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数学论文之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内容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儿童在优化的情境中活动起来。这样,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主动地学习又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了探究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和积极向上的乐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在数学大观园里成长。【关键词】 新课程 快乐学习 自主学习 快乐成长【正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走进了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在数学大观园里成长。一、开展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生并不是不喜欢数学知识,而是讨厌你给予他知识的这种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可以是课堂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作者在“小数、分数、整数混合加法”练习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找朋友”,具体办法是找了8名同学,他们的胸前贴了一个数字,有的是分数,有的是整数,有的是小数,拉手表示找“朋友”(做加法),可以两个人拉,也可以是多个人拉,然后让“观众” 们抢答结果,在近乎沸腾的课堂上有效地练习了“分数、小数、整数混合加法”。又如在学习“立体图形与它们的表面展开图的关系”时,既要由立体图形想象出它的表面展开图,又要根据表面展开图判断可折成哪种立体图形,内容抽象,学生难掌握。因此,作者在上课时,结合了折纸游戏,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来引导学生探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在课外,作者所在的班级每月都要开展一次“数学面对面”。数学面对面的口号是“思考无极限,快乐天天见。”活动的宗旨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把学习中的困难击败;纯真的关怀,把学生的忧愁与烦恼荡涤干净。”每期的主题不一样,采取的形式也不同。如“为你导航”一期,主要采用了谈话的形式,娓娓道来,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了解学习数学的方法,最后还留了自由提问时间,主要就学生的具体困难作出解答。又如“基础知识大比拼”一期,我们采用了分组抢答的形式,把平时易混淆的概念、易出错的题目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下展现出来,同学们都很感兴趣,都争创星级小组,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他们为了成为“数学面对面”的星级人物,自己在课外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我们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也应争取做到这一点。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数学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我们做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恰当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对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布置作业、教学检测等各方面都要有层次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例如,作者在作业的处理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常常是布置一个基础题,一个提高题,学生可以选做一个,也可以选做两个。但切记不能把学生分类:基础差的就做基础题,成绩好的就做提高题,这样很容易打击潜能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他们会量力而行的。当学生能够真正感到解决问题的主人是我自己的时候,由此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每上完一单元进行数学检测,我们一般不用现成的单元检测题。我们班成立了八大命题小组,在规定了题的分量与难度等要求后,花两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出题。每次评出优秀试卷实行加分鼓励,最优秀的一份打印出来考试。人人都参与出题,对题目也比较了解,而为了获得好成绩,他们会自觉地去弄懂一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成就感和自信心。三、从学生好奇的特点出发,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故事情境。“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如,教学“找规律” 时,作者通过故事《春游》展开教学,先让学生观察春天的事物有什么规律,小动物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然后又通过春游中晚上的篝火晚会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观看小动物们的各个节目,并分别找出其中的规律。最后又设计了小动物吃晚餐的故事,让学生再次感知规律、创造规律。童话故事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故事中有情节、有意境,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尝到了探索奥妙的乐趣,从而萌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四、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动手操作情境。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单凭教师的语言阐述,那是达不到要求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去感受,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摆出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从而引出“相同加数”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连加算式太麻烦,能不能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从而引出“乘法”,并且充分放手让学生一边动手摆学具,一边看图比较乘法、加法算式,从而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这个结论,进而理解乘法的含义。这样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述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从而通过动手操作,建立了清晰的定义。又如,进行关于长方体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带的萝卜进行实际的削切,在操作中具体地观察、感受、思考长方体棱、面、长、宽、高等特性,认真填写观察记录。操作完成了,关于长方体的知识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样的教学,学生自始至终兴趣十分浓厚。五、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要关注个性差异,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我们应尊重差异,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现,尽可能以肯定与激励的态度去评价。例如,有些学习上的后进生,课堂上尽量让其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即使回答错了或不全面,也要肯定其积极参与的态度。又如,计算教学倡导算法的多样化,教师尽量让学生自主尝试发现不同的算法,并给予充分的展示交流机会,并让学生积极展开相互间的评价,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强化计算的原理与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也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使数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活动中积极的一部分。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为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他们留下成长的足迹,新学期一开始,作者就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袋里有学生最满意的作业,最满意的考试试卷,有每次获得的荣誉小奖章,还有自己的课堂实践作业等等。每隔一段时间,作者以朋友的身份写上一些鼓励的话,然后请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看,学生纷纷在记录的后面写着:“相信我,我会做得更好”“我会改正的” 等等。一位老教育家说得好,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如果你肯定了他的长处,那么他就会克服不足的地方,所谓扬长避短就是这个道理。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也会因此从消极向积极,从抵触向配合,从悲观向乐观转变。这种快乐的心态对学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总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愿每一位教师能还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学生有一个美好的前景,师生共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人生的快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