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浅谈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浅谈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浅谈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综合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从而使我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 伴随着改革的巨变, 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深水区” , 而且在国际上, 国际贸易投资的格局, 包括政治格局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我国的发展能够影响到世界的发展。 从而需要有一个全面的、 系统的改革方案, 支撑未来一个中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通过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来解决新形势下将要面临的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 要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 需要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 更需要学者们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就我国而言,国家治理体系主要是指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包括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以及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 这是一整套相互衔接、 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指运用制度体系管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包括治党治国治军、 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处理各种复杂国际事务等方面的能力。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学者认为, 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是要构建结构科学、 组织有效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第一, 执政党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有学者在分析国家治理中的执政党因素时强调, 只有在党政关系、 党群关系、 党和其他组织关系、 党内组织关系四个层次上实现党组织的现代化, 才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其次, 规范政府职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 针对当前国家治理中政府职能边界不清的问题, 学者们提出政府的规模与职能应与市场与社会的规模与职能相适应。 第三, 社会力量的参与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第 四, 地方治理创新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实践经验。 第五, 他国的治理经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借鉴。 长期以来,我们着重强调物质文明层面、 精神文明层面的现代化建设。 其实, 社会主义现代化除了物质文明层面、 精神文明层面的现代化, 还应包括国家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是要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 规范化、 程序化和科学化, 治理国家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 民主思维和法治思维, 善于依靠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 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来, 表示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表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就是总的指导思想、 改革的路线和重大的战略部署。 首先, 进一步解放思想, 摈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解放思想, 是一个国家保持其理论思维的先进性的源泉, 只有解放思想, 才可能冲破传统和教条的束缚, 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治理体制的改革属于政治改革的范畴, 比起其他改革更具有政治敏感性, 更容易使人们畏首畏尾, 因此解放思想尤其重要。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 从时间上说, 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从空间上说, 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涉及各个领域, 包括政治领域, 特别是治理领域。 判断一种新的思想、 观念、 制度和政策, 首先应当看它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民主、 人民的自由幸福、 社会的公平正义, 看它是否有利于建设一个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只要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 增进人民福祉” 的新观念和新实践, 都值得探索。 反之, 凡是束缚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都应当破除。 其次, 加强整体部署, 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正如《决定》 中指出, 我们既要摸着石头过河, 在实践中探索; 又要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宏观指导。 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制度的系统, 包括政治、 经济、社会、 文化、 生态等各个领域, 必须从总体上考虑规划每一个领域的改革方案, 宏观上, 从中央层面加强对治理体制改革的领导和指导。 加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研究, 按照《决定》 的总体目标, 分阶段制定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一方面, 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 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 另一方面, 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也不能草率从事, 要广泛讨论, 从长计议, 避免激进行为。 第三, 总结各方面治理改革的新经验, 及时将优秀的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们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可贵的探索,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然而, 许多好的改革经验因为没有上升为国家制度层面而被中止, 或者仅在小范围内实施, 这就使其效能大打折扣。 所以应当从制度上解决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动力问题。 改革创新, 无论其效果多好,多么受到群众的拥护, 如果不用制度的形式得以固定和推广, 那么, 这种创新最后都难以为继, 难免“人走政息” , 成为短期行为。 第四,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 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 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各国在这方面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也有不少深刻的教训, 我们应当借鉴、 汲取。 我们从来都主张, 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其中自然包括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建立现代国家的许多进步和成就, 其实也得益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 例如,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听证制度” 、 公共服务中的“一站式服务” 、 责任政府建设的“政府问责” 制度、司法实践中的“律师制度” 、 政务公开中的“新闻发言人” 制度、 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式治理” 等, 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 我们应当具有当年邓小平同志引入市场经济那样的胸怀和胆识,站在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高度, 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活力为目标, 认清世界发展潮流, 立足我国国情, 大胆借用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 “到2020年,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 “形成系统完备、 科学规范、 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 换言之,要在2020年初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在七年内要完成这一任务, 其艰巨性可想而知。 实现这项艰巨的战略任务, 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 坚强的领导和果断的措施, 同样也需要宽广的胸怀、 高度的智慧和正确的道路。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须超越任何组织和群体的局部利益, 而以中华民族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着眼点; 不仅要集中全党的智慧, 而且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 不仅要有政治精英的参与, 也要有普通民众的参与; 不仅要依靠党组织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 更要严格遵循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和科学执政的基本方略。 总而言之, 只有沿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道路, 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反过来,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格化的具体表现,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各级政府的化身。 我们从现实中看到, 人民群众评价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是否奉公执政, 依法行政时, 往往是看各级行政官员及部门人员是否严格自律, 是否身体力行。 第三, 要用严密的制度规范用权。法治政府的建设归根到底要靠健全的制度、 严肃的纪律来保障。 通过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政规范和制度, 从规则、 制约和惩治人手建构法治意义上的制度体系, 将行政问责、 政治问责和法律问责挂钩, 让各级政府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 总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必须切实完成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作为基层县区政府, 路途遥远, 重任在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