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让民族音乐“唱响”校园
音乐论文之让民族音乐“唱响”校园 让民族音乐“唱响”校园河南省濮阳市油田艺术中学 许金星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因此,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加大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力度,对提高民族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更好的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谈几点认识。一、提高音乐教师素质是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关键在教学中发挥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陶冶学生情操,增强民族意识,让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音乐教师是关键,并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专业素质的优劣,毫无疑问的会影响教学效果,从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已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去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如声乐、器乐、视唱练耳、合唱指挥、音乐欣赏、创作及音乐理论修养等,这是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保证” 。笔者在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做过一些民族音乐素养的调查,而调查结果却令人痛心,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薄弱。更令人痛心的是个别音乐教师对基本的民族乐器比如琵琶和柳琴分不清;古筝和古琴分辨不出来。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必须迅速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作为一位名音乐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外,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音乐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涉及面非常之广,有地方语言与音乐语言结合的问题,有民族音调与特殊唱法问题,有作品题材中描述的生活习俗、乡土人情、历史背景、自然景观等问题。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把握住作品的精髓之所在,只有具备“博”与“专”高度统一的合理均衡的知识结构,才能将学生引向宽广的未来之路。二、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民族音乐的“文化孕育点”:《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旨在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开拓艺术视野,培养多元化意识。”由此可见,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已成为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民族音乐的“文化孕育点” 。如: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中,有大量的民族经典作品,《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十面埋伏》、《春节序曲》、《良宵》等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还介绍了京剧、曲艺、民族歌剧、舞剧等经典的艺术形式。(一)教学中应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厚感情。在介绍民歌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民歌来源于劳动,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内蒙民歌豪放、辽阔,陕北民歌高亢、奔放,云南民歌明丽、清新,新疆民歌活泼、欢快,江南民歌婉转、秀丽,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使学生从心理上崇拜民族音乐,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民歌《茉莉花》,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并且随着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而名扬海外,成为全世界共享的艺术资源及精神财富。而江苏、河北、东北、广东等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又可使学生感受到民歌的“变异性”及民歌的发展与传承。这样以来学生就会对学习民族音乐产生浓郁的兴趣和由衷的热爱之情。(二)以民族音乐的欣赏为契机,在聆听、联想 、体验中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把民族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以学生自我感受为基础,在聆听、联想、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将民族音乐与自我的感情认识不断协调起来去欣赏作品。如介绍管弦乐《春节序曲》,教师在介绍作品内容上要体现我国人民过春节时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场面。而这部作品的结构、调式、音乐风格等由学生参与分析,特别是具体每段音乐的形象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春节的感受和耳闻目睹我国各民族人民过春节时的各种庆祝方式来进行自由联想和创造性想象。甚至可在第一主题秧歌舞音乐部分,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起舞,更深刻的体会、感受音乐的美。在欣赏二胡与管弦乐队《江河水》时,教师可先介绍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待学生对作品内涵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再去欣赏《江河水》,学生就会随着那波涛汹涌的江河水起伏,内心中为主人公的命运不平也逐渐的表现出来。那么《江河水》这首乐曲在曲式上应怎样分析?它的旋律进行有失怎样一种趋势?音响色彩如何?它要开启人们思想感情的内涵是什么?学生就可进一步在音乐的起伏去想象、去寻找理想的答案。这样一来欣赏音乐就变成了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活动,学生就会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吸收民族音乐的营养,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三、拓宽学生的民族文化视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教学服务。音乐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平时要做个有心人,经常观看电视或专业录像资料,把好节目录制下来,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二)利用学校有线广播,有计划、有选择地播放优秀民族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主要是用音乐去熏陶他们的心灵,让学生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在利用有线广播的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所播放的音乐要有计划、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挑选民族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并要由浅入深,不能杂乱无章。② 设备要先进、完美,否则影响播放效果,音乐效果太差不如不听。③听了要讲,可以在音乐课上作同步讲解,还可以举办音乐讲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④音乐要不断推陈出新,给人以新鲜感,切忌几首乐曲播来放去,使人听来索然无味。(三)通过校园橱窗、黑板报、图书馆、阅览室报刊、杂志等向学生展示民族音乐。音乐教师可把一些精美的演出图片(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曲艺、戏曲等)汇集起来,通过橱窗向学生展示,还可以组织展开民族乐器图片展和实物展。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学校举行的艺术节、文艺晚会演出剧照拿来展出,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舞台上的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通过黑板报刊登一些音乐家小故事或民族音乐知识。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喜爱。除此之外,在征订书籍、报刊、杂志工作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订阅一些适合学生的音乐刊物等。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灵魂。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提高民族音乐素养是音乐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责无旁贷地成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兴民族音乐的主要阵地。我相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不断努力,民族音乐之花一定会开遍我们的校园。参考文献:1.《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8-2000) 国家教委 2.《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 梁茂春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3.《提高音乐教师素质 改进音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第二期。 4.《从分利用校园广播提高学生音乐素质》 中国音乐教育2002第四期。5.《挖掘高中“音乐欣赏”的文化内涵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第四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