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各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打算(5篇)
各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打算(5 篇) (篇一) “十三五”期间,县经济贸易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 门的协作配合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定位和目标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现总结 如下: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工业方面 1.主要成效。 (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29.9 亿元,增速 14.6%;**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32.5 亿元,增速 12.8%; **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11.2 亿元,增速-21.5%(主要原因为铝厂停产);**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14.07 亿元,增速 12.4%;2020 年 1-8 月,完成工业增加值 9.68 亿元,增速 6.9%,全市排名 第 5。“十三五”期间,我县工业经济除**年因铝厂停产负增长外,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正 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能源运行调度。火电:**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发电 192.1 亿千瓦时。风 电:已建成风电项目共 4 家,即白马山风电场、花坝风电场、坡渡风电场和白马山二期风电 场,装机 144MW,**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已发电 6.4 亿千瓦时。正在建设的风 电场 4 家,即黄莲坝风电场、茅龙风电场、假果山风电场和大顶山风电场,计划装机 19.35MW。 (3)全县 63 处煤矿全部参与兼并重组,兼并重组保留 30 处,拟建规模 1215 万吨/年。我 县共开工建设煤矿 6 处,产能 210 万吨/年。建成投产煤矿 4 处,产能 195 万吨/年。建成瓦 斯发电站 15 台,共 8500kw。完成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煤矿 4 处,全部生产矿井实现机械化 开采。截止 2020 年底,预计煤炭产量共完成 800 万吨左右。完成 30 万吨/年及以上手续办 理的煤矿预计达 26 处。截止目前,正常生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全部为二级。 (4)**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 60.9 亿元,2020 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市下目标为 138 亿元,截至 8 月,已完成 86.68 亿,预计今年将完成 138 亿元目标,目前我县规模以上 民营企业有 39 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用工人数有 0.66 万人,截至目前已完成民营投资 累计 35.13 亿元,累计新增就业 0.71 万人。民营企业在实施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中主 体地位凸显。 2.工作措施。 (1)“十三五”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 工业。一是先后成功引进以央企中电建、中广核为代表的风力发电企业和以源锦水泥为代表 的大型民营企业,并如期实现建成投产。二是抢抓遵钛集团“退城进园”机遇,有序推进遵 钛集团整体异地搬迁建设。三是努力实现煤电化良性循环互动。四是积极推进煤矿扩能技改 建设。五是加大大顶山风电场、假果山风电场、黄莲坝风电场、白马山二期风电场建设力度, 确保尽早建成投产。六是定位好园区发展方向,释放园区功能,建成标准化厂房 46 万平方 米,引进入驻企业 148 家。七是初步形成以康利食品、宇强食品、老高山酸菜、彩阳酒业、 爱康酵素等食品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工业体系。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3 家。 (2)监督管道企业落实管道安全保护主体责任,保障能源安全运行。一是要求企业区段管 理员每月以徒步巡查的方式对管道进行全方位巡查,做到全覆盖,认真检查管道是否存在安 全隐患;二是对三级高后果区、易打孔盗油点和重点部位每月巡查两次,每周对沿线阀室检 查一次,并做好检查台账;三是对第三方施工点严格管理,每日检查一次;四是严格监督巡 线员日常管理,要求巡线员每日对管道巡查一次,三级高后果区每天巡查三次,每天必须在 微信群进行零汇报。 (3)培育支柱企业。我县坚定“工业强县”思想,毫不动摇地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县经 济的主旋律。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打造煤电、煤化工、铝 钛及铝钛加工产业集群,培育了以煤化工、火电厂、海绵钛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支柱产业项目, 发挥了极大的吸附效应,构筑了全县经济的支撑骨架,同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 件。培育了彩阳集团、森航集团等一批极具潜力的骨干民营企业,为壮大我县民营经济总量 做出了积极贡献。 (4)打造园区,发挥集聚效应。针对我县企业长期存在的布局分散、重复投资现象,近年 来,我县政府把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争取,成功 获批并建成了娄山关高新区和娄山关经开区。为搞好园区建设,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 施,高标准完成了连接娄山关经开区交通要道蟠龙大道建设,并高质量建成了经开区水电等 配套设施,为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5)“十三五”期间全县境内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有 6900 多家,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 收、拉动就业等方面作用显著。由于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行业,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 竞争力较弱,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我县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高企业综合实 力,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我县主要采取支持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 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在信息化、互联网+、绿色发展、产融互动、商 业模式等方面实行创新驱动,引导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围绕产业转型开展公共服务,鼓励小微 企业主动与产业链上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围绕核心能力,结合地方特色,形成具有一定品牌 的特色产品、特色服务,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6)切实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 新冠肺炎感染疫情联防联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序 恢复企业生产,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同部署同落实,组建工作专班深入拟复工 复产的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及时帮助煤矿企业安全复工复产。 (二)商务方面 1.主要成效。 (1)“十三五”期间,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154 亿元,年均增长 10%,社零入库企 业数增到 43 户。新(迁)建加油站 8 个、加气站 1 个,准备开工建设的加油、加气站的 8 个,原址改造 12 个,投资总额 8500 万元。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业建设,努力繁荣城乡市场, 已基本形成了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并存,新建专业市场 2 个,综合市场 1 个,新建商贸超市 4 家。构建起了多种经济成分、市场流通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和遍布 城乡的流通网络,基本满足全县各类、各层次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网络零售额从**年的 2000 多万增长到 2020 年 1 亿元,年均增长 75%左右。现有大型 电商平台店铺 158 家,自建平台 47 家。 2.工作措施。 (1)开展消费促进工作,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一是组织企业节假日开展让利活动;每年 的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大型的超市、商场等开展让利促销活动,让利范 围在 20%左右,各大超市在节日期间的销售额年均增速在 23%左右。二是注重品牌打造。实 行“品牌营销”战略,在做好现有品牌的管理和保护下,进一步抓好中国驰名商标、贵州老 字号等品牌的申报,重点打造“**方竹笋之乡”的知名品牌。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配合相 关部门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中国竹业学会暨首届遵义方竹丰收节》。将具有本地特色的“娄 山关黄焖鸡”、“金老爹牛肉干”、“新站月饼”、“山坡豆腐干”、“老高山无盐酸菜”、“花秋土 鸡”等本土品牌进行重点保护和培育,扶持其成长为拥有走出贵州、走出中国的底气和实力 的企业。 (2)强化成品油市场管理,确保经营安全。一是规范成品油项目建设。“十三五”之初,为 规划布局好我县加油站位置,明确专人负责,在全县范围内调研,按照全市总体布局规划, 确定了我县加油站“十三五”规划,并报批,按照规划明确业主,并按程序申报。在“十三 五”期间报批了 3 个加油站,拟建的加油、加气站的 5 个,加油、加气站布局合理,建设符 合要求。二是强化制度管理。为确保成品油市场的有序进行,对成品油市场的管理强度加大。 三是搞好服务,切实解决问题。完成年审和成品油企业各项申报工作。5 年来协助企业完成 各种申报资料上百种,完成加油站改扩建工作 12 个,新建加油站峻工验收 8 个。四是强化 安全,落到实处。每年年初同各加油站业主签定本年度《**县商务局加油站安全目标管理责 任状》。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加油站经营安全。年均开展常规安全检查工作 4 次,专项 检查不少于 3 次,共下发整改通知不少于 300 份,提出整改意见 500 条以上,均要求限期整 改。 (3)发展龙头企业,规范市场建设。在“十三五”期间,新增大型超市三家(遵义市众意 生鲜超市有限公司、**县明达购物中心嘉华店、**县周建荣百货超市),商贸流通企业规模 不断发展壮大,分别于**年和 2020 年培育为限上企业,成为年销售额 500 万元以上的零售 企业和大个体。建设“万村千乡”农家店 125 个,全面激活我县农村市场,着力发展连锁经 济,拉动内需,扩大消费。 (4)开展疫情防控,保障物资供应。一是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保证正常生活秩序,疫情 发生以来,制定了《**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应急预案》,并按预案 要求开展工作。为加强生活必需品物资监测,商贸超市进行了每日监测,并将物资监测每日 结果上报县政府、市商务局,累计上报生活物资监测相关资料共 90 余份。共出具了 2000 余张车辆通行证明,保障了我县的生活物资的正常供应。二是协调防疫物资,保障商贸企业 运转。积极协调各部门,帮助企业采购防疫物资,共计帮助企业采购医用外科口罩 2000 个, 体温枪 11 把,84 消毒液(500ML/瓶)540 瓶,桶装消毒液 500 斤。三是促进企业复工复营, 拉动经济回归正常。积极帮助企业出谋划策,确保企业按时复工营业。同时对限上商贸企业 的复工复营情况进行日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每日上报县政府、市商务局。 (5)发展夜间经济,助推经济复苏。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发展县域夜间经济。代县政府起 草了《**县促进夜间消费实施方案》,协助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规划。二是发展夜间经济 成效显着。在县城区规范设置小百货夜市摊位 600 个、烧烤夜市摊位 79 个、夜间休闲茶摊 114 个、小吃摊位 90 个,有效带动了 748 人实现就业,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 57 人、 低保困难户 46 人、残疾人 82 人、退伍未安置军人 67 人、大中院校毕业生未安置 56 人、两 劳释放人员 62 人、家庭零就业人员 378 人,县域夜间经济一片欣欣向荣,助推了市场经济 有序稳步发展。 (6)切实抓好电子商务工作。一是抓好电商扶贫培训。对贫困户、返乡民工、待业青年进 行电商理论+实操培训,共开展电商培训场次 11 批次,培训人数达 552 人。二是抓好农村电 子商务营销体系建设。已完成“娄山关”、“一品天陈”等公共品牌的建立。完成京东特产馆 -**馆、苏宁-娄山关旗舰店、淘宝-珍香网、融易购-**特产馆、善融-**特产馆等 6 个平台的 搭建。已经开展了老高山无盐酸、花秋土鸡、山坡豆腐干等多种农产品的营销推广。三是抓 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孵化。目前已孵化企业八家:花秋土鸡、花秋聂氏干粑、容光回锅羊肉、 金诚牛肉干、元田挂面、尧龙山黔小丫。四是抓好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已完成“花 秋土鸡”、“容光回锅羊肉”、“**牛肉干”、“**蜂蜜”等四款农特产品的溯源打造。五是抓好 仓储物流体系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电商物流整合运营中心和 24 个乡镇物流仓储中心,整 合物流企业中通、邮政、宅急送、缤纷物流、林城、菜鸟物流等 6 家企业,形成集仓储、分 拣、冷链和寄递为一体的上行物流整合区。六是抓好流通体系建设。用 39 天完成了**县农 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的建设;冷链物流建设。全县基地冷库建设共 52 个,全县购置 冷藏车共计 18 辆,其中营养餐配送企业 14 辆。 (三)县属国有企业方面 1.主要成效。 “十三五”以来,县属国有企业总资产达 331.23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92.67 亿元,已 实现产值 56.06 亿元,完成 500—5000 万元项目入库 17 个,5000 万元以上项目入库 12 个, 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及社会零售企业入库各 7 家,解决就业 546 人,任务完成率达 98%;剩 余各项目标任务正在按计划推进。 2.工作措施。 (1)以融资为重点,债务风险平稳可控。自**年 8 月四大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实现融资(含 银行借贷)金额 259 亿元。通过有效的融资不仅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针对还本付息, 目前各集团公司已分别拟定了化解措施,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 (2)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公司实力不断壮大。各集团公司树立“以发展壮大公司为目标、 以服务县域经济为目的”的理念。全力争引项目,公司积极对接发改、住建、交通、经贸等 部门,同时到外县、外省开拓发展,实体项目快速增加,公司成功实现向实体化转型。 二、“十四五”工作打算 (一)工业方面 1.工作目标 (1)一是做强煤炭、热电、化工、冶金、建材、石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 绿色食品加工、白酒、大健康等产业。二是推进煤化工向精细化工升级,加快钛及钛精深加 工发展,打造“西南钛都”。三是依托娄山关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盘活园区闲置 厂房,规划建设绿色食品工业园,唱响“大娄山方竹之乡’这张名片,充分发挥我县 100 万亩方竹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方竹笋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以方竹笋精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 群;充分发挥日泉农牧、同奔牛等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畜禽养殖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 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四是抓住遵义打造“世界酱香白酒基地”机遇,依托“赤水 河流域酱香白酒品牌”效应和独特地理、气候、水资源等优势,在赤水河支流,**河河畔的 高桥、花秋、风水、容光一带,规划打造以酱香型白酒生产为主导的系列配套轻工产业园区; 在娄山关脚下,打造娄山关酒业文化城,重塑“**窖”、“娄山关”等白酒品牌。五是利用好 娄山云、水务云等数据储存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引进“中国天眼”**观测站建设 和大数据计算产业,把娄山关高新区建设成为集数据计算、储存、运用为一体的“数字小镇”, 带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切实推动 工业产业从数量规模向品牌效应转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新建正安至习水天然气管道**段 32.3 公里,年输气 100 万立方;新建**至仁怀天然气 管道**段 27 公里,年输气 15 亿立方;新建**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 500 吨;新建城镇燃气管道 50 公里,新增覆盖居民用户约 3 万户;新建**县乡镇充电站建设项 目,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充电站及充电桩极其配套设施,全县形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站点网, 覆盖全县 21 个乡镇。 (3)“十四五”期间,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兼并重组煤矿分类处置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 展的通知》(黔能源煤炭〔2020〕100 号)鼓励煤矿做大做强,将具备条件的煤矿单井规模 提升到 90 万吨/年及以上。 (4)“十四五”期间,将建立和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与政策法规体系,改善民 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结构,培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不断提升 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产品 结构由单一低质低效向多样高质高效转变,基本形成品种丰、品质优、品牌强的民营经济生 产供给体系。 2.工作措施 (1)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打造园区平台,在培育百亿产业园区上下工夫。抓 住遵义打造“世界酱香白酒基地”机遇,依托“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品牌”效应和独特地理、 气候、水资源等优势,在赤水河支流,**河河畔的高桥、花秋、风水、容光一带,规划打造 以酱香型白酒生产为主导的系列配套轻工产业园区;在娄山关脚下,打造娄山关酒业文化城, 重塑“**窖”、“娄山关”等白酒品牌。 (2)把推进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抓手,加 强企业人才引进和储备。 (3)明确专人对接省、市相关部门,帮助煤矿企业办理扩能技改手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发展煤炭产业。 (4)按照工业“退城进园、划行归市”的原则,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问 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培育一批中小企业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 转变,成为规模以上企业。 (5)切实做好中小企业的综合协调和保障工作,大力开展中小企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为 中小企业发展争取(包括技改资金、扶持资金、研发资金和税收支持)等政策支持,打通融 资渠道,向中小企业“开闸放水”,扶持做大做强一批中小企业。 (二)商务方面 1.工作目标 (1)“十四五”期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240 亿元,年均增长 10%。编制我县商业 网点规划,实现生产服务行业与生活服务行业协调发展,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满足城 乡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市场体系。到 2025 年,成品油、二手车、典当行等市场管理规范有 序。 (2)到 2025 年,进一步扩大网络零售额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占比,全县年网络零售额 突破 4 亿,年均增长 35%以上;“互联网+消费”领域不断拓展,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不 断提高,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新零售为代表的消费模式业态不断创新,网络定制 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成为消费热点。 2.工作措施 (1)制订成品油“十四五”零售体系建设规划。到“十四五”末期,车辆拥有量预计年增 长 10%,成品油销售量预计年增长 10%。“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加油站 5 座。其分布为: 城区 1 座、国省道 1 座、县乡道 3 座。 (2)制定**县商业网点规划并启动规划。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城镇综合承载力不断增 强,原有的商业网点布局不再合理,为适应城镇建设的发展,合理规划商业网点是“十四五” 商贸发展的重点。规划包括商业布局、零售网点、商业街(区)、专业市场、社区商业、商 业物流、旅游商业等配套的系统规划,并以此为标准发展商业,不盲目建设。 (3)积极培育市场,促进商品流通。积极利用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新型经营方式,整合商 贸流通资源,全面推进经营管理创新。同时,结合我县县情,重点走农工商联合经营、共同 发展的新路子,培育发展 1~2 家大型流通骨干企业、在城区新建 2 家综合农贸市场,全县 范围内新建 3—4 家大型专业市场。改造和完善 3~4 家集贸市场,在新建小区建设智慧型超 级市场,配套城乡一体化销售网络。 (4)培育壮大电商龙头企业。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电子商务平 台合作开发,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向平台化转型。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化, 增强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到 2025 年,力争打造 1 个年交易额超亿元的电子商务交 易平台,打造 3 家以上年交易额超亿元的电子商务交易企业,发展一批年交易额超千万元的 优秀企业。 (三)县属国有企业方面 1.工作目标 (1)“十四五”期间,县属国有企业将严格按照“风险防控是底线”的思路,加大融资力度, 优化融资方式,严防债务风险,按月、按季度细化还本付息任务,精准项目建设资金缺口研 判债务结构,厘清化解思路。针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投向,高效谋划项目。在经济下行压力下, 稳增长仍然是我县集团公司发展的主线,将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继续承担着助推地方 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推进本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县属国有企业力争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 60 亿元/年;新增融资授信 40 亿元/年(含展期),力争实现销售收入 4.5 亿 元/年;固定资产经营性收入 1.2 亿元/年;财务一般性支出同比减少 10%。重点目标是从“融 资端”向“投资端”转型 (2)“十四五”期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集团公司将加快推进几大板块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六大组团”项目建设。实施“健康**”战略。县属国企将立足资源优势,优化布 局,开发好交通旅游业、康养业、农产品加工、融资担保、能源开采、城市建设等。拟按照 “三抓一强化”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工作措施 “十四五”时期,**县经济贸易局国企服务中心将继续服务**县属国有企业集团抓好项目的 谋划和落地。项目谋划:一是县交旅投集团的凤凰山居项目,计划投资 40 亿元,建设年限 5 年,预计收益 6 亿元;二是城建集团的 C 地块、D 地快楼盘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年限 6 年,计划投入 7.6 亿元,预计总收入 9.8 亿元;三是产投集团的**县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智慧 服务中心配套项目,为 5 个分项,全部建成需 3 年,投资约 5 亿元,整个体系完善后,年收 益 1 亿元左右。四是县交旅投集团的杉坪田园综合体项目,拟投资 40 亿元,建设期限 5 年, 实现收益约 5 亿元。五是城建集团南山康养项目,分四期建设,四期全部建设完成需 7 年, 投资 114 亿元,初步计算该项目净收益大 39 亿元。六是县产投集团的川黔线货运装车场专 用线项目,项目建设约 2 年,计划投入 2.8 亿元,建成后年收益约 0.3 亿元。七是产投集团 的**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其中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 25527.3 万元;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为 103506.4 万元;三期工程项目总投资 75648.61 万元;四期工 程项目总投资 25150.30 万元。本项目共分四期,计划总投入资金 229832.61 万元,完成国 家储备林建设面积 216243.1 亩,涉及**县 25 各乡镇(街道)。 二、2021 年工作打算 (一)工业方面 1.工作目标 (1)加快吉源煤矿 180 万吨/年洗选厂建设;加快推动兼并重组保留煤矿完成手续办理和扩 能技改建设,预计建成投产煤矿 4 处,产能 120 万吨/年,扩能技改开工建设煤矿 5 处,产 能 180 万吨/年;推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全部实现瓦斯发电;全部技改建设煤矿同步完成辅 助系统智能化和机械化改造,确保投产时同步实现辅助系统智能化管理和机械化开采。 (2)到 2021 年,民营经济增加指标到达 139 亿,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的作用更加明显。 2.工作措施 (1)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调,强化长输油管道监管,确保管道安全;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 门,解决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实现在建风电项目完全并网发电;按照上 级要求,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加大资源综合利用。 (2)督促扩能技改建设企业倒排工期、细化工作措施,严格按照批复的设计进行开工建设, 确保按期建成投产;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积极为煤矿企业争取各项奖补资金,有效缓 解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引进专业的矿物加工专业技术人员,有效指导吉源煤矿洗选厂的建 设。 (3)结合我县提出的“11122”产业发展规划,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即发展 100 万亩 方竹、牲畜出栏 100 万头、蔬菜 10 万亩、红梁 20 万亩、花椒 20 万亩。实现一个集约化、 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的特色优势产业格局。 (二)商务方面 1.工作目标 (1)预计 2021 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0 亿元,同期增长 10%,社零入库企业预计完 成 8 户,加油站建设完成 2 个。 (2)到 2021 年,全县年网络零售额达到 2 亿元,年均增速 45%以上。 2.工作措施 (1)紧抓成品油行业、商贸流通领域的安全工作。2021 年对我县成品油行业、商贸流通领 域两大行业进行大检查,落实安全三年行动方案,确保我科室负责的企业不发生安全事故, 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及应对能力。 (2)持续紧抓疫情防控常态化,直到新冠疫情完全解除。指导超市等重点场所落实体温检 测、场所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 (3)向上争取 5 家贵州老字号名额,并积极做好获得“贵州老字号”荣誉企业的管理、宣 传,帮助其维护品牌、创新品牌、经营品牌,争取打造一批有**特色的老字号企业。 (4)继续组织筹备商贸领域的各类促销活动,以促进消费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 (5)精心打造“一个示范园区”。依托优势产业,以农特产品品牌化建设为主线,整合资源, 集约化发展,拓宽网络营销渠道,建成 1 个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示范园。在电子商务示范园 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政策体系和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起较完善的产、学、研、 用合作机制,使其成为本地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应用企业的聚集地和电子商务的创业创新平 台;在促进电子商务快速、规范发展方面发挥明显的示范与带动作用,积极建设诚信、安全 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我县电子商务服务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6)推进电商与 500 亩以上坝区融合发展。根据我县 500 亩以上坝区的特色产业规划,完 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商贸流通。同时,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商 销售等技术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应用,发展“以销定产”及“个性化定制”模式。 (7)加快推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 化战略,着力巩固欧美日传统市场,积极开发中东、南美洲、东南亚与非洲等地区出口市场, 分散市场风险,规避贸易摩擦,提高出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快转变出口产品结构, 在继续发挥原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基础上,加快实施“跨境电商”战略,促进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经过协调,目前,贵州彩阳电子商务有限公 司已成功申请出口备案登记。三是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出口产品品牌建设,制定出口品 牌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出口品牌培育机制;通过优选一批、遴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篇二) “十三五”期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目标要求,致力于优化城乡布局、改善城乡面 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先后实施了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城 乡建设重点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建设 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趋势,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 为“十四五”规划的确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加快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启动实施城市重大项目建设 266 项,完成投资 268 亿元,在北城区新建了黄园北路、胜利北 路、汉兴大道、立新北路、奋进路、朝阳路、浍北路、高铁路、景西路、团结路、建设路等 15 条路网工程,总长度约 16 公里,目前道路均已竣工通车;在老城区先后实施了浍河路、 黄园路、胜利路、东风路、迎宾大道、庙岗路、牛市巷、**路、楚汉风情街、黄桥北路、土 产巷、浍河一桥连接线等道路改造工程,总长约 21 公里。红星美凯龙项目已顺利入驻南城 区,现正按序时进度推进;温莎城堡综合体、圣邦综合体、名邦综合体、恒大左岸、尚河源 筑、融昊外滩、翰林学府综合体、满庭芳、碧桂园、华地公馆、京茂华府、翰林苑二期、名 邦国际花都等一大批商住项目正在逐步交付。同时,结合棚户区改造,同步完善了老城区和 北城区功能配套和环境提升,完成了老城区 40 公里的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和一板桥周边环境 整治,对三八河和北城区景观河进行整治,为市民休闲锻炼提供了舒适优美的环境,人民幸 福指数提升了,农民进城的意愿变强了。 (二)突出重点,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我局先后投资 200 多亿元,共启动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 30 个,累 计完成房屋征收总户数约 3.5 万户,完成房屋征收面积近 400 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小区约 30 个,总计近 3 万套,累计完成回迁安置约 3 万套。其中 2 号、3 号、12 号、老二中、老 棉麻公司等安置区棚改项目住宅回迁安置以及 1 号棚户区浍河路、黄园路商业、白马商业综 合体商铺、盛邦中心花园商业已顺利进行回迁安置。张洪、垓下、老客运站、老印刷厂、五 里井、17 号二期等项目征迁工作已完成。 (三)心系民生,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一是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试点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意 见》(皖政〔**〕1 号)要求,针对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稳定房地产市场,我局拟定并经县 政府办批准出台了《固镇县关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对全县范围内 的农民、乡镇公职人员以及户籍不在固镇的外来务工人员等在县城购买通过公开出让土地开 发建设的商品住房,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截至目前,以上人群进城购房 10000 余套,面 积约 110 万平方米,为我县房地产“去库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 治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以“农村三大革命”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推进农 村清洁、环境卫生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共清理垃圾 7 万吨左右。三是稳步推进农村危房 改造工作。“十三五”以来,住建局将农村危房改造这一民生工程作为脱贫攻坚行业扶贫工 作的着力点,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这四类人群作为重 点对象,放在农村危房改造优先位置,以保障住房安全为目标,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强化 兜底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截至目前,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任务 4870 户。四是扎实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共完成市下达我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19 个,其 中已完成 13 个,正在实施改造的 6 个。 (四)房地产市场日趋平稳,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我县新建商品房小区 62 个,总建筑面积 1460.1 万平方米;监管商品房预 售资金账户约 52.6 亿元,同时对汇金国际、帝景天城、浍河欣城等 62 个开发项目进行商品 房合同备案。强化住房保障机制,发放低收入家庭困难租赁补贴 2052 余户,发放资金约 107 万元。 二、2020 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县住建局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以重点项目建设、 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一)抓学习,全面提高政治站位。住建局党委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各 项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等活动,充分利用党委会、党委理论中心组、局大例会 等形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话精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 准则》、党章党规等内容,不断提高局党委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 廉洁纪律。 (二)抓项目,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一是及时启动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重点项目谋划编 制工作,现已完成老城区城市排污系统改造和排水系统提升改造、老旧小区外围配套设施建 设、城关镇停车场、城关镇社区服务中心、城镇公厕配套设施、市政道路及市政设施、全民 健身场地设施、非遗小镇周边环境整治及配套设施提升等 13 个项目谋划编制并上报,总投 资 72.52 亿元。至目前,已列入 2020 年度中央预算投资补助计划项目 6 个,总投资 25.13 亿元。二是全力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2020 年,住建局牵头负责重点项目 31 个(续建项 目 16 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15 个)。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 32.01 亿元,其中:16 个续 建项目正按序时进度有序推进;15 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老旧小区改 造、物业小区充电桩全覆盖工程正按序时进度推进,确保 11 月底全面完成;老城区路网及 老旧小区 EPC 项目已于 9 月 9 日完成招标,现正在进行管网排查等工作。 (三)抓重点,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共 11 个,截至目前,已启动实 施园艺二场、老烟库、复烤厂、老客运站、老印刷厂等 5 个棚户区征迁工作,新开工曹庄、 垓下、张洪、三八河西侧二期、城南城中村二期、一中西 6 个安置房项目,累计完成征迁改 造户数 6477 户,完成征迁面积 73.03 万平方米,占目标任务 104.47%;完成新开工安置房 套数 5724 套、新开工安置房面积 53.5 万平方米,占目标任务 90.9%。完成竣工安置房套数 3282 套,占目标任务 136.8%;完成回迁安置 1482 户,7.05 万平方米,占目标任务 70.57%。 2020 年 1 月,我局拟定并经县政府办批准出台了《固镇县棚户区改造项目房票安置实施方 案》,于 2020 年 7 月 10 日设立房票大厅。房票大厅自运行以来,共接收档案 854 份,出具 房票 802 张,房票总金额 3.98 亿元,拆迁面积 9.3 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县 12 个楼盘, 共成交 440 套,成交合同价 2.73 亿元,使用房票 514 张,房票金额 2.5 亿元,涉及约 6.5 万 平方米,有效减少政府征迁临时过度成本支出,实现棚改群众利益最大化。 (四)抓民生,着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一是组织人员对全县 11 个乡镇,198 个村居,约 4400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保障进行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问题 500 个,现已整改到位。 二是省市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年度目标任务 189 户,已于 3 月份全部分配至各乡镇,截至 目前,189 户危改任务已全面完成。三是全面完成住房保障租赁补贴发放工作。2020 年度共 发放租赁补贴 211 户,102456 元,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五)抓经济,确保任务指标双落实。今年以来,为消除疫情影响,我局狠抓建筑产值、房 地产指标上报,确保经济指标任务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建筑产业产值共完成约 24.5 亿元, 同比增长 47.4%;房地产投资完成 63 亿元,商品房销售 121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5.3%;三 季度房地产业工资总额已完成上报 6371.79 万元,同比增长 12.1%。 (六)抓监管,加强建筑、房地产市场管理。一是共受理在建质量监督工程单体项目 126 个,建筑面积 62.15 万平方米;监督组织竣工验收项目 78 个、建筑面积 15.26 万平方米, 竣工合格率 100%;共组织质量监督巡查专项执法监督检查 5 次,开展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专项检查 8 次。出具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 13 份,出具工程质量监督巡查、抽查(测) 记录 52 份,处理质量投诉 30 余起。同时,成立安全检查组对全县 30 个在建工程进行了 2 个季度安全大检查和 4 次专项检查,查出安全隐患 68 条,下发《整改通知书》60 份,并按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查处。二是监管商品房预售资金账户约 4.6 亿元,同时对汇金国际、 帝景天城、浍河欣城等 22 个开发项目进行商品房合同备案;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56 个, 预售面积 98.95 万平方米。对全县 56 个物业小区进行检查,累计清理乱堆乱放、占用公共 部位等 1000 余处,施划消防通道标志 54 处,同时受理各种投诉 400 余次,回复率达 100%。 三、“十四五”工作安排 (一)基本思路 以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补短板、抓提升、强管理”总 体思路,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统筹城乡 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丰富城市元素,通过城市双修等工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城 市发展,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塑造整洁、美丽、精致的城市空间环境。 (二)发展重点 一是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研究谋划符合县情、具有可操作性的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发展 任务。二是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继续加强保障性安居工 程建设,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改造步伐,每年启动实施一批棚户区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时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停车场项目,让城市更靓丽。三是推进房地产市 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按照促消费,调结构,扩投资,防风险的要求,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 措施,实现城市规划、土地出让、房地产发展相互联动,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平稳发展。 (三)拟实施和谋划项目 一是启动实施固镇县城关镇停车场、老城区城市排污系统改造和排水系统改造提升、固镇县 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市政道路工程及市政设施建设、城镇公厕配套设施建设、振亚华府等六 个老旧小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清怡雅阁苑等十八个老旧小区改造周边配套设施建设、 孟庄居民区等十三个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等 8 个项目,计划投资约 147 亿元。二是启动实施城区 18 个老旧小区改造,每年改造 3-4 个,确保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 四、2021 年工作任务 (一)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加快征迁进度。完成城西公园东侧、老城关镇、复 烤厂等棚户区项目征迁工作;二是持续推进新开工安置房建设。在稳步推进张洪、垓下、曹 庄、一中西等安置房建设的同时,争取 3 月底前启动老客运站、老印刷厂、老磷肥厂等安置 房项目建设;二是稳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 造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坚持“六个强化”压实城市建设责任,推动项目建设, 每周一调度,每月一小结,加快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全年棚户区改造及重 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二)加大建筑市场整顿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推动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严肃 查处建设领域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工程施工在线监管平台,利用科技手段,实施科学管 理。加大对施工合同履约情况尤其是工程款支付情况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领域农民 工及工资支付管理。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继续以去库存、稳房价为主要目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规 范房地产交易备案和中介管理,建立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制度。提升物业服务档次, 完善管理办法,解决热点问题,切实加强物业小区的规范化管理。 (四)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工作力度,健全 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保障全县建设工程质量。一是全面落实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 身责任,签署书面承诺书,对受委托项目负终身质量责任。二是将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工作 紧密结合,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进展,促进全县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三是集中开 展建筑材料质量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防范工程质量风险。四是进一步明 确工程质量监督内容,规范质量监督程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能。五是加强建筑节能 专项验收工作。着力抓好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确保新建项目建筑节能达标,符合上级规定的 要求。 (篇三) “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 策部署,加快卫生健康改革与发展,提高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素质,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齐心协力抓落实,“十三五”期间,全县卫生健康事 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卫生健康工作助推脱贫攻坚的作 用进一步彰显。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完成情况 “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获得持续发展,县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医 疗卫生体制机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措施得到加强,人民 群众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卫生健康事业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十三五”以来,政府投资 43869.09 万元,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 设,县人民医院行政综合楼和传染病区、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官仓镇、狮溪镇、水坝 塘镇、黄莲乡和小水乡卫生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和改扩建 94 所村级卫生室。引进民间 资本 20000 万元,新建**黔北医院、**精神病医院两所民营医疗卫生机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持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县级公立医院综 合改革稳步推进。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 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 95%以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 革持续深化。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0 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到 5.47 张,每千 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到 1.87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增加到 1.95 人。医疗卫生 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全县新增业务用房 12000 平方米。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招录医务人员 350 人,进修培训 450 人次。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 设逐步完善,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计划生育生育政策和服务管理统筹推进。平稳实施两孩政策,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 8.7‰;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县推开,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不断推进;落实计划生育利益 导向政策,关爱计划生育家庭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达到 65 元, 服务内容增加到 14 项。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初步建立起慢性病防治体系,严重 精神障碍防治网络不断完善。 中医药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县中医院提档升级,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服务能力 明显提升。新建 10 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 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年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我县 辖区环境呈现出清新、整洁、健康、安全的全貌,为我县人民生活健康,安全整洁、欢乐祥 和提供了有效保障。 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突破发展。**年至今,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乡一体化的远程医疗服 务,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为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提供了坚强保障。 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 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 为卫生健康事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同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矛盾,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城镇化、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 健康危险因素增加,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人口老龄 化日趋严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重大传染疾病的 威胁持续存在;这些新的矛盾导致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此外,制约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内部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资源总量不足、布局 结构不合理尚未根本改变,优质医疗资源尤其缺乏。二是基层服务能力仍是突出的薄弱环节, 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服务设施和条件需要持续改善。三是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 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 三、“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 (一)强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1.巩固和完善国家药物政策 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础上,县级公立医院按一定比例实施基本 药物,逐步实现基本医疗机构、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 90%、80%,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推进特殊 人群用药保障,保障儿童用药,加强短缺药品监测预警;抓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 和零差率销售监督管理,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和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加大县 级经费保障,按照政策要求配齐配足县级经费。 2.均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的质量和 效果,提高居民满意度。继续加强对辖区内重点人群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四种慢性病发现率 和规范管理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根据上级 项目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县级财政预算; 3.完善村卫生室管理 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深入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继续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争 取医保经费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对人口稀少行政村,考虑与 邻近村共同设置卫生室,优化整合资源,同时结合服务人口逐步完善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 达到《贵州省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指南》要求。 4.加强乡村医生政策保障 积极探索“县招、乡管、村用”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招录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机制; 争取将行政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岗位纳入编制计划,一个行政村卫生室不少于 1 名编制内乡村 医生。落实乡村医生进退养老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加强乡村医生轮训制度,保证乡村 医生至少每 2 年接受一次培训,对承担国家规定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 其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二)注重重大疾病防控。 1.强化健康宣传教育。倡导广大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大众主动学习健康科普知识、 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践行健康生活行为,从根本上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2.规范健康服务管理。加强对血压、血脂、血糖、血酸等慢性病指标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 干预。对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进行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健康管理手段,创新健康服务 模式,提高管理效果。 3.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加强霍乱、非典型性肺炎、新冠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7N9 流感、乙肝、麻疹、流脑、乙脑、伤寒、痢疾、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麻风病等 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到 2025 年甲乙丙类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 400/10 万以下。强化 政府行为,组织部门合作,按职责分工做好艾滋病防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 艾滋病防治的积极性;加强疫情监测,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贯彻落实“四免一关怀” 政策。积极发现、登记、管理肺结核病人,严格执行归口管理,认真组织实施结核病防治项 目。计划免疫。继续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实行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开展计划免疫 相关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到 2025 年全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 98% 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与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达到 95%和 90%以上,保持无脊髓 灰质炎状态。完善**县急救中心建设。独立设置**县急救中心为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 人员编制 40 人,配齐配备监护型救护车 5 辆,乡镇卫生院配齐配备转运型救护车。进一步 完善山地紧急救援指挥系统和应急队伍,规范监测报告系统,形成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层 次分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网络。制定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并按预案要求做好装备、 物质、人员等方面应急准备,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技术分队人员的培 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控制能力和保障能力。 4.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疾病防控的筛查和管理主要依靠基层,做好基层专业人员培训,着力 提升基层疾病防控能力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三)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 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个创新工作方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 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 1.创造健康良好的人居环境。继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 问题;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完成县域内厕所无害化建设改造,科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广 泛开展"除四害"活动。 2.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养。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落实控烟措施,全 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3.推进社会卫生综合治理。巩固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打造省级文明城市,继续创建国 家级、省市级卫生乡镇,促进城镇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4.是提高爱国卫生工作水平。积极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在疾病防控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提高爱国 卫生工作依法科学治理水平;改革创新动员群众的方式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爱国卫生组 织体系。 (四)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和生育服务 1.工作目标 按《卫生部关于印发<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保健人员按常驻人口 1:10,000 配备,临床人员按设立床位数 1:1.7 配备。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 2.2 张。每千名儿童执 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0.69 名,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 1 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医疗 服务。孕产妇死亡率达 18/10 万以下;住院分娩达 98%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达 100%, 系统管理率达 90%以上;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下降至 15%以下。婴儿死亡率 7‰以下;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9‰以下;0-6 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达 50%以上;5 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 12%以下、生长迟缓率 7%以下、低体重率控制在 5%以下,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 95% 以上。 2.重点工作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规范设置儿科和新生儿科; 二是所有乡镇卫生院建立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县直医疗机构完善孕妇营养门诊和儿童营养门 诊,做好孕妇体重监测;三是县直医院机构创建 5-10 个以上儿科领域市级重点专科;四是 继续巩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成果,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医联体建设,县乡搞好远 程医疗合作单位建设,真正建立以市为龙头、县为枢纽、乡为基础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五 是县级所有开展助产分娩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完成爱婴医院创建工作,乡镇开展助产分娩的 卫生院 50%的完成爱婴医院创建工作。 加强母婴健康保障。严格执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 设 ,促进自然分娩推广无痛分娩技术,努力降低剖宫产率,指导产妇分娩后及时采取避孕 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母乳喂养环境,规范建设母婴室。开展 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技术比武,进一步降低致残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完善孕产妇死亡、危 重孕产妇、5 岁以下儿童死亡、“艾梅”儿童评审制度。 妇幼卫生项目落实到位。以实施卫生民生工程为契机,继续做好叶酸增补,免费孕前优生健 康检查,督促医保障局完成住院分娩补助、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新生儿疾病 筛查、儿童肥胖监测和预防、贫困地区 6-36 月龄儿童营养包发放、为 35-64 农村妇女免费 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宫颈癌早诊率达到 90%以上,乳腺癌早诊率达 60%以上,对新筛 筛查出的 PKU、CH、听力障碍以及地中海贫血、先心病等,做好病情跟踪和救助。做好出 生缺陷干预补偿。 (五)促进家庭健康发展 1.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围绕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推行老年健康服务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 高龄化的加剧,针对老人及其家庭的不同需求,探索建立家庭护理登门服务、健康咨询、康 复中心以及提供医疗护理等养老机构。推进“医养结合”项目建设。依托县中医院医疗护理 技术,积极推进养生文化、康复理疗、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医康养院的 建设,配套完善接待体验、康复区、半失能护理中心、住院部等建设,为健康养老人群提供 更优质的养老、养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让养老人群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关爱特殊家庭。 (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到 2025 年,全县每千常住人口编制(核定)床位达到 6 张,其中公立医院编制床位 1.80 张, 社会办医院核定床位不低于 1.50 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1.20 张,其它公立医院 0.3 张;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2.50 人,每千常住人口护士数达到 3.14 人。使县级 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室都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七)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服务全程参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 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县中医院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突出专科特色,到 2025 年具备 8-10 个特色专科。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到 2025 年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 10 种以上的中医 适宜技术。村级广泛推广 6 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到 2025 年每个村卫生室均能开展中医药 服务。加强三网建设,到 2025 年县、乡、村三级开通中医药网络服务。 00001. 加强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 00002. 1.推进综合监管、加强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到 2025 年,建设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 有效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 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监督专用车辆和移动监督设备,按照配备比例设置卫生监督人 员。 2.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系,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积极预防、控制严重危 害劳动者健康的重大危害因素,按照“县区能体检,镇街有康复站,村居有康复点”的目标, 县人民医院装备移动式体检车,加强尘肺病的诊治康复能力,实施尘肺病的救治工作。依托 乡镇卫生院建立尘肺病康复站或点(镇级重点区域,尘肺病患者达到 100 人的乡镇),配备 氧疗室、配备吸氧装置、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村级设立尘肺病康复点、配备制氧机等设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国家疾病预防体系建设要求,完成县疾控中心基本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和实验室能力建 设。 2.按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建设县医院第二住院部,完善传 染病病区医疗设备配置。配套完善专家楼和教学医院学生公租房。 3.完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和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提升县级急救能力。 4.按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及建设妇女儿童医 院。 5.完成 8 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建成**县医院水坝塘分院。 6.实施全县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换代。 7.建设医疗废物储存和处置点。 8.实施县医院培训中心及老年病康养项目。 9.建设 2 个医疗康养项目。 10.**县医疗机构信息化提升建设项目。 (十)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 1.继续完善远程医疗服务运行体系建设。根据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贵州省远程医疗 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黔卫计发〔**〕22 号)要求,制定远程医疗服务 管理政策、项目建设、运行、质量评价等,规范和提升我县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到村级,缓解就医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等问题。 2.完善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院内信息化建设。完善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 HIS、电子病历、检 验、影像、心电、医生工作站等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加快各公立医疗机构院内信息平台 建设,达到院内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实现智慧医院建设。 3.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汇聚、 共享、交换为基础,建成全县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功能完备、业务协同、系统安全的全民 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各业务股室和辖区内医疗机构系统并接入省、市级平台,实现数据传输 全覆盖,为“互联网+健康医疗”应用服务打下基础。 4.完成卫健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全民安全”。按照公安部《信 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保 2.0 标准),落实县卫健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 护建设。 5.提升卫健系统上报数据质量。坚持依法统计,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强化基础统计为重 点,提升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为目标,努力建立制度健全规范、标准统一配套、指标系统 完整、方法科学多样、手段先进、管理依法严格、流程顺畅可控,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实现卫生健康统计数据 “数出一门、数出有 据、数据可用、数据能用、数据愿用”的新局面。 (十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20 年)的通知》(国 办发[**]14 号)和《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 意见》(黔党发[**]18 号)等文件精神,到 2020 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 生人员数达到 3.5 人以上。到 2020 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 2.5 人、注册护士 3.14 人,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 2 人。到“十四五”末,全县编制内医疗卫生人员达到 3500 人。全县编 制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职称人数达到 15 人,副高级职称人数达到 150 人,中级职称 人数达到 350 人,初级职称人数达到 1500 人。执业(助理)人数达到 1200 人,注册护士 人数达到 1900 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达到 60 人,全科医生人数达到 120 人,农村 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和专科生人数 150 人。实施人才进修培训计划,每年从县直医疗单位和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送 100 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四、2021 年工作打算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现代医院管理,推进县域内医共体建设。 强化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夯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急救水平。 加强党的建设,充实人才队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督体系建设,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加强基层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建设。 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等级保护。 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文明健康素养,打造新市民健康新生活。 探索创新医养结合试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县卫生健康局 (篇四) “十三五”以来,**市统计局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统计局的业务指导下, 紧紧围绕**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统计队 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努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各项工作取 得明显成效,统计事业呈现崭新局面。 一、“十三五”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成效斐然。“十三五”期间,**市统计局多措并举狠抓经济运 行监测分析工作,切实为市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分析研判全市经济形势提供科学数据,** 市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民生生活实现新提升。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 1411 亿元提升至 1896 亿元,年均增长 7.1%;工业生产增长 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7.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为-4.5%;消费需求不断 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666.01 亿元提升至 830.01 亿元,年均增长 7.8%;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年均增长 3.0%。全市常住人口由 219.11 万人增至 229.31 万人;城镇化率由 75.5%提 升至 79.1%,提升 3.6 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30478 元提升至 38217 元, 增加 7739 元,年均增长 7.8%;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2037 元提升至 15282 元, 增加 3245 元,年均增长 8.2%。 2020 年 1-8 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 3.1%;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 长 0.8%,本年来首次实现转正;全市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200.98 亿元,同比下降 10.3%;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9.54 亿元,同比下降 9.5%;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CPI)上涨 2.4%。8 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4311.36 亿元,同比增长 7.5%; 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5379.95 亿元,同比增长 4.9%。 五年来,我局先后荣获**-2020 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年度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年度全区 统计工作综合考评一等奖;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市“六五”普法先进集体;**市统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市**年度国家营商环境评价 工作优秀配合单位。 (二)夯实统计基础,统计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统计分析及预警预测工作。全面准确地把握宏观经济运行走势,深刻剖析经济运行中存 在的问题,及时撰写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增强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提高统计的预警 预测能力。在确保进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破解难点,充分发挥了统 计工作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职能作用。二是统计产品的整理编印工作。收集 整理有关数据资料,每年编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简明手册》和《统计 年鉴》,及时准确的反映全市全市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编印《月度经济指标手 册》、《西部省会城市暨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主要统计指标》和季度数据卡片,及时向市委、政 府及各部门主要领导派发,以供及时掌握全市经济走向,便于决策参考。三是统计信息数据 的发布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及统计内外网平台作用,及时上传各类统计信息、统计数据及统 计产品电子版,共社会各界查询取用;做好统计数据信息的咨询和解释工作,热情接待来电、 来访,在依法依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各部门、单位和个人的统计数据查询和解惑需求。 四是目标督查考核的服务工作。按季为市委、政府目标办搜集、整理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目标 完成情况;参与市政府目标考核小组对县(市、区)政府的目标考核工作,并负责对各项职能 目标完成情况及基础资料进行检查核实。五是完成小康监测工作。积极组织召开全市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部门联席会,布置相关指标,与自治区统计局反馈指标的一致性进行比对,测算 **、**年度**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成**年、**年全市小康监测及数据评估分析工作, 形成有价值的分析报告,为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经济决策提供了优质服务。六是完成投入 产出调查工作。积极主动配合自治区统计局,做好**年投入产出统计调查工作。对全市近四 百家投入产出调查单位进行摸底清查,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并对调查对象填报数据质量进行 现场核查,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准确。严格按照审核方法对上报数据逐一审核,并就相关 数据积极与企业对接沟通核实,确保投入产出调查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七是普查年度数据 测算修订。认真组织学习研究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依据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资料,组织对全市生产总值进行测算。积极主动配合自治区统计局依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结果修订**年全市生产总值工作,积极推进 2000 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工作。 认真组织开展**年各县(市)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及各县(市)区开展 2000 年以来生产总 值历史数据修订工作。八是推行统一核算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市、县(区)生产 总值统一核算方改革实施办法》,认真学习《宁夏市、县(区)季度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方案》, 按照新的方案要求顺利完成 2020 年一季度及上半年全市和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工 作,有效推进各县(市)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全市核算数据衔接。 (三)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农业普查、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是全国性的三大普查,工作环节多、任务重、技术难度大, 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局党组统筹协调、精心组织,成立**市普查办公室。圆满完成 了**-**年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完成了**-2020 年我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数据质量到达国家标准,得到了国家、自治区和市级表彰。 2020 年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将全面查清我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住房、 就业等方面情况。市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召开全市统计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并印发《关 于认真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鸿儒为组 长,统计局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全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小组。当前,我局扎实有序推进了普查机 构组建、物资准备、普查区划分与绘图、业务培训等的工作。同时,通过宣传栏、电视、微 信等多种渠道进行了普查宣传,努力营造工作氛围。截止 9 月 25 日,我市已落实普查经费 2440.58 万, 其中“两员”经费 1566.13 万元;并完成了“两员”选聘,及时开展了入户登 记工作,为后期人口普查数据打下基础。 (四)统计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扎实开展统计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服务等常规性工作,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拓展。 通过新购计算机设备验收、联网,配置路由器、防火墙,优化网络布局,对全局在用计算机 内存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提升各处室计算机运行效率;对我局门户网站(外网站)信息系统 的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网站安全防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先后购置了 33 套正版 windows7 操 作系统,全面清理盗版软件,全面完成了我局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杀毒软件 100% 正版化工作目标。 二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做好保密工作。 积极开展保密法宣传教育,增强机关干部的保密意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各项保密措 施。每年定期开展计算机保密宣传月各项保密宣传工作和保密计算机检查,排查清除计算机 网络安全隐患。组织各处室、各县(市)区统计局完成 VRV 客户端 100%安装,并利用 VRV 客户端管理系统开展了常态化的审计、监控等安全管理。多次开展了正版软件安装情况的检 查,对未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办公软件计算机,及时组织完成安装,并迎接了软件正版化检 查,受到检查组好评。 (五)全面加强统计法制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有力。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组 织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 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办法》《规定》,强 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制定《**市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 (**-2020 年)》、《**市统计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试行)》、《**市统计局行政处罚裁 量权基准规则清单》、《**市统计局行政执法公示实施细则》等制度,印发《**市统计局全面 落实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市统计局行政执法用语引导规范(试行)》等八项 制度,全力在我市统计系统范围内规范统计行政执法流程,保障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维 护统计执法公信力。二是加强统计法治能力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建立健全统计局 “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制定印发了《** 市统计局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统计领域“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普 法责任清单。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修订普法责任“四清单一办法”并予以 公告。建立完善以案释法制度,运用典型案例通过多种形式,在执法和管理、服务活动中向 统计调查对象开展普法。强化统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制度,加大统计执法活 动中“双随机、一公开”宣传力度,认真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的安排部署,及时将“双 随机、一公开”事项在政府门户网站、统计内外网进行公示。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积极开展 统计执法检查,每年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不少于 100 家,截止 9 月底 5 年共检查 474 家企业, 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加强统计法宣传力度,树立统计执法理念。组织全体干部职工 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开展《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 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 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的学习宣传,每年举办统计法治专题讲座,学法用法,提高全体干部 职工法治意识。5 年来,共举办 20 多起统计法律法规培训班,参培人数达万人以上。通过 宁夏法宣在线平台和举办统计法治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法治 能力考查测试,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和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业务及统计法律培训,推进统计 法治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统计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统计执法 检查、“12.4”国家宪法宣传日、“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时机,积极做好全社会统计 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积极开展各类主题、专项法治宣传活动, 结合统计工作实际,认真落实“依法维护权益合法表达诉求”、“生态立区与法同行”、“助力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扫黑除恶”等主题及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 动,组织统计局领导和干部参加现场和网上旁听庭审情况。 (六)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推进。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和自治区、**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 结合我局实际,始终如一地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脱贫富民、乡村振 兴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扎实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自**年以来,根据工作要求, 我局派驻村干部先后到灵武市郝家桥镇新民村、贺兰县金贵镇银光村结对帮扶。一是在灵武 市郝家桥镇新民村帮扶期间,我局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累计拨付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专项 资金 3.5 万余元,帮助新民村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在贺兰县金贵镇银光村帮扶期间,局党 组切实帮助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驻村干部为银光村困难群众解决就业岗位 23 个,困难 群众人均增加收入 9000 多元。为灵武市郝家桥镇新民村和贺兰县金贵镇银光村顺利完成脱 贫任务奠定了基础。 (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统计工作。 年初疫情发生以来,市统计局党组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和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 安排,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抽调精兵强将参加市委组织部和市公安局 牵头的各种专班,充分发挥统计干部队伍的专业特长,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参加全市疫情防控。 一是全员发动,加强分包社区的疫情防控。先后成立了排查、管控、数据处理 3 个工作组, 排查组积极投身到兴庆区天盛社区、阅海万家社区开展疫情排查登记,管控组在喜来登酒店 负责第十九留置观察组工作,接收留观人员 47 批次共 466 人员。数据处理组对疫情摸排数 据进行整理汇总,全体党员志愿者还积极参与居家隔离“四包一”、小区门岗卡点登记等志 愿服务。二是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没有发生迟 报、漏报、瞒报、谎报现象,也没有发生传播任何谣言行为和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疫情防控 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事迹,局离休老党员葛世忠同志主动捐款 6000 元,支持疫情防控工 作,多名党员荣获“先进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三是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加 强统计各项业务工作。为准确掌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市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我局先后 分 6 个批次深入企业开展数据调研,密切追踪各项统计数据,做到底数清、情况实、核查准, 对所涉及的各相关产业、行业快速做好统计数据追踪分析,完成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及复工 复产情况 二、“十四五”统计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 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区、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区统计工作会 议精神,聚焦市委、政府重大工作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一高三化”目标要求,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以深化统计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质高效 提供统计服务为根本,不断提升统计工作科学性权威性,为服务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和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一)着力优化提升统计服务能力水平。 立足服务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超前谋划、快速跟进,围绕科学决策和社会关心关注加强统 计服务。 一是加强统计监测。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等目标任务开展统计监测,强化主要宏观 经济指标进度监测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聚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 文明建设等重大任务和动能转换、“三新”经济发展等热点难点,扎实开展各项统计监测, 全面准确反映我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效。二是加 强统计分析。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强化预警预判,加强进度分析,更加关 注微观经济主体运行态势,拓展分析视野,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前瞻性;要深入开展重 大经济社会问题专题研究,突出分析的专题性、综合性,确保分析精准高效,形成立意准确、 观点鲜明、支撑有力的系列报告;要完善调研机制,加强专业联动、部门协同,深入调研、 摸准情况、找准问题,提实建议,为市委、政府准确研判形势、科学决策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三是加强统计宣传。加强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推动网站等政府统计新 媒体水平提升,加强舆情监测,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四是全面实施地 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严格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宁夏市县 (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实施方案》及自治区统计局相关要求,组织开展各县(市)区 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巩固扩大统计改革标志性成果。同时,要按照国家统计局和自治区统计 局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消费、投资、农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统计改革。 (二)高质量组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期工作。我局将认真落实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 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机制,保障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依法独立开展普查。切实加强普 查全过程质量控制。对人口普查数据进行认真核对,撰写人口普查公报,并通过主流媒体向 社会公众进行发布。以数据公报、数据解读、简明分析等为主要形式,继续做好人口普查数 据资料的开发应用和普查成果的广泛宣传工作。真正使人口普查成果在推进**市经济社会建 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通过主流媒体等宣传手段,有效扩大人口 普查成果的社会服务层面,不断提高人口普查数据的公众认知程度,以此推动社会公众进一 步了解、认识和关心**市的人口经济社会建设。二是高效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 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每五年进行一次。2023 年将在我市开展第五次全国 经济普查,我局将提早谋划,统筹安排,周密组织,高质量开展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积 极探索以购买服务和外包专业调查公司等方式开展普查,有效破解普查任务重、难度大、配 合差等难题。 (三)强化统计法治工作,奋力开创统计事业新局面。 坚持法治思维、树牢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统计,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 准确的数据支撑。 一是创新普法宣传。继续推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市直各部门以及全市统 计系统,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关 于统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等文件精神以及统计法律法规。 以统计法进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为抓手,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的普法 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充分利用“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宣传平台, 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地展现新时代统计法治工作,别开生面、立体、全面、深入地面向 广大统计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传播统计法治好声音,使全社会知悉统计法、敬畏统计法、尊 崇统计法、执行统计法。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坚持统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实地核查与“双 随机”统计执法检查有机结合,切实将依法统计贯穿于整个统计工作流程中。进一步全面清 理纠正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和做法。严格规范统计调查行为,严格监督检查国家统计调查 制度和国家统计标准执行情况。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强化统计工作全员、全 领域、全过程质量管控,进一步健全统计信用制度体系,加强统计执法能力,切实提高统计 数据质量。三是做好督察整改。全面梳理国家统计督察工作反馈的问题,按照自治区党委和 政府落实整改的统一部署,制定整改方案,压实整改责任,加强督查督办,扎实做好督察“后 半篇文章”。四是锻造忠诚净担当的高素质统计执法监督队伍。健全市统计执法骨干人才库, 细化入库人员的执法工作职责,充实统计执法人员力量,优化统计执法队伍结构,将政治素 质高、业务能力精、又敢于担当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统计执法岗位上,上下合力锻造一支政治 强、本领高、能担当、敢碰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统计执法监督队伍。 (四)扎实推进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围绕夯实基础、建强队伍、提升能力,健全完善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制度体系,持续推动基 层基础建设,组织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工作,加强复合型统计人才培养力度。加快信息化建 设步伐,强化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应用。充分利用部门资料做好基本单位名录 库数据更新维护。完善部门统计联系协调机制,依法依规开展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和备案, 积极推动统计数据共享,进一步拓展优化宁夏宏观经济基础信息共享库应用。 (五)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 务和鲜明主线,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守初心、担使命的生动实践,转 化为破解制约统计改革发展瓶颈和短板的有效方法,转化为加快统计调查改革创新、提高统 计数据真实性的实际行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 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建设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 政府关于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 念,精准有效做好统计调查各项工作,为确保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加 强组织建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 照做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落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深入推进“三强九严”工程,开展机关党员“大学习”活动 和经常性党性教育,强化党的建设的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和主体责任,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 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新时期 好干部标准,按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切实加强 领导班子建设,抓住“关键少数”,落实“一岗双责”。加大干部培训教育力度,重点强化理 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尤其要加强对优秀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加强党 风廉政建设,自觉接受**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指导和监督,形成勇担当、善担当、 敢担当的良好氛围,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篇五)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水资源双控行动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着力于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把水资源、水 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水资源论 证、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规划审批,抓好了用水计量统 计,强化用水监控管理,严控用水总量,严管用水强度,严格节水标准。着力于推进节水型 社会建设,在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突出节水降耗,突出节水 控需,突出节流补源,切实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生产全过程。着力于加强 水生态保护,统筹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落实流域、河道岸线用途管制制度,推进河流 生态修复,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地下水许可管理,综合运用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建设。 2.农村水利设施基础进一步夯实。实施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大力推广以 管灌、滴灌等为主的高新节水技术,完成投资 6287.03 万元的**年、**年、**年高效节水灌 溉示范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4.86 万亩。积极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 成投 2302.74 万元,提高 4.4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实施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安 置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 2843.89 万元,持续改善移民区生活生产条件。坚持项 目建设与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统筹实施贫困村水利工程,完成投资 1.35 亿元的 山城河水库主体工程,进一步提高贫困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堵麻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 水改造项目改建干支渠 28.03 公里、建筑物 181 座,完成大堵麻、小堵麻、海潮坝渠首的信 息化建设,完成投资 2984.12 万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衬砌斗渠 60.0 公里,配套 建筑物 1420 座,建设斗口(井口)量水设施 966 处,建设县级水资源监控平台 1 处,灌区 分级平台 4 处,完善用水者协会 25 个,完成投资 3890.9 万元。同时持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 建设,配合发改、财政、国土、农综等部门完成土地治理、农综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 能力等项目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任务,统筹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完善农 田水利工程体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3.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全面完成大堵麻河李寨段河道治理、酥油口河渠首分水闸至黑崖 头村段河道治理、洪水河六坝段河道治理、洪水河海潮坝段河道治理、小堵麻河河道治理、 童子坝河道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长 125.05km,新建堤防 79.75km,完成投资 10922.85 万 元,保障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时修复水毁工程,千方百计解决抗旱水源不足问题;认 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预报预测预警,充实防汛抗旱物资,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建立上下 游水情通报和联络机制,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和计划用水,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需要,科学应对水旱灾害。加强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运行维护,扎实开展汛前及汛期安 全检查工作,突出抓好水库、水电站、人饮工程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着力防范暴雨山洪灾 害,增强防御洪水和山洪灾害的能力,期间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总投资 187.9 万元,重点开展山洪灾害常识培训、宣传、演练及设施设备改造维护。投资 650 万元 对双树寺、瓦房城、海潮坝三座水库锥形阀及启闭设施进行了维修更换;投资 112 万元对砂 嘴口水库进行了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多方筹措资金 500 万元对各灌区干渠工程进行年度维 修。 4.水利改革创新多措并举,成效明显。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水利发展活 力不断增强。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及时更新县、镇、村三级河长名录,更换河长公示牌 12 块,编制并评审完成 13 条河流和 8 座水库“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全面完成 8 条县 级河流河段确权划界测绘工作,各级河湖长结合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巡河 1945 次,排查发现的 3 个“四乱”问题全部整改,河库环境进一步改善。深化农业水价综 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末级渠系和斗口计量设施,规范协会建设,持续推进机制建设,改革成 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认真做好“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认领和梳理政务服务事项 16 项、 监管事项 26 项,梳理规范权责事项 63 项,进一步简化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缩短办 理时限,方便了基层和群众办事。认真落实机构改革工作部署,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事 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组建**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资产评估、 资产注入、证件办理、机制建立和人员培训等,多方融资完成投资 1.02 亿元的生态工业园 区金山一号水库建设;紧扣实施乡村振兴和生态宜居搬迁工程,争取地方债券资金,推进小 堵麻水库、童子坝现代化大型灌区、金山二号水库、海潮坝水库下库、**生态移民供水等事 关长远发展的骨干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落地建设。 5.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预防治理逐步深入。农业灌溉依托高效节水灌溉、灌区续建配套 与节水改造、土地整理等项目,做到常规节水和高效节水相结合,田间工程和末级渠系量测 水设施相配套,重点采取基本农田整治、渠道工程建设、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措施,重点推广 管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狠抓水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加大洪水河城区段的治理力度, 最大限度发挥水的功能,借助“水”让城市活起来,构筑“人、水、城和谐共处”的生态格 局。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整治有序推进。坚持把祁连山生态环境 问题整改整治作为最大政治任务,逐级制定整改方案,逐一细化整改措施,逐个明确整改时 限,逐级强化责任落实,对小堵麻渠首、双树寺水库和山城河水库周边进行覆土平整、环境 整治、垃圾清理、违章建筑拆除;对各电站架设监控设施,规范油品、危险品管理,整治周 边环境,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和记录、台账;对河道和水渠进行综合整治,拆除违章设施设备, 清除弃渣弃料,覆平采砂坑道,同时采取公开竞价方式,对县境内 6 条河道共计 24 宗河道 采砂权进行了公开挂牌(拍卖)出让。实施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小流域治理工程,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封育措施综合治理洪水河、童子坝等各流域, 改善流域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其中:洪水河等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治理海潮坝河、小堵麻 河、大堵麻河三个流域,面积 1147.56 公顷,完成投资 8692.2 万元。童子坝河流域治理项 目治理童子坝河流域,治理面积 282.67 公顷,完成投资 2070.04 万元。 6.水利行业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管水,梳理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程 序全面完成农村饮用水、水利工程、灌溉用水、水资源、水价管理等规范性文件的废改立释 工作。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实行重大法律事项和执法难点问题咨询法律顾问制度, 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抓好普法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和“谁执 法谁普法谁评查”“谁主管谁普法谁负责”的“双普法”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水法治宣传 教育,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强化执法监督,以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河 道采砂、水土保持监督为执法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活动,保持对水事违法行为的严 打态势。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围绕水利工程建设、河道采砂管理、水行政执法等领域, 加强行业监管,堵塞行业漏洞,强化源头治理。持续加大河道采砂、水利建设市场等领域涉 黑涉恶线索排查,及时向公安部门移交线索,配合做好调查取证及后续查处工作,使扫黑除 恶专项斗争在水务系统落到实处。加强平安水务建设,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依 法解决利益矛盾。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认真落实有效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措施,坚决防止在灌溉管理、人饮供水、农民工工资 支付等方面发生矛盾纠纷。对调处工作不力、导致矛盾激化升级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严肃追 究责任。加快水利信息化步伐,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水利建设”,以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等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覆盖河库、水资源、水利工程等领域的综合监管平台,强化行业监 管信息支撑。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灌溉试验研究,大力推广应用水生态修复、水资 源保护、节约用水、水灾害防治、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成熟适用技术成果。加强水利 统计工作,加强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管理,严把统计流程关、报表审核关、数据报送 关,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持续治水兴水,全县水资源利用、保护、节约, 以及管理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水资源调配保障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水旱灾害防控能力、 水污染防治能力显著提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 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得到全面推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 力的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县的水利发展工作仍面临诸多 问题。 1.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尚不完善。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有供水能力明显不足,水资源短缺仍将成为影响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县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 局不相适应、人多地少水缺是长期面对的基本县情。同时,全县供水水源单一,对非常规水 利用程度不高。全县现状实际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 2 个,年处理污水量 563 万立方米,再生 水利用量 360 万立方米,这部分水量用于林草地灌溉,但仍有部分水量未能净化利用。 2.节水工程体系系统性不强。**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镇节水,全县节水水平有 较大提高,但全社会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尚未真正构建。农业节水方面,节水灌溉面 积主要集中在三个大型灌区,南部沿山区还没得到充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不高且发 展不均衡,呈现结构性失衡。工业节水方面,现状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81%,低于《甘 肃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85%的要求,离全省平均水平 90%仍 有一定差距。生活节水方面,现状年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 13.5%,跑冒滴漏、粗放利 用等水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节水管理 制度尚待健全,“自律式”节水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有利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和效益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全社会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节水的重要性、紧迫 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全县节水型社会尚未真正形成。 3.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一是防洪减灾工程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较大河流堤防工程数量严 重不足,部分中小河流缺乏综合治理;洪水河、大堵麻河、海潮坝河下游蓄滞洪区排水能力 不足,排水体系尚不健全;部分病险水库、水闸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除险加固。二是防 洪抢险组织指挥体系尚不健全,雨情、水情、工情监测能力不足。洪水测报、调度及抗洪抢 险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沿山村子局地暴雨造成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洪减 灾将面临严峻挑战。 4.水生态安全仍存在很多隐患。“十三五”全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水生态安 全仍存在隐患。部分河道被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现象屡禁不止。局部 地区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已大大超出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出现 221 平方公里地 下水超采区一处,超采量 1440 万立方米,超采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个别区域出现水土保持 面积边治理、边扩大的现象,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5.现代水治理体系不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后,水利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初步建 立,但现代水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是水资源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真正 形成,产业布局、园区开发、城市建设等尚未充分考虑到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资 源刚性约束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二是法规体系不完善,水利执法专业力量不足,依法治水执 行力度不强。三是水资源管理市场导向政策不成熟,水价体系不合理,水价改革不到位。依 法保护、促进节约、规范运作的水权水市场制度尚未建立,市场在水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尚难以有效发挥。四是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传统粗放,管理手段陈旧落后,工程运行管理、维 修养护、技术服务等仍主要依赖行业力量,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工程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机 制不完善。部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仍未完全落实到位,少量小型水利工程仍处于“无人 管、无钱管”的状态,工程安全状况令人担忧。五是水资源管理支撑体系有待加强。水资源 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和防洪工程等系统普遍存在监测站点少、监控设备不足、监控功能单一 等问题,水资源方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普及率不高。六是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 有待完善和加强。水资源管理在体制、法制、市场调控、节水意识、支撑体系、考核制度等 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重道远。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思路 (一)工作思路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 间均衡、系统治疗、两手着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谋划水利发展的总体性、战略性、 综合性规划,突出补短板、成系统、强监管,重点解决**水利发展工作的重大方向、重大布 局、重大项目、重大行动,是“十四五”的重要指引,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现实性和政策 指引性。 (二)工作目标 水网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活、工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不发生供 水风险,全县经济社会得到较好支撑;水资源节约和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建立,以高耗 水、高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基本消除,标准内洪水基本 可控;山水林田湖得到进一步系统治理,林草植被区得到保护修复,逐步恢复重点河流生态 水量或生态水面,县域内河流水环境功能基本恢复,黑臭水体完全消除,绿水青山、秀美河 湖建设格局初步形成;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力度加大,水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 (三)主要任务 1.加强项目建设,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建立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核心,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水利保障体系,为实现由大到强、建设美丽民乐提供坚强支撑。积 极争取总投资 44.59 亿元的 5 类 31 个子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进一步完善现代水利设 施体系。防灾减灾项目计划治理河道 3 条,新建堤防 61.33 公里;治理山洪沟道 11 条,修 建堤防 44 公里、排水渠 8.5 公里、疏浚河道 8.3 公里,完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除险 加固中型水闸 5 座;对双树寺等四座水库进行清淤及设施的维修更换。规划总投资 9.2 亿元。 水资源配置项目计划新建水库 3 座,新增库容 1124 万立方米;乡镇抗旱调蓄水池 250 座, 新增蓄水库容 450 万立方米,配套输水管道 54 公里。规划总投资 10.93 亿元。供水安全保 障工程计划埋设输水管道 59 公里,实现大堵麻、小堵麻水厂向生态工业园区供水;依托县 城供水工程,“以城带乡”,建设智能化供水管理系统和调度中心,安装阀门井 32 座,各类 管道 42.36 公里;建设县城人饮备用水源工程,新打机井 6 眼,架设输水主管 11.18 公里, 配水支管 5.78 公里;采取“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在六坝、民联、三堡、永固、 南丰 5 个镇新打机井 8 眼,修建水厂 1 座,1000 立方米清水池 2 座,配套泵房等设施设备, 埋设各类管道 170.08 公里,进行农村供水管理信息化和智慧水务建设;对 5 处水库水源地、 37 处地下水水源地、16 处截引水源地增设封闭隔离围栏、标识和警示设施,整治河岸、修 复沿河基底、完善监控体系。规划总投资 3.86 亿元。灌区节水改造计划对 4 个灌区进行续 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建骨干渠道 399.47 公里、建筑物 1124 座、修建调蓄沉淀池 175 座、 布置量水设施 967 处,建设信息中心 4 处、分中心 9 处;改建洪水河总干输水隧洞 2.8 公里、 义得干渠输水隧洞 0.25 公里、建筑物 10 座,规划总投资 15.15 亿元。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计 划对洪水河、大堵麻河、童子坝河、海潮坝河、马蹄河、小堵麻河、玉带河 7 条主要河流和 其他 12 条较大的小沟小河实施空间管控,分地段进行清淤、埋设界桩 8000 个、界碑 200 个、开展人员培训、购置巡河工具;利用山城河水库水源布设输水管道工程 21 公里,解决县 城西区、北区等生态水系工程供水;对翟寨子水库水源湿地、洪水河流域大河口保护站至双 树寺水库大坝段以及洪水河等 7 条河流岸线实施生态保护及修复,退耕还林还草面积 679 公倾,封禁围栏 292 公里,水源涵养种草种树 1484 公倾、清理废弃矿石 22500 立方米,砌 石护坡 1.05 万立方米。规划总投资 2.65 亿元。水利管理能力建设重点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 和水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更新改造农业机井 150 眼,建设地下水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水 权交易,开展水权置换;建设信息总中心 1 处,信息分中心 8 处;水库、塘坝、渠道流量水 位自动监测站点 1727 处,墒情自动监测站点 150 处,水质自动监测站点 35 处,无人机自动巡检 系统 1 套,田间灌溉自动监控系统 8 套。规划总投资 2.05 亿元。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和 完善三类地区灌溉试验站 3 座(洪水河灌区、童子坝灌区、大堵麻灌区各 1 座)及配套设施。 规划总投资 0.75 亿元。 2.建设河湖健康发展新格局。保护河流健康生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 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建立县、 镇、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逐河落实河湖管理和维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管护人员和管护 经费,深入推进落实河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 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逐步构建主体到位、职能清晰、体制顺畅、责任明确、经费 落实、运行规范的河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监督到位、考核严格、保护有力、社 会参与的河湖健康保护局面。 3.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一是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三条红线”,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健 全取水计量、水质监测和供用耗排监控体系,严控区域取用水总量。把水资源开发、利用、 节约、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强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二是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制度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取用水量已达到或超过用水总量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强 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区域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推进经济社会发 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强用水效率管理,修订完善用水定额标准体系,落实超计划用水累 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制度。三是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体系。围绕经济安全、资源 安全、生态安全,从水旱灾害、水供求态势、河湖生态需水、地下水开采、水功能区水质等 方面,科学评估全县水资源安全风险,加强水资源风险防控。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 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 4.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推进节水规划编制、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 建设、节水型示范单位、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等重点工作,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大力发 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因地制宜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强各行 业、各领域取用水监管,从严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 5.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县级骨干水网工程建设。结合全县水资源禀赋特点及国民经济产 业布局,加强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建设,时间上实现丰蓄枯用,空间上实现丰枯互补。构建 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余缺互补,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 水网体系,保护河湖湿地水源涵养空间,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6.强化水旱灾害防治。通过山洪灾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型水闸加 固改造、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实施,使**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达到“小灾无影响、中灾能承受、 大灾能自救、巨灾不失控”的四水准防灾减灾要求,使综合防洪能力明显提高。 7.加强水生态保护。围绕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资源开发利用上 线三大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加 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森林湿地建设,加强水资源水环境超载区修复治理,改善河湖和地下 水生态环境。 8.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按照“总量控制、节水优先、统筹调配、系统治理”的原则进行 超采区的治理。严格地下水水量和水位双控制,强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通过加强农 业、工业等各领域节水,优化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实行有利于地下水限采的水价政策,采 取划定限采禁采范围、水源置换、休耕、试行退地减水等措施,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 复,压减地下水超采量,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进一步加强地下水保护和涵养,提高地 下水战略储备能力。加快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完善地下水监控体系,建立地下水管理信息 系统。 9.深化水利改革。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改建骨干工程,配套末级渠系,完善计量 设施,加强供水计划管理,优化用水调度,抓好水权分配,有序组织开展水权交易,拓展水 权交易范围,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深化小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工作方案,分 类确定县境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 和管护经费。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以水投公司为平台,积极向国家、省市有关部 门争取项目和资金,衔接、落实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 设水利工程。 (四)工作措施 1.加强衔接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切实加强与省、市水利主管部门和县发改、财政等部门的 协调配合,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围绕国家投资重点方向,深入分析和准确 把握当前水利发展趋势,找准水利发展的需求和相关政策的结合点,加强纵向和横向联动, 细化配套措施,全力争取水利项目投资,持续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 2.细化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根据“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明确年度工作目标, 层层细化分解,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主要工作时间节点,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 和每个人,同时加强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和动态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3.突出工作重点,强化项目争引。始终把争引项目作为加快水利发展的第一要务,充分研究 中央、省市各类项目政策,从政策中捕捉信息,挖掘项目,迅速编报,争取工作主动性;狠 抓项目争取环节,从申报、审查、审批、立项等各个环节紧盯不放、跟踪落实,力争规划确 定的项目落地实施。 4.严格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不断修改完善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饮水安全巩固提 升、抗旱应急水源、中小河流等专项规划。合理配置勘测设计力量,优化技术方案,确保方 案技术适用、经济合理,便于建设和管理。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严格执行基建项目管理 程序,认真贯彻落实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实行建设单位负 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 制度,实行专账专储、专人审批,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跟踪与审计,从多方面确保工程安全、 资金安全、人员安全。工程建成后,及时明确管护主体,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良行运行。 5.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加强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 政治思想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能, 改进服务质量。加强单位内部绩效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主动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群众满意度。 6.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对全系统各单位依法行政、转变作风、服务民生、落 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等方面的督促检查,着力解决履职不力、作风不正、行为不廉等损 害水利行业形象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营造依法履职、优质高效、廉洁务实的发 展环境,为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7.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高度重视水利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 氛围,增强全社会的爱水、惜水、护水和水患意识,多种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和 参与水利现代化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