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分层教学法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应用
物理论文之分层教学法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统一性比较强,强调齐步走,难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分层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电磁感应现象》为分层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同步异学,分层互动,分类推进。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辅导分层、练习作业分层及评价分层,实施分层教学,使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分层、同步异学、实施、体会 我校是一所镇属综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心理素质和主观努力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统一性比较强(统一的教材、进度、任务、要求、标准等),它束缚了优秀生,架空了学困生,难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而按学生层次进行分班教学,在我校组织和实施的难度都很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同一个教学班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下,教学方法上必须因人而异,实施分层教学:即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划分不同的学生层次,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时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下面以高二必修课本中的《电磁感应现象》为例谈谈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电磁感应现象》为分层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前一章《磁场》主要研究了“电生磁”的问题,初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电磁感应现象》则从“磁能否生电”这个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揭示电和磁之间的本质联系。本节内容充分体现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也为分层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具体表现在: 1、教材设置的分层。 教材由四部分内容组成:(1)引入部分的磁通量及其变化;(2)三个探索产生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3)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的应用。各部分内容的层次性强,易于开展分层教学。 2、教学要求的分层。 本节内容是电磁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可延伸到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是历年会考、高考必考的内容,在教学中可从会考、高考要求的层次进行分层。 3、实验教学的分层。 教材中设置了3个实验,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层次分明。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首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研究,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物理成绩、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然后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用A、B、C表示。分层后还要注意座位的优差搭配,同一层次的学生相对集中在一起,以便于小组合作和交流;高、低层次同桌,这样有利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同时了便于教师做好学生自学时的巡视工作,能准确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2、教学目标分层 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中等层次的学生,设置较高一点的目标,让他们经过思维探索,“跳一跳”后有更多的收获。对优等层的少数学生,设置更高一些的目标,以运用创新为重点,让他们觉得还有东西要学。在本节课中,对C层学生设置的目标为:对B层学生设置的目标为:对A层学生设置的目标为: 3、引入分层 本节课由磁通量及其变化引入,设置的层次为:(1)C层知道磁通量大小与B、S大小有关,通过改变B、S的大小可使磁通量发生变化;(2)B层在C层的基础上还知道磁通量大小与B与S的夹角在关;(3)A层在B层的基础上还知道当磁场方向相反时,磁通量相互抵消,并且对同一线圈在条形磁铁周围不同位置时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4、实验分层 为了便于开展实验研究,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把学生按层次分成小组――4人一组(小组中有优、中、低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总体要求是实验层层做、现象层层记。低层次只须做好实验记录,掌握实验现象;优良层次则要求解释现象时既从导线切割磁感线来分析,还要从磁通量变化来研究,最后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在广度方面优良层次还要增加实验仪器的连接。 5、提问分层 注意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输出信息的机会。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例如: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能回答能计算,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组同学回答、计算,增加他们的愉悦感。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如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如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6、练习分层 练习题目既要有选择性(题量、难度要适中,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使高层次学生通过努力会做A类练习,中层学生通过努力会做B类题,低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会做C类题;又要有层次性,除了不同知识点的纵向分层(题目由浅入深,先易后难),还有相同知识点的横向分层(一题多解,百解归一)及数量上的分层;还要有目的性(练习题紧紧围绕重点内容)。例如 7、作业分层 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让差生吃得了,优生吃得饱。在题量上,B层比C层少一道基础题,多一道中档题;A层在B层基础上再少一道基础题,多一道应用拔高题。在内容上,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拔高、创新、探索类的能力题,一题多解;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难度稍高的中档题,包括教材后的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 8、指导分层 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对低层次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做到四优先即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对中等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还通过成立物理兴趣小组,研究,组织参加各种物理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另外,在课外辅导方面还采用让学生之间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相互辅导的办法,即教师直接对A层同学进行辅导,B层同学由A层同学辅导,C层同学由B层同学辅导,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9、评价分层 学习目标的不一致,必然要求评价成绩的标准有所差别。检测试卷要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试卷。评分的标准也分层。一般来说,对低层次的学生要求较宽,给的分适当较高;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求较严,给的分相对较严。在总结评价时,也要分层。对低层次的学生以鼓励表扬为主,多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高层次的学生则以提要求为主,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不断超越自己。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分层教学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分层教学既然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必然会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研究解决。 1、同步异学 在分层教学中,真正使因材实教落到了实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但要注意做到“四同四不同”。即①大纲要求的必修课知识内容必须相同,不能删减,但传授知识的深度、广度不同。②作业适量,注意灵活及联系实际的要求相同,但作业量和难易程度不同。③培差辅差的要求相同,但考试命题有所不同。④提高学生能力的宗旨相同,但能力要求不同。最终必须保证低层次的学生达到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 2、分层互动,分类推进 使用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某些C层的同学能听懂一些B层的内容,B组的一些同学能听懂一些A层的内容,这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辅导的过程中,让A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C组同学,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测试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同学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分组的情况将随时因学生的成绩而改变,A组的同学不愿降到B、C组去,同时B、C组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A组来,这样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教学之中,使各类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3、全班教学与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解决共性的问题比如,有代表性的问题,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地方,习题中典型错误等,采用全班教学;解决反映不同层次的问题时采用分组教学和分层训练,明确地对高层次学生作适当的点拨,对低层次学生多加指导,并创设一些机会让好学生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4、分层对学生、教师的影响 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学生分层后,C层学生易产生自卑感,要进一步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应多予以认可和鼓励,A层学生易产生骄傲情绪,应予以激励引导,让他们知道学无止境。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要仅仅只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要以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先参与学习,后主动学习,感受获取知识的喜悦。要不断改进分层教学的操作技术,增强操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加强分层教学的比较研究,使分层教学的效果更具说服力。 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对低层次学生采用“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层次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并在教学内容安排、掌握知识要求和作业布置等各个教学环节上进行落实,使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的欢乐。由于在各个层次的教学中,教师赋予了学生不同的但却是合适的目标,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较大的收获,“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而言,由于教学目标与其学习基础和能力比较接近,就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下,层层递进,学习能力和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他们蕴藏的能量经过教师科学而又富有艺术性地点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唐海海。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探讨。广东教育,2000(12) [2]陈尚平。“三分三集”教学法实施班内分层教学。物理教学探讨,2001(12) [3]周海南。政治分层测试的几点实践探索。广东教学研究,2001(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