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教师的指导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教师的指导策略

小学科学论文之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教师的指导策略 ‎ ‎   科学总是不断地需要人去探究,在探究中发现科学真理。因而科学课程改革把探究定义为“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从而突出探究的核心地位。教师如何富有成效地指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则是当前课改的重要话题。而我提出的“蹲下身来引导探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形式,而是一种理念,它反映科学学习从本质上讲是教师引领学生经历探究的一个过程。蹲下身来引导探究,需要教师注意以下策略:‎ ‎  一、转换自身的角色 ‎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为使学生的学习心境以及学习环境都处于良好状态,就必须尊重学生,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氛围。《科学新课程标准》也着力强调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融洽的学习平台。为此笔者认为,科学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认识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  我认为,科学课实施后,教师的角色有时候像是一个主持人(不论是探究前的准备工作还是探究中的过程,教师都似是主持节目)。实践证明,一名出色主持人必须能做到耐心倾听,点拨适时恰当,与观众形成互动。同样,科学教师也应有效地组织教学,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习促进者;由管理者转换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为平等中的参与合作者。要实现这些转换,适应新的角色需求,教师就必须放下架子,以一个平和的心态,融入学生当中。更何况科学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师生交流,合作探究的互动过程。‎ ‎  二、把握教材,构建有价值、能研究的问题 ‎  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重要的价值,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从探究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研究阶段的价值,理解自己在研究中的地位。让学生从研究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自我研究的主动参与者。在这里,问题是整个探究的起点,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探究效果,因此构建有价值,能研究的问题是探究的迫切需要。教师引导时要做到:一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及所蕴含的设计理念;二要有问题意识,根据实际需要学会选择合适问题,确定探究计划。‎ ‎  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是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前提。在确立问题时,要有探究意识,明白问题是探究的一个环节,不能盲目随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必须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反思:是什么使他们对此问题感兴趣?问题的奥秘是什么?他们想怎样研究?……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清“问题”与“非问题”,在学生提出的问题当中,有些只是“陈述性”的,没有探究价值,它仅仅涉及“是什么”,没有涉及“为什么”或“怎么样”。而有些又离科学“遥不可及”,违背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课堂积极作用,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还满足思维过程的复杂性,以及难易程度的适合性、实在性,构建一些有价值、能研究的好问题。如上《蜗牛》一课,学生观看了蜗牛后,提出的问题将近三十余个,但散、杂、乱,探究的可行性不高。围绕“有价值、能研究”这一思想,学生讨论后很快便锁定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有些组课堂上确定“蜗牛怎样吃食物?”的问题,而课后还确定对“蜗牛和田螺有何区别?”的研究,具体操作也非常成功。‎ ‎  三、选择材料要恰当、实用、开放 ‎  材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探究的方向以及对探究过程体验的深浅。而教师在引导选择材料时,除针对目的外,还误码考虑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以及他们的生活经历。总的说来,材料的选择要遵循恰当、实用、开放 ‎ 的原则。这三者相互渗透,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拉近生活距离,让学生感觉更直观、更亲切;二是所选材料要为问题服务,使探究更深入。我在教《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我除了准备教材里的材料外,还准备了碗、砖块、苹果、马铃薯等结构不一的东西,使印证重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上具有更大的说服力;三是开放材料的摆放地点以及收集方式,材料的摆放不只局限在实验桌,还可以摆放在教室的四周,另外还可以允许学生带来自己想研究的物体,这样更容易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四、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  1、教师的引导首先表现为:宽容、激励 ‎  有人说,好教师是一座宽容的桥。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故事,正展示了教师宽容的人格魅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宽容实际上给了学生信心与动力。科学探究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遵循“无错原则”,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接受和处理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所谓“错误”‎ ‎,使师生之间始终是零距离的伙伴方式。当学生的探究获得某种成功时,哪怕是一丁点儿,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成功体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当然,要注意激励手段的适度运用,如果过于频繁使用会丧失它的有效性。‎ ‎  2、教师的引导要注意倾听和回应 ‎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强调教师注意倾听和及时作出恰当的回应。以帮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倾听和回答是教师的引导策略中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教师尊重学生 、平等的课堂气氛和进一步探究的体现。‎ ‎  探究中学生的思维是十分复杂的。许多突然喷发式的创造性火花,若教师不及时捕捉的话,就会转瞬即逝,成为泡影。所以,好教师应当是机敏的倾听者,不应当只是保持沉默。不仅要听出学生发言中的确切含义,还要听出言下之意,及时善于捕捉探究中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如学生发言中的“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不一样”‎ 等等之类的话,教师都可以进一步的挖掘,分析和补充。其实,教师的回应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教师可以用沉默(包括手势语、表情语和体态语)来回应学生;也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表示同意或赞许;还可以委婉地表示批评和澄清。教育家科瑞斯坦森认为,回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老师对学生,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一种是让其它的学生回应刚刚讲述观点进行彼此之间的互动,在新课标理念影响下,我们更提倡后者。‎ ‎  3、教师的引导要适时、有效 ‎  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形式成份过多,如小组刚开始活动,教师就忙于指导,这样做往往使学生产生跟随心理,从而限制大脑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也变成了代替。该如何让教师的指导做到适时、有效呢?即:探究活动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好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研究?教师重点引导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引导是必要的、学生需要的?怎样的指导才算充分了?何时向学生提供背景资料和信息等等,都需要在实际探究活动中探索。要知道,探究中教师“随意”指导带来的危害:介入过早,以致使学生丧失了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成功了”);有时因教师介入过晚,以致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教师的引导是讲究艺术的,怎样避免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失败中寻找原因的机会,又因教师的指导不够充分,使学生感到手足无措,都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反思和总结的。‎ ‎  4、教师的引导不能“越俎代庖”‎ ‎  《科学新课标》强调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过程的艰辛以及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有鉴于此,刚出版的科学课教材都增强了探究活动,占据大部分的篇幅是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结论往往不是十分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导时,力求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又如上《物体是沉还是浮》课时,学生可以通过课文中图片和方法指导,用自己带来的物品亲自动手实验,分清哪些物品是沉,哪些是浮,从中得出规律。这时,教师应该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或集小组力量,一项一项地探究出来,而不是研究完一种,教师就取而代之,停止学生的探究了。‎ ‎  5、教师的引导是穿针引线和随机应变 ‎  在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既可以表现为过程的组织者,又可以表现为学生思之结、疑之惑的开启帮助者,还可以间对于困难和问题的军师,具有随机应变的作用。‎ ‎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有界限的,还不能完全脱离于教师。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调控至关重要。教师要适时穿针引线,为学生的下一步探究打下基础,遇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教师要随机应变,使学生的探究思想和行为持续进行。当然,随机应变还包括学生积极的一面。如学生突然有新念头、新想法时,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并把学生的这种想法、念头引导到真实的探究轨道上来。遇到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又要帮助学生确定他们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  又如上《蜗牛》一课时,有生提出“蜗牛的力气有多大?”的问题,这是一个趣味性与挑战性并存的好问题。可是在动物将欲进入冬眠期的十月,到哪里找蜗牛?我感到为难,学生又是如此期待,我不能把他们的如火般的热情无情浇灭!我随机抛出两条方案:一是一旦有人得到蜗牛,随时随地展开探究;二是把明年五月份的一天确定为“蜗牛探究日”。就这样,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而且探究热情丝毫未减。‎ ‎  六、开放探究的全过程 ‎  《科学新课标》指出:“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 实践证明,开放性教学更容易使学生融入探究,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探究性教学的开放性应该是全方面的,包括问题的提出,材料的选择,过程的经历。教师在引导时,不拘格于一种教学思路、教学形式和教学渠道,认清通向科学的殿堂不是只有一条路,也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在小学阶段,只要让学生能形成一定科学素养,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总之,教师的引导要遵循开放,但不脱离实事求是;强调素养,但又不违背科学规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