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1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其他论文之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区教研室于春节前在全区中小学发起了一场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活动,三月一日前后各校的调查汇总报告相继提交,对此教研室的全体领导和教研员进行了缜密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研员平时对各校教学工作的检查和思考,依据我区教学实际,参考先进地区的教学经验,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讲求理念先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特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下: 一、积极推进课堂建模,打造精品课堂。 各学科、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等)要分别建模,要求可行性强、理念先进、措施细化、便于操作,同时又给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生成留有充足的空间。 目前我区教师发展水平不一,个体差异较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多的教师教学水平较差,即便是老教师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但全区中小学教师包括区直中小学的大多数教师教学理念仍然滞后,对课改精神的认识不足,对推行教学模式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稳定地保持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又何谈创新?新老教师之间、骨干和非骨干教师之间教学质量很不均衡。为规范课堂教学的要求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高效,促成我区课堂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积极推进课堂建模并推而广之,实在是有很大的必要性。 新的教学模式既要制定指导性的原则,又要有具体详实、明确可行的操作细则,但不宜规定过细、过死,以免成为广大教师的桎梏,应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原则。通过本学期第一轮次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常规的检查指导,在本学期制度出各学段、各学科、各种不同类型的科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经过试行实践的基础上,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应强制性地推行,待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广大教师自愿认同的普遍原则和自主要求以后,可自由地突破,不再局限于此种模式,对于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应鼓励其大胆创新,可不受特定教学模式的束缚。 建模应包括:①创设情境;②展示目标任务;③学生自主学习;④学生展示交流;⑤校正反馈与点拨深化;⑥典型问题和题目解析;⑦巩固性活动;⑧应用性活动;⑨总结与检测。 二、狠抓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杜郎口、洋思、安丘等中学的经验表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决定课堂教学成效的最终决定因素,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缺乏会使整个教学活动功亏一篑。针对在这次调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主要抓一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超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做得不好,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课堂上解决,包括简单的、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很基础的问题上,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不能集中时间去解决关键的、有价值的问题。很多教师抱怨课时紧,教学任务重,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以至于在课堂上匆匆赶课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学内容不深入,重点不突出,总是借口时间紧,不敢放手发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不预习,更是会出现跟不上课的情况,教师往往会放弃这一部分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差生是被“制造”出来的。要把预习的布置和检测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要在前一节课布置预习,预习内容包括:①指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②学生可自行掌握的基础性内容;③本堂课的背景知识;④学生举疑,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⑤基础性目标的检测;⑥学生自主发现的内容;等等。上课时应首先对布置的预习内容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顺势变更既定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活动。原则是学生掌握的内容无需再教,学生不会的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2、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目前我区中小学学生普遍缺乏课外阅读的习惯,农村中小学由于条件差,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由于缺乏课外阅读,很多学生缺乏课外知识,甚至是常识,考虑问题思路狭窄,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很多对客观世界的了解要借助媒体或各种读物,缺乏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教育的生活化也无从谈起。阅读不够也使得学生词汇和写作素材贫乏,写起作文来无从下笔。 要积极创造条件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通过举办“读书角”、读书交流会,创办文学社和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举行演讲比赛或辩论赛,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来督促学生阅读;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办“学生阅览室”,开放学校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在每天第七节课或周六周日进行阅读;组织校际间的图书交流活动;倡议学生捐献书籍或相互交换阅读。教师的作业布置中应包含课外阅读这一项,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3、 培养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独立思维的习惯。 目前我区中小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较差,学习依赖教师来布置任务、督促检查,完成教师规定的作业后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节假日贪玩,不爱学习,有的需要家长督促才能学习;课堂上遇到问题就喜欢看教辅材料,不愿自己思考,离开教辅材料就不会回答问题;有的不愿主动回答问题,只是跟在学习好的学生后面附和;小组合作探究中懒于参与,充当没事人,等着别人得出结论… 实行素质教育后,学生自主掌握的时间越来越多,今后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学生的自觉性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①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尤其是节假日的学习计划,邀请家长对照监督;②课堂上不看教辅材料;③遇到问题独立思考,实在不会的再看答案或请教老师;④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一个问题尝试多种解答;⑤有错必改,对出错的问题要加以记录、积累;⑥当日事当日毕;⑦不会的问题决不放过;⑧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善于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⑨认真、规范地书写作业,必要时反复修改作业,比如作文;⑩回答问题清晰完整,使用普通话;11、安静地读书学习,具备一定的抗外界干扰的能力;12、遵守课堂纪律;13、进行课外阅读,广泛涉猎课外知识;14、树立学生的天职是学习的观念;15、把进步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16、刻苦学习。 三、更新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做到:①以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前提;②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方法;③以对话为教学设计的线索;④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⑤以活动为教学板块;⑥以合作为平台实施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相互启发、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教师要改变满堂灌式的、填鸭式的固有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的重心要转移到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中来,完成教师和学生间的角色转换,教师充当的是“教练员”,是“导演”,是“主持人” 。提倡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达标,把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一堂好课主要不是看教师讲的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学的怎么样,学会了没有,学会了多少。要特别注重学生语言能力、解题思路的训练,课堂教学以能力训练为主,把基础性的内容交由学生课下完成,在课堂上检测。要树立课堂是学生的活动场、训练场的观念,把课上好、上实,做到理念引领、效益第一。 1、合理分配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有时间做保证。多数的时间应该留给学生,放手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很难确定一个合理的时间分配比例,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授课内容不同、教师讲课风格不同都会对时间的分配产生影响。目前教师讲述时间普遍过多,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思维惯性依然强大,为扭转这种形势,有必要对教师的讲授时间做一个限制。依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讲述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为宜,文科可能多于理科,但最多不应超过20分钟,提倡精讲,对于学生能自行掌握的内容要少讲甚至不讲。 2、科学分组,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但在实践中有将其“泛化”、流于形式的现象。教师无论问题适不适合都拿来讨论,讨论时往往是少数程度好的学生包办一切,其他学生只能做旁观者,甚至置身事外,小组内缺乏合理的、必要的分工与合作。讨论交流前,不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缺乏讨论的思想准备;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指导学生的讨论;讨论结束时也不能组织有效的评价活动,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收到实效,应该:①小组划分以4-6人为宜,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将程度好、中、差的学生协调搭配,以便学生互帮互学;②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职责,如主持人、发言人、记录人等,使小组内人人参与进来,不能有“闲人”;③小组成员的职责要定期轮换,以便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④要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并有一定结果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⑤讨论的应是具有一定难度,学生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学生可能产生不同见解,容易产生争论的问题;具有延伸拓展性,学生可产生多种解读或答案,可以相互启发的问题;⑥根据议题的深浅难易和小组人数的多寡合理安排讨论时间,以初步达成讨论目标为依据,切忌浅尝辄止,流于形式;⑦教师应提供必要的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讨论;⑧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深入到小组中进行具体必要的指导,观察讨论进程和讨论结果,但应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⑨在小组间引入竞争机制,激活课堂气氛;⑩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激励性的反思评价。 班额过大会使得班级难以管理,教师精力分散,小组合作难以实施,应合理控制班额,城区合理的班额为45-48人,乡镇为36-40人左右。当然这个问题在区直学校短期内还无法解决,为此,在区直学校推行教学合一的导学案模式。 3、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以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引导教学。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的落脚点还在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因此要求 ①注重双基、面向全体、精讲精练。 应把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则,切忌好高骛远。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是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不能仅仅围绕少数程度好的学生来确定教学容量、难度和进度,唯有如此,才能大面积地保证教学质量,对于优生可另辟渠道进行专门指导。课堂上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表达的机会,提问机会要均等,平均覆盖率要不低于百分之七十。要照顾到差生,给他们以充分的时间来思考、消化吸收,提出问题后不要立即索要答案,尽力避免齐声回答,因为那样会掩盖部分学生不会的真相,剥夺差生思考的机会。要把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尺度。课堂要抓住重点进行精讲精练,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作为重点来讲,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期末应汇总成册,形成校本教材。切忌题海战术,增加学生负担,或是以做题替代教学,本末倒置。 ②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达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尤其要注重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要把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都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运用说、唱、表演、辩论、写作、动手操作等各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所学知识在不同的场景下反复再现,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学得会、记得牢、用得好。要摒弃那种单纯灌输知识的做法,也不能以做题来代替训练。 当堂检测,当堂达标落实可以说是众多教育先进学校的共通之处。要制定可以有效检测的学习目标,学生学过之后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决不能把疑问留在课后,否则问题会越积越多,恶性循环,影响一下章节的目标达成,要争取把90℅的问题在课堂上当堂解决。教师要精心研究试题,制定检测内容,检测内容在备课中要占据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检测题要紧密贴合所学知识点和能力点,主要检验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不可贪多求难,但也要有一定的拓展和拔高的内容。现在的很多教师上课时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该讲些什么,学生该掌握些什么,课上得很空,表明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一堂课下来,学生所获无几,当堂检测可有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督促教师把课上好、上实,真正对学生负责。检测以书面检测为主,可辅之以口头检测、作业检测、实验检测、学生互测等各种形式。 4、规范教学流程和教学行为,精确掌控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诸多环节和要素,每一个环节和要素都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很难说那一个环节要要素是重要的,而其它的是非重要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锤炼,才能形成合力,打造出精致的课堂来。要精细掌控每一个教学环节,以过程促结果,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堂完整的课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预习的检查交流。学生交流预习成果,教师根据布置的预习方案进行初步检查,可分为面向全体和个别抽测。②师生交流,共通确定教学目标(目标可以分层级)。③学生举疑。要把学生的举疑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和生发点,因为学生不会的东西才是课堂教学的着力点。④教师布置任务,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⑤检查学习结果,找出学生不会的或有争议的地方,生成次级目标,交由学生合作学习。⑥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有效介入指导。学习小组可讨论同样的问题,也可以分配讨论不同的问题,但要形成讨论结果。⑦学生交流讨论成果,教师答疑、指导、总结。⑧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当堂训练和当堂检测。⑨检测结果反馈。找出薄弱环节,教师进一步指导,并进行强化巩固性的训练。⑩教学目标全面达成。11、布置作业,拓展提高。12、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以上教学环节不是每一节必定要有,有些环节可以穿插进行,没有固定的模式。 教师的教学行为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行为不当会不同程度地抵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的努力,不可不慎。依据我区教育现状,主要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改善:①使用普通话教学,并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实行普通话优质课评比和新课程达标一票否决制度。②提问问题机会均等,原则上覆盖全体学生,每一堂课平均覆盖率不低于50℅ 。要留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尽量不要要求立刻回答或齐声回答。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要予以激励性评价,严禁讽刺挖苦学生。学生回答不正确时不能粗暴叫停,而是要耐心倾听学生思路,帮助其找出错误的原因。要允许学生反复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严禁强制性诱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要珍视学生的独特发现和不同见解。③对学生要有问必答,课堂上不方便回答的要在课下找机会回答。④要求学生正确、清晰、流畅、完整、有艺术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姿态大方,尊重并耐心倾听他人的观点。⑤认真板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倡师生共同完成板书。⑥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 四、落实常规,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外部条件,今后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① 充分备课。现在有很多教师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理解不深不透,把握不住教学重点,不知道自己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备课时偏重知识点的罗列,缺乏对学生活动的预设,没能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一步应该在备课中突出学生活动的设计,把学生的反应和意见作为重要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要注意预设和生成的平衡,留有让学生质疑和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的时间和空间,以便教师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补充教案。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拓展性、发散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所在,不一定要追求统一的、标准的答案。提倡集体备课,应让集体备课的成果真正为全体参与的教师所用(即集体备课教案共享,非主备教师在依据个人意见对教案做出修改后可用其来上课,不再单行备课),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②创设民主平等、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制定每堂课的个人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得以成长,自我实现。③作业布置就一定要批改,学生有错误就一定要修改,每一次作业都要过关,不把问题遗留到以后解决。对做错的问题要有专门的记录和反思诊断,以便将来回顾、巩固。尤其要提倡作文的修改和讲评,为避免其出现厌烦情绪,可就其出现的一两点方面的问题责其改正。检查中发现学生作业潦草、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很严重,今后应将认真书写作为对学生作业的重要要求。 五、健全激励机制,力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1、建立目标分层、重点推进、全员提升的教师发展机制,全力打造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薛城名师的名师培养机制,实施青蓝工程,上好青年教师的入门课、汇报课、达标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立标课,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学有目标,前有引领,发展有目标。 2、实行活动建构,以活动促发展。搭建平台,通过优质课、优秀课例、优秀论文、基本功等各种评比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名师论坛、立标示范、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给骨干教师以示范提升形成自己特色的机遇,让不同层面的教师,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3、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内驱力。建立教师学习读书制度, 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能的完善固然重要,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终极解决方案。教师专业知识深厚,知识面宽,驾驭起教材来才能厚积薄发、举重若轻,课堂应变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讲起课来才能旁征博引、包罗宏富、幽默诙谐、精彩纷呈。现在很多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不足,就是缺乏专业知识、学养不够的表现。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课的评估考核机制上,鼓励广大教师将较大比例的课余时间投入到自修中来,以自我加压、自我激励为主,追求自我完善。 成功并不遥远,如果说成功来自机遇,机遇总是给有梦想和追求并不懈努力的人准备着,哪怕你地处偏远位置卑微,但心不能远志不能无;抓住机遇,首先要抓住自己的成长进步,当机遇来临时,在提供的舞台上要勇敢表现尽情展现;当然,一个没有追求和梦想的人,丢失了自我发展,再大的舞台也不是你的。当我们不能改变工作时,就一定要学会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不是为校长干的,也不是为学生干的,真的是为自己干的;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平凡中少了些大喜大悲,但多了些踏实的幸福,这种踏实让我们活的有尊严,活的有尊严是生活的起点,而工作着,享受着,快乐着,才是生活的真谛。促进自身专业主动发展,先从改变心态开始,要学会感恩,留有激动,学会报答,让自己的内心不断丰富,心灵充满阳光;当心灵充满阳光时,就会少了倦怠和阴沉,少了烦恼和抱怨,工作就会灿烂,生活就会多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