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更真实
语文论文之让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更真实 世纪,新的教育哲学观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才培养,应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加上个别化的集体教学,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中教学形式的主要特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小语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真”更“实”。 一、课前——注重课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预习方法。初读时,要读生字词,读通课文。再读课文时,要划出重点词句,找出不理解之处,注上读书笔记,进行质疑,这就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为上好阅读课打好铺垫。 比如《嘱咐》这一课,学生提出“母亲为什么用无声的嘱咐把爱传递给我?”“母亲用无声的嘱咐传递给我什么样的爱?”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设疑答疑,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始——注重制定目标,创设自学情境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教师预设的,而在自主学习中,课堂教学目标既有教师预设的部分,也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起来。 如我在教学《黄继光》这一课时,为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定目标的:师问:“大家预习了《黄继光》一文,有什么感受想给大家谈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黄继光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很可贵。”有的说:“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表现出他的精神,用词非常讲究。” 就这样,一连好几个同学畅谈了自己的感受,紧接着我又抛出一个诱饵:“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学生又各抒己见。一生说:“我的学习目标是向黄继光学习,我的学习方法是抓住描写黄继光的句子。”一生说:“我的学习目标是有感情的朗读课,采用的方法是以读悟情法,使自己感受深刻。”同学们自定的目标,我都予以肯定,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去学习。可以说,同学们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收效颇大。 三、课中——注重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语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以说,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的开端。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 导、鼓励学生敢问、善问、乐问。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的关键是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敢于质疑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键的还是引导学生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除了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质疑的方法外,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文中插图、课中标点等内容提出疑问。但是学生从敢问、善问,到养成提问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在课堂教学生学会提问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充分的思考时间,充分的提问时间,实实在在的让学生自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从“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的心理逐渐形成,就改变了以往的“要我问”为“我要问”。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大体分为两种:独立学习——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经过努力,学生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其中,学生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师则不讲,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去完成。而需要学生合作学习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教师的适当点拨外,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学习的伙伴,自由的选择解疑的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是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除了那些学生能用已有的认知去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则是你一言、我一语,全班同学群策群力。有时,也让学生自由结合,寻找伙伴,形成学习小组,自由选择解疑方法。如:读书解疑、实验解疑、讨论解疑等,学生爱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和独特的创造性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四、课后——练习自主选择,训练因人而异 、课练自选。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班级学生中基础不同的现象,课后练习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挑选,以便扬长避短,更好地激发“自主”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布置抄写词语的作业时,切勿搞“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都抄个三遍五遍的,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为了抄写而抄写,完成任务罢了,收效甚微。正因如此,新课程摒弃原先那种单调、死板的练习模式,设计灵活和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动动手的题型,使训练有目的性。 、课练自拟。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主体作用是学生发展的保证。以往的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都是教师出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为了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不埋没学生的潜能,学完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自拟练习。这一尝试肯定会带给学生跃跃欲试的乐趣。一般说来,学生自拟练习总是会出一些自己已经理解掌或认为最重要的内容。优生可能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的问题,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则大多是有关基础知识的字词句的题目。同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挑汇编,全面练习。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他们独力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总而言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要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其求知兴趣,懂得求知方法,使其亲历求知过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教师都尽可以大胆去探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得以体现,达到叶老所说的“自读自悟”的境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