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误区之我见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误区之我见

语文论文之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误区之我见 ‎ 高中语文课改实验在我省已经实施三年多。反观课改后这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确实呈现出不少新气象、新景观:学生的语文学习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所增强,那种统得过死、教得沉闷、学得刻板的教学格局正在改变。但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引起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就我校而言,笔者认为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一、别滥用多媒体,二、别让语文课少了“语文味”‎ ‎。一、语文课与多媒体的运用新课程改革强调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是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要求的,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在新课改中扮演了极为重要和活跃的角色,它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降低了课堂效率。从文本类型的角度来看,有的篇目比较适合使用多媒体,而有的不适合使用;如诗歌教学应更重视诵读,文言文教学更应重视理解。运用多媒体做补充资料之用并无大碍,但如果多媒体运用过多,反而使学生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从课堂构成者的关系来看,一堂课中,教师的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课堂构成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阅读思考——质疑探究——讨论释疑——迁移拓展”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语文学习的特点来看,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 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体味、联想、想像,进而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这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的方式,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对文本的涵咏玩索。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将多媒体拒之门外,也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过多使用,更不能用它来代替教师授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根据实际需要,适度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让多媒体的使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二、语文课与“语文味”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好似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不少老师热衷于在备课时制造所谓的“亮点”:或多媒体肆意渲染,或滥用表演放羊讨论,或满堂“人文”比较拓展……大量的精力花在吸引学生的“看点”上,而缺少了对课本深入细致地研读。教师的浮躁带来的必然是学生的“喧哗”,在课堂上天马行空,热热闹闹的背后是语文书被搁置一边“语文味”的越冲越淡,是语文课“静气”的荡然无存,是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什么是语文课的“语文味”呢?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读味、写味、品味。怎样才能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 呢?前提是净化课堂教学的软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课堂。比如一篇说明文,不能过分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讲解;一篇议论文不能过分注重观点的正确与否,作为“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注重的是承载这些内容的形式,否则将与“语文味”格格不入。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使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1. 在诵读揣摩中体悟语文味。 “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中国教育家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到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一批特级教师如魏书生等,他们都非常重视朗读。新课标更是明确地指出诵读的重要性以及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诵读教学的必要性。我们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披文以入情,充分地触摸语言,感受语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在读中“得他滋味”,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将课本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2.在比较品味中诠释语文味。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 ‎。重视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应带着学生领悟词的精妙,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仔细品析,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领悟出作者表达的方法和艺术。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    3.在情感激发中感受语文味。任何一种认识,都伴随着情感活动。“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刘勰认为文章无情即无味。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课本中的所有课文,包括议论文和说明文,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和审美态度,找准课文的情感点,是教出情感的基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情感的激发,首先来自于对文本的品味。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本中的文章,往往是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进入文本。其次,教师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善于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       王海花.‎ ‎ 忧思多媒体与语文课教学「J」.教苑荟萃,2008(7).「2」       陈绚丽.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级硕士论文.「3」       程少堂. 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N」. 中华读书报,2003-7-16.「4」       吴艳珍. 反璞归真,让课堂充满“语文味”「J」. 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