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文学是一辈子的事——文学理论课程学习心得
文学是一辈子的事——文学理论课程学习心得 篇一:文学理论学习心得 文学理论学习心得 忘记是谁曾经说过“焦虑之心是产生压力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压力有动力的真理在我学习文艺理论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因为我的确很焦虑。 从高考的兵荒马乱中挨过日子,大学对于我来说如入天堂,更多更自主的分配意识和更自由的时间,让我对学业或是自我很是放松警惕,凭良心说,对文艺理论的整个学习,从两方面更好地促使我利用和获得大学。 首先,从情感上,因为我喜欢某位老师所以我偏爱某个科目,这是大多数文科小女生的感性思维模式,坦诚地说,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专家级的人物,所以自认为才识疏浅的我更是无法承受神一样存在的詹老师。无表情的面孔搭配无语调的文字,无论是听来还是看来都冷得直掉渣,更何况站在他面前回答问题,走进他的课堂搞学术,对于我而言这都是不合理且太过隆重的事,通常把话说到这样一个层面,按常理是要来一个大转折的,通常要用的转折词“但是”当你必须要做这样一个隆重的事的时候,第一个步骤就是将随意的自己隆重起来,于是我每节课都几乎按时到勤,认真的揣摩老师的思想和言语,从中找到我可以接近或是承受的突破口,这样久而久之对一个人研究,就像相亲一样,往往过起日子来发现对象和初次见面大不一样。我很喜欢詹老师,就像很喜欢苏勇老师一样,他带给我不一样的课堂经历和接受课堂的方式,这是我善于和比较自由自主的学习方式。不论老师是什么样的级别与水平,只要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其次,就是在学术上,当然我开头提到的焦虑之心就是在这样一种学术模式的打压与刺激下产生的,我常自比是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卒,没有什么分量与能耐,我可以背书应考,我可以吃老底拿奖学金,但自从上了詹老师的文学理论课程,我开始被学术、被理论,从无从下手到挥笔自如,这样的过程就像破茧之蝶,即使我还依旧只是不成形的蛹,但我还是痛苦得很,我喜欢文学,我这样说只能建立在我可以写一些伤痛的文字和逝去的青春的时候,当我真正面对以理论或是以评析、结构、模式等开头的文章的时候,我只能很惭愧地说我离文学的大门还很遥远,甚至连敲门的机会都未获得。文学理论课要求我们写中篇小说评论和读书笔记这种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的东西,这促使我泡图书馆并不断地搜集和思考,改变自己的文章常用的语言和风格,当我完成一篇理论文章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所完成的不仅仅限于此,更多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和写作方式的改变。我想这就是我利用大学的方式之一。 我前两天翻阅文学理论的课本,发现还是有很多名词解释不出专业的水平,但我竟然可以把其中的某些名词改变成一种实践去得出我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的意思,这是让人不胜欢喜的。 也许,在老师眼里我所沾沾自喜的这些谈不上成功,这些小成就不算什么,但我自己感觉到的学习课程之后的充实与收获是不需要言说的,即使不被认可当然也很符合大学比较随意的性格。 在写这篇心得的时候我没有准备太多或是思考太久,因为是有感而发所以显得比较随心所欲,如果有言辞或是意思不得当之处,还望被涉及或是心里不好受者海涵。篇二:购物青春的质感不容拂袖扬长——文学理论课程学习心得傅甜甜 一个人静一静,时光才会逆转,甚至可以听见心头流淌着什么,或是看见眼前晃荡着什么,那一个个倒影静静地填补着单纯向上的人生阶梯,叫人回头时总是挣扎于失落与希望,却只能无奈地接受它的平静永恒。 我努力地想着数月来与文学理论的点点滴滴,才发现,忘记是什么时候自己开始渐渐失去了追求卓越的勇气,在美丽年纪里能绽放的很多珍贵的东西都没能拾起。当迫于现实压力和既定的评判标准去要求自己时,才会知道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文学理论与我,像是互不熟识但又能偶尔遇见寒暄几句的陌生的“朋友”,只在要了,才回去主动跟他打打招呼。 当我以为新的学期里还是会继续那种不可解释的愚昧时,当我以为还是会继续频繁变换青春的鬼魅的身影而不懂得去拾起她最真实的质感,当我以为还是会继续认为文学于我就只是一块即将融化的巧克力般,仅仅知道享受它带给我的喉头的丝滑温暖的感觉时,文学理论课程以她的全新面貌出现在我们这群不懂得不谙世事的鲁莽所谓的大学生的世界里,我该庆幸那不可解释的愚昧还没能融入我的血液里变成青春里最尖刻的疼痛,我该庆幸自己会有于肺腑间想要摆脱鬼魅的身影而去追寻最真实的质感的想法,我该庆幸,终于会看到,其实文学也有她深沉的色泽和低调优雅的底色,而并非仅仅是甜腻的味觉。只因为,有了文学理论的教学范式改革。 第一堂课,见识到了传说中的“神一般存在的”詹艾斌老师的过人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文学问题竟在他的眼下变得简洁而不简单,只用十个关键词“知识、情感、审美、思想、价值、精神、生命、德性、信仰和自由”便完整而完美地概括了,虽然无知的我当时也并不明了其深层次的内涵。当看到课程教学目的与理念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庸浅。比如“注重文学观念建构和文学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对当今多元混杂的文学观海淘论坛 dongding念加以辨析,在多元文化情境下,加强对学生的文学价值观的引导,进而由是并兼及其他形成明确而合理的价值观念”和“注重从文学研究中的前沿性问题以及当下世界和社会现实问题出发,适度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和社会现实问题的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公共理性以及必要的理想态度,培育具有全球化素养的现代国家公民”,在此之前,只是简单的知道相对于其他文学课程而言,文学理论具有很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系统性的课程,也是在课程改革前,理论的教学天然地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显示出逻辑说服力的同时,很容易的产生了教学过程的枯燥性,于我们学生而言,就只是致力于理解和把握关于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知识点就是从未想过要去把握怎样的文学价值观,去培养怎样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意识。老师一直强调着“我只能够培养我能够培养的学生”,也许,是对本应该在青春年华里绽放出懂得求知激情却又只是碌碌无为的我们的深深的无奈。那时,处于青春的年华里,我没有追求卓越的勇气,更别谈属于青春的那份向上的执念与质感。而今,多么的希望在“注重德性和人文精神教育,懂得涵养智慧和追求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自己能够幡然醒悟,懂得剔除青春里的诟病,成为那能够培养的学生里的一员。 自然,教学的改革,并不只是在教师理念的提升更是课堂形式的创新和丰富。在我国,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早已是渐渐形成了向学生大量灌输理论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只能是混沌而毫无兴趣,很自然的,教学只会处于低效的状态。好像是在为自己原来没学好这门课程找借口,可事实也的确如此,问题在于教学者与受教者双方。而今,在本着 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分析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课堂不再只着眼于课本,而是更宽泛的视野和理论视角,全新的作品、文本解读和多样的讨论发言形式。从第一堂课的布置的关于“人文学和大学理念”的文献阅读,到后来的通过影片观赏解读文学意蕴,再到中篇小说的分组研究讨论、读书报告和中篇小说评价文章的自行写作,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每一个提问都是犀利而深刻,对我们的理论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学观念建构和文学价值导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能力都是一次质的考验,只是愚昧的我从未主动去将之拉向自己,只是被动的接受,上课会及时考虑老师的发问,却从不真正主动去回答,我想,自己缺少的不仅仅是追求卓越的勇气,更是青春的质感。但是,在我看来,詹老师的改革较原来枯燥的课堂已大有改观,至少我们上课时已经能将焦点转向课堂,即便是肤浅得听不懂还是会听一听,即便是对那些文学理念的认识还停留在初步涉猎,即便距离老师的要求还甚为遥远,我想,在那之后我是一直都想要前进的。 觉得自己想要改变了,应该是在第四周。但第一周的课和第二周谈论人文教育、人文学与大学理念对我也是有冲击的,只是没想过这样的冲击的原因和其他的做法。第四周讨论文学作品的意蕴,以小说、电影《朗读者》为研究对象,当我只能看到道德人性和历史时,同学的多维的思考和老师展现的多重的文学主题,从不同的视野、立场、理念到不同的方法研究,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文学理论可以为我带来深入思考和品味的趣味性。初次品尝到了在精神世界里探寻奥秘时阵阵苦味里浸透出的丝丝甜意,但更加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麻木,开始想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青春的质感。只是无奈而悲哀的发觉,长此以往的朽化早已让我无从下手,不知道到底该怎样去做到真正想要的那样,对于很多文学问题和文学理念的把握更是无法潜入。 虽然没能与全新的课程有太多真正的交集,但我知道,它对我在文学专业上的启迪和熏陶是长久的,很感谢詹老师带着全新的文学理论课程走进了我愚昧的青春年华里,让我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青春的质感,开始有了追求卓越的勇气,开始真正想要塑造更加完整的人格和积蓄出生命里更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 林清玄说:“蝴蝶之所以令人感动,是它经过几度变身,从毛毛的黑,蜕变成柔软的绿,再结化成坚强的蛹,最后,凝结成一身的美,绕过我们的身边,横过我们的窗前,飞过我们的青山和蓝天!我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我知道,要蜕茧成蝶实属不易,但是我不会再丢失追求卓越的勇气,至少,青春的质感不容许被我拂袖扬长而去。想要有一种绞尽脑汁似的思索和面对黑夜般的寻踪觅迹,即使有无从发力的无奈,也会有灵光闪现的喜悦和快感,那才算是我对理论世界的享受和追求。对于本学期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我知道我要:感恩、反思、追求、成长与不断攀缘,让自己走向文学世界里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篇三:学习文学概论的心得 学习文学概论心得 作为一门以前我从未接触过的学科,我对这门学科充满不确定性,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学习这门学科,也不知道这门学科学来到底有什么样的一种作用,只知道,在我的这个专业必须要去学习。学习这门学科谈不上有什么快乐可言,也谈不上有什么痛苦可言。只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而已。 文学理论是人文学科之一,是一门意识形态很强的学科,它在整个人文科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书上也说得没有错,我在刚开始学习这一门学科的时候的确有几个疑问,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文学理论对我们学习汉语言又有什么样的一种作用?与汉语言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学习了文学理论又应该怎样地去应用?这些问题都成为我对学习文学理论的困惑。 后来从书本上了解到了,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而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因此,书本上也给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下了一个总的概念: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身世,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力图知道、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作品、作家和文学的研究基础上。 从我的角度方面了解,我认为,这也就是说,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更多的是立足于作品,在老师的课上也显示出了这一特点。文学史除了要求我们了解一些作家的生平以及作品之外,更重要的是阅读这些作者的相关作品,以达到与书本作者的心灵交流,从而更了解作品的更实质的理念。每个阅读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如西方谚语中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而在我们国家也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及“无达诂”的说法,这些都触及读者阅读的再创造性质。 因此,现在我认为,学习文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多阅读,这应该会加深我们对作品作者的了解,也能从中了解作者写这一部作品的心理动态,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怎样的一种观点,对作者来说,只有经过读者阅读过作品,这样作者才能实现他或她的创作价值。正如美学创始人姚斯所说的,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救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阅读作品对作者以及读者的重要性就更明显了,阅读同时也是连接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重要的桥梁。 我认为除了阅读是学习文学理论重要立足点之外,学习文学理论的课本知识也是很重要的,毕竟,理论学习来就是要应用的,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没有了本身的理论知识的支持,学习文学也只能是天马行空,想盲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更不用说什么审美学之类的了,因此,认真地听课也是很重要的,尽管,理论课是很烦闷的一门课。 还有一点就是:写。写能有助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对理论的应用的一种方法,更能深刻地理解文学理论到底在讲什么,付诸行动不是比空谈更有利于得到认识吗? 最后,我,我学习文学理论的,可以用三字记之曰:读、听、写!《》 文学是一辈子的事——文学理论课程学习心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