,还要从编者的意图、即教材本身的特点上录找突破口。‎ ‎  如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分《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和《大自然的启示》这四篇课文。其中《大自然的启示》一文中又分为《“打扫”‎ 森林》和《人类的老师》两个方面来呈现。但仔细阅读后,发现这些内容又可重新分类,《自然之道》讲了要遵循动物界的自然生长规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通过揭示黄河变化的原因,突然环保的重要意义;《“打扫”森林》是说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蝙蝠和雷达》以及《人类的老师》则从仿生学的角度突出了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这种同主题下的细微变化,只当学完整组课文后,才可体现。‎ ‎  2、透视鉴别 ‎  真性阅读,得透过字词句所构建的情境画面,悟得文章的主旨。这在外国经典课文的教学中尤显重要。新课程在体现人文性的方面,有着独到的设计,许多体现着外国文化的经典文章被选入课本,这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是个极大的冲击。然后,它也将也成为一种有益的资源,丰富着小学语文教学。‎ ‎  《检阅》一文,儿童队员们在最重要的一次游行面前,没作二想,仍将残疾的博莱克放在国庆游行队伍中,而且是放在第一位。这对中国的孩子来说,好像显得不可理解。如果是在咱们的身边,要做这样的事,很可能不是这个结果。而在华沙,这事却很自然。而且还有那么多观众投来赞许的目光。“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以及观众都对“这个小伙子”博莱克付出了人性的关爱。也就是说,虽然处理这件“棘手”的事的方式不尽相同,而真正要显示的主旨却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引领着学生通过阅读,透过事情的表象,获得理性的认识,从而也获得了生活的启示。‎ ‎  3、能动阐发 ‎  阅读需要一个“来回”:从文本中领悟主旨,体会真情,走入心中;又要从学生本身的获益程度出发,浸润个人的独特体验,以自己能够的方式,外现出来。“入心”时,既遵循着文本的本意,顺着学生理解的情路走入心中;“出口”时,盘旋于思想后,经再加工,顺乎个性的言语方式,而外现。‎ ‎  让学生以最优化的方式“入心”或“出口”,都需经历一个沉淀与提炼的过程。老师要创设最融洽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说出口,感受多,则多言,感受少,则少说。同时调动所有旁听者的学习志趣,参与优化发言者的言论行动来。教师在此过程中,作统引,对发言者及评议发言者都作相应的提升。相信,坚持这样的过程,日积月累,日渐前行,学生的阅读及表达能力必将获得质的提升,并最终上升至理性的认识。‎ ‎  应该说,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的巧妙结合的境界,才能体会文章深长的意味。这样的程度,是阅读的理想境界。而结合于小学生的阅读,应让他们识得其中的理趣,即以活生生的生活事例为支撑的,以自我生活经验为底色的理性认识。‎ ‎  阅读,应是多元共享的永恒话题。故尔深度阅读,走向鉴赏性阅读,不应是单纯的技巧训练,而是对学生的素质与修养的陶冶。品语言,明层次,赏主旨;感受情,体悟境,鉴别理。这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主观能动的反应,以自己的经验和联想来补充文章内含,让阅读成为精神共享与重构的创造性活动。‎ ‎  参考文献:‎ ‎  1、《小学学科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盛春荣   云南美术出版社 ‎  2、《美学是什么》  周宪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语文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