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

数学论文之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 ‎ ‎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中之重,而小学生的马虎在学习中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几点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 ‎  一、视觉出错 ‎  在整数、小数或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有的学生会粗心抄错数字或把符号看错,导致计算结果不符。‎ ‎  错例: 0.2÷0.1=0.02‎ ‎  分析: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由于注意力不稳定,作业马虎粗心,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加强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培养外,还要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 ‎  二、顺序出错 ‎  错例:‎ ‎  (1) 25.3÷(24.6-4.6÷0.23)‎ ‎  =25.3÷ (0÷0.23)‎ ‎  =25.3÷0‎ ‎  =0‎ ‎  (2) 0.75+0.25-0.75+0.25‎ ‎  =(0.75+0.25)一(0.75+0.25)‎ ‎  =1-1‎ ‎  =0‎ ‎  分析:以上错误都是学生没有按正确的运算顺序算,而是错误使用简便算法造成的,从意义上来说,原题是0.75加上两个0.25,又减去一个0.25,但添上括号之后却变成了0.75加一个0.25又减去了0.75和0.25的和,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建议从算式意义的角度来理解。通过观察可以知道0.75减了一个自己,又加了两个0.25,所以原算式可以改为:0.75一0.75+0.25+0.25=0.5‎ ‎  三、简便出错 ‎  错例1: 466- (66+125)‎ ‎  =466-66+125‎ ‎  =400+125‎ ‎  =525‎ ‎  分析: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两个数。如果从去括号的角度来讲,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加号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符号不需要改变,如 125+ (75-69) =125+75-69,可以把这两种情况给学生对比讲解。‎ ‎  错例2: 28 × 99=28 ×100-1=2800-1=2799‎ ‎  分析:学生知道凑整简便方法,但是没有考虑运算顺序。可以强调学生这里为了使等式成立,应该在100一加括号,说清为什么要添括号,不添括号这个算式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或者用乘法的意义去理解,28x99表示99个28相加,我们把它看成100个28,多算了一个28,要直接减去一个28,算式变成28 x 100-28。此外28 ×99+28容易与上题混淆出错,教师要把这两道题放在一起对比、讲解、练习,并要反复进行,‎ ‎  这样效果更好。‎ ‎  四、定势出错 ‎  错例1:计算24 × 5=100, 7.2+1.8=10‎ ‎  分析:学生乍看以为是25×4,所以写1000 ,7.2+1.8学生也误认为一定是整十数。‎ ‎  错例2: 0.3分=30秒 ‎  分析:学生受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率的影响,误认为分和秒的进率是1000。‎ ‎  五、干扰出错 ‎  错例1: 12.5× (40×8)‎ ‎  =12.5×40+12.5×8‎ ‎  =500+100‎ ‎  =600‎ ‎  错例2:0.125 ×2.5 ×32‎ ‎  =0.125×8+2.5×4‎ ‎  =1+10‎ ‎  =11‎ ‎  分析:这两题是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的题目,但是,这两题又和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有些相像:(a+b) ×c=a×c+b×c,于是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乘法分配律,又将乘法结合律有些遗忘的 情况下,出现了以上错误。教师在教学中要先易后难,先做0.125×8×2.5×4,再做0.125×2.5×32,有一个铺垫,学生出错率会更低。‎ ‎  另外,还有计算出错等常见错误。学生计算错题出现的几种类型,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出错,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是教学的一面“镜子”,通过错因分析发现学生计算中的薄弱环节,教学中有的放矢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并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防止再犯类似错误。‎ ‎  因此必须针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面采取相应以下措施:‎ ‎  1.用记号法帮学生审题。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时,4.75 × 78+4.75 ×24-4.75 × 2让学生把相同的因数用横线画出来,不同的因数用波浪线画出来,相同的因数只写一个,不同的因数相加减。这样能帮助学生审题,找出数字特征,明确方法,减少出错率。‎ ‎  2.新授期间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及时查缺补漏。利用课间十分钟让学生订正错题,或在黑板上单独演板,做到堂堂清。或在批改作业时收集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第二天在课堂上的数学诊所让学生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 ‎  3.每天一练巩固提高。我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精心编制了许多计算题,用16K纸打印出来,每天4-6题,课前或课后让学生做,然后面批面改,当学生面指出错误,学生更有印象,也更有积级性。‎ ‎  4.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往往会发现书写端正的同学粗心出错的错误率比书写潦草的同学错误率更低,因为书写潦草,学生自己都看不清或会抄错,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势在必行,也是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方法。‎ ‎  5.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有些错误并不是学生知识没掌握不会做,而是粗心或计算出错造成的,是学生通过检查能发现的错误,因此如果学生有检验的习惯,自己发现错误,也能提高计算准确率。‎ ‎  6.不要忽视草稿纸的作用。以往老师只重视学生作业本上的书写,而对学生使用的草稿纸没有明确的规定,学生的草稿纸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的学生为了节约草稿纸,密密码码写满了竖式;有的学生没有固定的草稿纸,随便找一张纸打草稿,这些都是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有必要要求学生统一草稿本,并且要求学生书写要整齐。‎ ‎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些差距,因为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