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携新的学习方式上路--音乐新课程实践中展开自主合作学习的策略
音乐论文之携新的学习方式上路--音乐新课程实践中展开自主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文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此次课改的核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成了课改的焦点。合作学习顺应音乐新课标的理念精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课改实践为依据,力求站在新课改的高度剖析了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科学论述了合作学习的内涵、价值,并从组建小组、合作内容、形式、评价、教师的作用诸方面具体阐述了实现音乐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关键词]:音乐新课程 合作探究 教学策略[案例]歌曲《雪绒花》是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选曲,这是一首两声部合唱歌曲。为了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会这首歌曲,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令人满意的效果。环节一:全体学习歌曲《雪绒花》。上课伊始,学生听着《雪绒花》走进教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播放了课件,在《音乐之声》的背景的衬托下,我自己演唱这首歌的英文歌词。此时,有的学生蠢蠢欲动了,急于想拿出乐器吹奏。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说:“同学们,我们自己来解决两声部的合唱,把全班分成四小组围成圆圈,有组长分工进行自学。” 这一环节包括学唱两声部歌谱、选择合适的节奏型用口琴为歌曲伴奏、演唱歌曲三部分。请学生找好朋友用口琴自学乐谱为歌曲伴奏等。环节二:歌曲处理。在这一环节设计时,我不是采用以往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而是通过教师用启发式的语言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并说出自己的见解来进行歌曲处理,然后请学生自己去讨论、演唱歌词,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环节三: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为歌曲创编表演。我给予学生学习音乐的选择权,尊重个人爱好,设计让他们按自己喜欢的形式分组,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进行表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环节四:学生分组交流,评选出喜欢的小组,并说出理由。在音乐活动中,鉴赏能力只有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积极体验中才能获得。学生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缺点,自己才会提高。因此,在分组交流后,我设计了师生评价的过程,请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看,认真的评价,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反思: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兴趣为动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师从主宰变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感到自己融入了一个美的艺术氛围中,并被这种气氛感染。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性,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新一轮的课改浪潮。是在滚滚大潮中迎风而上,抑或在狂潮大浪中沉沦?我们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充分、全面、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的问题。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感悟、理解与实施。总的一句话,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携新的学习方式上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感悟、理解与实施。课堂中,要改被动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个体为群体,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化机械为主动,重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为此,我们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鉴于以上思考,笔者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从科学正确的分组、把握合作的时机、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入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它不仅可以发扬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使传统的信息传播网络化,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基于这些,自主合作学习成了新课改背景之下一种重要的音乐学习方式,被许多音乐教师所“宠爱”,在众多观摩课、优秀课展示中都能见到她的“靓影”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要实现它的有效性,通常要具备以下五个要点: ◆积极互赖 在自主合作学习的情景中,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互相促进 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要互相鼓励和支持,面对面的相互促进,彼此为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付出努力。 ◆个体责任 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都是合作的主体,不能依附于他人而存在。 ◆技能学习 自主合作成员要学会一些技能,如交流、表现、沟通等使之彼此认可,相互信任,准确交流,实现高效的合作。 ◆小组自评 自主合作小组应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维持关系,了解各自参与的情况,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实 践 尝 试 在新课程实践中,笔者力求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鼓励学生走入生活,亲自操作,自主选择、合作学习。两年来我重视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不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支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具体做法如下:(一)、创设环境,激发自主合作的兴趣瑞吉欧认为,环境是学生学习的第三位老师,学生在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中获得发展。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其主要的任务是善于通过观察和聆听,从学生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敏锐地捕捉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调整和变化环境,将学生的兴趣从好奇引向探究,使学习向纵深发展。1、合理分组(营造合作的时空环境,开展合作学习) 一些老师对于合作学习有一种“害怕”心理,担心在合作讨论中课堂放了不易收回来,所以教学中不轻易甚至不敢组织合作学习,对于这一点,我的做法是:在消除担心心理后,可以从小问题着手,从小小组合作开始逐步介入合作学习,从二人到四人再到七八人的合作,在实践中提升合作的质量,逐渐形成规范的、生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我在教学《当兵的人》歌曲时,就安排了小组的学习,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七人,由小组讨论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景,结果学生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创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有模拟乐队演奏的,有模拟解放军军训的,有模拟行军打仗的,还有舞蹈表演军人的气势。虽然过程有些“吵闹”,但只要教师的引导,它似乎就是合作学习的雏形。 2、安排座位在课堂教学的座位安排方面可以跳出传统的“秧田式”结构,以小组为单位来安排座位,可以是半圆形,“U”字形、圆形等等,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这样,既体现音乐课的美感又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 3、充足时间要给予合作学习充足的时间。教师不要担心合作过程会花去过多的时间,拖延教学,影响效果,殊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功” 。此时要保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交流、发言补充、辩论表现的时间,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交互合作中找到感受、表现音乐的方式,这样远比教师中断学生的合作讨论,由老师或个别优秀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要强多了。(二)、 挖掘资源,拓展自主合作的空间教育资源是指一切对教育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开发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意义非凡。为此,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多渠道挖掘教育资源,并综合利用与开发。把学生、教师、家长、及家庭、社区都包容在课程资源中,让学生充分和环境中的人和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1、利用生活资源 学生生活具有大量对他们发展有益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探索、学习空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聆听、观看和分辨自然环境、自然景观、自然声响并用某些音乐要素(音的长短、高低、强弱、音色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再如初一课例 《春之声》这首歌,为了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我请学生小组合作收集了一些学生春游的生活照片,通过多媒体显示并配上音乐,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然后教师提问:“都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百花盛开的季节,你能用歌声来唱响春天的歌吗?”因为学生对大自然有过切身的体会,真切的感受,踊跃上台表演,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唱着“春天的歌” ,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点燃了智慧的火花,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学唱歌曲的情感被激发了,歌曲学唱水到渠成。2、开发学生资源课程的生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兴趣、探索、谈话和争论。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经常倾听他们的需求、情感、想法,开发利用丰富的学生资源。初一学生在学习《天山之春》时,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去了解收集有关新疆的图片、文字材料及新疆的歌曲,并要求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述,同时还要做好回答其他同学提问的准备。让组员在小组中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大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成为发现、探究和创新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实,在课前学生已经完成部分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各组学生就能满怀自信、满怀热情地分别展示、表演作品,并阐述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再通过反复模仿、体验、分析、对比、了解了作品的风格特征。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用音乐语言表达和理解事物,讨论自己会用怎样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作品,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对比、认识,畅谈学习体会、讨论对艺术作品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活动,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欲望,发挥了各种潜能,;在独立思考、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享受发现美、表现美的愉悦,增强了自信心,掌握了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上出现你追我赶的局面,这样的效果远比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好几十倍。3、发挥教师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教材的整合与拓宽,应由原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和“相互适应”,最后逐渐向“创新取向” 过渡。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面对教材上“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的介绍,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听一听,学生就很难理解这种歌曲创作手法。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计,教师在课前请学生准备一些沙子、黄豆、胶布等废旧物品,要求每一位同学带易拉罐,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动手探索,亲身体验,找出模仿“春天”音响的办法,进行组合,学生无拘无束地探索,热情高涨,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与人分工、合作和交流,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三)、丰富方式,促进自主合作多样化“行是知之始”,新《纲要》中强调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合作探索方式,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合作的过程和结果。在自主合作中,我们尽可能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在操作和探索中学习,在学生自然的合作交往中促进他们的发展。1、 多样的交往形式根据交往的范围不同,可以把交往分为同桌交往、小组交往和集体交往。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的交往方式。如:要让学生学会唱歌词时,可以选择同桌交往的方式:一人唱旋律,一人有感情地(或按节奏)朗读歌词;一人哼唱旋律,一人唱歌词,然后交换。这样运用起来方便、灵活。当然,一堂课的交往也可以由多种方式相结合,自如运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小组活动的教学形式,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当学生学会歌曲,进行歌曲处理时,教师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首歌在演唱的速度、力度、音色和演唱形式方面还有哪些处理方法?除了演唱以外,你认为还可以用其他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然后进行排练,最后通过“小小擂台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往,进行汇报。每一小组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有的小组在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上进行处理,有的小组在演唱形式方面有独特见解,有的小组还编排了舞蹈,配上了打击乐器,用上了小小指挥家,有的小组学生自己用钢琴进行伴奏,真是一场小小音乐会,把课堂的气氛推动了高潮。另外,在学会一些反映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的歌曲,如:表演《走进西藏》“献哈达”时,让同学唱着歌儿离开座位把“哈达”献给自己最尊敬的同学时,用自己创编的动作,真挚的情感来表达出对友情珍惜的心情,真实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在这热烈的合作学习气氛中,学生们学习了音乐、享受了音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轻松而愉快地获取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和谐的师生合作 要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首先得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推崇一种开放的、“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的那样: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由此看来,老师和学生是互相合作的一方。 A、平等参与式 老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走下讲台,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演,以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民主平等和相互融合的和谐关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表演中,共同体验学习过程的成功快乐。曾经看过这样的课例,老师坐在学生队伍中与学生一起唱着歌,沉浸在音乐优美的情绪当中,感受体验着音乐的美……这简直就是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我也尝试过这样的行为,发现这时的学生会表现出及其高涨的热情投入到音乐表现中来,那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B、合作互补式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应学生的要求为小组展现充当伴奏或扮演其中的一员,学生也可以投入地为老师的演唱加入声势伴奏或表演。这样的师生合作,既互相弥补了教学活动中师生不能单独完成任务的不足,也使学生体验到与教师合作表现音乐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四)、注重评价,促使合作评价多元化音乐课程评价具有三个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烈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1、 多元评价我以加得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把评价学习的方法以自然的方式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去。改变以往的评价方法,每个合作探究活动结束时,由4人小组的小组长组织小组员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再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评价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在音乐体验中所用的方法和所获得的体验,更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包括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探究创编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可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等方式进行。做到形成性议价与终结性议价相结合。评价方法采用观察记录法、对话法、建立学生档案、反思法等。反思法是我们工作的重要思维方法,我们对学生的每一次合作探究活动情况都要进行反思,及时调整,不断地改进,使合作探究活动不断地深入。当学生的合作活动结束,教师应当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情况和合作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反馈),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A.成员自评表 姓名 时间 合作活动 评价项目 分项得分 5 4 3 2 1 0 1.我很愿意与其他组员进行合作 2.我能自觉、按时地参与小组合作活动 3.合作中我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角色 4.合作过程中我积极主动地发言 5.小组讨论时我注意倾听其他组员的意见 6.讨论过程中我注意给其他组员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7.小组合作中我尊重其他成员所发表的不同意见 8.合作学习中我乐意向其他组员提供帮助 9.我所在的小组通过良好合作按时完成了任务 总 分 B.组内成员互评表 评价人 时间 合作活动 组 员 姓 名 行为表现 参与意识 参与度 明确个人责任/角色 倾听并尊重他人 向他人提供帮助 总分 说明:行为表现各分项的等级分数为0、1、2、3、4、5 2、 激励评价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强化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今后更加有效地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以小组评价为主,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和数量,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成 效 与 思 考 1、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学习。如小组进行的“合作探究,互问互答”,学生的积极发问和答问,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助互动的形式,无不在不经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学生的乐趣——音乐课堂不再是枯燥无趣的歌曲演唱。学生在活动中能主动学习,学会提问题,并通过动手动脑在与同伴以及老师、家长的讨论中,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2、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愉快、融洽、自由的合作学习,有效的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课堂上表情达意的训练次数和时间相应增加了许多;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尊重和理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个平等、信任、宽松的教学氛围。体现了师生平等,“文人相亲”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基础上得到提高。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探索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向同行推广有价值的教改经验和活动设计。3、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分数而进行的竞争。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激发了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几 点 思 考 1、学生掌握正确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体验,有发现,有所得,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必须高瞻远瞩,明确目标,坚定信念,落实措施,持之以恒。2、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是完全要取代一般的课堂学习,系统的知识讲解是永远必要的。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也不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从学习资源中选择一些能使学生引发质疑、探究、发现的任务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3、如何把握指导的重点,做到有效性指导。※ ※ ※ ※ ※ 总之,在音乐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有新的教学理念,还要有有效的实施办法,不但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还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真正发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功效,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教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互助协作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能激发学生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能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可以弥补音乐教学难以面向有众多差异学生的不足,使每个学生实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乐趣,表达个人情智的权利。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让学生学会合作是新时期音乐教师的职责,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合作更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让有效的合作学习成为音乐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参考文献]: 1、金亚文主编的《音乐新课程教学法》,2003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王英奎主编的《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义务教育阶段)》,2003年11月开明出版社出版。 3、吴斌、金亚文主编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田建芬主编的《合作学习浅析》,上海师范大学教科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