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0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某某有限公司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 QP-0.2-2020 程序文件 目录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序号 程序文件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评审准则》对照条款 手册 对照条款 备注 / 关于程序文件的换版说明 —— —— 0.1 第0.1章:修订页 —— —— 0.2 第0.2章:目录 —— —— 0.3 第0.3章:程序文件的管理 —— —— 1 第01章:人员管理程序 4.2.1-4.2.12 第4.2章 2 第02章:人员培训控制程序 4.2.4 第4.2章 3 第03章: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4.2.4 第4.2章 4 第04章:安全与环境控制程序 4.3.2-4.3.4 第4.3章 5 第05章: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4.4.1 第 4.4章 6 第06章: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4.4.7 第 4.4章 7 第07章:修正因子控制程序 4.4.7 第 4.4章 8 第08章: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4.4.8 第 4.4章 9 第09章: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4.4.9 第 4.4章 10 第10章:保证诚信度控制程序 4.5.3 第4.5.3节 11 第11章: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4.5.3 第4.5.3节 12 第12章:文件控制程序 4.5.4 第4.5.4节 13 第13章: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4.5.5 第4.5.5节 14 第14章: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4.5.7 第4.5.7节 15 第15章:服务客户程序 4.5.8 第4.5.8节 16 第16章:处理投诉和申诉的程序 4.5.9 第4.5.9节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 QP-0.2-2020 程序文件 目录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序号 程序文件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评审准则》对照条款 手册 对照条款 备注 17 第17章: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4.5.10 第4.5.10节 18 第18章: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4.5.11 第4.5.11节 19 第19章: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5.12 第4.5.12节 20 第20章:记录控制程序 4.5.14 第4.5.14节 21 第21章: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5.15 第4.5.15节 22 第22章: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4.5.16 第4.5.16节 23 第23章: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 4.5.17 第4.5.17节 24 第24章:非标方法控制程序 4.5.17.4 第4.5.17节 25 第25章: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4.5.18 第4.5.18节 26 第26章: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4.5.18.b 第4.5.18节 27 第27章:抽样控制程序 4.5.19 第4.5.19节 28 第28章:样品管理程序 4.5.20 第4.5.20节 29 第29章:质量控制程序 4.5.21 第4.5.21节 30 第30章:能力验证控制程序 4.5.22 第4.5.22节 31 第31章: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4.5.28 第4.5.23节 32 第32章: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4.5.31 第4.5.24节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M-0.3-2020 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的管理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2.1 职责 2.1.1 程序文件(包括修订本)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和发布实施,并负责解释。 2.1.2 程序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授权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会审,并负责保持其现时有效性。 2.1.3 程序文件(包括修订本)由综合部统一编号、登记、发放和回收。 2.2 程序文件的说明 2.2.1 主题内容 程序文件是是指导体系活动有效开展的支持性文件。 2.2.2适用范围 程序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业务范围内的所有检测项目及与检测质量有关的所有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 2.2.3编制依据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质量手册》 2.2.4参考依据 (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或行业规章、规范(计量法、标准化法等); (2) 《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 (3)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4) 《浙江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工作程序》 (5) 国家、行业的其它需要遵守和后续发布的标准、规范、规则、指南。 2.2.5 程序文件实施目的 (1) 保障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 指导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开展; (3) 提供实施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的依据。 2.3 程序文件的版本 2.3.1 程序文件均为受控版本。 2.3.2 受控本有统一编号并由综合部登记发放,内容有更改时,应及时用更改页换回受控本持有者手中的被更改页,以保证程序文件的现时有效性。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M-0.3-2020 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的管理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2.4 程序文件的发放与回收 2.4.1 程序文件由综合部统一发放,最高管理者、管理层、内审员必须持有,其他发放范围由质量负责人确定。 2.4.2 程序文件换版后,持有受控本者应以旧版换取新版本。 2.5 程序文件的修订和改版 2.5.1下述情况下,一般需对程序文件进行修订和改版 a)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调整,本公司体系规定与之不符时; b) 本公司组织架构、人员发生较大调整时; c) 现行程序文件规定不适宜,经管理评审决定需修改或换版时; d) 体系的实施依据发生变更时应进行改版。 2.5.2 一般在每年管理评审后召集有关人员讨论并提出修订意见。本公司工作人员如认为程序文件的某些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也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质量负责人提出建议和意见。 2.5.3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起草修订稿并报最高管理者审批。 2.5.4 程序文件为活页装订,按页控制。修订稿经批准和签发后,由本公司统一打印修改页并为全部受控本持有者更换有关部分,旧页次回收并注销。 2.6 程序文件持有者责任 2.6.1 本公司的程序文件持有者应认真学习程序文件的内容和条款,并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有义务在自己的工作范畴认真执行。 2.6.2 任何个人无权擅自修改或增删程序文件内容和条款。 2.6.3 程序文件是“受控”级文件,持有者应妥善保管。 2.6.4 未经本公司负责人批准,程序文件不得私自外借或进行复印。 2.6.5 若程序文件遗失,持有者应立即向质量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 2.6.6 程序文件持有者调离本公司时应办理收回手续,由文件管理员负责收回并由本公司负责人在调离手续表中签字。 2.7 程序文件宣贯 程序文件修订或改版,本公司内各部门负责人(或持有者)应认真学习,并做好宣传工作,使全公司人员做到对程序文件熟悉和正确执行。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1-2020 程序文件 人员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规定了人员管理步骤,做好人员管理工作,保障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入本公司场所的所有内外部人员活动管理的控制。 3 职责 3.1最高管理者负责人员的配置、聘用和借调。 3.2综合部是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员工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实施及培训资料的归档管理。 4 程序 4.1 人员招聘 4.1.1 综合部应对本公司的所有岗位建立入职要求,入职要求见质量手册第4.2章节; 4.1.2 在年度管理评审中或日常的内部沟通活动中,人员需求部门提出人力资源的引入要求; 4.1.3 综合部根据需求及本公司的岗位职责要求通过招聘或内部升迁等方式引入满足需求的人员; 4.1.4 最高管理者负责为人力资源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招聘或内部升迁方式的批准。 4.2 人员能力甄别 4.2.1引进人员应填写《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并将有关的教育、经历及相关技术能力的可证明的材料提交给综合部,由需求部门、综合部、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共同进行甄别和筛选符合要求的人员; 4.2.2 需求部门和综合部应将从事岗位的要求和入职的主要工作、风险危害、权力和义务充分的告知拟入职人员; 4.2.3 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管理人事工作的人员,负责批准符合要求的拟入职人员的入职工作; 4.2.4 所有经过批准的拟入职人员在入职前,必须根据不同特点通过本章4.2.5和4.2.6条款要求的培训,形成《上岗前培训考评记录表》; 4.2.5 提供的教育、经历及相关技术能力可证明的材料能证明拟入职人员符合要求的,需要开展以下培训和确认工作: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1-2020 程序文件 人员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需求部门和综合部应在入职的一个月内安排其接受机构管理制度、机构组织结构、岗位要 求、体系知识、安全防护的内部培训; (2)综合部安排其接受至少一次与入职岗位有关的管理或技术能力的理论考核; (3)检测部必须安排入职的技术人员接受至少一次入职项目的操作考核。 4.2.6 提供的教育、经历及相关技术能力的可证明的材料证明不能充分证明拟入职人员符合要求的,需要开展以下培训和确认工作: (1)需求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应在入职的一个月内安排其接受机构管理制度、机构组织结构、岗位要求、体系知识、安全防护的内部培训, (2)综合部安排其接受至少两个月岗位实习工作; (3)在完成两个月的实习工作后进行至少一次与入职岗位有关的管理或技术能力的理论考核; (4)技术部门必须在实习满三个月,到期后的一个星期内安排入职的技术人员接受至少一次入职项目的操作考核。 4.2.7 质量监督员对新入职人员的操作考核过程按《质量监督控制程序》和质量手册要求开展监督活动。 4.2.8 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人员(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分别负责对从事抽样、检验检测、签发报告或证书、提出意见和解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经考核合格颁发上岗证,填写《专业人员上岗能力评价表》,形成评价记录; 4.2.9 由最高管理者确定是否正式的聘用拟入职人员。 4.3 人员正式入职档案、权限的分配 4.3.1 正式入职的人员应填写《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由综合部正式为其建立或更新人员档案,其档案内容应符合本公司质量手册4.2章节的要求。 4.3.2 正式入职由综合部给其制作岗位工作证,标明其姓名、部门、职务、岗位; 4.3.3 所有检测项目和设备操作人员都必须得到内部授权,由各人员所在部门提出授权范围,由综合部汇总形成《项目和设备操作人员授权表》,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实施; 4.3.4 所有相关管理职务的人员都必须获得内部任命文件,任命内容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综合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1-2020 程序文件 人员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部负责任命文件的编写和发布; 4.3.5 公司应通过各种内部沟通的途径和方式公示入职人员,使所有涉及人员或部门及时了解 本公司的人员和岗位变化。 4.4 正式入职人员工作流程 4.4.1正式入职人员应根据所承担的职务和与该职务对应的相关程序文件要求开展工作; 4.4.2各级管理层应保障工作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 4.4.3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部门应通过各种内部沟通途径来收集处理工作人员的需求、投诉,并解决和分析这些需求,以到达改善工作环节或体系要求; 4.4.4各部门应根据所承担的工作范围、技术方向、人员能力需求在每年度的管理评审活动中提出下年度的培训、学习、考核需求。 4.6 外来人员的管理 4.6.1 外来人员应在进入检测区域前,项目操作人员应对其身份得到确认,并由获得授权的人员进行接待和陪同; 4.6.2 所有外来人员均应在《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中登记,写明其进入场所的事由、出入时间、陪同人员等信息; 4.6.3 进入检测场所的外来人员在进入场所前项目负责人应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注意事项、禁止行为等充分的告知外来人员; 4.6.4 陪同人员应详细了解进入检测场所人员的精神状态、目的,包括可能的疾病史,做好外来人员的安全防护告知,及不便带入检测区域的用品的安全保管告知; 4.6.4.1 当进入检测场所的外来人员不能遵守相关要求时,陪同人员可要求其离开,必要时可强制其离开,并报警! 4.7人员活动记录的管理 4.7.1 所有人员都需要根据要求将自己的工作活动进行记录,并在规定的格式或软件路径中加以记录,能够追溯; 4.7.2 人员的各项记录应能充分保证外部组织、机构、个人对本公司检测能力的信任感。 4.8人员管理活动的应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1-2020 程序文件 人员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8.1 人员在体系中的表现应作为对其能力的考评依据之一; 4.8.2 年度内部审核活动中应对人员的体系要求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核; 4.8.3 年度管理评审活动中应对年度人员管理情况、培训情况、人力资源的需求等内容进行评审,并形成输出要求。 5 支持性文件 XXXX-QP-02-2020 《人员培训控制程序》 XXXX-QP-03-2020 《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01-01-2020 人员一览表 XXXX-QR-01-02-2020 人员档案目录 XXXX-QR-01-03-2020 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XXXX-QR-01-04-2020 专业人员上岗能力评价表 XXXX-QR-01-05-2020 项目和设备操作人员授权表 XXXX-QR-01-06-2020 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 XXXX-QR-02-04-2020 上岗前培训考评记录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2-2020 程序文件 人员培训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对公司员工进行系统和专业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使其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人员素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入本公司场所的所有内外部人员培训管理活动。 3 职责 3.1最高管理者负责培训、考核计划的批准;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制订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和对人员体系管理培训效果的评价工作; 3.3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人员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价工作; 3.4综合部负责组织开展实施人员培训活动及人员培训记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3.5各部门负责培训需求的提出、协助确定人员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和考核活动; 3.6 质量监督员负责对培训过程中的操作考核活动进行监督。 4 程序 4.1人员培训计划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求,各部门主管于每年年底,提出员工培训需求申请,由质量负责人审核同意,质量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和部门的培训需求,在年初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各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或上级要求提出临时培训计划。临时培训计划由提出部门将培训计划上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综合部组织好培训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4.2培训计划包括下面内容: a参加人员、时间、地点 b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考核方式 4.3人员培训要求 4.3.1 培训计划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由综合部组织实施; 4.3.2 每年度的管理评审活动中各部门上报培训需求,由综合部负责汇总后编制年度(或临时)培训计划,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出;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2-2020 程序文件 人员培训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3.3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人员培训考核过程开展监督,来评价培训考核结果的有效性(特别对新上岗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 4.3.4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技术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评价; 4.3.5 参加培训人员于培训结束后由综合部及时填写《人员培训记录表》,经培训、考核、学习活动的评价人员写明对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意见后,交行综合部归档; 4.3.6 培训、考核、学习形成的个人培训证明/证书/证件归入人员档案。 5 支持性文件 XXXX-QP-03-2020 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02-01-2020 年度培训计划 XXXX-QR-02-02-2020 人员培训记录表 XXXX-QR-02-03-2020 培训需求申请表 XXXX-QR-02-04-2020 上岗前培训考评记录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3-2020 程序文件 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对关键检测环节和关键岗位人员包括在培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足够的监督,解决相关过程控制中的弊病,确保检测工作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手册第4.2.4节中所描述的活动开展的监督。 3 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监督工作的总体管理; 3.2 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工作的实施和纠正活动的跟踪验证。 4 程序 4.1 质量监督计划的编制和批准 4.1.1 除体系运行之初,《质量监督计划》需要按体系实际运行时间编制外,其它年份,质量监督计划应是上年度管理评审的输出之一(编制时间应在本年度的年初)。 4.1.2 质量负责人应结合上年度质量监督总结情况、本年度人员培训计划编制情况、本年度能力验证/比对计划开展情况及一些预期的活动(如:可能的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展和应用情况)编制或制定人员编制年度质量监督计划,列出年度重点质量监督环节或人员,并组织落实。当由制定人员编制计划时,质量负责人需要对计划进行审核。 4.1.3 最高管理者负责年度质量监督计划的批准。 4.2 质量监督的实施 4.2.1质量监督活动的实施范围 对各专业检测活动中的人员包括在培员工等关键岗位人员和关键检测活动(覆盖检测全过程,包括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数据处理及评价、检测记录、报告等)进行充分地监督,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参考比对、比对开展过程活动; ——新项目开展策划、新标准适用性评价、新设备投入使用前符合性评价活动; ——发生客户投诉涉及的技术活动的复检和验证活动; ——检测数据有异议或数据处于临界状态的验证活动时; ——偏离体系规定进行的技术活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3-2020 程序文件 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关键人员、在培人员能力识别、上岗培训活动; ——委托方对检测活动或样品有保密要求的活动; ——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活动(非内审中的不符合工作的纠正活动)。 4.2.2质量负责人根据年度监督计划识别管理体系活动中涉及的需要开展质量监督的活动; 在确定开展监督的范围后,下达《质量监督通知书》给相应的质量监督员对相关活动开展质量监督(该通知书可以是对每次活动或人员的监督通知,也可以是对某个时间段某项活动的监督通知); 4.2.3当该区域的质量监督员又恰好是接受监督活动的实施人,则由质量负责人指定其他质量监督员实施监督,但另行指定的质量监督员应获得被监督活动开展的背景资料(如:涉及的技术标准、培训或考核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指导或评价文件等); 4.2.4在通知书中应对被监督活动过程要点进行识别,列出准备开展监督活动中的监督环节及其中的要求和关注点,这些监督要求和关注点包括(但不限于): (1) 人员的资质能力; (2) 检测步骤; (3) 仪器设备的溯源和工作状态; (4) 检测工作环境; (5) 标准/技术规范的适用性和现行有效状态等。 4.2.5 质量监督员根据通知书要求对相关区域或活动过程进行监督,识别被监督环节、要点实施的有效性、符合性,如实的详细记录监督的过程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描述。 4.2.6 质量监督员应与被监督活动的实施人确认监督记录中的描述,被监督活动实施人应在“被监督对象意见”栏中描述认可或不认可的描述,并签字。 4.2.7 质量监督员在完成质量监督活动后,应将质量监督情况和记录提交给质量负责人,由质量负责人确认是否认可其监督活动的有效性。 4.3 质量监督中监督者和被监督活动涉及人的权利和义务 4.3.1 被监督部门不得拒绝质量监督活动的开展,不得违背本公司《保证诚信度控制程序》和相关要求; 4.3.2 被监督工作的实施人或实施部门在能提出确凿证据或经历的情况下,可由质量负责人指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3-2020 程序文件 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定其他质量监督员实施监督,被指定监督人员应符合本章4.2.3的要求; 4.3.3 质量监督员在监督的实施过程中不得误导、干扰被监督工作的正常实施; 4.3.4 当质量监督员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时,可有权利暂停被监督的工作,结束监督活动,并将情况反馈给被监督工作的主管人员和质量负责人; 4.3.5 被监督活动的实施人如对监督的记录描述有疑义时,交由质量负责人进行判断,当质量负责人在不违背公正性要求的情况下,确认监督描述情况属实的,则被监督活动实施人应无条件签字认可监督的描述。 4.4 质量监督中不符合项的整改 4.4.1 在认可质量监督的描述后,被监督活动的实施责任部门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分析造成描述中的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纠正措施,并根据《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执行纠正; 4.4.2 识别出不符合活动的监督员负责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以确认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4.4.3 另行指定的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有效性的质量监督员应按本章4.2.3章节要求活动纠正实施的背景资料; 4.4.4 在确认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后,质量监督员将最终结果汇报给质量负责人,由质量负责人批准恢复或重新开始被暂停的活动。 4.5 质量监督活动的应用 4.5.1 各质量监督员应在年度管理评审中输入质量监督活动情况(监督的项目、频次、结果汇总、纠正完成情况等),来改进管理体系; 4.5.2 综合部应负责质量监督记录的保存和存档。 5 引用文件 XXXX-QP-17-2020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XXXX-QP-19-2020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03-01-2020 质量监督计划 XXXX-QR-03-02-2020 质量监督通知书 XXXX-QR-03-03-2020 质量监督记录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4-2020 程序文件 安全与环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检测设施,环境条件符合检测工作,出具的数据准确有效,同时保障公司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证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和检测工作质量,也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我公司的检测工作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并加以控制,对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检测工作进行控制,以确保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检测设施和检测环境、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所有检测工作与设施、安全作业场所的监控和管理。 3 职责 3.1 公司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维护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 3.2 质量监督员定期监督、检查实验区域的设施与环境条件。 3.3 检测部根据各自的职责发现并提出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检测工作有关因素,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应对方案。 3.4 检测部主任负责对提出的环境保护方案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3.5 最高管理者批准公司的环境保护设计、改造方案、环境保护设施和环境条件配置要求。 3.6 各部门主任负责本部门安全防护等安全作业管理工作。 3.7 检测人员遵守安全防护等管理规定,履行有关职责。 3.8 综合部负责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和维修。 4 工作程序 4.1 设施和环境条件 4.1.1设施和环境要求的来源:检测部应识别仪器设备使用或检测标准对环境和安全的要求,提出实验室设计改造方案,以及设施、装备和环境配置要求,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并报给综合部,由综合部组织按《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选择合格服务方,组织实施环境和安全设施、安全防护装备等的采购或改造。 4.1.2 若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和设备精度有影响,应按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监控措施,必要时配备相应的监控设备、调节设备并记录环境条件。设备管理员应将监控环境条件用的设备(温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4-2020 程序文件 安全与环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湿度计、温度计等)与检测用仪器一同编入量值溯源计划执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4.1.3关键实验区域、仪器室应能与外界有效隔离,在相应区域的入口处悬挂隔离标识; 4.1.4检测区域应保持清洁卫生,卫生设施能满足清洗和消毒要求。 4.1.5检测区域配备适当的消防设施。 4.1.6可能产生交叉污染的实验区之间应有效隔离,若无条件隔离,实验时间应错开,不可同时进行。 4.2 环境保护要求 4.2.1 各部门应对部门相关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在正常工作状况条件下,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废水、废气、噪声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各种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工作应保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4.2.2 实验室应布局合理,并采取有利措施,防止产生污染环境的不利因素。 4.2.3 实验检测过程有强噪声产生,应采取减噪声或隔声措施;有废气、废水、烟雾产生的实验室和实验装置,应配有合适的排放系统,并保证检测工作不对检测人员和环境造成影响。 4.2.4 外场检测工作时,现场检测人员应注意自身工作职责,并防止污染环境的行为。 4.3 安全防护和措施 4.3.1 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 4.3.2 培训的内容包括:对安全操作、消防知识、常用灭火器材的特性与使用方法等。 4.3.3 各类培训和考核记录定期归档。 4.3.4 公司配备有合适的水、电、照明等设施。 4.3.5 工作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保持正常状态。并摆放在明显、便于使用的地方。 4.3.6 各种仪器设备应有固定的放置场地,不得随意摆放,以免错拿误用,造成事故。 4.3.7 公司应配备紧急处理意外伤害的常用物品和药品,如消毒液、清洗液、包扎用品等。 4.3.8 非固定场所的检测现场应设置隔离带。当需要进入相对封闭的场所、高空作业场所、高温作业场所开展检测时,检测场所应根据需要,配备适当的安全接地、屏蔽等设施,检测人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人员的健康、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4.3.9 检测人员要注意用电安全,不能用湿布去擦带电的电源开关、插座、电器以及仪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4-2020 程序文件 安全与环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未擦干水的手严禁触摸带电开关、插头插座、仪器、电炉与电器,以防止触电事故。 4.3.10 遇到突发性的停水、停电、着火或人员触电、烧烫伤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切 断气源、水源、火源,保持人员和仪器的安全,并立即向所在的部门负责人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4.3.11 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受伤人员(中毒、烧伤、触电、外伤等),应立即采取有效 的急救措施进行处理,并尽快送往医院或请医生来诊治。 4.4 管理 4.4.1 在进行检测前,检验设施和环境条件应保证符合 4.1 条的相应要求。 4.4.2 当检测环境和设施出现异常,有可能危害检测工作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并通知相 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启动程序《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4.4.3 检测区域内禁止吸烟、餐饮、会客、喧哗,不得带入私人物品,不得处理私人事物。 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入内;客户监控对其产品的检测或来人参观需经批准并有专人 陪同。 4.4.4 加强治安、防盗工作,提高警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 4.4.5 下班后离开实验区时,需认真检查水、电、气、门窗及实验设备等以保证安全。 4.4.6 检测人员要掌握灭火的基本知识,熟悉灭火器具的操作和存放地点,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必须定期检查、更换,做好内务管理、文明卫生、消防安全。 4.4.7 检验结束后,检验人员要及时的清理工作场所,保持实验室清洁。 5 引用文件 XXXX-QP-17-2020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XXXX-QP-14-2020 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XXXX-QP-08-2020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04-01-2020 环境监控记录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5-2020 程序文件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对检测公司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领用、使用、标识、维护、修理、报废等项管理。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申购、停用、降级、报废的技术性审核,设备的采购、报废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3.2 检测部负责仪器设备购置申请、使用、日常维护以及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写; 3.3 综合部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标识管理和档案管理。 4 程序 4.1 购置 4.1.1检测部需购置仪器设备,应填《仪器设备申购表》,描述清楚仪器设备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部门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后,报综合部。 4.1.2综合部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查询出价格后,报相关负责人批准。 4.1.3批准后的由综合部采购,购置合同由综合部归档。 4.2 验收 4.2.1 仪器设备购入后应经调试、验收合格,检测设备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由综合部会同检测部验收,仪器使用人在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中的仪器启用验收记录中填写验收记录。验收内容包括: (1)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工程,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检查主机、附件与合同及装箱单是否一致,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2)根据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程、使用说明书等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 (3)由设备安装、调试机构进行调试验收,验收、调试记录需复印后保留。 (4)由获得检定授权的校准检测机构或公司对设备按照国家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约定要求进行性能检定或确认,提供有效的检定、校准证书。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5-2020 程序文件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2.2 验收后处理 (1)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按本程序4.3条款建档。 (2)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由综合部与供方进一步协商处理。 4.3 建档 4.3.1 综合部负责仪器设备的统一编号并登记,仪器设备编号由IE-顺序号 4.3.2 检测部协助综合部做好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归档,档案内容应包括:档案目录,申购表,购置合同及购置调研报告,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或比对规范,维护方法,校准、检定证书或比对记录、设备调整和验收准则、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比对报告,功能检查记录,使用维护记录,比对仪器量值溯源图以及仪器设备档案中包含的所有信息。 4.3.3 仪器设备档案按“设备管理控制程序”进行管理,确保仪器设备档案的完整性。 4.4 使用 4.4.1 凡对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4.4.2 仪器设备应办理领用手续,明确保管人和放置地点,保管人或放置地点有变化时应及时通知综合部,并在仪器设备档案中记录。 4.4.3 当使用说明书不够详细、不足以指导操作,或会对检测工作带来危害时,由检测部负责编写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为: (1)设备开机前要求:包括环境条件要求和配件安装、接线等要求。 (2)接通电源开机后要求:包括开机步骤,预热时间、有关数据显示要求、状态记录等。 (3)设备状态检查及比对操作要求:包括设备零位、满量程调整及检查,与标准样品的比对及数据记录等。 (4)正常检测时的具体操作步骤。 (5)检测结束后设备的操作要求:包括设备及配件的复位,相关数字指示、显示要求等。 (6)设备使用完毕后操作要求:按顺序关闭电源,电源插头的连接及必要的后处理等。 (7)设备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5-2020 程序文件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8)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处理。 (9)必要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应包括维护和期间核查要求的内容。 4.4.4仪器使用者应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过授权,熟悉使用最新版说明书或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内容,不得随意对设备固有的连接和设置进行调整,拆解,防止操作不当造成人员和设备事故。 4.4.5使用仪器前,必须检查其是否在合格或准用有效期内,并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使用后应在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中作好登记。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用完后应交综合部存档。 4.4.6凡发生仪器设备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以结果、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贴上“停用”标志,必要时进行有效隔离。 4.4.7检测部应检查由于上述缺陷对以前所进行检测工作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则运行程序《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检测部应组织有关人员对该仪器所出具的数据加以追溯,如发现所出具数据影响所发出的报告时应立即报告质量负责人,必要时通知客户,并加以纠正。 4.4.8外单位借用仪器应经最高管理者批准,仪器设备保管人员应做好借用前和归还时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并做好记录。 4.4.9尽可能对所有仪器设备和计量仪器编制维护计划并按时实施。计划和实施记录由综合部归档。 4.4.10必要时应进行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详见“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4.5 标识管理 4.5.1由设备管理员根据溯源溯源信息,按手册第4.4章4.4.5.1节条款要求,填写相应的设备状态标识和内控标签,分别贴在设备的醒目位置上。 4.5.2设备使用人员负责维护设备状态标识和内控标签的完好性,并通过其来直观识别设备的当前状态。 4.5.3 没有有效的设备状态标识和内控标签的检测设备、辅助设备不允许使用。 4.6 停用 4.6.1 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或校准/计量显示有缺陷时,应立即暂停使用,并立即告知设备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5-2020 程序文件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管理员。由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停用审核,说明设备停用的理由、停用后的处理措施、 对停用前检测数据的影响等内容,经检测部负责人同意、报技术负责人批准、综合部备案,在停用的仪器设备贴上红色“停用”标识。 4.6.2 一般小型设备、可移动设备应放在专用的区域内与在用检测设备予以隔离以防误用,停用后准备启用的大型设备、固定式设备、移动后可能造成设备参数改变的设备应原地停用加贴红色标签,并拆除或切断必要的装置及部件防止误用。 4.6.2 停用后重新启用的仪器设备填写应《停用仪器设备启用申请审批表》向技术负责人申报,经检定合格表明能正常工作并贴上合格标识后方可使用。 4.7 修理 4.7.1 经检定/校准不合格或检测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仪器设备,由使用部门填写《仪器设备停用(报废)申请审批表》报综合部备案,并由综合部负责组织修理。 4.7.2 修复的仪器必须经过检定/校准或检测表明能正常工作,证明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4.7.3 修理情况需登入仪器设备档案中。 4.8 报废 4.8.1 对因故无法满足检测要求并无法修复的仪器设备,可申请报废。由使用部门填写《仪器设备停用报废审批表》,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报技术负责人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报废的仪器设备由综合部组织处理。 4.8.2 报废后的仪器设备档案仍由综合部保存。 4.9 利用外部设备的管理 4.9.1 当仪器设备突然损坏、而工作又急需时,或对使用频率低且价值昂贵、检测公司尚未配置的仪器设备,可租借外部设备。 4.9.2 租借外部设备必须先填写使用外部设备登记表,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必要时,相关检测部负责与对方签订协议并留档。 4.9.3 利用外部设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量程、准确度等技术指标符合检测工作的需要; (2) 具备有效的合格证明,计量器具必须具备有效检定证书;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5-2020 程序文件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5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3)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应检测工作要求; (4)机构对租借的仪器设备有使用权和支配权,且租赁期限至少一个资质认定周期。 4.9.4 保存有关证据如:设备检定证书、操作规程、及仪器设备所处环境条件、说明书等复印件。借用、租用仪器按照本公司设备要求进行管理。 4.10 设备因故脱离本公司的直接控制,在设备送回后,设备管理员和设备保管员应对其功 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5 引用文件 XXXX-QP-14-2020 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XXXX-QP-06-2020 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XXXX-QP-08-2020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XXXX-QR-05-01-2020 仪器设备管理台帐 XXXX-QR-05-02-2020 辅助设备管理台帐 XXXX-QR-05-03-2020 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 XXXX-QR-05-04-2020 小型(辅助)设备购置申请表 XXXX-QR-05-05-2020 仪器设备验收单 XXXX-QR-05-06-2020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XXXX-QR-05-07-2020 仪器设备档案目录 XXXX-QR-05-08-2020 仪器设备维护计划 XXXX-QR-05-09-2020 仪器设备维护记录表 XXXX-QR-05-10-2020 大型设备配套零部件登记表 XXXX-QR-05-11-2020 仪器设备脱离控制后验收记录 XXXX-QR-05-12-2020 仪器设备维修记录 XXXX-QR-05-13-2020 仪器设备停用(报废)申请审批表 XXXX-QR-05-14-2020 停用仪器设备启用申请审批表 XXXX-QR-05-15-2020 租借设备登记审批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6-2020 程序文件 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确保公司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准确性和可溯源性,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制定的期间核查程序并实施。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使用频率较高、关键性能、量值易发生变化、使用环境恶劣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3.2 检测部负责实施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评价期间核查的有效性。 4 程序 4.1 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现有技术能力和经济条件对哪些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需要进行期间核查进行识别和确认。 4.1.1 公司使用频率较高、关键性能、量值易发生变化、使用环境恶劣的仪器设备需要做期间核查。 4.1.2 有证的标准物质不用做期间核查,只用核查其有效期、适用范围、存储条件是否满足证书要求;非有证的标准物质务必要做期间核查,通过有证标准物质、机构间的比对、能力验证中得到满意结果而留样的稳定物质等方法来进行核查。 4.2 由设备使用人员根据设备和标准物质使用书或校准规程或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设备核查的方式并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编写期间核查规程,明确期间核查规程的:目的、使用范围、编制依据、核查设备、核查项目和评判指标、核查实施周期、核查方法、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等信息,编写好后由部门负责人审核,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4.3 由设备管理员根据期间核查规程编制《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并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4.3.1 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在该仪器设备的两次校准/检定之间,或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 期进行。期间核查的覆盖面应比较足够; 4.4 由设备使用人员根据批准的核查方法和计划要求对相关设备和标准物质开展期间核查,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6-2020 程序文件 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形成期间核查记录,记录应包括:《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表》、原始数据、可能的质量控制记录等。 4.4.1 不同设备的期间核查程序可以写入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中,也可以另行做出专门计划,还可以写入补充细则中,形式不限; 4.5 综合部或质量监督员必要时应对核查过程进行监督。 4.6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在期间核查时发现问题,应立即停用,并根据《测量设备管理程序》中对停用设备的处理规定展开相关工作。 4.7 期间核查记录应交综合部归入设备档案中。 4.8 每年的管理评审活动中应对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和标准物质类别、方法可行性等内容是否需要增加或改进加以评审,以做出可能及必要的更改,期间核查规程编写人员应根据要求及时对规程进行调整,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对期间核查计划进行调整。 5 引用文件 XXXX-QP-05-2020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06-01-202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XXXX-QR-06-02-202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7-2020 程序文件 修正因子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1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规定设备修正因子的保管和使用,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结果有关的设备和标准物质溯源过程形成的修正因子的使用。 3 职责 3.1综合部负责修正因子存档的管理; 3.2技术负责人识别修正因子; 3.4检测人员负责修正因子的取得和使用。 4 程序 4.1设备管理员将设备或标准物质经检定、校准、测试或调整得到的修正因子进行统计,并提交给综合部。 4.2综合部复制1份,正本存档在设备档案中,副本盖受控章后放入设备随机档案中或贴于设备显眼处。 4.3当检测人员收到修正因子副本后,应对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因子(溯源证书)反映在原始记录中,部门负责人对报告批准时,应审核修正因子的使用情况。 4.4经新的检定、校准、测试或调整产生新的修正因子,或修正因子超过使用期限时,文件管理员应及时收回修正因子副本(溯源证书),发给新的修正因子副本(溯源证书)。 4.5当人员不能确定修正因子是否对以前的检测结果发生影响时,应向技术负责人汇报,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分析,当确定修正因子对以前的检测结果的结论发生影响时,结果发布控制程序应将修正因子运用到样品检测后的数据处理中。 4.6当修正因子涉及到设备检定/校准或计算软件改变时,由检测部负责与设备供应商联系,由供应商负责调整设备以保证修正因子得到正确使用。 5 引用文件 XXXX-QP-05-2020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XXXX-QP-08-2020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8-2020 程序文件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确保本公司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测量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 3 职责 3.1 设备管理员负责本公司所有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溯源周期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溯源周期计划; 3.3 检测部负责配合综合部实施量值溯源计划; 3.4 质量负责人负责本公司检测设备的量值溯源的监督。 4 程序 4.1 溯源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4.1.1 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本公司使用设备和标准物质特点,编写设备及标准物质的《周期溯源计划及实施记录表》,明确本公司哪些设备应检定、校准(关键量和值是哪些),哪些设备和标准物质需要通过比对(可能时),哪些设备和标准物质需要溯源到有证标准物质,哪些设备需要进行功能性检查。以保证相关检测结果能够溯源; 4.1.2 设备管理员应根据《周期溯源计划及实施记录表》和质量手册第4.5.7章中要求,选择合格的支持服务方; 4.1.3 技术负责人对设备溯源(检定/校准/验证/比对)计划进行审批。 4.2 溯源计划的调整和公告 4.2.1不论何种原因若需对计划中的周期和溯源单位进行变更,应由变更提出的部门做出书面申请,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同时执行《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对新选择的溯源单位进行评价。 4.2.2 当上述调整影响到设备和标准物质溯源时间的衔接时,造成设备和标准物质溯源脱节,必要时可先进行例外允许偏离活动,当完成后再执行《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4.3 溯源计划的实施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8-2020 程序文件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3.1 设备管理员至少提前1个月与有关溯源机构联系,确定设备送检时间。并将时间安排通过内部沟通渠道传达到送检设备所在的部门。对于比对或功能检查的检测设备,也应提前1个月通知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以做好准备。 4.3.2 由外部机构到本公司现场进行溯源的活动的控制流程: (1) 设备管理员应提前1天告知设备所在的检测部溯源工作安排,综合部应做好外来人员的接待和后勤保障工作; (2) 综合部应根据《保密措施》做好外来溯源机构人员的引导和协调工作,在进入本公司检测区域时做好必要的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的告知,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3) 在对关键设备进行溯源时,设备使用部门应提供溯源设备的关键量或值,保障使校准活动的有效性。 (4) 设备使用部门应做好现场的技术协调和溯源人员的操作监督工作,当溯源人员违背技术要求或原理操作设备时,设备使用部门的陪同人员有权要求其暂停工作。 (5) 必要时可用音像记录来固定溯源的过程,形成影像记录。 4.3.3 送到外部机构进行溯源的活动的控制流程: (1) 综合部根据本章4.4要求提前通知溯源设备所在使用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约定的时间将设备提交给综合部,综合部在接收设备送检前应与使用部门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确认,避免将失效设备送外溯源; (2) 综合部应安排车辆投送和领取溯源设备,送到外部的设备应详细登记送出溯源的设备信息,包括随设备送出的附件或部件或技术资料; (3) 设备管理员在按约定的时间领取设备及所有随附资料或部件时,应现场检查设备外观,当发现异常时应和溯源机构进行确认和沟通。 4.4 溯源计划实施后的验收 4.4.1 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将溯源设备和标准物质、溯源证书复印件和设备和标准物质状态标签提交给设备使用部门。 4.4.2 当溯源机构明确告知送检的设备和标准物质失效时,使用部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执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中有关要求; 4.4.3 所有脱离了使用部门直接控制的设备和标准物质领回后,应由设备和标准物质使用部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8-2020 程序文件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进行状态和功能确认,以确保设备和标准物质状态和功能正常开展工作并形成《仪器设备脱离控制后验收》,若发现有异常,外送设备由设备管理员与溯源机构进行沟通,并执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4.4.4 只要获得了溯源证书(检定证书、校准证书),设备使用部门应在2个工作日内根据质量手册4.4章中的4.4.12节要求完成对证书内容的有效性核查。 (1) 当证书有效,则填写绿色标签,写明上次溯源日期和再校准或失效日期,并加贴在对应的设备上,注意所有设备上只能有一个状态标签,老的标签必须覆盖或清除; (2) 当因溯源机构原因将本机构信息或设备信息或数据或结论写错时,应要求溯源机构出新的证书; (3) 当溯源数据显示设备异常时应执行设备停用手续,分析原因后再按《测量设备管理程序》要求进行。 4.5 无法溯源设备的控制 4.5.1 当存在无法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设备(即没有相应的国家检定规程或校准规程),且该设备对检测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时,应由综合部统计清单或在《设备一览表》中标注; 4.5.2 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根据《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选择合格的比对机构; 4.5.3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设备使用部门,根据设备提供的说明书信息和检测目的及检测数据要求,制定《比对实施方案》,明确比对的方式何时进行、检测步骤如何开展、检测哪些参数、评判指标等内容; 4.5.4 综合部应优先选择《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中的比对机构,将比对方案提供给比对机构,获得比对方认可,当需要对比对方案进行修订时,由需要比对的部门直接与提供比对的机构进行联系和沟通; 4.5.5 当比对方案双方认可后,检测部与比对实验室按方案实施比对; 4.5.6 技术负责人应指派质量监督员对本公司相关部门实施的检测过程进行监督; 4.5.7 必要时技术负责人应向提供比对的实验室提出观察对方的检测过程的要求; 4.5.8 综合部应积极与比对实验室进行沟通,保证按约定时间获得比对数据或报告,并上报给技术负责人;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8-2020 程序文件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5.9 本公司实施比对的部门应根据《比对实施方案》要求按时的将比对数据(如:原始记录、计算过程记录等)整理后上报给技术负责人; 4.5.10 由技术负责人应参考手册4.5.23节核查相关报告和数据,并根据《比对实施方案》中的评判指标识别双方的数据是否在约定的室间质控范围内,以识别比对活动的有效性; 4.5.11 当比对无效时应进行复检,必要时更新设备或增加外部比对方的数量或重新选择比对实验室,直至比对结果显示设备性能正常,检测结果满意; 4.5.12 综合部负责比对方案、双方的所有形成的比对数据或报告的存档工作; 4.5.13 设备管理员根据本章4.4.4条款要求给比对的设备加贴状态标签,写明比对的时间、到期时间、比对机构名称、比对设备的编号、对方比对第一实施人的名称等信息。 4.6 辅助设备的确认 4.6.1 设备管理员应对与检测有关的或可能影响检测有效性的辅助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的进行按设备管理要求建立台账; 4.6.2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根据使用要求编制辅助设备的功能检查规程和《仪器设备功能检查计划》; 4.6.3 由辅助设备使用区域的管理员根据计划和规程要求实施功能检查,填写《仪器设备功能检查表》; 4.6.4 由设备管理员对功能检查记录进行确认。 4.7 溯源信息的应用 4.7.1 设备管理员应根据所有的证书信息编制设备的溯源图; 4.7.2 文件管理员应将所有的证书、比对数据归入对应的设备档案内; 4.7.3 技术负责人应将设备溯源和可能的比对情况写成总结,输入到管理评审中; 4.7.4 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变动情况、溯源机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设备溯源计划。 5 引用文件 XXXX-QP-05-2020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XXXX-QP-09-2020 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8-2020 程序文件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5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6 相关记录 XXXX-QR-08-01-2020 周期溯源计划及实施记录表 XXXX-QR-08-02-2020 校准报告有效性确认记录 XXXX-QR-08-03-2020 仪器设备功能检查计划 XXXX-QR-08-04-2020 仪器设备功能检查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9-2020 程序文件 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对标准物质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确保其完整性和有效性,可能时,标准物质应溯源到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标准物质的购买、验收、储存、使用、核查、安全处置过程的管理。 3 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标准物质申购、报废的审核; 3.2 最高管理者负责标准物质申购、报废的批准; 3.3 检测部负责标准物质使用和日常维护; 3.4 综合部负责标准物质的采购、验收、发放,证书管理和标识管理。 4 程序 4.1 采购 4.1.1 检测部根据《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要求填写采购申请报综合部。 4.1.2 综合部根据《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机构进行采购。 4.2 验收 4.2.1 综合部应对本公司使用的标准物质进行统计,建立《标准物质一览表》,使人员能通过该表直观的知道每种标准物质的用途,并保持对一览表的动态更新和管理; 4.2.2 综合部应根据采购清单核对采购的标准物质及其所附证书,对有效证明、种类、数量、浓度、批号、有效期进行表观验收,并填写相关的验收记录,建档管理; 4.2.3 当方法标准或技术要求或在有能力和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标准物质的使用部门应对标准物质的质量进行验收,以证明其性能达到技术要求,并将验收数据与验收记录一起由综合部进行归档; 4.2.4 验收合格者登记发放到检测部,对不合格的标准物质,采取退货或索赔措施,严禁不合格标准物质的使用; 4.3 储存 4.3.1 综合部应收集所有标准物质可能的标物证书或合格证,并根据证书要求单独固定存放标准物质,妥善保管,防止污染或损坏,对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的标准物质,管理员须每天对保存环境进行温度监控,并填写《温控设备温度监控记录表》,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保存环境。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9-2020 程序文件 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3.2 管理员应对每种标准物质的使用频率进行熟悉,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检查,确认是否需 要补充或更换,需要时根据《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需求; 4.4 使用 4.4.1 管理员应对标准物质的领出时间、领取人员进行登记,保证标准物质的使用能被追溯; 4.4.2 领用人员领取标准物质时必须检查其是否在合格或准用有效期内,并填写《标准 物质使用登记表》,用完后登记,并放归原处。对经常使用的,应由专管人员定固定存放地 点,以便使用和检查; 4.4.3 检测人员应在对应的检测原始信息中记录领取的标准物质被使用的记录,如批号; 4.5 核查 4.5.1 综合部应每季度对库存标准物质进行核查,锈蚀、破损和超过有效期的标准物质应停用。锈蚀、破损的应停止使用并办理报废手续,超期的应按溯源要求送检; 4.5.2 使用部门可按要求每半年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状态的有效性,且通过核查确保标准物质能够溯源到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详见《期间核查控制程序》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4.6 处置 4.6.1 到期的标准物质应从存放点取出报废,应清晰标识,分区存放,定期清理,以防误用。保管人填写《过期/变质标准物质报废处理审批表》,经质量负责人批准销毁。销毁时必须注意安全并防止污染环境,做好无害化处理或收集统一由三废处理机构转运处理。 5 引用文件 XXXX-QP-06-2020 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XXXX-QP-08-2020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XXXX-QP-14-2020 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09-01-2020 标准物质一览表 XXXX-QR-09-02-2020 标准物质使用登记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09-2020 程序文件 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XXXX-QR-09-03-2020 标准物质核查记录 XXXX-QR-09-04-2020 过期/变质标准物质报废处理审批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0-2020 程序文件 保证诚信度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全体员工不被卷入任何可能降低其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方面保证诚信度控制程序的活动,保证本公司对检测结果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开展的检测服务活动。 3 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负责发布公正性声明和诚信检验承诺书,对公正、诚信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2 综合部负责收集客户、认证认证等其他外部机构、组织、个人对本公司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实施情况的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评价; 3.3 全体员工按公正性声明要求开展体系活动。 4 程序 4.1 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识别、实施 4.1.1 最高管理者应组织管理层人员根据《质量手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或体系改进要求识别本公司需要有哪些层次的文件来指导本机构的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实施,哪些现有文件需要改进,哪些改进要求需要写入现有文件中。以保证有文件化的要求来指导和维护本公司的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预防出现体系活动的失效。 4.1.2 各职能部门和职能人员根据识别要求和任务参与编制/修订本公司关于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的管理程序、公正性声明、奖惩、廉正等规章制度。 4.1.3 质量负责人审核这些程序、声明、规章制度内容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4.1.4 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本机构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的程序、声明、规章制度,确保公司工作人员免受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的不正当压力及影响。 4.1.5 综合部协助最高管理者将这些程序、声明、规章制度在本机构内部进行培训和宣传,并将这些文件根据文件控制要求发放到对应的人员或场所。使所有人员了解、理解并执行这些文件要求。 4.1.6 在新进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保证其行为公正性的培训,提醒其注意不正当行为的 影响和危害。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0-2020 程序文件 保证诚信度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1.7公司保证对所有客户的检测服务都满足同样水平。检测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检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所规定的程序、规程、方法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信。 4.2 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实施有效性的核查 4.2.1 综合部应动态的从外部的沟通、交流活动中收集外部各方(检测委托方、支持服务与供应商、认证认证审核机构)对本公司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评价。 4.2.2 当综合部或其部门人员本身存在违反本公司公正性和诚实性要求时,应由质量负责人或最高管理者授权的人员实施本章4.1.1规定的活动。最高管理者如授权非质量负责人负责实施本章4.2.1规定的活动,应有充分、合理、符合管理体系规定的理由和书面授权文件。 4.2.3 内审员负责在内部审核活动中,审核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的程序、声明、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4.2.4 当通过服务客户、投诉、满意度调查、监督、内审等环节发现存在影响本公司公正性和诚实性的活动时,应立即暂停被影响的工作,暂停活动实施人的相关权力,报告质量负责人,经调查属实后,可停止有关人员的工作,并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通知客户。 4.2.5 最高管理者应在一系列的内部沟通的活动中,对出现的影响公正性和诚实性的活动进行通报、启动调查、委派调查人员(符合本章4.1.2的规定)、通报处理进展、处理意见、处理结果。在按相关程序进行纠正和原因分析后,由活动授权调查人给出处理意见报最高管理者,由最高管理者负责作出最终的处理要求。 4.2.6 当涉及到外部机构或组织或个人时,综合部应及时将调查的进展、处理意见、处理结果反馈到对口的外部机构或组织或个人,并获得其对处理结果的反馈意见。 4.3 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实施活动结果的应用 4.3.1质量负责人负责在年度管理评会议中对本公司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的程序、声明、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并输入到管理评审报告中。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0-2020 程序文件 保证诚信度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3.2综合部负责管理评审全部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工作,并按本章4.2.1要求开展宣贯工作。 4.3.3公司应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 响,并严禁商业贿赂。若违反本条规定,一经发现,立即开除。 5 引用文件 XXXX-QP-17-2020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XXXX-QP-19-2020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1-2020 程序文件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保守客户秘密、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确保公司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保护所有权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人员接触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时所进行的活动。 3 职责 3.1 本公司全体人员负有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责任;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为客户保密和保护所有权工作;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本公司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监督工作。 4 程序 4.1 保密情况处理 4.1.1 当检测委托方要求对检测样品及数据需要保密时 a) 当委托方提出的保密要求,不在常规保密活动控制范围内的,综合部或业务受理员应与委托方沟通,询问保密的原因(特别是涉及到纠纷性的委托),并通知综合部负责人,共同商定保密的措施和方法; d) 需要时应与委托方签定保密协议,将保密措施、方式、结果数据效力的代表性及有效性告知委托方,在委托方签字认证的情况下,根据《合同评审控制程序》签定委托协议书,受理委托;否则不予受理。 c) 业务受理后,业务受理部门或人员应对样品进行盲测处理,对样品的来源信息、可能的技术参数(如样品本身标注的检测等级或缺陷等级或焊接等级等)进行处理,使之不泄露样品的相关信息(检测中必须涉及到的数据参数应告知检测人员); d)检测部负责人应指定无利益关系的有检测资格的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由指定人员出具报告,并对样品进行独立封存; e) 检测过程应由质量监督员实施质量监督。 4.1.2 对检测数据、报告发放方式的保密和保护要求 a) 在受理后,委托方更改报告的发放方式应由其出具书面的正式委托要求,具体见《合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1-2020 程序文件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文件页码:共3页,第2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同评审控制程序》; d) 检测数据在无疑问的情况下,检测人员不得私自联系并告知委托方; b) 业务受理部门或人员在受理检测委托时,应与委托方确定检测报告及数据的传送方式(自取、邮递、电子邮件、传真等),并在委托单据中注明传送的具体方式和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信箱等,防止检测报告的错误寄送或传达; c) 检测报告及数据完成后应按约定的传送方式由业务受理部门或人员进行传送,向客户以电子方式(传真、电话、E-mail 等)传输结果或报告或需保密的有关数据时,应对传输对象予以确认,传输完毕后应要求对方对接收到的传输内容予以确认,并保留相关证据,具体方式根据《结果发布控制程序》要求进行。 4.1.3 一般检测过程保密保护要求 a) 委托受理后,业务受理人员应将待检样品贴上样品标签后,归入样品存放区域或设施中,在无样品管理员陪同的情况下,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并根据《样品管理程序》进行控制。 b) 所有检测过程或现场,非客户单位的外来人员未经最高管理者或其委托人同意,不得擅自进入,经同意后需由公司人员陪同方可进行。 c) 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得接触检测样品客户提供的图纸、技术文件等涉及商业秘密的相关技术资料。 d) 检测过程的原始记录只能记录在原始记录格式或检测系统中,不得随意记录,不得以任何形式扩散外传。 e) 检测报告出具后未经客户授权,不得将检测报告转交他人,不得擅自公布检测结果,并根据《结果发布控制程》要求进行报告传送。 f) 公司内部留存的所有检测报告存档本及原始记录、技术资料、电子版本、电子数据由文件管理员妥善保存,并按《结果发布控制程》管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查阅,拷贝、刻录、复印、拍照、扫描、带出。 g) 电子数据和计算机保密保护要求根据《数据保护控制程序》进行。 4.1.4 本公司工作人员应保守下列秘密,未经客户许可,不得透露。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1-2020 程序文件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委托人提供的质量规格、价格条款、客户情况等有关合同、信用内容; (2)委托人提供的具有专有权的配方、工艺及内部标准; (3)委托人申明的其他需要保密的事项。 4.1.5 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不得透露以下秘密: (1)公司属保密范围的文件和内部资料; (2)本公司工作计划、总结、技术统计以及科研、制标中需要保密的内容; (3)检验原始记录、检测报告; (4)质量普查与质量分析报告; (5)承担或参与的科研课题在未完成前,未经许可,不得向外界透露有关细节。 (6)其他需要保密的资料信息。 4.1.6 电子存储的客户机密信息保护应符合《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4.1.7 质量负责人对造成泄密的根本原因应进行评审,责成有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进行纠正, 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若是相关的程序文件造成的不适应,则应进行文件的修订。 4.1.8 对本公司人员违反本程序规定,造成泄密者,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泄密事件结果组织讨论、处理和总结,并将处理意见报最高管理者,由最高管理者召开相关会议作出处理决定。 5 引用文件 XXXX-QP-10-2020 保证诚信度控制程序 XXXX-QP-12-2020 文件控制程序 XXXX-QP-15-2020 服务客户程序 XXXX-QP-16-2020 处理投诉和申诉的程序 XXXX-QP-26-2020 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XXXX-QP-31-2020 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2-2020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6 页,第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对本公司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活动的控制,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体系文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检验检测方法,以及通知、计划、图纸、图表、软件、规范等的管理。 3. 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格式的批准及文件发放的批准工作。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及审核。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文件、检测原始记录格式使用的批准。 3.4 各部门负责与其职能有关的技术性文件的编制工作,部门负责人审核。 3.5 综合部负责本公司受控文件的管理。 4. 程序内容 4.1 文件的分类 应根据手册4.5.1 总则 4.5.1.2条款来识别和分类文件。 4.2 本公司内部编制的文件资料编号和版本识别规定 4.2.1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文件编号格式 XXXX-文件类别简称-章节号或文件顺序号-编制年份 4.2.2 方法标准类文件编号格式 XXXX-文件类别简称-(三位顺序号)-(四位启示登记年号) 注:有自有编号的外来技术文件其自有编号可作为本公司的内控编号使用 4.2.3 质量记录表编号格式: XXXX-文件类别简称-对应的程序文件数字代号-格式顺序号-编制年份 4.2.4 检测原始记录表码编号格式 XXXX-文件类别缩写-(样品类别号)-两位顺序号-(四位编制年号) 4.2.5 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期间核查规程)、管理制度等文件编号格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2-2020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6 页,第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XXXX-文件类别简称-章节号或文件顺序号-编制年份 4.2.6 文件类别缩写: XXXX 公司名称缩写; 英文缩写:QM 质量手册 QP 程序文件 TR 技术记录、QR 质量记录、SOP 标准作业指导书;SR 操作规程、MS 管理制度、TS 技术标准、IE 仪器设备。 注:法规性文件、行政文件、机构性质证明文件在本体系控制范围内不编号。 4.2.7 内部受控文件的版本采用第一版/第0次修订“1/0”, 第一版/第1次修订“1/1”, 第二版/第0次修订“2/0” …表示。“1”表示第一版,“2”表示第二版,依次类推。“0”表示第零次修订(未修订),“1”表示第一次修订,依次类推。 4.3 文件的排版与标识 4.3.1 页面纸张一般采用A4纸张,每个程序都应有文件表头,表头内容应包括:发布机构、文件类别、文件名称、文件编号、页码、总页数、版本号、修订状态、发布日期、修订日期、实施日期等 4.3.2 文件日期说明 4.3.2.1 颁布日期:为文件的版本颁布时间,只要版本号不变,文件无论修订多少次,颁布时间都不需要变更; 4.3.2.2 修订时间:为该版本或该页文件或该章节文件内容被修订的日期,在换版时该时间与颁布时间一致; 4.3.2.3 实施时间:为该版本或被修订的页或被修订的章节初次实施时间或对内容修订后的正式实施时间。 4.3.3 文件的装订与成册 文件以其文件编号为独立单元,以便于修改。当需要多个文件装订或汇编成册时,要按照文件编号顺序放置,封面要有册名,每册要有文件目录表。 4.4 文件的基本编制内容 4.4.1 质量手册内容除包含本章4.3.1条款内容外,还应至少有:封面、修订页、批准页、公正性声明、质量方针/目标、质量承诺、各管理/技术要求的条款描述、引用的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2-2020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6 页,第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4.2 程序文件内容除包含本章4.3.1条款内容外,还应至少有:封面、修订页、批准页、各程 序内容描述(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流程、对应的记录格式、引用的程序)。 4.4.3 设备操作规程内容除包含本章4.3.1条款内容外,还应至少有: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环境条件(必要时)、操作步骤、维护保养要求、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4.4.4 管理制度内容除包含本章4.3.1条款内容外,还应至少有: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管理步骤、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4.4.5 质量记录格式应至少有:格式名称、格式编号、页码、总页数、版本号、修订状态和对应的功能内容。 4.4.6 技术记录格式应至少有:格式名称、格式编号、页码、总页数、版本号、修订状态、检测基本参数信息(样品名称、样品状态、样品编号或分样号、检测依据名称、依据编号、使用的设备名称、型号、必要的设备技术设置参数、检测分析人员、记录校核人员、检测时间或时段、检测或现场环境条件信息)、检测过程数据(检测数据、质控数据、数据计算公式、图示区)、必要时还包括抽样人信息、抽样过程信息、抽样位置信息、抽样步骤信息、抽样点选择信息、抽样陪同人信息。 4.5 文件的批准 4.5.1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签署发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应根据《准则》的要求编写。 4.5.2 技术性文件由检测部组织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签署发布。 4.5.3 质量文件及各项行政管理制度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编写,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 4.5.4 其它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指定人员编写,并经授权人员批准。 4.5.5 所有上述需要编制的文件,在编制前需要填写《文件编制申请表》,经批准后执行编制、经批准的文件由综合部按4.2条的规定给予相应的编号。 4.6 文件的发放 4.6.1 体系文件的发放,由质量负责人配合最高管理者,确定分发数量和范围。 4.6.2 文件领用人在《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上签名,领取具有分发号和加盖“受控”印章的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2-2020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6 页,第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文件,每一个文件都有不同的分发号,便于追溯。分发号的编写要求:□□(文件简称)-□□(发放的文件流水号)-□□(单个文件序号,可选)-□□□□(四位发放年号,可选)注:文件简称见本章第4.2条描述 4.6.3 外来技术文件由技术负责人确定分发数量和范围,按发放范围发放文件。 4.6.4 外部行政文件由文件管理员签字签收,按行政管理要求填写相关的阅览记录,进行传阅后存档。 4.6.5 本公司的受控文件不得随意复印,本公司检测区域内不得使用未加盖“受控”章的在受控范围内的技术文件和体系文件。 4.6.6 当已经发放的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文件管理员处进行更换,交回破损文件,补发新文件,新文件的分发号,仍沿用原分发号,文件管理员将破损文件按4.8条处理。 4.6.7 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按4.6.1、4.6.2条办理申领手续,但必须在领用申请中作出说明,文件管理员在补发文件时应给新的分发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 4.7 文件的更改 4.7.1 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文件更改提出部门的负责人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说明更改原因,对重大更改(如技术参数)还应附有充分的证据。 4.7.2 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由原审批人进行,当原审批人不在岗时,可由接替其岗位的人员审批,被指定的人员应获得进行审查和批准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 4.7.3 文件更改批准后,由相应编制部门实施更改。文件更改时应注明更改人标记和更改生效时间,并按《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的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同时收回被替代的修改部分。 4.7.4 允许授权人员在文件重新发布前手写修改文件,修改处应清楚地标明,并签名和注明日期。手写修改的文件应尽快正式重新发布,收回原文件并加盖作废标志。 4.8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 4.8.1 经多次更改或更改内容较多及其它原因需要改版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本。 4.8.2 作废的文件由文件管理员按《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收回并记录,作废文件加盖“作废”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2-2020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6 页,第5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印章,需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申请人应填写的《作废文件销毁(保留)审批登记表》并根据文件类别由相关的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文件管理员销毁或留存,填写《作废文件销毁(留存)审批登记表》,形成记录。留存文件加盖“留存”印章,写明保留期限后,专柜或专档留存。 4.9 文件的日常管理 4.9.1 文件经批准发布或应用后,原版文件由综合部,加盖“受控”标识后保存。 4.9.2 外来文件中涉及检测项目的技术标准、规范、图片;涉及体系管理活动和行政工作的行政文件、机构证明材料、法律法规、条例、细则等都应受控,形成《受控文件一览表》。其它外来文件是否受控由各级职责部门和人员确认,受控则在《受控文件一览表》表中进行登记。 4.9.3 涉及检测项目的技术标准、规范、图片在使用区域的应有受控标识、发放编号;涉及体系管理活动的行政文件、机构证明材料复印件、法律法规、条例、细则应有受控标识。 4.9.4 因检测活动产生的图片、照片、文字资料应与对应的结果报告归档。 4.9.5 各部门使用的受控文件由部门负责人负责管理,并保证在工作现场易于取阅。 4.9.6 文件管理员应建立《受控文件一览表》并保有文件发放记录,以便于检索、核对、管理。 4.9.7 受控文件中的体系文件未经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人批准不得复制、外借、外传。需临时借阅文件的人员在《档案资料借阅复印登记表》上填写后,借阅者应在指定日期内归还文件,到期不还由综合部收回。原版文件一律不外借,以防丢失损坏。 4.9.8 受控文件应安全保管,保证不丢失、不涂沫、不随意破损。 4.9.9 本公司员工离职或离岗时应及时归还所持有的文件。 4.9.10 可能时,所有的受控文件应保留电子版本。 4.9.11 文件管理员定期全面检查各类存档的、发放的在用文件的有效性,填写《受控文件有效性检查登记表》,形成核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按本章其它条款规定处理。 4.9.12 技术方法标准定期通过第三方指定机构“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进行时效性确认。 4.9.13 对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的更改和控制也应达到以上要求。有关程序及权限,详见《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2-2020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6 页,第6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10 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4.10.1由文件管理员对以下文件进行归档管理 (1)体系文件; (2)技术性文件、资料(包括各类指导书、标准、规范、检验检测方法、通知、计划、图纸、图表、软件等); (3)管理体系涉及的法律、法规性文件; (4)机构行政、资质类文件 4.10.2 文件的保存期 4.10.3 人员档案、设备档案要求 ——由文件管理员根据质量手册4.2章要求对人员建立规范的技术档案,并以PF-顺序号来识别档案。 ——由设备管理员根据质量手册4.4章要求对设备建立规范的档案,并以EF-顺序号来识别档案。 5 引用文件 XXXX-QP-26-2020 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P-12-01-2020 文件编制申请表 XXXX-QP-12-02-2020 受控文件一览表 XXXX-QP-12-03-2020 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 XXXX-QP-12-04-2020 标准有效性确认报告 XXXX-QP-12-05-2020 文件更改审批表 XXXX-QP-12-06-2020 作废文件销毁(留存)审批登记表 XXXX-QP-12-07-2020 档案资料借阅复印登记表 XXXX-QP-12-08-2020 受控文件有效性检查登记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3-2020 程序文件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为确保能正确的理解并执行客户在委托书或合同(协议)中提出的要求,而制订的对实验室能力和资源满足这些要求进行评审的控制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所有客户检测工作的委托书或合同(协议)的受理评审及与客户的沟通,其活动过程包括新受理的项目的评审和受理后客户要求变更的评审。 3 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负责对特殊服务合同(协议)的批准;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特殊服务合同(协议)中技术内容的审核; 3.3 检测部负责所有常规检测业务受理工作,并填写各项业务受理单据。 4 程序 4.1合同的识别和受理 4.1.1 业务受理人员根据本公司的对外服务技术项目表(检测能力一览表)及在用《技术标准一览表》来识别客户的委托; 4.1.2 当客户的要求或提供的样品,业务受理人员不能或不确定本公司是否具备检测能力时,应邀请检测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对客户要求一起识别; 4.1.3当客户委托要求在本公司能力范围内,检测活动又正常在开展时,业务受理人员应指导客户填写相应项目的《检测委托单》,客户提供的样品应登记在《样品接收-流转表》中,并根据手册第4.5.5节条款要求对所需填写的内容进行确认、评审,并经过业务受理员和客户双方签字确定。 4.1.4当识别本公司不具备开展客户要求的活动或因相关因素使得原有能力暂时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时,应告知客户不能受理业务。 4.1.5 新的、复杂的、先进的特殊服务,都应签订特殊服务合同(协议),应由最高管理者组织人员对本公司的技术能力和客户需求程度、范围进行全面审核,填写《特殊合同评审表》,形成合同评审记录,不在授权范围内的项目可执行分包活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3-2020 程序文件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2 合同的执行 4.2.1 当客户对委托活动有保密要求时按《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执行; 4.2.2 委托受理后,业务管理员按样品管理要求为待检样品进行登记,填写《样品接收-流转表》,并在样品上加贴样品标签或其他能够固定住的识别标记。填写《样品接收-流转表》,将任务下达到项目承担部门,由检测人员到业务管理员处领取样品。 4.2.3 有约定时间要求的,应尽快填写《样品接收-流转表》,传递到检测部,履行检测活动。 4.2.4当客户在委托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求对委托事项进行变更时,应由客户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合同更改申请表》,业务受理人员在与委托活动开展人进行识别后,确认是否受理客户的变更要求,并以书面形式《合同更改通知单》告知客户; 4.2.5当因为本公司的自身的原因需要更改客户委托活动时(需要分包、需要延迟、需要暂停等),由业务受理员以《合同更改通知单》书面形式告知客户,必要时由该专业技术负责人给出技术上的解释;质量负责人按服务客户要求收集客户的反馈和谅解。 4.2.6 所有与客户进行讨论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样品状态的确认、检测项目的确认、所用方法的确认、分包的确认、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沟通、合同更改活动等都必须形成记录,电话讨论的内容要形成《电话记录》。 4.2.7 电话委托的项目,业务受理人员应填写好委托单,并由检测人员带到委托方,由委托方签字。 4.2.8 检测委托单的委托编号:XX-四位年月-二位顺序号 5 引用文件 XXXX-QP-23-2020 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 XXXX-QP-28-2020 样品管理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3-2020 程序文件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6 相关记录 XXXX-QP-13-01-2020 检测委托单 XXXX-QP-13-02-2020 特殊合同评审表 XXXX-QP-13-03-2020 检测任务单 XXXX-QP-13-04-2020 电话记录 XXXX-QP-13-05-2020 合同更改申请表 XXXX-QP-13-06-2020 合同更改通知单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4-2020 程序文件 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页,第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对采购服务和物品的过程进行控制,使采购服务和物品的质量能满足技术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采购的服务和物品,不适用于由政府招标采购机构选择的外部服务和供应商的采购控制。 3 职责 3.1 需求部门负责提出采购申请,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参数要求; 3.2 需求部门负责人对申请要求进行需求审核; 3.3 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性要求审核; 3.4 最高管理者采购申请实施的批准; 3.5 综合部负责采购申请的执行; 3.6 综合部负责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商名录和评价记录的管理及更新; 3.7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支持服务与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评价; 3.8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支持服务与供应商的技术能力的评价; 3.9 使用部门负责对支持服务与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进行试用和验证,并参对支持服务与供应商的评价; 3.10 最高管理者负责支持服务与供应商的最终选定和名录变更的批准。 4 程序 4.1支持服务方和供应商的选择、验证、评审 4.1.1 当体系文件发布之初,应由服务使用部门根据质量手册第4.5章中的4.5.1节条款要求,整理现行的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商名单,上报给综合部; 4.1.2 综合部根据使用部门提交的支持服务与供应商名单,对其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的了解、调查,并根据质量手册第4.5.7节中有要求收集相关的证明材料,形成初选的名单。当综合部缺少与支持服务与供应商沟通的渠道时,各服务使用部门应提供必要的联系方式和支持协助综合部收集候选的外部支持服务方与供应商的资料;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4-2020 程序文件 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页,第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1.3 综合部应将支持服务与供应商的初选名单提交给质量负责人,由质量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或部门对预选的支持服务与供应商进行评审,填写《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商评估表》,根据不同的类型按下述要求进行: (1) 设备量值溯源服务:由技术负责人识别其溯源能力范围适用性,由质量负责人识别其资质符合性,由被溯源设备的使用部门识别其设备保护、现场操作能力、服务态度的符合性进行评审。 (2) 室间比对服务:由技术负责人识别其检测能力范围适用性,由质量负责人识别其资质符合性,由比对部门识别比对数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3) 三废处理机构:由技术负责人识别其处理能力范围适用性,由质量负责人识别其排污许可证明的真实性进行评审。 (4) 分包服务机构:由技术负责人识别其检测能力范围适用性,由质量负责人识别其资质符合性,由分包使用部门识别其提供数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5) 维修服务:由技术负责人识别其检测能力范围适用性,由质量负责人识别其资质符合性,由服务使用部门识别其设备保护、现场操作能力、服务态度的符合性进行评审。 (6) 生产商:由技术负责人识别其检测能力范围适用性,由质量负责人识别其资质符合性,由服务使用部门识别其提供的设备、消耗性材料的适用性、稳定性、售后服务态度的符合性进行评审。 (7) 销售商:由技术负责人识别其检测能力范围适用性,由质量负责人识别其资质符合性,由服务使用部门识别其提供的设备、消耗性材料的适用性、稳定性、售后服务态度的符合性进行评审。 4.1.4 在评审过程中,还应将设备和消耗性材料的验收情况、使用(试用或验证)情况、溯源情况作为评审的输入,将三废处理机构是否存在接受过环境处罚的情况也应作为评审的输入。 4.2 评审结果的处理 4.2.1 根据评价结果分别做出认证其服务资格、认证其后续服务资格、不认证其服务资格和撤销其服务资格。 (1) 初次评审结论可下为:认证其服务资格或不认证其服务资格; (2) 复评审结论可下为:认证其后续服务资格或撤销其服务资格。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4-2020 程序文件 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页,第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2.2 综合部根据评审结果,编制《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报最高管理者批准。 4.3 对支持服务与供应商的控制 4.3.1有条件的情况下,本公司应对各类服务方有备选单位,避免因唯一服务方的问题影响到本公司的运作,一旦首选供应方发生问题,可以避免供应链脱节。 4.3.2在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寻求外部支持服务与物品采购时,应优先选择本公司《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中所列机构。 4.3.3《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中所列机构不能提供相关服务时,应根据本章第4.1节要求对选择的其它供方进行评价,形成评价记录,符合后将供方名单纳入《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中; 4.3.4在名录中相关机构提供的证明文件时效范围内本公司可不进行年度重新评审。综合部应定期对存档的供方材料的时效性进行检查,在发现有失效文件时,应要求相关供方提供最新有效证明文件,当不能提供时应进行重新评价。 4.3.5在一个认证年度即将结束,并在现场复查前,应对所有的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价,形成新的评价记录和名录。 4.3.6 特殊情况的处理 (1) 当一个认证年度当中,支持服务与供应商存在服务态度问题或供应脱节问题时应给予警告,当再次出现类似情况时可立即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必要时撤销其服务资格; (2) 当提供的服务存在质量问题应给予暂停合作,待其恢复服务质量,当不能恢复时,可立即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必要时撤销其服务资格; (3) 当三废处理机构出现因环境问题造成的事故或处罚时,应立即撤销其服务资格; 4.4 采购物品选择和申请 采购应选择在《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中的机构进行采购,采购应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或《消耗性材料采购申请表》,根据本章3.2和3.3条要求经审核、批准后报综合部采购。 4.5 采购申请记录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一种: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4-2020 程序文件 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页,第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技术标准(包括:企业标准或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效版本或文件编号; (2) 采购物品的技术参数; (3) 当要求难以描述时可提供参照样品或图样(如有)。 4.6 采购服务和供应品的验证 采购的设备、消耗性材料(含标准物质)其接收、验收、保存、使用、处置等环节按《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标准物质控制程序》要求进行。 5 引用文件 XXXX-QP-05-2020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XXXX-QP-09-2020 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P-14-01-2020 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评估表 XXXX-QP-14-02-2020 合格供应商和外部支持服务方名录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5-2020 程序文件 服务客户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积极收集客户反馈的信息,为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与所有客户在检测开展前、开展过程中和结束后的沟通和服务。 3 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客户服务政策、制度、流程;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客户服务政策、制度、流程过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环节识别; 3.3 最高管理者负责对客户服务的政策、制度、流程的实施批准及资源的保障; 3.4 综合部负责将客户服务的政策、制度、流程在本公司内部进行宣贯、培训、学习; 3.5 综合部负责收集客户、认证等其他外部机构、组织、个人对本公司服务客户活动实施情况的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评价; 3.6 综合部负责将本公司需要公示的客户服务的政策、制度、流程制作成宣传物品(载体不限),在本公司各对外服务窗口或平台进行公示; 3.7 各部门负责履行本公司制定的客户服务的政策、制度、流程中所承担的服务环节和责任及义务。 4 程序 4.1检测开展前的客户服务 4.1.1当客户以电话形式询问检测业务时,无论哪个部门或哪个人员接到电话后,都应认真对待,态度和蔼,当不熟悉客户所询问的内容时,应积极帮助客户联系其他专业人员; 4.1.2 当暂时不能答复客户所提问题时,应记录联系方式和所询问的问题内容,并转交给综合部,由综合部识别涉及专业后由该专业人员联系客户给出解答; 4.1.3 当外来人员进入本公司,第一接触人员应积极询问其来意,并引导其到相关的部门,并根据本章4.1.1条款规定进行解答或协助处理。当无法现场解答时应根据本章4.1.2 条款规定执行; 4.1.4 当涉及到投诉情况时,应由综合部负责根据《处理投诉和申诉的程序》进行受理和处理;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5-2020 程序文件 服务客户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1.5 当客户要求现场办理委托检测时,应根据《合同评审控制程序》由综合部进行业务受理; 4.1.6 综合部应根据《样品管理程序》做好客户所提交的有效样品的保护工作。 4.2检测开展过程中的客户服务 4.2.1 检测开展过程中,检测部应及时将任何关于委托活动的变更情况告知综合部; 4.2.2 综合部应将收集到的变更及时通知客户,并根据《合同评审控制程序》执行相关的变更; 4.2.3 综合部应及时的将客户的变更要求告知检测承担部门,并将检测活动的承担部门的反馈情况告知客户,同时根据《合同评审控制程序》执行相关的变更; 4.2.4 当客户提出参观为其委托开展的检测活动时,综合部应做好外来人员的接待,做好外来人员进入试验场所前的注意事项的告知、权利和义务的告知,并做好过程的陪同和监管; 4.2.5 检测部应根据《服务客户程序》做好参观场所的安全防护和保密防护工作; 4.2.6 检测部应负责做好领取的准备开展检测的样品的保护工作和所有检测数据的传递安全性的保护工作; 4.2.7 综合部应负责退回样品的安全存放工作,直至其被客户领回或按照与客户的约定被本公司处置。 4.3检测开展后的客户服务 4.3.1 检测部负责根据《结果发布控制程序》编写检测报告; 4.3.2 综合部负责根据约定的方式通知客户领取报告的时间或已经寄发报告的时间; 4.3.3 该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客户取得报告后对报告疑问的解释工作; 4.3.4 综合部负责在客户领取报告的环节动态的使用《客户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客户的满意度; 4.3.5 综合部负责通过电话调查、发放问卷调查、现场填写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征求对本公司在服务和技术方面的各种建议和意见,汇总整理后形成书面材料,为管理评审及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4.3.6 综合部应对大宗业务的客户建立客户档案,对于重要客户应由专人主动联系,跟踪服务,及时提供有关业务的最新信息; 4.3.7 检测部应在技术方面为客户提供后续的技术咨询服务。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5-2020 程序文件 服务客户程序 文件页码:共 3页,第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5 引用文件 XXXX-QP-13-2020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XXXX-QP-15-2020 服务客户程序 XXXX-QP-16-2020 处理投诉和申诉的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P-15-01-2020 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6-2020 程序文件 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目的 正确、有效地处理顾客申诉和投诉,提高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顾客对本公司的所有申诉和投诉,所有接收、确认、调查、处理客户申诉和投诉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此程序。 3、职责 3.1 综合部负责客户意见、建议、申诉和投诉、处理结果的反馈信息和顾客申诉和投诉处理记录的受理、收集、汇总、整理、归档保存工作;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顾客意见、建议、申诉和投诉的调查工作; 3.3 意见、建议、申诉和投诉、复检(必要时)涉及的责任部门负责落实处理、纠正措施工作; 4、程序内容 4.1 申诉和投诉的接收 4.1.1 本公司应在受理窗口或服务平台公示本公司的申诉和投诉渠道和接收部门; 4.1.2 任务部门在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如客户提出需要进行申诉和投诉的意向,应将本公司的申诉和投诉受理部门和联系电话进行告知,否则当因信息不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当事部门和当事人员的相关责任; 4.1.3 综合部受理人对来访者所申诉和投诉的问题应在《客户申诉和投诉接收单》中记录:目的、事项、人员、申诉和投诉人理想解决的程度等信息,并由申诉和投诉人签字,能当场解决的应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应给出答复期限(一般应在24小时内); 4.1.4 综合部在对信息汇总整理后上报质量负责人,由其识别申诉和投诉的严重程度。 4.2 一般申诉和投诉的确认、调查和处理 4.2.1 质量负责人应联系申诉和投诉涉及部门的负责人,通过查询相关的记录或证据识别申诉和投诉内容的合理性; 4.2.2 当识别出申诉和投诉情况不存在时,应由质量负责人给出书面解释(关于报告和结果问题的解释由该专业技术负责人实施),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必要时可邀请申诉和投诉方到达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6-2020 程序文件 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公司,根据相关记录和文件要求进行现场解释; 4.2.3 当识别出申诉和投诉情况存在时,应由责任部门负责根据《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分析原因、实施纠正; 4.2.4 该部门质量监督员应实施监督,当纠正执行人员即是质量监督员时,应由质量负责人指定人员实施监督,采取必要的回避措施; 4.2.5 当申诉和投诉涉及部门不配合调查工作时,质量负责人应告知最高管理者,由最高管理者做出裁决; 4.3 申诉和投诉涉及特殊情况的识别和处理 4.3.1 当申诉和投诉涉及到质量负责人所承担的工作时,应由其工作代理人或最高管理者另行指定的人员组织申诉和投诉调查工作; 4.3.2 当申诉和投诉涉及到工作人员态度、廉洁、公正性等问题,且经过调查实事存在的,应由最高管理者或其指定人员将调查情况反馈给客户,并协商解决方式。相关责任人员应暂停其工作,并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4.3.3 当申诉和投诉涉及到结果报告数据可疑时,并可以开展复检时,应由相关检测部重新组织(一般为非原检测人员)对原样品进行复检,原样品无法检测的,用备样进行; 4.3.4 复检过程允许客户现场观察; 4.3.5 质量负责人应指派质量监督员对复检过程进行质量监督; 4.3.6 当发现申诉和投诉涉及违反本公司质量方针或程序,或者涉及检测质量有重大疑问时,质量负责人应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对涉及的要素和部门进行附加审核; 4.3.7 当申诉和投诉涉及到报告勘误时,综合部应根据《结果发布控制程序》执行报告更改。 4.4 申诉和投诉的答复 4.4.1 综合部应与客户保持有效沟通,让客户了解申诉和投诉的处理进程,在24小时内进行首次答复; 4.4.2 特殊情况按本章4.3条款要求执行; 4.4.3 综合部应将对客户申诉和投诉涉及的事项调查结论以书面的形式向顾客进行反馈; 4.4.4 综合部应收集客户对申诉和投诉处理最终结果的反馈,并形成记录,同时和相关的申诉和投诉记录、调查记录、处理记录一同存档。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6-2020 程序文件 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5 申诉和投诉的应用 4.5.1 内审员在内审活动中应对是否存在申诉和投诉情况进行核查,当存在申诉和投诉情况时应对申诉和投诉的处理活动的有效性、处理记录的完整性、充分性进行审核; 4.5.2 质量负责人在管理评审中应输入年度活动中申诉和投诉活动处理的总结,并根据申诉和投诉情况实施必要的体系要求的改进。 5 引用文件 XXXX-QP-15-2020 服务客户工作程序 XXXX-QP-17-2020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XXXX-QP-18-2020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XXXX-QP-19-2020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16-01-2020 客户申诉和投诉接收单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7-2020 程序文件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对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识控制,以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管理体系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中的不符合活动的识别、评价、可接受性评估、纠正、处置、应用的控制。 3 职责 3.1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分别负责对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环节中所出现的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的提出及完成情况审批,并行使是否批准恢复被停止的不符合工作的权力; 3.2 各部门负责对在本部门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的实施; 3.3 质量监督员负责跟踪并验证非内审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 3.4 内审员负责跟踪并验证内审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 3.5 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定期对已完成纠正的不符合工作的复查。 4 程序 4.1 不符合工作的识别步骤 4.1.1所有人员都可以根据体系文件规定发现自身所承担的职务及其上下级关系人的活动引起的不符合工作,其它环节出现违背体系规定的不符合工作,对结果报告可疑时,根据不符合工作性质向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进行汇报; 4.1.2当手册描述的体系活动中出现不符合工作时,应填写《不符合项识别及纠正措施实施验证表》,并由规定的人员实施不符合工作的描述、原因分析、纠正措施的提出、落实、跟踪验证和审批; 4.2不符合工作类别和程度的评价 4.2.1不符合类别评价: (1) 体系性不符合:体系文件中未对体系的依据内容(评审准则内容)进行规定,缺失活动依据; (2) 实施性不符合:产生不符合工作的活动未按体系要求进行或因体系文件未细化评审准则内容,造成实施活动不符合; XX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7-2020 程序文件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3) 效果性不符合:产生不符合工作的活动按体系要求进行,但没有达到体系要求中预定的效果。 4.2.2不符合程度评价 (1)严重不符合:体系性不符合、管理体系活动失控和对影响到检测结果质量、检测和工作环境、检测安全、产生了对体系规定的怀疑时,则不符合工作属于严重不符合; (2)一般不符合:效果性不符合和不属于严重符合项(当评价表明不符合工作不会再度发生,或不会对实验室的运作与其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产生怀疑)。 4.2.3对体系运行的影响 (1) 已经发生的:不符合工作对体系运行的关联环节已经造成了影响; (2) 潜 在 的:不符合工作暂未对涉及活动的关联环节持续性、有效性造成影响。 4.2.4不符合工作的可接受水平 (1) 对已经因为不符合工作而对相关活动产生影响的,经过分析这种影响不涉及到对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诚信度、公正性、结果数据的怀疑时,可以接受不符合工作产生结果,否则则不能对不符合工作放行; (2) 对不符合工作暂未对涉及活动的持续性、有效性造成影响时可以接受不符合工作产生结果。 (3) 不符合工作造成的结果被接受不代表此项不符合工作可以一直被允许存在; (4) 只要是不符合工作,只要与体系文件化的规定步骤不一致就必须立刻实施纠正; (5) 当识别不符合工作是可接受时,可例外允许偏离一次。 4.3不符合工作的处置 4.3.1发现人发现不符合工作后填写《不符合项识别及纠正措施实施验证表》中的不符合工作的描述; 4.3.2根据本章4.1.1条款要求,确认属于不符合工作时,立即开展纠正活动(若情况严重可直接暂停工作或扣发因不符合工作引起有怀疑的结果报告,消除潜在突发隐患); 4.4不符合工作处置的应用 XX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7-2020 程序文件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4.1通过分析或通过附加审核发现不符合工作的出现可能是体系规定造成的,应由质量负责人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将不符合工作的分析输入到管理评审中加以评审,修订体系规定,改进管理体系; 4.4.2当不符合工作造成对检测结果数据或报告有怀疑时,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部门通过质量控制方式根据“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对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复检等活动,当不符合工作影响到对已发出的报告真实性、有效性时,由相关检测部按《结果发布控制程序》执行对已发出报告的更改; 4.4.3当不符合工作影响到为客户进行的服务时,应停止活动,由综合部按《服务客户工作程序》、《合同评审控制程序》与客户进行沟通,形成沟通记录、客户投诉受理记录; 4.4.4当不符合工作表明可以被接受时,可例外允许偏离一次并形成相关记录; 4.4.5只有充分的证明了不符合工作在不违背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能保证工作结果的有效性,则可对管理体系文件规定进行调整,将不符合工作的步骤变成体系文件化的规定,简化体系规定,并输入管理评审中改进管理体系; 4.4.6不符合工作的恢复批准人按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工作恢复的批准; 4.4.7不符合工作采取的纠正措施形成的文件化的资料应与其对应的体系活动分别归档,如:客户服务(满意度调查、投诉处理)、内审、质量监督、管理评审、能力验证/比对活动等。 5 引用文件 XXXX-QP-13-2020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XXXX-QP-15-2020 服务客户工作程序 XXXX-QP-22-2020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XXXX-QP-31-2020 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17-01-2020 不符合项识别及纠正措施实施验证表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8-2020 程序文件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在识别出不符合工作时、在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出现对政策和程序偏离时,采取纠正措施,以达到对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管理体系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中的不符合活动的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对纠正措施予以监控,必要时,可进行内部审核。 3 职责 3.1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分别负责对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环节中所出现的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的提出及完成情况审批,并对纠正措施予以监控; 3.2 各部门负责对在本部门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的实施; 3.3 质量监督员负责跟踪并验证非内审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 3.4 内审员负责跟踪并验证内审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 3.5 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定期对已完成纠正的不符合工作的复查。 4 程序 4.1 责任部门负责人根据手册4.5.10章描述的可能原因入手,调查确定引起问题的根本原因,选择和实施最可能消除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并与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根据原因分析内容,给出纠正措施建议,并分别填写《不符合项识别及纠正措施实施验证表》中相关内容; 4.2 制定纠正措施后,由不符合工作当事人或另行指定的人员开展纠正措施; 4.3 纠正活动应形成文件化的描述和文件化的措施实施形成的证明证据; 4.4 质量监督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由质量监督员对纠正措施过程和结果有效性开展开展跟踪验证监督; 4.5 日常活动中技术或管理类不符合工作分别由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指定人员对纠正措施过程和结果有效性开展跟踪验证; 4.6 内审当中不符合工作由内审组长在内审前划定的审核区域的内审员对纠正措施过程和结果有效性开展跟踪验证,具体内审步骤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进行。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8-2020 程序文件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7 通过分析,当对不符合或偏离的识别引起对本公司符合其政策和程序,或对符合《准则》产生怀疑时应根据纠正措施中的附加审核要求,由质量负责人组织人员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对相关区域进行附加审核; 5 引用文件 XXXX-QP-21-2020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17-01-2020 不符合项识别及纠正措施实施验证表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9-2020 程序文件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通过对技术方面及管理体系方面所需的改进事项和潜在的不符合原因的分析、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以减少不符合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借机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活动中预防措施的制定、启动和控制。 3 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识别技术运作活动中潜在的不符合及其潜在不符合工作原因分析、并对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审批; 3.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识别质量管理活动中潜在的不符合及其潜在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分析、并对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审批; 3.3 质量监督员或内审员或审批人指定的人员负责相关的预防措施实施有效性的验证; 3.4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和保持。 4 程序 4.1 潜在不符合识别 4.1.1 在体系运行初始,最高管理者应组织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对体系依据、法规、技术方法标准等文件中的明示的预防措施要求进行识别,并组织人员或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 4.1.2 在日常活动中由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识别质量管理活动和技术运作活动中不符合及其潜在不符合工作原因的分析、识别,并对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审批。 4.2 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2.1 在识别了潜在不符合原因后,由潜在不符合工作所在的责任部门提出预防措施; 4.2.2 预防措施的审批人应分析这些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当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值得怀疑时,审批人应提出改进预防措施的意见,由责任部门重新制定预防措施; 4.2.3 当确定预防措施有效和充分时,责任部门应填写《预防措施识别实施验证表》,将预防措施文件化,经审批人审批后,组织实施; 4.2.4 综合部应负责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资源的保障及文件化的预防措施处理记录的保存。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19-2020 程序文件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3 预防措施的验证和应用 4.3.1 质量监督员或内审员或审批人指定的人员应负责预防措施的验证; 4.3.2 年度管理评审活动中应对年度预防措施实施活动进行评审,并识别是否需要增加预防措施环节或改进现有的预防措施; 4.3.3 由预防措施引起的管理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文件控制要求执行。 5 引用文件 XXXX-QP-12-2020 文件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19-01-2020 预防措施识别实施验证表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0-2020 程序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确保本公司的质量和技术记录及档案内容真实、填写规范、保存完整、检索便利。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所有质量和技术活动记录及档案的控制。 3 职责 3.1 检测部负责对本部门所用技术记录的编制、审核、使用工作; 3.2 综合部负责对本公司通用记录格式的编制、审核工作; 3.2 综合部负责质量/原始记录格式归档、各类活动形成的记录建档、编目、归档、保管、调用和处理。 4 程序 4.1 记录填写规范 4.1.1填写要求 (1) 所有记录必须按照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中受控的记录格式填写。 (2) 所有记录应采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应做到内容完整、文字简洁、字迹清晰。 (3) 记录是公司质量和技术活动的真实记载。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在可能情况下找出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各不确定度分量。 (4) 原始记录应完整地记录标准方法、规范中规定的信息,包括检测条件、检测过程、计算公式、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质控记录以及影响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过程的可复现性。记录中还应包括抽样人员、检测人员和校对人员的签名。对于记录表式中无内容可填的空白栏,应用“/”标记或“以下空白”标记。 (5) 所有记录应有该记录的填写人员的签字及相关的审核或批准人员签字。 (6) 对于检测过程中的有必要说明的问题,应记录在备注栏内或记录表边旁。 4.1.2涂改要求 原始检测记录由于笔误,需要涂改的,不允许以修正液和涂抹方式修改,正确的涂改方法,应该在错误处划二道平行线,在其旁边补上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加盖更改印章或签名。 4.1.3数值修约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0-2020 程序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检测结果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采用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应遵循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计算规则。 (3)在标准没有详细规定数值修约方式时,采取四舍六入五单双,奇进偶不进的数值修约规则。 (4)检测数据的有效数字应在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的灵敏度内。除末位外,其它数字均应为准确测出,末位是可疑数字。 4.2 检测原始记录的校对和整理 4.2.1 检测人员填写原始记录后,应由有上岗资格的人员对原始记录中的计算、数字修约和判定进行校对,并在原始记录上签名。 4.2.2 检测和校对工作结束后,检测人员负责对所有原始记录进行整理、装订并交结果报告编制人作为出具结果报告的唯一依据。 4.3 记录的标识和编目 4.3.1文件管理员按照记录的分类,分别建立各项记录档案。每一归档案卷都有一个案卷号,一般按年份顺序编号。 4.3.2记录档案按记录的分类进行编目和标识,文件管理员建立并维持《案卷目录》,以方便对记录进行检索和管理。 4.4 记录的归档 4.4.1各项质量和技术活动记录(或报告),应及时交文件管理员归档,建立可以查询的索引目录。 4.4.2质量和技术活动记录或报告归档时,由文件管理员对记录进行分类和编号,每一案卷内应详细登记。 4.4.3对于一些持续进行的质量和技术活动(如检测记录等),可定期交由文件管理员归档。 4.5 记录的保管 4.5.1所有的记录档案由文件管理员存放于适宜的环境,并采取防火、防盗、防蛀、防潮等措施,避免记录的损坏、变质和丢失。 4.5.2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按照《数据保护控制程序》要求进行存储。 4.6记录的借阅和复制 4.6.1 在保护客户机密的前提下,记录档案可对外查阅和检索,但需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并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0-2020 程序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在文件管理员的监督下进行。在遵守《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的要求的前提下,记录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对外提供: a.向有关评审部门及人员提供证实材料; b.向客户提供涉及本身及公司信息的查询,以提高对公司检测工作质量和质量活动的充分满意和信任。 4.6.2 记录的查询和调用,应先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再由文件管理员填写《档案资料借阅复印登记表》后进行查阅和调用。 4.6.3本公司员工因工作需要借阅记录须经文件管理员同意,复制记录须经质量负责人批准。 4.6.4 借阅、复制记录应办理登记手续,借阅人不得泄密和转移借阅,不得在记录上涂改、划线等,阅后及时交还文件管理员,并办理注销手续。 4.7 记录的保存期限及处理 4.7.1原始检测记录及结果报告,保存期一般为6年。 4.7.2技术记录的保存期限应与原始检测记录同步,其余记录为长期保存。 4.7.3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由文件管理员及时销毁,并填写《文件档案销毁申请单》。 5 引用文件 XXXX-QP-11-2020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XXXX-QP-26-2020 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20-01-2020 记录清单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1-2020 程序文件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审,确保其持续有效地运行,符合管理体系和准则的要求,并为改进、完善体系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 3 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内部审核计划;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年度内审计划或附加审核计划的编制; 3.3 内审组长负责编制内审实施计划,主持实施内部审核,编制内审报告; 3.4 内审员实施审核,编制检查表和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表,并对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3.5相关部门配合内部审核工作;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组织实施; 3.6综合部负责内部审核活动资料的保存、归档。 4 程序 4.1 内部审核 4.1.1 内部审核年度计划 (1)质量负责人根据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编制《内部审核年度计划》,必要时对关键要素、关键部门应加强审核频次,全年审核活动应覆盖所有部门和所有要素。 (2)内审年度计划应涉及以下内容: ——审核要素、涉及的部门; ——审核的时间安排(精确到月); ——审核的预期目的。 4.1.2 审核准备 (1) 在年度计划的审核时间安排到达前1个月,质量负责人应根据审核年度计划,召集内审员,成立审核组并选出内审组长,并对内审审核的要素进行预审核,识别出本次审核活动涉及的要素条款。并由质量负责人指定人员记录会议记录;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1-2020 程序文件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2)内审组长制定审核实施计划,内审实施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审核要素、内容; ——审核依据; ——审核方法; ——审核组分工与时间安排; (3)综合部提前一周向被审核部门发出审核通知。被审核部门如对审核时间安排无异议,应做好必要的准备,确定配合人员并向审核组提供所需资源。 (4)内审员针对所分配到的任务,制定出具体审核方案,并编制《内审检查表》。 4.1.3 审核实施 (1)内审组长召开审核前会议,介绍本次审核的目的和范围,说明审核采用的方法和顺序,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落实审核组所需资源。 (2)审核组成员按计划进行审核,对重要的要素和审核对象的薄弱环节予以重点关注。 (3)内审员可采取交谈、询问、查阅文件、现场查看、现场考核等方式,按审核计划逐一检查,收集客观证据,检查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填写《内审检查表》。 (4)审核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建议。 (5)内审组长召开由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审核组成员参加的会议,通报审核结果。 (6)审核组就发现的不符合项与被审核部门交换意见、进行确认后,确定纠正、处理措施,与被审核部门商定纠正工作完成时间期限,向被审核部门发出《不符合项识别及纠正措施实施验证表》。 (7)审核中发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疑时,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书面通知可能已经受到影响的所有委托方。 4.1.4 审核报告 (1)内审组长在内审结束后,末次会议前编制《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发放范围为管理层和被审核部门负责人。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1-2020 程序文件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2)审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审核组成员的名单; (b) 审核日期; (c) 审核区域; (d) 被检查的所有区域的详细情况; (e) 机构运作中值得肯定的或好的方面; (f) 确定的不符合项及其对应的相关文件条款; (g) 改进建议; (h) 商定的纠正措施及其完成时间,以及负责实施纠正措施的人员; (i) 采取的纠正措施; (j) 确认完成纠正措施的日期; (k) 质量负责人确认完成纠正措施的签名。 4.1.5 纠正措施 (1)被审核部门收到《不符合项识别及纠正措施实施验证表》后,应对不符合项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纠正措施,按期纠正。 (2)内审员进行跟踪检查,验证纠正的有效性并作记录。 4.1.6 针对质量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出现的质量事故、客户反馈信息及投诉等特殊情况,质量负责人可组织不定期审核。 4.1.7 质量负责人应在内审结束后将内审及整改情况向最高管理者进行汇报; 4.1.8 质量负责人应在年度的管理评审活动中汇报当年度内部审核情况和整改实施情况,并根据管理评审中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出,编制下年度的内部审核计划。 4.1.9 内部审核中全部记录资料由审核组移交综合部保存归档。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1-2020 程序文件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5 引用文件 XXXX-QP-17-2020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XXXX-QP-18-2020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21-01-2020 内部审核年度计划 XXXX-QR-21-02-2020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 XXXX-QR-21-03-2020 会议记录 XXXX-QR-21-04-2020 会议签到表 XXXX-QR-21-05-2020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XXXX-QR-21-06-2020 内审不符合项总结 XXXX-QR-17-01-2020 不符合项识别及纠正措施实施验证表 XXXX-QR-21-07-2020 内部审核报告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2-2020 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确保其持续有效地运行,并为改进、完善体系提供依据,确保得出的相应变更或改进措施予以实施。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活动。 3 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批准管理评审计划;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制订《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组织评审输出的实施; 3.3 责任部门和职能人员负责输入材料的编写、提交、汇报工作; 3.4 综合部负责协助质量负责人组织管理评审的召开及输入材料的收集、整理、发放工作; 3.5 评审输出工作的责任部门或人员负责输出活动的组织实施。 4 程序 4.1 管理评审计划的制订 4.1.1 每年初由质量负责人根据上年度的管理评审输出要求编制本年度的《管理评审年度计划》(除体系首次运行以外),计划时间应精确到月; 4.1.1 最高管理者负责识别管理评审年度计划实施时间与上年度管理评审的实施时间间隔的有效性和输入要求的符合性,其时间间隔和输入要求应符合质量手册第4.5.16的要求。 4.2 管理评审计划的实施 4.2.1 质量负责人应在管理评审计划月份到达前的1个月制定《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计划应明确审核的目的、具体时间(精确到日)、参加审核的人员、参加人员需要提交的汇报材料; 4.2.2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应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 4.2.3 批准后的管理评审计划交由综合部,编制管理评审通知,并通过内部沟通方式传达到相关人员; 4.2.4 相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责任范围内的总结报告,输入总结的范围按质量手册第4.5.16中的要求进行,并由以下规定人员提交总结: (1) 前次管理评审中输出要求的完成情况总结: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输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2-2020 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出要求内容、完成方式、完成情况、完成情况的持续有效性、有无进行跟踪验证、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 (2)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总结: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提交质量目标的核算记录,质量目标是否达到文件规定要求的结论描述,是否需要对质量目标进行调整的建议。 (3)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总结:由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外部法律法规、认证机构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要求变化情况;内部组织结构、发展方向的变化情况;现行的体系文件对这些变化的要求的覆盖和细化情况;是否需要对体系文件描述进行调整的建议。 (4)管理和监督人员的工作总结报告:由管理层人员和质量监督员汇报。汇报要点:管理层人员针对体系文件中规定的职责对履行这些职责的情况、履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情况、职责范围内改进的建议。质量监督的范围、频次、发现的问题、纠正完成情况、纠正后活动的持续有效性、监督环节的调整、合理化建议。 (5)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总结:由内审组长汇报。汇报要点:内审的时间、内审的实施整体情况、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完成情况、因不符合项的纠正实施了哪些方面的改进、内审合理化的建议。 (6)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总结: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年度各项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总结数量、完成情况、改进的环节,预防措施的识别数量、来源、采取的预防措施有效性、改进的环节。 (7)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总结: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有无外部机构的评审、哪些外部机构(认证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评审、评审的情况及结论、评审的整改完成情况、评审活动对那些环节进行的改进。 (8)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总结: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哪些项目开展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为什么开展、开展的结果如何、如何应用这些结果、有无对存在的不符合或不满意结果进行的分析和纠正、纠正是否获得认证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2-2020 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9)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总结: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现有的工作量和工作类型是否满足组织发展要求,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工作量和工作类型、为什么需要调整工作量和工作类型、调整哪些工作量和工作类型、需要什么支持、什么时间调整到位或执行、执行后如何验证、何时开展评审。 (10)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总结: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年度收集或受理了多少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多少正面的、多少负面的。申诉、投诉及客户负面反馈如何分析、纠正、反馈、并获得客户认证的。哪些方面是最好或问题严重的、是否借此对体系哪些环节进行了改进的。 (11)改进的建议总结:由相关人员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在各类总结汇报中写明。 (12)质量控制活动总结: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根据质量控制计划完成了多少质控、质量数据的趋势反映、根据新的标准的实施质量方式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调整后执行的频次、下年度的质量控制计划内容是否需要改进的建议。 (13)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总结: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汇报。汇报要点:年度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耗材资源、场地资源、技术资源)的使用情况、是否满足年度工作的要求、人员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培训、培训的频次、培训达到的效果、通过培训发现的问题,改进的情况。根据下年度的发展方向、项目结构调整情况,需要哪些资源配置、需要对人员进行什么培训、培训应达到什么程度。 4.2.5 综合部应在规定的材料提交时间内敦促和收集相关人员提交的汇报材料,形成册,在管理评审开展前发放到所有参加管理评审人员的手中; 4.2.6 质量负责人或授权综合部按规定的时间组织管理评审会议的召开; 4.2.7 最高管理者应负责会议的主持和会议进度的控制; 4.2.8 与会人员应签到,按顺序进行工作的汇报,并接受评审组其他人员的质询和对质询内容的解答; 4.2.9 综合部负责会议记录的填写,会议记录应包含对汇报内容的讲解、沟通和会议的结论及输出要求; X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2-2020 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2.10 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写《管理评审报告》,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与会的人员、评审时间、评审综述、评审结论、评审输出(如质量手册中4.5.16.5的内容); 4.2.11 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4.3 管理评审的输出和改进 4.3.1 各输出要求的实施部门应按规定的要求实施评审的输出,评审的输出最迟应在下年度的第一次内审前全部完成; 4.3.2 质量负责人应在约定的输出内容完成时间到期后一周内核查评审输出的实施情况,并编写实施报告; 4.3.3 综合部负责管理评审所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4.4 特殊情况下管理评审的处置 当发生质量手册4.5.16节中所描述的特殊情况时,应由质量负责人编制临时管理评审实施计划,并按本章4.2、4.3条款规定的步骤实施。 5 相关记录 XXXX-QR-22-01-2020 管理评审年度计划 XXXX-QR-22-02-2020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XXXX-QR-22-03-2020 管理评审报告 XXXX-QR-22-04-2020 管理评审通知 XXXX-QR-22-05-2020 会议签到记录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3-2020 程序文件 方法选择和确认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对本公司开展的检测活动(包括样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方法收集、选择、制定、使用、管理和确认。 3 职责 3.1 检测部负责对所开展检测项目依据方法的收集和确认,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实施和修订;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制定;非标准方法的确认。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公司开展的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及作业指导书应用的批准,负责对偏离标准方法(非标方法)的批准。 3.3 综合部负责标准方法的有效性确认、更新管理工作;负责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分发、复印和保存。 3.4 检测人员对方法应熟悉、理解并能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 4 程序内容 4.1 检测方法的识别 在体系运行之初,检测部应根据所开展的检测项目及质量手册中方法的选择原则,选用适合的检测方法开展检测,以满足预期用途,并形成《技术标准一览表》,报综合部管理。 a. 客户指定检测所用方法时,经合同评审人员审定,如果符合测试要求,应采用客户指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工作。 b. 当客户未指定检测所用方法时,应选择国家标准发布中发布的方法,或行业、地方发布或经标准化管理部门备案的标准,并在实验工作中采用。 c. 若采用有关科学文献和期刊公布的或由设备生产厂家指定的有关方法进行检测时,这些方法在使用前应经过适当的技术验证、批准并被客户认可。 d. 当客户未指定检测所用方法,又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或行业、地方发布或经标准化管理部门备案的标准使用时,可在征得客户同意的前提下选用本公司制定的方法或非标准方法。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3-2020 程序文件 方法选择和确认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a. 如果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时应向客户做出说明。 b. 在检测前,有关人员应确认能够正确运用所使用的标准或非标准方法,如果方法标准发生变化,应重新予以确认。 4.2 检测方法的时效性确认 4.2.1 检测方法收集后应由综合部对方法的时效性进行确认,确认按以下规定执行: (1)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每六个月,综合部应对《技术标准一览表》中的检测方法、评判标准通过标准化研究机构的网站进行一次时效性确认,及时将更新的方法通报给使用部门,在使用部门确认能满足预期项目的开展后,由综合部更新《技术标准一览表》。 (2) 资质认定初次、复查、扩项申请提交前的1个月内,综合部应将申请项目中应用的方法列表后,报标准化研究机构,由其出具正式的“方法有效性确认报告”。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 4.2.2 检测方法确认后,应由综合部收集正式的检测方法有效版本。 4.2.3 在最新有效版本的检测方法取代原来使用的检测方法时,文件管理员应及时从有关场所撤走已失效文件,及时申请销毁,需留存的加盖“作废留存”章予以保存。 4.2.4 所有与检测工作有关的作业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应保持现行有效并易于 检测人员取阅。相关资料均由综合业务部负责归档保存。 4.3 检测方法一经选定,必须严格按方法规定的步骤进行检测。对检测方法的偏离,要有相应的文件规定、经过技术判断,在验证的基础上填写《方法偏离验证报告》,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并经客户同意后实施。 4.4 检测方法的确认 4.4.1 在获得正式的方法有效版本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检测部按预期用途进行评价所确认的方法得到结果的范围和准确度应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软件条件、硬件条件两方面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确认,并形成《方法适用性评价表》,经部门主任审核和技术负责人批准后采用。确认的内容包括: (1)确认方法是否是对应项目在本检测领域中常用的方法; (2)确认方法内容中是否对环境条件、设施设备、样品提出要求,这些要求,涉及项目开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3-2020 程序文件 方法选择和确认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展部门现有软硬件条件是否满足,; (3)确认检测人员是否具备或有能力运用方法开展检测,诸如: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检出限、方法的选择性、线性、重复性限和(或)复现性限是否满足检测要求; (4)确认是否需要编制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 4.4.2 在确认软硬件条件都能满足后,由技术负责人下达《方法适用性评价任务单》,明确方法验证开展的项目、实施人员、承担部门、验证方式指标、结果控制方式及指标,并组织质量监督员实施必要的质量监督。 4.4.3 项目承担部门及人员在接收《方法适用性评价任务单》下达的任务后,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方法适用性验证工作。 4.4.4 必要时,方法适用性验证过程中检测部应按《能力验证控制程序》、《 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和认证部门公布的信息要求,寻求外部的能力验证或比对检测,进一步证实自我能力。 4.5 检测方法应用的批准 4.5.1 方法适用性验证结束后,方法验证实施人应将《方法适用性评价表》、《方法适用性评价任务单》、验证形成的原始记录、计算过程记录、设备有效溯源证明、人员上岗执业资格证明等材料进行汇总后,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5.2 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将该方法纳入本公司的方法应用体系中,由综合部将方法纳入到《技术文件一览表》中。 4.5.3 纳入到《技术文件一览表》中的方法应由综合部存档一套,并根据相关部门的需求量根据《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方法的管理。 4.6 检测方法验证的应用 4.6.1 所有的检测方法在使用时应在委托单中注明,获得客户的签名同意。 4.6.2 检测现场和存档的检测方法应有现行有效的受控状态标识,现场使用的方法还应有文件分发编号。 4.6.3 综合部应根据本章第4.2条款要求对在用的检测方法进行定期的时效性核查,看是否存在方法标准已经过期或有替代方法已经发布或有标准修改单的发布情况: (1) 当显示有替代标准出现时,综合部应负责新的方法标准的收集,并由检测部 按本章4.4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3-2020 程序文件 方法选择和确认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条款中的适用性评价步骤实施验证; (2) 当验证新标准可以实施后,由综合部填写方法变更的《书面确认书》,检测部提供方法适用性评价的完整记录后,由综合部上报认证部门进行备案; (3) 当由标准管理部门公布了标准的修改单,综合部应收集并提供修改单给该标准的应用部门进行识别: ——当修改单中对方法的步骤发生变化后,方法应用部门应重新进行方法的适用性评价,并对检测记录格式进行适当的调整; ——当修改单中对方法的计量单位发生变化后,方法应用部门应对检测记录格式中的计量单位表述进行适当的调整,必要时还应调整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或重新购置设备; ——当修改单中对方法的应用范围发生变化后,方法应用部门应识别是否需要扩大应用范围; ——确认适用的修改单,应由综合部按《文件控制程序》发放到对应方法所有的应用人员和存档部门,修改单应贴在方法的“前言”后面。 4.6.4 综合部应根据《文件控制程序》对受控方法中出现的方法的丢失、损坏、作废情况进行确认,并根据文件控制要求进行管理。 4.6.5 综合部应根据《数据保护控制程序》对方法适用性评价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进行抽查核对,对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的数据进行抽查核对,确保数据的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4.7 方法选择、确认活动的特殊应用 4.7.1 技术负责人应在年度的管理评审中对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4.7.2 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负责管理评审输出活动中关于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等活动的实施。 4.7.3 新增项目的方法选择和确认也应根据本章要求进行。 5 引用文件 XXXX-QP-04-2020 文件控制程序 XXXX-QP-21-2020 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3-2020 程序文件 方法选择和确认程序 文件页码:共 5 页,第 5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6 相关记录 XXXX-QR-23-01-2020 方法适用性评价表 XXXX-QR-23-02-2020 方法适用性评价任务单 XXXX-QR-23-03-2020 方法偏离验证报告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4-2020 程序文件 非标方法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本程序是为了控制非标准方法的制定和使用。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非标准方法的制定和使用过程。 3 职责 (1) 检测部负责非标准方法的立项申报、筹建和确认工作。 (2) 技术负责人负责非标准方法的技术审核。 (3) 最高管理者负责非标准方法的立项批准。 (4)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综合部开展非标准方法的认证扩项评审的申报工作。 4 程序 4.1 非标准方法的立项申请 检测部负责非标准方法标准及其它技术资料的收集、调研,并填写《非标方法立项申请表》,由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 4.2 非标准方法筹建 4.2.1 非标方法负责人应组织资深的、有资格的人员组成技术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应熟悉非标方法的制定背景、预期用途、方法要求等,并搜集技术资料,作好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小组制订出非标方法制定的计划,并指定合适人员按一定要求进行编制验证,计划可随工作的进行适时修改,并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有效沟通。 4.2.2 项目负责人列出所要购置仪器设备清单,做好仪器设备购置前的信息收集和调研工作,并按《测量设备管理程序》和《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做好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采购、验收、领用工作。 4.2.3 必要时项目负责人应组织人员根据标准、检测方法和其它有关技术资料编制作业指导书(项目操作规程或设备操作规程或两者兼有)。 4.2.4 各相关部门根据《安全与环境控制程序》做好非标方法检测环境的设置和安全防护事项、设施设备的准备工作。 4.3 非标准方法的确认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4-2020 程序文件 非标方法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3.1 实验室制定的方法需经确认,证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本室所具备的条件下能 够满足检测需要。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文献和期刊公布的,或由设备生产厂家指定的有关方法,可仅做重复性试验。项目承担部门在软硬件条件具备后,应准备检测样品,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内部验证检测,并做好记录。 4.3.2 检测部在确认非标准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以及本公司自己制定的方法时应尽可能全面,以证实该方法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检测部应记录所获得的结果、及该检测方法是否适合预期用途的声明。用于确定某方法性能的技术应是下列情况之一,或是其组合: a、与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b、实验室间比对; c、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 d、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的结果不确定度进行的评定。项目承担部门还应参加合适的能力验证或选择合适的机构开展非标方法的外部验证、室间比对工作。 4.3.3 当没有合适的能力验证计划和提供测量审核的机构的情况下,项目承担部门应根据《合格供应商名录》选择符合要求的能力比对机构,开展室间比对。 4.3.4 非标方法经确认后,项目承担部门负责人应将《非标方法确认表》、确认形成的原始记录、计算过程记录、设备有效溯源证明、人员上岗执业资格证明及外部能力验证或比对机构提供的报告等材料进行汇总后,报技术负责人,提请项目评审;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非标方法进行评审,填写《非标方法评审表》,并报最高管理者审批。如评审结果为不符合,由非标方法开展部门进行整改,直至达到要求。 4.4 非标准方法形成能力的应用 4.4.1 使用非标准检测方法的程序,至少应该包含下列信息: ① 适当的标识; ② 范围; ③ 被检验检测样品类型的描述;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4-2020 程序文件 非标方法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① 被测定的参数或量和范围; ② 仪器和设备,包括技术性能要求; ③ 所需的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 ④ 要求的环境条件和所需的稳定周期; ⑤ 程序的描述,包括: ——物品的附加识别标志、处置、运输、存储和准备; ——工作开始前所进行的检查; ——检查设备工作是否正常,需要时,在每次使用之前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 ——观察和结果的记录方法; ——需遵循的安全措施; ⑥ 接受(或拒绝)的准则、要求; ⑦ 需记录的数据以及分析和表达的方法; ⑧ 不确定度或评定不确定度的程序。 4.4.2 非标准方法通过评审后,由质量负责人应组织综合部进行认证扩项申请的准备工作。 4.4.3 综合部提供机构证明材料方面申报协助工作。 4.4.4 项目承担部门负责提供申报所用确认报告、典型性报告、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准备工作。 4.4.5 待项目通过认证后,方可对外正式开展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检测业务,各部门应根据项目的变化及时调整本公司对外公示的检测能力表、价格,回收所有失效文件。 4.4.6 由综合部负责所有非标准方法的相关记录、原始资料的接收、存档工作。 5 引用文件 XXXX-QP-04-2020 安全与环境控制程序 XXXX-QP-05-2020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XXXX-QP-14-2020 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XXXX-QP-23-2020 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4-2020 程序文件 非标方法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6 相关记录 XXXX-QR-24-01-2020 非标方法立项申请表 XXXX-QR-24-02-2020 非标方法确认表 XXXX-QR-24-03-2020 非标方法评审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5-2020 程序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为了对本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散性进行合理评估,以确定其不确定度,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3 职责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培训,并要求检测人员会正确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 4 定义与分类 4.1 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4.2 分类 A类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B类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U 、Up) 5 工作程序 5.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某些因素,诸如: ——检测方法的要求 ——客户的要求 ——据以做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限 有关人员应按以下方法评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5-2020 程序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5.2 适用时,按照《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评定所进行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包括:统计分析(A类评定)和非统计分析(B类评定)。 5.3 针对有关检测项目,按照该项目的检测作业指导书,选定相关资源,确定计算公式, 建立数学模型:y=f(x1, x2, x3,⋯.xn),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 5.3.1 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用统计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四种方法中的某一种进行计算: 1) 单次测量结果平均值实验标准差S(X) 2) 合并样本标准差SP 3) 极差S(xi) 4) 最小二乘法 5.3.2 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 B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根据过去的实验、经验或相对可靠的信息来求得。一般按以下步骤估算: 1)检定或校准证书传递的不确定度 2)最大允许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 3)测量设备分辨力导致的不确定度 4)数字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 5)重复性限或复现性限产生的不确定度 6)根据校准证书中的“等”或“级”信息,查找其扩展不确定度。 5.3.3 根据不同情况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5.4 不确定度报告的内容 不确定度的结果表示为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组成的合成不确定度不确定度乘以k值得到的扩展不确定度,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被测试值的最佳估计值X(测试结果),测试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 、Up)及其单位,包含因子,对U应给出k值, 对Up应明确p值及自由度。一般测量不确定度取2位有效数字。当采用同一测量单位来表述测量结果和其不确定度时,它们的末位应该对齐。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5-2020 程序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5.5 若检测所采用的获广泛公认的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 计算结果的表达形式,则按此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和出具检测结果,亦符合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5.6 必要时有关检测人员应在相应的检测记录上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或结果。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6-2020 程序文件 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确保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的适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检测结果有关的数据的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 3 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3.2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数据的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和电子方式存储。 4 控制程序 4.1 数据的采集、记录 4.1.1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及时将检测数据记载在原始记录上,填写内容要真实、准确。原始记录要依据《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规范填写。 4.1.2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采集和处理的检测数据要随时打印出来,并标记与检测样品相关联的编号,作为检测原始记录保存。 4.1.3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内的数据要随时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4.2 数据的传输 4.2.1数据每次转移都必须审核,对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须采用“二核一审”方式。检测人员完成检测工作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所得出检测结果进行自核;同检测岗位的检测人员对原始记录中的原始数据、计算过程、检测结果等进行核对,检测报告签发人员进行最后的全面审核并签发。 4.2.2数据在传送过程中要为客户保密,不得向外部人员提供。 4.2.3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要防止被非法修改。 4.3 数据的报告 本公司的检测结果以检测报告或类似的形式由授权签字人对外签发。 4.4 数据的保存 原始数据及记录、报告和备份的数据由文件管理员统一登记、管理并保存。 4.5检测用计算机及数据采集自动化设备的控制 4.5.1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必须符合其使用要求和检测工作要求(如温度等),必要时,应进行有效的监控。 4.5.2本公司所使用的自动化设备的现行软件或商品化的现行软件,在其设计应用范围内使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6-2020 程序文件 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可以认为已经过了充分验证。 4.5.3本公司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应足够详细地文件化,并对其适用性进行适当验证。本公司配置或修改的软件也应进行验证。 4.5.4不得私自修改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内的程序文件和数据,确需修改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必要时要经过验证。 4.5.5外来电子格式的文件,在进入本公司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时应进行充分的检查,以防带入病毒破坏储存的数据。 4.5.6检测软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阶段和使用人员设置相应的权限及密码,保证相关数据的使用、维护、更改不会被非授权人员接触。 4.5.7需要对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设置的,应由经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并检查输入数据或参数设置的完整和正确性。 4.5.8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过程中,必须保证整个采集、处理过程的连续和完整性。在过程完成后,应进行检查、核对。若在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应重新进行采集和处理。 4.5.9检测数据通过模拟传输的形式发送时,应对传输装置和线路进行定期检查。数据传输前后如需进行数据压缩、打包或解压缩操作时,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人员进行操作,有可能应对传输前后数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 4.5.10对于录入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采集的数据,以及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及结果必须妥善地加以保存,及时地进行备份。检测结果应打印或刻录光盘以便于长期保存。 5 引用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26-01-2020 测量及数据处理软件评审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7-2020 程序文件 抽样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目的 控制抽样过程,使抽样过程统一、规范,保证抽样过程具有公正性、客观性、科学性,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以便对整体被测物进行质量评价。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承担的所有抽样任务。 3.职责 3.1综合部负责人负责根据抽样任务制定抽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3.2抽样人员按照抽样计划进行抽样。 4.程序 4.1准备工作 4.1.1综合部根据抽样检查任务制定抽样计划,可包括以下内容: a)抽检样品名称、执行标准、抽样数量; b)抽样部门(或抽样人)、协助部门; c)抽样检查范围(时间范围、地域范围、数量范围等)。 4.1.2综合部准备抽样用文件及相关资源,包括: a)抽样细则; b)抽样单; c)抽样标准; d)抽样工具、样品容器、封条等。 4.1.3综合部选派(或上级主管部门委派)至少两名熟悉抽样业务及相关知识的人员组成抽样小组,并指定负责人。抽样人员应具备岗位资格,如见证取样资格。 4.1.4抽样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抽查工作守则,严守机密,不得泄露上级有关部门的抽样计划。 4.2抽样过程 4.2.1抽样人员持任务来源文件或被抽样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公函,到被抽样单位抽样。 4.2.2抽样人员在被抽样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抽样人员必须亲自在现场抽样,严禁被抽样方代为抽样。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7-2020 程序文件 抽样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2.3抽样工作按相关标准进行。 4.2.4抽样负责人在抽样过程中填写“抽样单”,经抽样人及被抽样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被抽样单位公章后,被抽样单位、抽样单位、下达任务单位各留存一份。 4.2.5抽样过程中如果发生特殊情况而导致抽样过程偏离抽样方案,应与综合部沟通加以注明,并且得到被抽检单位的签字认同。 4.2.6抽样过程中注意安全,注意保守被抽样单位机密,保管好抽样单、样品,执行《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 4.2.7抽样小组负责人负责将样品交综合部。 4.3抽样记录 4.3.1抽样小组负责人负责将抽样单等相关技术资料交综合部存档。 4.3.2当抽样作为检测工作一部分时,应记录与抽样有关的资料和程序。这些记录应包括所用的抽样程序、抽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如果相关)、必要时有抽样地点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如果适用,还应包括抽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5.相关文件 XXXX-QP-11-2020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6.记录表格 XXXX-QR-27-01-2020抽样单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8-2020 程序文件 样品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本公司的项目检测的特殊性必须对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并根据客户要求做好样品的保密与安全工作。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测工作中样品的抽样、接收、流转、识别、检测等项管理。 3 职责 3.1综合部业务受理员负责对委托检测业务的受理。 3.2检测部负责样品的有效性确认、样品唯一性标识、移交和检测。 3.3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检测样品情况进行监督。 4.检测样品的有效性确认 4.1 检测部检测人员应对现场检测的样品检查是否适合于检测。 4.2 检测部检测人员应对现场检测的样品检查是否存在不符合有关规定和委托方检测要求的问题。 4.3检测部检测人员应对现场检测的样品检查,样品是否存在异常等。 4.4 检测部检测人员必须在样品有效性得到确认并由客户现场确认后方可进行检测。 5.样品识别 检测人员每检测完毕一处样品,在样品上做好适当的记号作为标识,或在图纸上作相应的记号,以免发生混淆,记号的方法应被受检方接受又能识别。 6.样品的防护 6.1检测人员应注意作好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防护工作,防止样品非预期的损坏。样品如遇意外损坏,按《检测过程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控制程序》 执行。 6.2如果由于检测方法所限必须对样品进行破坏,应通知受检方并征得同意。 6.3 应采取措施、执行有关保密程序规定,为客户样品的相关信息保密。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8-2020 程序文件 样品管理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7 引用文件 XXXX-QP-08-2020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8 相关记录 XXXX-QR-28-01-2020 样品接收-流转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9-2020 程序文件 质量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所提供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应采取有效的核查方法对检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这些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向委托方提供检测数据的检测过程的控制。新开检测项目、能力验证、等活动也可参照本程序中的方法进行。 3 职责 3.1 经理负责检测有效性质量监控计划的批准。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检测质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下达任务,根据实验结果对检测结果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3.2 检测部负责按计划实施质量控制。 3.4 综合部负责能力验证和技术校核相关记录的存档。 4程序 4.1 对检测有效性的质量监控 4.1.1 本公司检测有效性质量监控是一项有计划的质量活动。质量负责人在每年年初根据本公司上年度检测结果的质量状况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报经理批准。该年度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目的; 2) 质量监控环节和具体要求; 3) 选择的方法; 4) 实施的时间和责任人; 5) 质量监控的评价方法等。 4.1.2 在确定质量监控环节和具体要求时,应着重选择:新开展的、有新员工上岗的、技术变化较大的、仪器设备变更或性能不稳定的、存在客户对检测结果申诉和投诉的、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以及能够选择确定的方法进行质量监控的项目或参数。 4.1.3 在确定质量监控所采用的方法时,应选择最适合于质量监控的目的,所得数据的记录方式便于发现数据发展趋势的,适合于所开展质量监控对象的技术原理和特性的现实可行的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9-2020 程序文件 质量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方法,如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 4.1.5 检测部负责实施上述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提交检测结果。 4.1.6 整个质量监控活动中,由技术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每一阶段的监控结果进行分析,由技术负责人编写《质量控制活动评价表》,并在内部沟通活动中加以汇报和总结。 4.2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实施要求 对于没有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可通过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的比对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性。除本节所述方式外,还可参照《能力验证比对控制程序》的方式进行。 4.2.1 比对要求 (1) 比对单位应在具有相当检测水平并已通过省级及以上资质认定或在其它行业水平相当的通过认证的实验室中选择。 (2) 每次比对原则上至少应有两个或以上实验室参加。检测结果标准规定要求。 (3) 比对可按年初比对计划定期进行,也可根据检测需要临时安排。 (4) 根据比对目的不同可分别用标准物质或已知的剩余样品进行比对。 4.2.2 实施步骤 (1)由质量负责人根据质量控制计划和实际需要拟定比对方案(包括时间、比对项目、试样种类、检测方法、比对单位、评价指标、结果评价等),下达本公司比对任务。 (2)由综合部办理向比对单位发送检测样品、取报告等手续。 (3)检测部负责完成所承担的比对试验,按时将检测结果交技术负责人,必要时写出试验报告。 (4)技术负责人将几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作出评价。 4.3 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要求 本公司涉及到的标准物质有标准烟棒。主要对检测的设备精度、检测灵敏度、检测结果等进行质量控制。 4.4 不同方法的使用和样品复测 4.4.1 某一样品的检测完成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对该样品的相同参数进行复测,将两次或两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提供给委托方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4.2 若两次检测结果不一致,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可以是本程序中的方法)查找原因,并对与错误结果同批检测的样品进行复测。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29-2020 程序文件 质量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3 页,第 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5 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检测 4.5.1同一样品的某些参数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这些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亦可作为判断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方式之一。 4.5.2若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相互矛盾,应查找原因,对有疑问的项目进行复测,使相关参数间的关系趋于合理。 4.5.6结果评价及后处理 4.6.1 若经确认检测结果错误,且结果已发至委托方,应尽快与委托方取得联系,按《结果发布控制程序》发更正报告,以避免或挽回由此引起的损失。 4.6.2 综合部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为下一年度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4.6.3 质量负责人将质量控制情况汇入本年度管理评审汇总报告。 4.6.4 本公司可将此作为今后技术培训、确定和改进检测方法、制定能力验证计划的重要依据。 4.6.5 有关检测原始记录、试验报告、汇总报告、结果评价资料由综合部负责归档。 5 引用文件 XXXX-QP-11-2020 不符合工作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XXXX-QP-23-2020 数据保护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29-01-2020 质量控制计划 XXXX-QR-29-02-2020 质量控制活动评价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0-2020 程序文件 能力验证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保证和维持检测工作质量、增强对检测结果的信任,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部组织的或由本公司组织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内外部比对活动的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综合部负责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计划的制订、记录、报告等资料的保存和归档; 3.2 检测部负责实施验证比对计划,上报验证比对结果;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评定; 4 程序 4.1 验证比对分类 4.1.1 外部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验证考核或比对。 4.1.2 本公司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 4.1.3 本公司组织的内部比对。 4.2 外部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验证/比对 4.2.1积极参加外部组织的实验室间验证/比对检测。 4.2.2收到外部验证/比对通知后,如经理认为需要,应由综合部会同检测部制定具体的验证比对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参加验证比对项目及人员、时间安排等。 4.2.3检测部及时组织参加验证比对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严格按照组织者要求和本公司工作程序进行验证比对工作。验证比对结果由质量负责人及时反馈给组织者。 4.2.4收到组织者验证比对总结报告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测实施部门对参加的验证/比对项目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编制本次验证比对总体分析评价报告。 4.3本公司组织的实验室间或内部比对 4.3.1必要时本公司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同级或邀请上级检测机构开展实验室间进行验证比对,或开展内部验证比对。 4.3.2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能力验证计划》,并组织实施。计划内容应包括:验证比对的目的、验证比对项目及邀请参加单位、参加人员、时间安排等。 4.3.3 检测部组织有关人员按计划参加验证比对活动,并将记录填写《能力验证实施记录》。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0-2020 程序文件 能力验证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3.4 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验证/比对结果分析评价,并编制评价报告。 4.3.5 综合部负责将本公司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评价报告发往有关参加比对的外部实验室。 4.4 与能力验证/比对相关的活动要求 4.4.1 可结合新人员上岗考核进行; 4.4.2 必须同时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4.4.3 与新项目开展检测能力验证活动相结合。 4.5 能力验证或比对结果的应用 4.5.1 当显示参加的能力验证或比对结果合格时,本结果可以作为本公司各项认证、认可申报中能力证明材料。 4.5.2 当显示参加的能力验证或比对结果不合格时,本公司将暂停能力验证或比对项目的对外检测活动,停止在对应的项目中使用认可标识,并按照《能力验证规则》要求开展整改。 4.6 有关能力比对验证结果评价报告及其原始记录资料等交综合部归档保存。 5 引用文件 XXXX-QP-03-2020 质量监督工作控制程序 XXXX-QP-18-2020 人员管理程序 XXXX-QP-30-2020 质量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QR-30-01-2020能力验证计划 XXXX-QR-30-02-2020能力验证实施记录 XXXX-QR-29-02-2020质量控制活动评价表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1-2020 程序文件 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7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报告准确、清晰、明确、客观以及符合检验检测方法的规定,能够真实地反映检测结果的全部信息,特编制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包括以下要求: (1) 检测报告的编制; (2) 检测报告的审核; (3) 检测报告的批准; (4) 对检测结果的说明; (5)对含抽样信息在内的检测结果的说明; (6)检测报告的结论; (7)对分包方的明示; (8)发送检测报告的数据控制要求; (9) 对已发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 (10) 检测报告的存档; 3 职责 3.1 检测部报告编制人员应按照检测原始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归档保存检测报告。 3.2报告审核人员应根据检测要求校对检测报告的数据和评审检测结果并对报告进行审核。 3.5 授权签字人应批准检测报告。 3.6 技术负责人应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 程序 4.1 检测报告编制 4.1.1 检测报告的编号,按规定进行编号。 (如何规定) 4.1.2 检测报告的标准格式应由检测部负责人根据承检产品/项目标准的要求设计,其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1-2020 程序文件 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7 页,第2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检测报告的标题; (2) 公司的全称与地址,检测地点; (3) 报告的唯一编号标识和每页数及总页数; (4) 委托人的名称和地址; (5) 被检样品(对象)的名称和编号标识; (6) 被检样品(对象)的特征和状态; (7) 收样日期、检测日期; (8) 检测标准的识别及非标准方法的说明; (9) 样品来源的说明,样品的描述,抽样的说明; (10) 偏离检测标准和检测环境的信息;(当使用外部企业标准检测时,要注意企业标准的所有权问题) (11) 必要时,应附以图表、数表、曲线、简图、照片说明测量、检测和导出的结果,以及样品失效的有关证明; (12) 对估算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如果适用的话); (13) 对报告内容负责的编写、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字,报告批准人员的职务; (14) 本检测结果/结论仅对委托送样有效; (15) 本报告的著作权属公司所有,未经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 (16) 分包检测结果的注明(如果有的话)。 4.1.3 设计的检测报告格式应经技术负责人审批方可使用。 4.1.4 检测部负责人或监督员应对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对综合性检测报告,报告编制人员员按照承检项目的标准格式打印检测报告。 4.2 检测报告的审核 4.2.1 打印的检测报告(数量根据委托要求和公司留存)与检测原始记录,由报告审核人员负责校核签字。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1-2020 程序文件 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7 页,第 3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2.2 经审核无误的检测报告,由报告审核人员签字. 4.3 检测报告的批准 4.3.1 经审核无误的检测报告与原始记录,交由由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发。 4.3.2 综合部将签字后的检测报告盖章待发。留存的报告副本与检测原始记录一并存档保管。 4.3.3 签发的检测报告应加盖 “XXXXXXXX有限公司检测专用章”。 4.3.4 经过资质认定的检测项目,在报告的左上角加盖资质认定的标志章。 4.4对检测结果的说明 当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时,报告中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4.4.1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减或删节,以及特定的检测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等; 4.4.2对于是否符合要求规范的声明; 4.4.3当客户有要求时,或者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应用有关时,应给出不确定度的信息; 4.4.4必要时,给出意见和解释; 4.4.5特定的检测方法或客户所要求的附加信息; 4.5对含抽样信息在内的检测结果的说明 当包含有抽样信息在内时,报告中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4.5.1 抽样日期; 4.5.2 抽取的样品品名、制备者、批号、编号等; 4.5.3取样位置(取样地点、楼层、桩号等,必要时,附示意图、照片等) 4.5.4 抽样方案或程序; 4.5.5 有影响时,应记录抽样时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天气情况等指标) 4.5.6 抽样有关的程序或标准规范以及与之符合性(偏离、增减)的说明。 4.6 检测报告的结论 检测报告的结论应该清晰明确,不能使用可能、或者、大概等含混不清的词语,并应说明下此结论所依据的标准或规范。可以包括下列: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1-2020 程序文件 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7 页,第4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6.1 检测结果符合(或不符合)要求的意见; 4.6.2是否按委托合同要求完成全部检测项目等合同履行的情况; 4.5.3 如何使用检测结论的建议; 4.5.4 改进的建议。 4.7对分包方的明示 若使用分包方,分包方应该以纸质或电子文件方式出具正式结果,检测报告上应清晰标注分包方所承检项目。 4.8发送检测报告的数据控制要求 4.8.1报告管理员应将待发的检测报告根据委托人要求的寄达地址用挂号信函寄出。 4.8.2 当委托人提出保密要求,则应通过机要部门进行交换,禁止保密文件通过邮局邮寄。 4.8.3 如委托人提出通过电话或传真或电子邮件发送报告,则公司受理经办人应详细询问并记录委托人的姓名、电话、传真号码(电子信箱)、收件人姓名,还应认真仔细核对委托检测合同中的记录内容。 4.8.4 当委托人提出索要检测报告的磁盘文件时,公司向委托人申明,检测报告的磁盘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其结果仅供参考。 4.8.5 发送报告的经办人应如实填写发送报告的有关信息,报告发送登记表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发送报告的编号; (2) 报告发送的数量; (3) 报告收件人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收件人(领件人)姓名; (4) 发送(领取日期)和挂号号码; (5) 接收电子信箱(如委托人要求); (6) 接收传真号码(如委托人要求); (7) 磁盘拷贝数量及编号(如委托人要求); (8) 经办人签字。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1-2020 程序文件 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7页,第 5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8.6 发送检测报告的保密要求 (1)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应通过机要部门进行交换,禁止保密文件通过邮局邮寄。 (2) 在未经批准的前提下公司的任何人员,不准发布、公布、评价检测结果,也不准通过任何通讯方式向任何人透露任何检测数据和结果。 (3) 除非委托人要求,公司禁止使用图文传真和电子网络发布传送检测报告。 (4) 通过委托代理人领取的检测报告,应凭有效的委托检测合同文本,并签字领取。 (5) 发送检测报告的保密要求应同时遵守《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4.9对已发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 4.9.1 在内部核查中对已发报告的数据和结论产生怀疑或发现问题时,技术负责人应立即起草一份书面文件通过委托人通知所有检测报告的持有人,要求检测报告持有人暂停使用编号为XXX的检测报告,申明待查实报告的数据和结论后再以书面文件告之。 4.9.2 通知发出的同时,公司负责人应认真组织实施检测数据的核查,并根据与委托人签订的检测执行标准核查检测项目。 4.9.3 检测部负责人应在核查结束时起草一份核查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或补充检测报告的处理意见。 4.9.4 如果需要补充检测,则公司负责人应提出补充检测的可行方案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9.5 批准后的补充检测方案,由公司负责人组织实施并出具补充检测原始记录。 4.9.6 检测部负责人根据补充检测原始记录和核查结果,按照本程序4.9.12条的要求起草一份“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 4.9.7 检测部负责人起草的“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应由公司负责人签字后转至综合部校核。 4.9.8 技术负责人应对“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的修改或补充内容,以及发生检测问题的追溯情况进行分析审核,经审核无误后转至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发。 4.9.9 经授权签发人签发后的“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由综合部盖章待发。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1-2020 程序文件 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7页,第 6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9.10 若“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中涉及检测数据和结论时,则对“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的盖章应执行本程序第4.3.4条的规定。 4.9.11“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的发放应执行本程序4.8节的规定。“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应发送到所有原检测报告的持有人。 4.9.12 对已发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更正/增补文件的标题,如: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通知书; (2) 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 (3) 检测修改报告/补充文件的唯一编号标识和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4) 委托方的名称和地址; (5) 检测样品(对象)的名称和特征; (6) 检测日期; (7) 检测执行标准或方法; (8) 原报告的编号; (9) 原报告的修改之处; (10) 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对照; (11) 更改原因的说明; (12) 关于本“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的使用和发放范围的申明; (13) 更正/增补文件的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签字; (14) 更正/增补文件的签发日期。 4.10检测报告的归档 4.10.1 留存的检测报告副本应与委托检测协议(检测任务指令)、原始记录、 委托人修改检测方案的书面请求、以及分包检测和批准的例外允许申请等有关的文件一并归档保存。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1-2020 程序文件 结果发布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7页,第 7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10.2 公司留存的“检测报告的更正/增补文件”应与原检测报告一并存档保管。 4.10.3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保存期不少于6年。 4.10.4 档案的管理应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5 相关程序文件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2-2020 程序文件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 4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1. 目的 为了规范风险管理的程序,特制定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保证本公司在检测服务全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受到识别、评估。从而制定、实施适应的应对措施,并监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以进一步降低风险损害发生的概率,达到法规对风险控制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测服务风险管理的建立和持续改进。 3. 组织和职责 3.1公司高管层负责根据本公司的行业特点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检测服务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3.2管理委员会组织风险识别与评价,各相关部门参与,实施风险管理的各项方案,监控实施的有效性。 3.3综合部负责收集检测客户反馈的风险信息,并及时通知技术部门。 4.程序 4.1 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a. 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公司风险管理的责任机构; b. 建立以总经理牵头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于风险管理贯穿检测服务的全过程,因此,风险管理委员会应该包括检测技术人员、质量监控人员、客户服务人员,必要时可邀请客户相关人员参加; c.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应该熟悉法规对风险控制的程序,以保证风险管理能够有序规范地执行; d.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各个成员各施其职,预见风险、评估风险、制定措施、实施验证从而得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e. 对于出现超出既定风险管理范围的新情况或者新的风险预见,风险管理委员会应该立即制定紧急处理措施。这些应急措施包括进行不良事件发布、通知客户、报告召回、分析原因、可能情况下模拟风险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措施等等。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2-2020 程序文件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4 页,第 1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4.2 根据检测服务的行业特点设计风险管理的过程, 风险管理按照过程的方法进行,其基本过程归纳如下: 同类或者以往经验:收集可能出现的损害和概率 法规对风险的规定:确定需要控制的损害类型 根据行业特点分析可能出现的损害 策划: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小组成员分工 风险识别:列出/修正损害的类型和发生的概率 风险评估:在检测服务全过程中逐条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解决措施:根据评顾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风险控制:按照解决措施实施检测中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按照解决措施实施使用中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收集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风险管理的主流程 风险管理的信息反馈流程 4.3 风险识别 a. 风险识别过程首先是一个风险信息的收集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分级、归纳;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2-2020 程序文件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4 页,第3 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b. 风险识别必须基于事实、理论。这方面既涉及到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的风险控制范围,也涉及到服务本身的实际特点。因此,提出的损害应该进行分类,并列举出产生这些损害的原因有哪些,这些损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的概率。这些数据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安全事故、同行业相关检测事故等信息得出的具有依据的结论。各个专业室进行的风险识别必须形成记录,引用的文献资料应该能够得到证实; c. 对于风险识别,必须十分清楚本专业领域检测服务的工作环境、操作过程、人员素质、使用环境、使用对象的素质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c. 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各个部门的风险识别结果进行分类、审定,制定出风险管理需要解决的风险类型; d. 制定可以接受的风险控制水平; e. 根据总的风险识别结果:<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列出逐条制定适应的解决措施,并对采取了这些措施后,风险的损害程度或者损害发生的概率是否已经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f.对识别为重大风险因素的,应列出<重大风险因素分析及控制计划清单>; g.根据上述制定的解决措施,在相应的作业文件中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点进行控制。必要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模拟风险出现的实际情况以及解决措施的实际效果,根据验证的结果重新对风险识别进行完善补充; h.形成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4.4 风险控制 a. 风险控制主要分检测过程中(合同评审、业务委托、样品接受、样品处置、检测、数据记录、报告编、审、批)和报告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b. 风险控制的过程是对风险识别的验证,对于确定风险识别是否充分,控制措施是否适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 在检测环节中,所有的操作必须按照已经嵌入了风险管理的作业文件执行,在此环节,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予以分析; XXXXXXX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XXXX-QP-32-2020 程序文件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页码:共4 页,第4页 颁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20年1月2日 d. 在结果报告的使用环节中,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报告的声明、用户告知等方式向顾客进行传达的。业务人员或者用户联络人员必须将用户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实际控制情况予以验证,形成用户沟通记录; e. 在风险控制环节中,可能会出现没有预见到的风险或者不适当的风险等级评估,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重新对风险识别进行调整。并对风险控制措施调整后的适宜性进行评估,以修订相应的风险控制文件。必要时,修正后的风险控制措施应形成新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报经相关主管机关备案。 4.5 风险控制的反复性 a. 风险控制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工作,永远处于一种发现、补充、完善的状态; b. 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公司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要求有关实施风险管理的人员重视相关专业技能的提高,了解法规对风险控制的最新要求,才能尽可能将风险管理工作做到完善。 5.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5.1风险管理过程的结果应记入《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该报告应对每个危害提供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的全部文件和记录提供可追溯性。 5.2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风险分级、安全计划、安全检查、设施设备要求和管理、危险材料运输、废物处置、应急措施、消防安全、事故报告的管理的相关要求,综合部应针对每一个要求,逐一确保落实。 6.相关文件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XXXX-QR-32-01-2020<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XXXX-QR-32-02-2020<重大风险因素分析及控制计划清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