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打开课堂,让探究活动变得更充分——《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与思考
小学科学论文之打开课堂,让探究活动变得更充分——《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与思考 一、教学资源和教学现状分析: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它通过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探究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着重围绕“轻重、大小”两个因素(变量)设计观察实验。整节课有5个观察活动:①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制订观察规则;②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提出沉浮可能与什么有关;③观察大小不同物体的沉浮是否与轻重有关;④观察大小相同的物体的沉浮是否与轻重有关;⑤观察轻重相同的物体的沉浮是否与大小有关。理想的教育期望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悟到,要知道“轻重”对沉浮的影响就必须控制“大小”这个变量,反之则要控制“轻重”这个变量。 这样的活动容量、这样的教育期望一节课能实现吗?从多次听课和教学实践来看,有的课为了赶时间赶进度,让学生走马观花似的经历了5 个活动,大部分学生却越搞越糊涂;有的课为了展开每个活动,尽量让学生通过操作材料感悟“控制变量对观察结果的重大影响” ,但一节课的时间总不够用。5个观察活动是平均用力还是有所侧重,如何更好地体现活动的价值?难道这5个活动都要在一节课完成吗?带着这些思考,我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二、本课的设计意图 1、 确定重点探究活动 在教师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的支持下,在探究“物体的沉浮与轻重、大小的关系”时,课堂上主要围绕“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一问题,通过操作两组不同的材料,充分展开如下两个重点探究活动:①大小、轻重均不同的材料,它们的沉浮与轻重有关吗?②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材料,它们的沉浮与轻重有关吗?让学生初步感悟到: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关,并且再把学生的思维向前推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2、 打开课堂,迁移探究方法 而研究“大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可迁移上面的研究方法,作为本节课的延伸部分处理,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四个大小相同、但可以自由伸缩(体积可变化)的圆柱体、四个等重的螺帽、一张实验提示卡,让学生课外自己观察和实验,并作为下一节课的研究汇报内容,打破课内外的界限,这样既可以减少课堂活动容量,保证探究的有效度,又可以做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让学生有时间去消化、去理解如何探制变量这一教学难点。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研究物体的沉浮现象,发现物体沉浮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2、 让学生经历“推测——发现——否定——再推测——再发现”的科学探究过程。 3、 让学生体验探究物体沉浮的乐趣。 重点:观察研究物体的沉浮现象,发现物体沉浮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难点:怎样才能看出“物体的轻重、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材料准备]: 1、教师演示:泡沫塑料、小石块、铁盖、塑料盖 2、大小、轻重均不同的一组:泡沫塑料、小石块、铁盖、木块、萝卜、螺帽、回形针、牙签、蜡烛等。 3、大小相同、轻重不同一组:四个小圆球、水槽。 4、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一组(课外实践材料):四个圆柱体、四个等重的螺帽、一张提示卡。 [教学进程]: (一)、导入 1、(出示泡沫塑料、小石块)把泡沫塑料、小石块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有什么发现吗? 2、(出示铁盖、塑料盖)把铁盖、塑料盖放入水中,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讨论铁盖在水中算沉还是算浮? 3、引出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投影): ① 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② 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意图:有些物体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观察沉浮结果是一致的,有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则观察的方法有关(如铁盖),所以有必要明确观察的方法和标准,即制订观察的规则。) (二)、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物体在水中沉和浮的问题。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样一些物品,(出示:记录表格1),要求是大家先推测一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在表格里作好记录,再把它们放入水中,验证你们的推测是否正确,把结果也在表1中记录下来。 表1 物 体 泡 沫 塑 料 小石块 铁盖 螺帽 木块 回形针 牙签 萝卜 蜡烛 推测沉浮 实验结果 注:沉用“↓”来表示,浮用“↑”来表示。 2、每组材料员领取记录表1和大小、轻重均不同的一组材料:泡沫塑料、小石块、铁盖、木块、萝卜、螺帽、回形针、牙签、蜡烛等材料,进行观察实验。 (意图:这是一组大小、轻重均不同的材料,教师提供的材料中,大的物体里有会沉的铁块、会浮的泡沫塑料、萝卜;小的物体里有会沉的回形针、会浮的牙签。为了体现对观察规则的运用,这里还增加了铁盖。) 3、各组汇报物体的沉浮情况,说说哪些物体的沉浮你们猜对了,哪些猜错了?实验前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物体是沉还是浮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轻 重 大 小 4、我们的猜测为什么会有错呢?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沉浮跟轻重、大小究竟有没有关系? (意图:用“轻重、大小”等去推测物体的沉浮,有的推测对了,有的推测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产生了困惑,这正是我们教学的最佳时机,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卷入到更深的探究活动之中。) (三)、研究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吗? 1、我们先来研究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是否有关吧!请你们每个小组按轻重来重新排列这些物体,观察研究是否和轻重有关? 2、每个小组按要求进行观察研究,并做好记录。(教师发记录表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记录在表2: 物 体 重 → 轻 是沉还是浮 3、汇报实验结果,提出问题: 物体的沉浮真的与轻重没有关系吗? 4、那么我们继续研究! (出示大小一样的红、绿、黄、紫四个圆球)请各组材料员领取这一组材料和记录表3。 (1)、请大家观察这四个球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 5、大小一样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情况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再次观察实验、并记录在表3: 物 体 重 → 轻 是沉还是浮 6、汇报,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又发现了什么?(轻重和物体的沉浮还是有关的。) (意图:围绕“物体的轻重和沉浮有关吗?”展开两个活动,两次实验材料不同,结果也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引起学生对材料的关注和思考) (四)、我们的讨论会 1、材料员上交实验材料,根据表2和表3的记录结果,四个同学围坐在在开讨论会 ,并把讨论的结果写张小纸条给老师。 讨论主题:为什么两次实验的结果不一样?这次实验又跟物体的轻重有关了呢? 2、全班研讨,形成一致认识。 (1)、(教师拿起各组交来的小纸条)我选几张向全班同学宣读一下,你们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2)、归纳: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轻重与沉浮还是有关的。 (3)、(追问)你们发现是什么关系呢? (大小相同时 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意图:讨论会在美国的科学教育中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验中学生主要是合作,在讨论会中则主要是交流。虽然有少部分学生已经知道“问题”所在,但通过组内交流和全班研讨,会有更多的学生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这符合认知的客观规律,最后形成的一致认识也水到渠成。) (五)、课外实践活动 1、刚才我们研究了“轻重和沉浮的关系”,如果我们再研究“大小与沉浮的关系” ,你们有办法吗?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提供了一袋材料和一张提示卡,希望你们课后每个小组一起研究,老师期待你们能成功! 2、每组材料员领取教师提供的如下材料: (1)、四个轻重相同、大小可以自由伸缩的圆柱体、四个等重的螺帽。 (2)、一张提示卡。 (意图:由于研究“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一活动的充分展开,学生对“当两个因素(变量)对物体的沉浮起作用时,必须控制一个因素(变量)才能进行比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印象还不是很深刻,所以把“物体的大小对沉浮影响”这一问题让学生课外充分自主地展开研究,加深理解。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教师提供了有结构的一组材料和一张提示卡,期待着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一有挑战性的问题。) 四、教后思考: 科学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因此课堂上教师也以活动展开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为活动而活动,平均用力蜻蜒点水式的做法带来的结果是课堂上表面热热闹闹,但热闹的背后留下多少活动的价值呢?该展开的活动不够充分、该深入的活动却受困于40分钟的教学时间。2004年第2期《科学课》每期论坛上提出了“打开课堂”的观点,打破课内外的界限,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实现课内外科学探究的有机结合。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围绕重点活动充分展开,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 的探究能够取得一致的认识,然后再把习得的这一探究方法迁移到对“物体的大小对沉浮影响”的研究之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把最后一个活动放到了课外,看上去不完整了,但从学生下一节课的汇报情况来看,他们的课外探究效果是令人欣慰的。 活动结构课堂,活动引起经历,活动促进发展,在活动化的课堂里面,我们应该融入更多的思考,更多地关注活动的价值,关注探究的有效性,灵活地调控教学进程,也许我们的教学会获得更多的惊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