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在“随文练笔”中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尝试
语文论文之在“随文练笔”中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尝试 温岭大溪镇潘郎小学 谢小红 【内容摘要】 如何提高低段学生的写话能力呢?“随文练笔”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挖掘资源,抓准训练点,让孩子进行仿写、续写、补白、改写方面的练笔;结合插图说话、体验表演发展孩子的兴趣;通过评价激励保持孩子写话的激情等多种手段进行“随文练笔”,从而真正提升“随文练笔”的实际功用。 【关键词】 随文练笔 写话能力 深挖素材 优化形式 评价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第一学段写话有明确规定:“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并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写话训练,切实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有效提高孩子的写话能力呢?笔者认为,低段(指第一学段,下同)的阅读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颇俱趣味,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就这为孩子模仿写话提供了素材。同时,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的经典之作,不仅给我们以艺术美的享受,而且蕴藏着丰富的说写训练点,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特有的情境。所以,“随文练笔” 是提高孩子写话水平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写话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一举数得。 何谓“随文练笔”?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一处或几处着笔点,让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方式抒发感想的一种练笔形式。这种练笔的最大优点就是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那么怎样来有效实施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有益的尝试: 一、深挖素材,启迪“随文练笔”之思维 虽然教材中蕴涵着无穷无尽的写话资源的“宝藏”,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写话契机,但从读到写的质的飞跃,是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准确把握教材,巧妙深度地从教材中挖掘写话素材,并用心设计,趁热打铁,进行引导。 (一)巧设生长点--仿写 仿写是根据课文材料进行的写话练习。低段孩子写话尚处于模仿阶段,因此,仿写是降低写话难度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应让学生从课文中得到启发联想,挖掘课文中的写话素材,为学生寻求写话的基点,积累写话素材。我们通常用的方法就是学习课文中的某一段落,指导学生训练说话、写话。 如《荷叶圆圆》中有这么一段话: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为了让学生走近诗歌,喜欢诗歌,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样式仿写说话,还有哪些小伙伴会来,他们会怎样来夸荷叶?为什么会这样夸?以此打开孩子的心门,“跳一跳摘到苹果”,放飞诗的梦想: 圆圆的荷叶,绿绿的。 说:“荷叶是 。” 说:“荷叶是 。” …… 如此填空式的仿写,既能达到训练的要求,又降低了模仿的难度。在练习时,在我“这可是小诗人在写诗”的鼓励下,学生写出了不少多样的“小诗”: 小鱼说:“荷叶是我的雨伞。下雨时,我躺在荷叶下就不怕调皮的小雨滴了。” 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游乐园,我在荷叶上跳来跳去,真好玩!” 青蛙说:“荷叶是我的舞台,每当夏天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常常在荷叶上唱歌跳舞。” 我说:“荷叶是个大碗,每次下雨的时候,荷叶上都是小雨点,真像一个大碗接着许多的露珠。” 在阅读了课文之后,再引导学生把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这样的“随文练笔”形式,经历了从“读进去”到“写出来”的实践过程,不仅学会了借鉴、运用,也相应地规范了语言,学会了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了真善美的引导与熏陶。 (二)巧用兴趣点--续写 续写,即根据课文情节,写出课文里没有发生但可能发生的情节,从而进一步深化主题。低段孩子喜欢听故事,课文中的故事使他们学到很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但课文中有些故事往往没有明确地写出它的结果,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提供了丰富的说写素材。 如人教版第二册《两只小狮子》写到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后就没有下文,孩子兴致正浓,欲要知道结尾。此时,何不趁热打铁,适时点拨:“懒狮子以后会怎么做呢?会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吗?”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出了一个个有趣的结尾,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课后充分思考,把故事续写完整,进行小练笔,巩固说的成果。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思维跳跃,虽天马行空但也合情合理。有的说懒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不久,他就会自己捕猎了;有的说从此,懒狮子不再睡懒觉了,天天跟在妈妈背后学本领,终于成了一只真正的狮子;有的说自从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小柳树和小枣树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精彩绝伦,令人咋舌。 学生在小练笔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还以尝试的方式初步走近了童话体裁。充满童趣的语言不时愉悦着我们的眼睛,精彩迭起的想象不时冲击着我们的大脑,这正是调动了孩子浓厚兴趣的结果。借助课文情节,通过续编故事,学生对童话这类文章有了实践性的了解,为以后放胆编写童话也做了一次很好的铺垫。 (三)巧引拓展点--补白 补白即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完整。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某些地方写得相当简单,甚至出现略去情节或跳跃情节的情形。教学时教师如果抓住这些空白点加以拓展,对学生进行启发想象,也能丰富我们小练笔的练习内容。 如人教版第四册《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 在小鹿养病的日子里,玫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抓住教材中的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想象玫瑰开花的情景,通过上下文的朗读,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写一写盛开的玫瑰。一个孩子这样写道:小鹿载的玫瑰开出了红红的花朵。花朵的花瓣一片又一片,层层叠叠,像在给花芯盖被子似的。花杆上有一条又一条的刺儿,这应该是为了自己不被别人摘下来吧。好看的玫瑰花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在花丛中翩翩翩起舞。一阵风吹来,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迷人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学生在小练笔的过程中,想象力得到了放飞,创造出了新奇的世界,也融进了自己的美好愿望。这样的小练笔,既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文本,又圆满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实现了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四)巧擒转换点--改写 改写,即改变课文的题材进行练习。上完课文后,我们一般的老师都会出一些问题、填空之类的作业,学生往往兴趣不高,在实践中,我经常“以文代问”,创新不同的体裁,来让学生练笔。 如人教版第三册《识字4》中的词“拔苗助长、瓜熟蒂落……”等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我们不妨“添油加醋”,扩写成更丰满更生动的小故事。又如人教版第四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是一篇意境优美的古诗。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之后,教师可以抓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一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这一形式的改变,结合古诗内容,想象美好画面,使孩子的创作情绪俱增。这些练笔,虽然只是在模仿课文基础上加一点创意,但与小练笔《荷叶圆圆》相比,训练的要求提高了,前一练习提供一定的台阶,此刻却全是由学生改写。在相似的练习中,提高一些要求,有助于学生表达水平和认知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教学实践表明,低段孩子乐于写话,仿写、续写、改写、补白等形式不失为一剂灵丹妙药。只要教师深挖素材,立足兴趣,孩子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就会用心来说话,用心来写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二、优化形式,发展“随文练笔”之兴趣 低段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随文练笔”,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有了写话的基础,孩子们读得多了,也有了写话的欲望。如何把这种内在需求转化为写话的动力,切切实实地保持着这一股强劲的势头,使孩子越写越有滋味,越写越有欲望呢? (一)化难为易,先句后段 低段孩子写话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字、词积累为主。因此教师在训练孩子写话时,应利用低段孩子逐渐丰富的词语,及时进行写话训练。如教学“鱼”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说说你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鱼?借此机会,为“鱼”宝宝找朋友?“金鱼、鲫鱼、鲤鱼、鱼头……”学生的劲头高涨,还会不时地学着游鱼的样子。在此基础上,认识“鱼”、书写“鱼”、想象“鱼”,学生说“鱼”字上面的“角”字头就像“鱼头”,中间的“田”就像“鱼身”,最后的“横”就是“鱼尾”,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呀,多么神奇的小诗呀!最后教师引导在“鱼” 身上做文章,选取其中的一个词,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扩词成句的训练:一条怎么样的鱼儿(小鱼、金鱼等)?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一条可爱的鱼儿(小鱼、金鱼等)?先写好一句话,再要求做到两句、三句……在教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下,学生就会很轻松地写出完整的一段话。 (二)插图激趣,先看后写 现行小学课本都配有彩色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小学生写话的好材料。如人教版第四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课文具体写了周恩来的穿着、神态和向群众泼水动作的情景,而略写傣族同胞着装和向周总理泼水的动作,而课文的插图却记录了这一幸福时刻。在深入学习课文四五小节后,我趁机引导学生写写傣族同胞。有个学生这样写:开始泼水了,傣族同胞有的手上捧着盛满水的银碗,有的手上抱着装满清水的葫芦,有的端着满满的一盆清水,满心欢喜地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还有的敲起象脚鼓,大人、小孩载歌载舞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啊! 还有,在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时,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看整体──初步感知;看部分──分清主次;看顺序──理清思路;统领全图──展开想象。学生掌握了看图的方法,教师鼓励他们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就会把图中的内容有重点的、有条理的写下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写话的积极性。 (三)循序渐进,先说后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段写话必须强调先说后写,在说的基础上写,“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让学生先说后写,能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有效降低写话难度,让学生轻松写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说说听听,想想写写。如人教版第二册《识字四》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粮忙。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品读儿歌后教师随机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他们活动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们也当小作家试着写儿歌,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燕子天上剪云朵;有的说小鸟树上展歌喉;有的说松鼠树上栽松子……于是学生们就很轻松地编出了一首首新儿歌。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四)注重体验,先演后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钟启泉先生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柳树醒了》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欣赏完文质兼美的课文后,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柳树、雷电、燕子等头饰,仿照文中的美词佳句边说边演,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扮演春雷的同学说” 春雷跟种子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芽呀,从土里钻出来了。“瞧,说得多好呀!再让学生写下来。类似上面的语句,学生写得真不错,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三、评价激励,保持”随文练笔“之激情 把话写好是每个孩子的愿望,但他们对写话的畏难情绪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讲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水一样。“植物必须每天浇水才能生存,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写话中的点点闪光,通过鼓励、鼓励、再鼓励,调动孩子写话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孩子的无限的潜能。 (一)适时展示,提升学生写话的欲望 要让学生对写话保持激情,并长久坚持下去,就是不断用鼓励的眼神,适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唤起动力,特别要让学生感受到写话的乐趣,形成积极的成功体验。在每一次的写话结束时,老师可以请自认为写得不错的小作者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读,谈谈自己的看法,同时还可以请欣赏这篇作品的同学加入,一起交流,一起赏析,从而形成”读者“与”作者“ 、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多维双向的交流局面,让学生在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爱护。在课后,将每次写话中公认最优秀的几篇打印出来贴在墙上,供大家学习,课间让同学们之间相互欣赏。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把他的写话内容往更高层次的地方展示,如校广播台,镇刊,以及地市报纸。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辅导的一个孩子写的《雨夜遇险》发表在《台州商报》上,当让孩子上台读作品时,全班哗然,赏赞的目光投向讲台。小作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全班同学创作写话的热情空前高涨。看到文章被印成铅字,这样的一个让孩子展示成功的舞台,又怎么不令人心动呢? (二)立体评价,增强学生写话的自信 学生刚开始练习写话时,自然有字不成词,词不成句,句不达意的情况,教师要注意放宽尺度,睁大眼睛,寻找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写话中点滴的优点,予以充分肯定。这种欣赏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批改学生的写话时,教师尽量采用面批的方式,和学生一同欣赏,把热情洋溢的赞美语言当面送给学生。当被肯定的渴望得到实现,成功感油然而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话的热情。同时,教师只要发现闪光的词句,或新奇,或有趣,都绝对不要放过,在下面一一划上鲜红的波浪线,让作业本上彩霞满天,文末也用上各种各样的评价式赞美符号。如果你想对学生提出建议,你可以说:”你的字写得很漂亮,“(首先应当是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然后再提出建议)”如果你能够……就更好了。“学生会从肯定、包容和欣赏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假如孩子的写话一无是处,也应该用适当弹性的语言表达老师的爱--”你这一次真棒,会用上我们刚刚学过的XX词语了!“”XXX小朋友真好,你会正确用上问号了!“ 总之,老师的激励评价要让学生感觉自己能行,要给学生带来自信。学生写的兴趣发展到写的动力,坚持不懈,最后形成了写话的热情。 ”随文练笔“是利用课文的文本作为载体,进行的一种拓展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表达的理解,还为写话储备了语言材料和表达方法;”随文练笔“打开了学生的思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新理念;”随文练笔“提高了孩子的写话能力,为写话教学注入了清泉活水,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顾忠明:《随文练笔能提高鉴赏水平》,《小学青年教师》,2002年,02期 [4]季自强:《课堂上的”小练笔“》,《小学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黄天鹏:《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小学语文研究》,2002年,08期 [6]郑明江:《读的抒写--习作训练中的”短平快“》,《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年,11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