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有效提问 有效课堂
语文论文之有效提问 有效课堂 温岭市温西中学 张婵婵 摘 要: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实施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有效提问 误区 明确 适度 梯度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推广,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构建有效课堂成了教育教学的新宠。如何构建有效课堂?这是一个需要花大力气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有效提问这一角度来谈谈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提问”包含了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学”的传达和领会。“解惑”因“提问”而生,“解惑”与“提问”息息相关。问题建立的同时也就建立了答案生成的预设,建立了课程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 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呼而不答,这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一、当前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 有的教师提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提的问题随意拔高,就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提问毫无效果可言。 2、教师的问题表述不了解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如果说,发掘问题属于“问什么”,那么,设计问题就属于“怎么问”。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如鸟之两翼,船之双桨,缺一不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并不十分注重“怎么问”,而误以为只要提问的内容有价值,“怎么问”都无所谓。于是,他们便常常表现为“随便问”、“模糊问”、“大而化之的问”、“不着边际的问”……结果,使得学生很难准确把握“问点” ,要么无法回答,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舍本答末。 3、传统的提问模式一时难以改变。 教师生本观念弱,“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未能赶走传统观念。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已把问题想得很细,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学以教案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提问的权利牢牢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是与文本对话,把教学的主体放置一边,不去深入了解学生,提问抽象空泛,缺乏启发性,因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比较肤浅和被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不能被调动。 所以,教师应该适时地站出来,回到课堂主体者的位置上,这也是推动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必然。这样就需要教师事先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准确而详尽的发掘问题,科学的设计问题,以便随时掌握教学的主动权,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 二、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1、明确地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提的问题不明确 ,导致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看出其思维过程是否恰当或考虑是否全面,有时甚至答案正确而理由却是错误的。造成问题不明确的原因多种多样,问语中概念不清、逻辑混乱是造成问题不明确的主要原因。要达到这个明确的目的,提问尽量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特指问,应尽量避免用“是不是”、“对不对”等一个词就能回答的问题,要尽量运用短句,不要添加太多的修饰语;要多用生动活泼的口语,不要使用文绉绉的书面语。这样的话就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明确地提问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即提问要有的放矢,不能信口开河或为问而问。例如有关人物形象的提问,如果问“这个人物怎么样”,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倘若问“他是一个什么形象”,学生仍然感觉问得太泛,难以回答;假如问“他做了几件什么事”或“你最欣赏他性格中的哪一点”,那么,学生回答就容易得多。二是所提的问题本身要明确,不要过于抽象,不要漫无边际。要求问语规范妥贴,答域清晰确定。问题不明确,学生便无法准确回答,提问也就失去意义。比如,在上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形散神不散自然是学习重点,于是有些教师就会迫不及待地抛出类似“本文是如何体现形散神不散的” 这样过泛的提问,学生会不知从何答起,我们可以将这类较大的问题化大为小,设计阶梯式的问题,比如上述问题我们就可以改换问法,一分为三:本文写了几件事?线索是什么?作者怎样把这几件事用线索串联起来的?通过这种阶梯式的提问,学生的思路会比较清晰,思考也有了目的性,就不难领会文章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提问要遵循适度原则。 适度地提问包含了三方面意思:一是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二是能掌握问题的难易度,三是课堂问题的数量要适度。 现在的高中生虽然不满足于讨论简单问题,但由于其独立性不够成熟,因此思考常出现偏差,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减低学习兴趣。关于提问内容难和易这对矛盾,特级教师宁鸿彬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所以,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提问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 同时提问也并非多多益善,提问的次数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掌握一个度。过多,学生易紧张而来不及思考;过少,则缺乏必要的启发,学生听课容易懈怠。所以我思考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做法,认为课堂问题的数量要适度,比如一节课只用一至两个大问题引领,教师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直插主旨的就不绕弯子,坚决克服和摒弃“满堂问”的问题。 比如在上《烛之武退秦师》时,在带领学生归纳完文言字词后,再抛出“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这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总结,层层剥茧,这样就能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烛之武能成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个人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成功,一是能成功退秦师。个人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多年来的磨炼、努力、等待以及抓住这个历史的机会。而烛之武成功退秦师有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内在原因是烛之武的才能,外在原因是秦晋貌合神离。这样,学生既能赏析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又能解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既能了解到烛之武多年等待,一朝成名的无奈,又能感受到烛之武磨炼自己,抓住机会,实现夙愿的人格魅力。这样,一个问题引领,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积极思考,越探析越明晰,学生的感受也就会越深刻。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3、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教师提问的内容和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教师提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锻炼,得到发展。课堂教学是否体现启发性,关键在于教师的讲课和提问的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用孔子的教学思想说,就是把学生引入“愤、悱”状态,又能使学生走出“愤悱” 的教学方式,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教师的提问含蓄而富于启发,就有利于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自发、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上海进才中学的一个教师在上阅读课《漫谈宽容精神》时,教师首先用很短的时间,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找出了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按照常规,这节课到此似乎已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离下课几乎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问题:“请同学们以不宽容的态度重读文章,找一找这篇文章哪些地方论证不够严密?”这一问题立刻激起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欲望,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深度阅读,有的同学说文章个别地方语言表述不够严密,有的同学说有的例子不能证明论点,还有的同学说所用论据缺乏代表性,学生的这些回答切中要害。教师对此一一进行了肯定,并进一步要求学生修改文中不严密的论证语言,寻找新论据替换文中不能证明论点的事例。不仅如此,教师最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对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讲宽容,你对本文的论点有什么疑问?” 这节课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不但落实了文章要学习的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学生不迷信课本的怀疑精神以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相反,第一节课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提问,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和读书的时间。 4、提问要有梯度性 设计提问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梯度,要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由易到难的回答问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孔子在《论语》里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些既是对语文课堂教学力求梯度性的要求,更是对课堂提问时要有梯度性的要求。 课堂提问有梯度包含两方面意思: 第一:对于理解一篇课文的阶梯式提问最常见的手法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人人有思考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显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也敢于积极参与,从而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智力得到锻炼和强化。例如马丁·路德·金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我的梦想?”“马丁·路德·金的演说为什么能够感人?”四个问题涵盖了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的重点,使得教学重点突出。学生通过围绕这四个问题的活动,不仅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还了解了演讲的特点,高效实现了语文课堂的“三维目标”。 第二:对于提问的“深浅” ,也是有梯度的,这方面的梯度设置依据和针对性主要来自学生的实际水平。如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或普通班的基础较弱的学生,问题就可以设置的相对“浅”一些;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或重点班的学生,问题就可以设置的相对“深”一些。 我们还是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例,来谈谈根据学生不同程度,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体现“深浅”梯度的问题。如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就可问相对“浅”一点的一组问题:“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我的梦想?”“这些演说都用了哪些手法?”又如对于重点中学学生,水平较高的同学就可设置相对“深”一点的一组问题:“马丁·路德·金的演说为什么能够感人?”“这篇演说的现实意义何在?”前一个问题涵盖了内容和手法两方面的东西,包含了上一组的四个问题;后一个问题是引申和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后一组的两个问题比前一组的四个问题要“深”得多,“深浅”梯度联系了教学对象学生的基础,体现了提问模式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体验性”特征,即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合起来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驿站” 。教学的成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因此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内容和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有效。 参考文献: 《三适连环教育》 何福田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年出版 《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魏清主编 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出版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