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教学改进案例征文三篇
2021 教学改进案例征文三篇 【篇一】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科类专业以及 部分工科院校的理科甚至极个别的文科专业。其性质上,既有比较系统且相对完善的理论基 础,包括国家标准对制图的基本规定、画法几何、投影法基础、点线面投影、基本体投影、 切割体投影、相贯体投影、组合体画法与看法以及机件常用表达方法等内容,又有很强的专 业实践性,要求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学以致用,将工程实际中那些不便于用 语言描述的问题或者思维用制图相关理论表达出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必 备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传统的工程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后的绘 图大作业和习题小作业为辅,二者结合,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虽然在课程结束的考 核过程中,卷面体现学生的绘图能力的确比学习初始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后续的测 绘、其他工科类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实习中,普遍发现学生的绘图能力及读图能力还存在 着严重的不足,不仅不能对机件或者设备进行合理地表达,而且读不懂稍微复杂点或者理解 一些常见的工程图样,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也有待进一步的熟悉,不能将理论和实践较好 地结合起来。 然而,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广泛需求,职业教育、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 专业认证等的兴起,以工程实践为基础,做好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人才 培养的新方向。《工程制图》课程作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工科专业的学习、工作甚至 生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此形势下如何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 代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体现各专业特色,做好应用型大学工程制图课程的教 学,使学生真正的学有作用、学有所成,已经成为《工程制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案例以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工程制图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能 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案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提供了一种体现专业 特色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 本案例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制图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介绍制图 在专业学习、专业实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各种各样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实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地自发地学习,在此基础上,首先提供 给学生一些工程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工作并在课下寻找与此类似并 与专业相关的自己想做的一些产品。 然后对学生的意向设计产品进行收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的兴趣点与学生所学专业 结合起来设计成一个一个的工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一组相当于 一个组织机构,机构内部设置 CEO、研发部、销售部、办公室等部分,要求每组的学生根据 组内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点进行合理地分工。 接下来,进入产品的测绘阶段。在此阶段,要求每组学生在课下开会讨论产品的可行性及技 术设计上的关键点、创新点。 讨论的结果可在课堂上让每组学生派代表进行陈述,其他组的学生可对该陈述提问,对于涉 及到的一些难点的问题老师可做指导,学生也可课下继续开会组织组内同学一起解决,在不 断地答疑和讨论中,确定产品的初步设计方案和设计步骤。 图样作为工程界的共同语言和技术语言,具有语言和文字所不能代替的作用,进行设计,必 然要进行绘图,而对于这些还未完整系统学习工程制图的学生而言,前期的这些准备工作只 是让学生对于工程以及所学专业与工程图样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如何利用图 样进行表达则是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因此,接下来,就从产品引入装配图、零件 图和组合体的概念,告诉学生装配体是由各种各样的零件按照一定的装配关系装配起来的, 而零件的形状复杂多样,组合体则是其雏形,以此引入组合体的概念并对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和前面提到的这些概念结合起 来,讨论自己设计的产品细化为组合体的话都由哪些基本体经过了哪些切割和叠加按照什么 样的相对位置关系组合起来的。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组合体中各个基本体的表面组成,并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平面立体和曲面立 体的概念,同时告知学生立体的投影即是组成立体的各个表面的投影集合,然而学生对于平 面或者曲面的投影怎么作图并没有什么概念,此时再引导学生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同时 引入投影法的概念以及国家标准对于制图的基本规定。 通过此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获取对完成自己的任务所有用的 知识,学完之后,对于工程制图的知识体系及其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也有了更深刻的领 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也更透彻,同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更能体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 【篇二】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科类专业以及 部分工科院校的理科甚至极个别的文科专业。其性质上,既有比较系统且相对完善的理论基 础,包括国家标准对制图的基本规定、画法几何、投影法基础、点线面投影、基本体投影、 切割体投影、相贯体投影、组合体画法与看法以及机件常用表达方法等内容,又有很强的专 业实践性,要求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学以致用,将工程实际中那些不便于用 语言描述的问题或者思维用制图相关理论表达出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必 备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传统的工程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后的绘 图大作业和习题小作业为辅,二者结合,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虽然在课程结束的考 核过程中,卷面体现学生的绘图能力的确比学习初始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后续的测 绘、其他工科类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实习中,普遍发现学生的绘图能力及读图能力还存在 着严重的不足,不仅不能对机件或者设备进行合理地表达,而且读不懂稍微复杂点或者理解 一些常见的工程图样,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也有待进一步的熟悉,不能将理论和实践较好 地结合起来。 然而,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广泛需求,职业教育、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 专业认证等的兴起,以工程实践为基础,做好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人才 培养的新方向。《工程制图》课程作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工科专业的学习、工作甚至 生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此形势下如何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 代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体现各专业特色,做好应用型大学工程制图课程的教 学,使学生真正的学有作用、学有所成,已经成为《工程制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案例以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工程制图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能 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案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提供了一种体现专业 特色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 本案例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制图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介绍制图 在专业学习、专业实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各种各样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实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地自发地学习,在此基础上,首先提供 给学生一些工程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工作并在课下寻找与此类似并 与专业相关的自己想做的一些产品。 然后对学生的意向设计产品进行收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的兴趣点与学生所学专业 结合起来设计成一个一个的工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一组相当于 一个组织机构,机构内部设置 CEO、研发部、销售部、办公室等部分,要求每组的学生根据 组内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点进行合理地分工。 接下来,进入产品的测绘阶段。在此阶段,要求每组学生在课下开会讨论产品的可行性及技 术设计上的关键点、创新点。 讨论的结果可在课堂上让每组学生派代表进行陈述,其他组的学生可对该陈述提问,对于涉 及到的一些难点的问题老师可做指导,学生也可课下继续开会组织组内同学一起解决,在不 断地答疑和讨论中,确定产品的初步设计方案和设计步骤。 图样作为工程界的共同语言和技术语言,具有语言和文字所不能代替的作用,进行设计,必 然要进行绘图,而对于这些还未完整系统学习工程制图的学生而言,前期的这些准备工作只 是让学生对于工程以及所学专业与工程图样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如何利用图 样进行表达则是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因此,接下来,就从产品引入装配图、零件 图和组合体的概念,告诉学生装配体是由各种各样的零件按照一定的装配关系装配起来的, 而零件的形状复杂多样,组合体则是其雏形,以此引入组合体的概念并对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和前面提到的这些概念结合起 来,讨论自己设计的产品细化为组合体的话都由哪些基本体经过了哪些切割和叠加按照什么 样的相对位置关系组合起来的。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组合体中各个基本体的表面组成,并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平面立体和曲面立 体的概念,同时告知学生立体的投影即是组成立体的各个表面的投影集合,然而学生对于平 面或者曲面的投影怎么作图并没有什么概念,此时再引导学生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同时 引入投影法的概念以及国家标准对于制图的基本规定。 通过此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获取对完成自己的任务所有用的 知识,学完之后,对于工程制图的知识体系及其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也有了更深刻的领 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也更透彻,同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更能体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 【篇三】 一、教改提出背景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实践应用性很强。长期以来,该课程 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等方面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 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理论教学内容枯燥,实验教学项目简单,考试形式单一,学生 学习积极性通常不高。 **省是我国食品工业大省,**是**食品工业强市,**科技学院食品各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走服 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食品工艺学》教学团队在与地方食品行业、企业接触中了解到, 对《食品工艺学》课程,企业不仅希望学生熟悉各类原辅料要求、生产加工工艺,还希望学 生会操作常见食品机械,熟悉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作业标准,会进行配方、工艺设计, 能对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和科学预防。甚至希望学生具备把“专业知识大 众化”的高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要求均高于传统教学能够提 供的“输出”。 因次,无论是站在学生需求角度,还是站在食品行业、企业需求角度,《食品工艺学》课程 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改基本思路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原则,按 “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是近些年国际公认的专业工程教育改革主方向。本课程改革以 OBE 理念为核心,以食品行业对研发及技术人员的岗位需求为导向,采用反向设计来组织教 学内容、授课形式以及考核。 (一)基于地方龙头食品产业特点整合教学内容 《食品工艺学》在整合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时,应基于地方龙头食品产业特点,以产品 类别划分教学模块。对每个模块内容的整合,除了要体现知识的准确性和广博性,技术的前 沿性和应用性,更要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二)实施“混合式”教学方法 1. 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主导 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以任务驱动式为主导,要求主讲教师引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并根据 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总任务和“子任务”,让学生们在接受、认知和完成一个个“任务” 中,从被动变为主动,体验通过主动行动获取知识,通过亲身参与提升能力,通过团队协作 克服困难,通过积极进取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判断、识别、心 智活动等的良性循环。 2. 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作辅助 受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基础、课程学时、教学环境等条件限制,在教学中全程采用美国、 德国等典型 OBE 教学模式还不易实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把多种 教学方法与任务驱动法有机结合,并根据课程内容所需教学情境,把多媒体教学、生产现场 教学等手段合理运用,实施“混合式”教学。 3. 探索“双元式”教学模式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需要探索一条课上采用“混合式”教学,课下通过“开放式课堂” 实现补充和提高的“双元式”教学模式。“开放式课堂”形式应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 个性化需求。 4. 推行形成性考核方式 成果导向教育以“需求”来选定教学内容,而行业、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是无法在一次考 试中体现的,要变“一卷定终身”的终结性考核为形成性考核,多元化评定学生成绩,引导 学生重视学习过程,重视思维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获取。 三、教改设计与实施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工艺学》教学团队基于 OBE 思想,对**级和**级食品科学与工 程专业《食品工艺学》课程进行了综合改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 1.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整合 **市优势食品产业为速冻米面制品、谷物方便食品、乳制品、饮料等。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 食品龙头产业,《食品工艺学》教学内容经整合,把原粮原油工艺单元删去,调整至《食品 原料学》课程中,把肉制品工艺学、豆制品工艺学删去,改为选修课。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按 谷物方便食品、烘焙食品、饮料、乳制品四大模块设置,分两学期开设,总学时 128 个,其 中实验学时 44 个,占总学时的 34.3 %,设计型、创新型实验学时 25 个,占实验学时的 56.8 %。 整合后的教学内容见下表 1。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设计与实施 以**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学生总任务设置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食品工艺学Ⅰ》 要求设计并制作一款创新性方便食品或快餐食品,《食品工艺学Ⅱ》要求设计并制作一款创 新性风味复合饮料或乳制品。除总任务外,还设置了多项子任务供学生选择,见表 2。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各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特点,积极把传统讲授法、PBL(问 题式学习)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融入到了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例 如子任务“主题论坛”是 PBL 教学法的典型应用;“玩转课堂”则是角色扮演法的典型体现。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学团队采用了自主开发并不断完善升级的高质量《食品工艺学》多 媒体教学课件,还把教学现场直接搬到了**花花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全食品有限公司 等校企合作基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双元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课程教学团队目前已建成质量较高的《食品工艺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借助食品科学 与工程学院第二课堂优质资源,《食品工艺学》教学团队引导学习小组把任务完成和丰富多 彩的第二课堂专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与科技创新协会、烘焙俱乐部、食品科普协会等学生 社团合作,学生们成功组织、参加了创意烘焙、创意冷饮、美食文化节、**省大学生传统美 食创意大赛等多项专业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4.考试改革的设计与实施 以**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艺学Ⅱ》为例,学生成绩由四部分组成:期末试卷成绩 (50%)、理论课综合表现(20%)、实验课考试成绩(20%)、实验课综合表现(10%)。其中: 理论课综合表现由学习任务完成情况(70%)、出勤与课堂表现(20%)、作业(10%)三项 构成;实验课考试成绩由实验准备(5%)、现场操作(20%)、完成时间(10%)、设计与要 求符合性(**%)、成品综合评价五项构成(50%);实验课综合表现由预习情况(10%)、现 场操作(50%)、实验报告(40%)三项构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