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5篇党委县委书记学习2021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
5 篇党委县委书记学习 2021 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 2021 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 800 字一 高屋建瓴擘画蓝图,砥砺奋进接续辉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 会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谋篇布局,各地兴起学习贯 彻五中全会精神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 上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催人奋进,二〇三 五年远景目标激励人心。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学习本领,将学习 贯彻全会精神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上,跟随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这艘大船扬帆起航、劈波斩浪。 坚持学懂弄通做实,确保全会精神入大脑、入心间、入行动。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十四 五”经济社会发展之帆即将起航之时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 议,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描画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党员干 部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时要坚持学懂弄通做实,通过阅读五中 全会公报原文,悟五中全会精神原理,将全会提出的远景目标和 十二项重要举措入脑入心入行,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与实际工作 相联系,落实好各项工作,以乘风破浪的信心更好服务社会发展 大局、服务国家各项改革举措、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幸福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决战 决胜之年,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根 植于人民,党员干部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就如鱼儿离开了大海 无法生存,星星离开了夜空无法闪光;离开了人民群众,就成了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人民群众,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 无法顺利实现。要继续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抢险救灾,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还是脱贫攻 坚,我们党都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旨在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征程。 坚持主动担当作为,向着人民期待再扬帆、再起航、再出发。 十九届五中全会十二项重要举措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为增进民 生福祉而努力的决心,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是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 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的过程。党员干部要紧紧 跟随党的步伐,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听 从党的指挥,履职尽责,务实担当,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 之上,发扬工匠精神和钉钉子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一 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以共产党人的精神和本 色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1 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 800 字二 连日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引发全国人民热议。各地 区各部门在掀起学习高潮的同时,也在认真擘画本地区本部门的 “十四五”发展规划。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为开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党员干部需 要锚定奋斗目标、集聚前进动能、把稳手中舵杆,开好顶风船、 走稳新征程。 开好顶风船,必须绘好“航线”,锚定奋斗目标。谋定而动, 实至势成。好的规划设计就是成功的一半。要在充分总结“十三 五”经验基础上,科学合理起草本地区本部门“十四五”规划, 做到目标明确、契合实际,任务具体、指导性好,措施得当、操 作性强;要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通过在线调研、 座谈研讨、专业论证、审议修订等细致环节,广泛征求各行各业、 专家学者、基层群众对草案的意见建议,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 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凸显“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贯穿 在确定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制度保障等各个环节, 让整个规划接地气、聚人气、振民心;要认真做好党的十九届五 中全会精神及本地区本部门“十四五”规划的宣传讲解,让精心 绘制的经济社会发展“航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开好顶风船,必须全面发力,集聚强劲动能。一篙松劲退千 寻。齐心协力开好顶风船,必须集聚强大、足够的续航动能。要 激发党员干部的“拓荒牛”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 考核工作条例》,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精神,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干部队 伍素质,优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引导、激励干部 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建设, 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竖起千万党员先锋旗帜,让广 大党员切实成为驱动航船的重要引擎;要慧眼识才、真诚爱才、 科学用才,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 伟大奋斗中来;要坚持常态化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必修 课”的学习,握紧强大思想理论武器,践行伟大中国精神,为开 好顶风船蓄足强劲动能。 开好顶风船,必须把稳舵杆,当好称职舵手。大海航行靠舵 手。领导干部是实施新规划、驾驭顶风船的掌舵人。面对新征程 上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 新期盼,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新时代使命感、责任感,以“千磨 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时代豪气,义无反顾地扛起 “舵手”重任;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五”规划、面向 2035 远景目标,吃透弄通方针政策,深入一线察实情、出实招, 去虚功、去浮华,让党的好政策不走样、不变通、无折扣,让群 众得实惠、享幸福;要站稳政治立场,修炼“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纪律定力、抵腐定力,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把稳舵杆,以风险意识、底线意识提前预判、应对可能出现的惊 涛骇浪,沿着既定航线把人民群众的幸福之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2021 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 800 字三 举世瞩目下,为期四天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圆满落幕。会 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擘画了发展蓝图, 规划了实践路径,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当前,学习贯彻全会 精神,已成为全国上下的重要任务,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学深 悟透、弄通做实全会精神,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 持创新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 和现实都向我们展示了党的智慧与力量。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 国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奋力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妥善应对 各种风险挑战,使全国人民能得益于党的的果敢决策而过上安稳 舒心的日子。党的领导,是我们国家不断发展的顶梁柱,是我们 应对风险挑战的主心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面对 “十四五”的宏伟蓝图,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携手,、,不 畏惧艰难险阻,不惧风浪挑战,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唱响新的篇章。 坚持人民至上毫不含糊。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永恒初心,人 民至上是党的不变坚持。2020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 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我们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以按下经济暂停键为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诠释了“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和担当。“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开门问策,汇聚 民心,彰显民众力量,传递民生温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 中,“人民”二字被提及 23 次,“人民生命健康”“人民收入 水平”“人民根本利益”等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字眼贯穿 全会始终。在深学细悟全会精神之时,我们要认真领会党和国家 人民至上的理念,以时代责任为己任,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己任, 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坚持创新发展毫不犹豫。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发展的迫切 要求。中国的前进之路,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之路。深圳 的发展,是创新精神的呈现;“北斗”的成功,是创新能力的彰 显。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力量源泉。全会提 出 2035 年使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远景目标,再次把创新 提上国家战略目标的日程,也把创新摆在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 置。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矢志不渝坚定创新的核心地位,实施创新发 展战略,培育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培植创新土壤,优化创 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在实践中谋创新,在创新中促发展,推 动科技创新“换挡提速”,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开启创新 型国家建设新征程。 时间见证前行,岁月镌刻奋进。全会勾勒了一幅更加美好、 更高质量、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 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领导为遵循,以人民至上 为根本,以创新发展为原则,共同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胜利奋斗。 2021 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 800 字四 日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 蓝图,指明了方向。作为党员干部,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 好干事创业的五年规划。在此,准备“十四五”规划指南一份, 助党员干部在实现大我中成就小我。 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追求,为国为民、利国利民。 人无志不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是干事创业前进的动力,是指引着 我们前进的灯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目标,注定成就什么样的作 为。伟大领袖周恩来正是因为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宏伟目标,才砥砺了他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身的责任和使命, 成就了他光辉的一生。党员干部要认真思考规划未来五年的奋斗 目标和理想抱负,将实现个人理想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结合起来,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乘势而上,为党、国家和人民利益 鞠躬尽瘁、奋斗不已。 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务实精神,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 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远大的目标只有 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才能将梦 想变成现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离开实干,再美好的理想目 标都是空中楼阁,再有分量的担当也难以落地生根。党员干部要 干字当先,发扬钉钉子精神,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 务实求效。要敢于攻坚克难、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越挫越勇, 坚定必胜信心,一鼓作气、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奋力实现“十 四五规划”的宏伟目标。 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回顾“十三五规划”的历史,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 康到全面小康,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至始至终体现着“人民 至上”的理念。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尊重 人民主体地位,站稳群众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解难事的忘我工作中,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十三五”成就巡礼,“十 四五“开启征程。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让我们乘势而上,顺 势而为,以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和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添砖加瓦,创造让世界称赞的新的更大奇迹。 2021 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 800 字五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 议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 5 年乃至 15 年中国发 展擘画蓝图。 从 1953 年开始,我国已编制实施了 13 个五年规划(计划), 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一部 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可谓一部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史,不断彰 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政治稳定的显著优势 “一五”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 础;“三五”至“五五”计划的实施,为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 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七五”计划后,我国基本 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九五”期末,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十 一五”时期,我国实现了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到上中等收入国 家行列的跨跃;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将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 扎实基础…… 曾有西方政要对我国的五年规划羡慕不已,认为其既有延续 性也有前瞻性,放在自己的国家简直难以想象。其实,这背后的 秘诀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 优势。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中央要讨 论决定关系党和国家全局重大问题。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 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以“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为例,2020 年 7 月,中共中央政 治局会议决定 10 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 开会议,听取《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和网上征求意见的情 况报告,决定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九 届五中全会审议。10 月,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建议》。《建议》 在五中全会上讨论通过后,国务院据此组织起草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纲要》在明年全国“两会”经由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 成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最权威的纲领性文件。 “党提建议、政府编制规划、人大审议通过规划、全国人民 执行人大审议通过的规划,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当中创造 的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表示。 党的领导,也体现在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十三五” 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有序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的矛盾问题,沉着冷静应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决 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十三五”规划实施顺利, 主要指标总体将如期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和 165 项重大工程项目 全面落地见效,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 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领导力量,中国人民一张蓝图 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全国连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创造 出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 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 2020 年 8 月 16 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 征求。据统计,8 月 16 日至 29 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累 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 101.8 万条。 “七五”计划开始大范围征求意见,“十五”计划首次通过 群众征文方式征集意见建议,“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间国家发改 委、工商联、妇联等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 作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五年规划(计划) 的编制工作,越来越成为发展人民民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 发展这一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 “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 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 起来。总书记先后赴吉林、湖南、广东等地调研,主持召开企业 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 座谈会、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就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五年规划的决策机制方面,我国形成了包括前期调研、形 成基本思路、起草中央《建议》、通过中央《建议》、起草《纲要》 草案、公众建言献策、衔接论证、广泛征求内外部意见、审批与 发布《纲要》等多个阶段和步骤的编制过程。在此过程中,参与 咨询和建议的主体包括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各人民团体以 及专家学者,公开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使得五年规划决策咨询 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可以说,五年规划的编制就是一个集思广 益、形成共识、科学设计、民主决策、依法通过的决策过程,生 动体现了寓科学于民主的中国式决策模式。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 著优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 70 多年的时间里迎来了从站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背后,离不开集中力量 办大事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一个个五年规划 的制定实施,就是中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体现。 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 面,为了尽快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我们党发 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五年计划为抓手,将 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很短时间 里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53 至 1978 年间, 工业年增长率达到了 11.4%,工业比重每年平均提高 1 个百分点。 例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十三五” 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5 年来,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 坚,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290 多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组 成不拔穷根绝不撤退的突击队,全国上下共同书写了人类减贫史 上感天动地的辉煌篇章,使农村贫困人口从 2012 年底的 9899 万 减少到 2019 年底的 551 万,连续 7 年每年减贫 1000 万人口以上, 贫困发生率由 10.2%降至 0.6%。目前,全国上下正在一鼓作气、 加大对剩余贫困人口的攻坚力度,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解决的目标指日可待、胜利在 望。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五年规划是中国实现阶段性、跨越式 发展的一个秘诀,它承载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梦想,可以集全国 之智、举全国之力来办成全国之事。 特别是在重大挑战面前,中国不搞“拳击赛”“对抗赛”, 而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导向,各地 区各部门各方面协同作战,万众一心齐奋进、越是艰难越向前, 显示出强大的攻坚克难能力。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 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计划),我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 现代化建设道路。 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的“五年计划”变为了“五年规 划”。 “计划”变成“规划”,一字之差,含义深刻。“规划”更 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长远性,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 用,反映了政府经济职能的深刻转变。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历次“五年规划”都强调深化改革开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今年的《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 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意见》也擘画了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改革蓝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巩固增强。 与此同时,五年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和宏观性导向功能更 加明确。比如“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随着发展理念的演进,五年规划也从经济发展 规划演变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而演变为有关国家整体发展的 全面综合发展规划。比如,在“十三五”规划中,教育科技、资 源环境、人民生活等非经济类指标中就占了很大比例。 实践证明,五年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 关系的重要制度创新,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的短视性、盲目性和分 散性,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 情不利影响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统筹 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 宏观调控力度,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 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预计,中国将是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坚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 的显著优势 “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推动 ‘十四五’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十 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总书记谆谆嘱托。 纵观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一条清晰主线始终贯穿——人 民至上。无论是哪一阶段的任务,说到底,都是以人民为中心, 为了提升人民福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人均 GDP 只有 119 元,1952 年人 均储蓄只有 1.5 元。中国通过五年计划,引导有限的社会资源向 弱势群体流动,通过粮食统购统销、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初级教 育等方式,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很大程度解决了几亿人民 的基本民生问题。 通过“六五”“七五”时期的奋斗,到 1990 年,我们党实 现了基本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八 五”“九五”时期的奋斗,到 2000 年,我们党实现了让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十五” 到“十三五”时期的奋斗,到 2020 年底,我们即将实现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 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 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要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 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 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 持续。”总书记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十几亿人民心头上中国梦,写进一份份五年规划上,最后写进千 家万户的日常生活里。未来五年的蓝图属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大梦想,也属于每个中国人过上更美好生活的小梦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