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基层干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5篇(三)
基层干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5篇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目标内涵不断丰富,小康社会建设持续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面小编整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1 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是总书记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这篇文章中的重要观点之一,也是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确定是基于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于这一基本国情,确立了绝对和相对双层的目标设计。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各地在历史基础、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状方面的差异性,给予各自相宜的发展目标,同时尊重不同社会群体、个体之间的客观实际状况,激发各社会阶层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这种多维双层目标设计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对应,是小康社会“建成”与“全面”的有机结合。 绝对标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坚持绝对标准,就是聚焦建成全面小康的短板和弱项问题。绝对标准往往具有明确的指标和任务年限,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脱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的绝对指标,是指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完成脱贫摘帽目标指向上是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的。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这一脱贫标准,目前还有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任务仍然繁重:一是部分困难群众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问题;二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三是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问题;四是还有贫困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为此,要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在设定期限内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为保障绝对目标的如期实现,健全社保兜底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不可少,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也就是说,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是绝对标准的标配。依据绝对标准,决战脱贫攻坚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合一致的。 相对标准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与绝对标准相比,全面小康相对标准的设定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是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是在绝对标准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它涵盖了发展主体的全面性、全维性和全域性,既适应了新时代人民生活需求的多面和多层次,为一些发达地区预留了更高更辽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又有效地增强了发展的弹性,使国家能够有力量有底气应对各种偶发的社会问题和差异化利益诉求所带来的震荡和冲击,体现了包容型发展的特质。此外,相对标准更侧重于满足包括非贫困人口在内的社会群体对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更着眼于与下一阶段国家发展目标的有效衔接。从这个意义上看,相对标准是基于绝对标准又高于绝对标准,是衡量全面小康质量成色的标尺,是经过努力可以争取达到的“良好”或“优秀”的标准。 统筹兼顾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行稳而致远。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绝对与相对不同层次的标准是为了避免工作中不顾客观实际“一刀切”,不分主次轻重打乱仗、“眉毛胡子一把抓”。绝对与相对标准,一个底线一个适度提高,一个硬性要求一个灵活多样,一个管兜底一个向长远。二者共同擘画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蓝图。另一方面,二者之间需要保持有效的契合,不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顾此而失彼。 明确了绝对标准,就是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标准。强调绝对标准,就是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推动各级党组织尽锐出战、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今年尤其要聚焦决战脱贫攻坚的任务,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工作难度大的县乡村,攻克最后堡垒。坚持绝对标准,就是要强化底线思维,加强监督,严格验收,善作善成。看重相对标准,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完成脱贫攻坚战绝对指标的过程中,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等多方面建设,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做准备。坚持相对标准,就是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争取以更优异的成绩迈入全面小康。坚持相对标准,就是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发展。 坚持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的辩证统一,彰显了底线思维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保障了我们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行稳而致远。当然,无论是绝对目标还是相对目标,都是中国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坐标方位,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握好绝对与相对标准之间的尺度,脱贫攻坚的步伐将走得更为稳健。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2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直接关系到广东经济社会稳定大局,也事关广东乃至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总书记强调,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为广东经济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要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把广东由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精准有效补短板,就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恢复经济平稳运行,稳定就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 精准稳妥推进农业企业复工复产,以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的根基在产业,产业兴则经济兴,以复工复产推动产业发展,确保抓好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这一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是要精准稳妥推动涉农项目复工复产,开展“一对一”的复工复产防疫指导,精准施策,积极为以农业经营为主体的企业复工复产创造良好条件,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扶贫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农村养殖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强化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对疫情影响较大的农业企业,将其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帮助企业享受用水、用电、用气缓缴费用,税收减免和享受金融支持等政策。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给予稳岗补贴,实施“五险一金”费用缓缴和阶段性减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合理加大对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政策倾斜力度,降低相关企业生产运营和融资成本,重点帮扶因疫情影响的农畜产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 促进农村劳动力返工就业,加大就业扶贫力度 积极有效帮助贫困户返工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是应对疫情影响及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就业扶贫方面,要优先促进贫困地区就近就地就业。各类涉农项目可安排当地民众参与,包括贫困劳动力、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扶贫车间+居家生产”和“企业订单+居家生产”居家就业模式。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要主动了解掌握各地就业动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渠道,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务输出地和劳务输入地精准、无缝对接。 创新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拓宽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着力解决扶贫农产品滞销问题。一是要全方位排查当地农产品销售情况,尤其是摸清扶贫农产品滞销情况,制定应急销售策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扶贫农产品销售通畅。二是要拓展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广东消费扶贫月网上行”等平台,加大产销精准对接力度。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通过线上和线下多元渠道购买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和服务,以市场消费的形式帮助贫困户拓展收入来源,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此外还可以引导农产品进超市,鼓励帮扶干部发朋友圈推荐,鼓励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集中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三是创新销售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进一步协调电商企业,为贫困地区设立扶贫专卖店、电商扶贫馆和扶贫频道。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及明星代言的形式,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力度。 深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常态化防疫期间,要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保证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平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是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的关键抓手,是确保“三农”工作正常推进的基本条件。这项工作的落实需要深入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全面推动我省农副产品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采取储备调节、加工奖补、信贷贴息等措施,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在农产品保供稳价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做好监测预警和产销对接,可采取农产品运费和销售补贴政策,鼓励瓜菜等农产品销售调运。三是打通绿色通道帮助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在抓好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畅通农产品物流、提升农产品市场交易能力、稳定农产品市场预期等方面,抓紧研制相关配套政策,协调各部门解决农业企业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问题。 提高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助推农村农业农民提质增收 常态化防疫期间,线上购物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这表明,借助互联网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对于缩短城乡差距、服务“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大系统工程,都具有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由政府牵头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建设“三农”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水平。建立重要农产品产业链大数据研究创新中心,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保障检测发布制度。通过广泛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进一步畅通“互联网+农产品进城入市渠道”。要切实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集成应用的研究开发,全面提高“三农”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3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甘肃要勇于克服疫情影响,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定不移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面对千百年来贴在甘肃身上的贫困标签,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战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事关人民福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甘肃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全面提振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在思想上强化“摆脱贫困”的意识,在行动上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拿出“敢死拼命”的精神,把未摘帽县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把牢目标标准,加大攻坚力度,落细“一户一策”,严格落实挂牌督战机制,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在既定时间完成艰巨的脱贫任务。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巩固脱贫成果有效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甘肃各地主动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复工复产企业对接联系,及时掌握、发布和推送用工信息,采取点对点的方式输送务工人员,加大农民工返岗和转岗就业力度;通过帮助龙头企业、扶贫车间解决防疫物资、原材料供应、产品外运等方面的困难,支持和激励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各地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巩固脱贫成果有效结合,全力排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精准落实应对疫情影响的关键措施,努力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脱贫攻坚战决胜收官。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重点人员为重点,健全自上而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包抓责任链条,集中一切资金资源和人力精力,向最后贫困堡垒发起总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切实有效防范和化解返贫致贫风险。近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组实地督查甘肃脱贫攻坚后认为,甘肃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总体解决,已摘帽贫困县脱贫质量较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吃准摸透相关情况、底数和问题症结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挂牌督战、“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结合起来,扎实有效推动问题解决,及时消除影响脱贫的各类风险隐患,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各地要保持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已摘帽县要坚持频道不换、靶心不偏、力度不减,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向未脱贫人口倾斜聚焦,做到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要咬紧牙关、再加把劲,持续抓好产业增收和就业增收,动态排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强化对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高度重视防止返贫致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及时监测预警、跟进帮扶,有效防范和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有序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序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加强普查质量控制,严格统计执法和普查纪律,高水准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对照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始终坚定目标,强化工作举措,以挂牌督战县村为重点,见底见效抓好问题整改,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结合甘肃实际细化实化有关政策要求,巩固和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完善政策措施和强化落实,继续加强监测帮扶防止返贫致贫,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稳岗就业、产销对接、脱贫攻坚普查等重点工作,巩固和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借鉴脱贫攻坚经验,探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有效措施、方式和机制。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我国经济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在此背景下,我省上半年实现了1.5%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增速居全国第8位,呈现出疫情有效控制和经济较快企稳的有利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多项成绩显著,引人注目。一是经济快速回升,增长率在8年之后,再次回到全国第三位,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如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项目投资发展动能,我省很有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二是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伴随祁连山生态修复的持续推进,蓝天白云绿水已经成为甘肃新常态,重大风险得到有效掌控,特别是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9%,贫困人口减少到17.5万,67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剩余8个县今年将如期摘帽,曾经苦瘠甲于天下的陇原,将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迎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刻。三是新发展举措推陈出新,如十大绿色生态产业、现代寒旱丝路农业、榆中生态城等一系列发展新举措持续推进、成为发展亮点。 当然,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我省“六稳”“六保”工作还存在现实压力与挑战,特别是在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绩,要结合“六稳”创造性地做好“六保”工作。一要持续推进保居民就业的工作,要创造性地开拓各种公益性岗位、各种就业形式和途径,切实解决好大学生、退役军人、城市低学历人员、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二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保基本民生的政策指向,把建设标准化幼儿园、标准化中小学、解决中小学“三点半”“四点半”作为城市民生的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认真推进,用民生亮点打造幸福民生。三要坚定不移地通过活跃市场来保市场主体,让各种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在自由宽松的经济氛围中赢得发展,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市场氛围和阳光透明的政策环境。四要把保粮食能源安全作为我省优势产业提升的历史性机遇,坚定不移地推动我省从农业大省、能源大省向“农业强省”“能源强省”的创造性跨越,创造性地形成新项目、抢抓新投资、实现新提升。五要把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为我省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布局的重大机遇,大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勇于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形成我省厚植发展优势,实现赋能蓄势的战略载体与项目抓手。六是在保基层运转方面,既要“保”、更要“扩”,做到“保、扩”结合。一方面确保基层有序运转,另一方面要敢于推动扩大内需,并且敢于在扩大内需中活跃经济,刺激消费,增加财政收入。 总体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态势,在我国得到了有效防控,在我省被全面抑制,疫情对我省的冲击影响明显较小。特别是我省外向型经济比重很小、经济具有较为典型的内循环发展特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省平衡东中西区域发展的地缘优势不断显现,发展氛围与预期整体趋于优化提升。因此,伴随“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战略、构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指导意见、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与政策机遇的不断推进,我省再次迎来了在“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历史机遇,亟须通过创造性的政策转化、化危为机,实现高质量、有特色的全新发展。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5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关键一步。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注定是一场艰苦的“大战”、艰难的“大考”。这一年必然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现在离年底收官交账还有4个多月时间,我们离全面小康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使命伟大,形势逼人,让我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强烈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决战决胜的信心,提振决战决胜的斗志,坚决打赢全面小康的决胜之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中央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高质量脱贫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力度补上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和弱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改善上,特别是对困难人群要落实政策、加大投入、有效保障。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许多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贫困线下。要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啃下剩余的“硬骨头”,就必须坚决防止因疫因灾返贫致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推动脱贫摘帽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关系党的使命宗旨,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退不得、输不起的战争。要以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保证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要打好长江和鄱阳湖重点流域禁捕退捕攻坚战,抓紧解决退捕渔民的后顾之忧。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积极开展绿色创建,让“绿水青山”变为造福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环保警察”做法,用法治为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 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警钟长鸣,警示高悬,全面排查风险、找准最大风险、有效化解风险。这次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些领域的风险可能会传导扩散、碰头叠加。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紧盯“后疫情”时期可能引发的风险隐患,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加大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总之就是要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再立新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百年追梦。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坚决完成的硬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落实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的部署,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基层干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5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