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0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谈“沟通”之道洞破人际关系
谈“沟通”之道洞破人际关系 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由于各种原因被人误解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发生“误解”并不可怕,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或采取错误的方法加以处理,则会导致关系恶化、矛盾激化等不良后果。机关干部处于联系上下左右的特殊位置,因此,正确对待“误解”,不仅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开展工作,而且对协调整个单位的关系和工作也有好处。那么,怎样正确对待“误解”呢? 一是端正态度。当自己的言行被人误解以后,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产生埋怨情绪,或者不予理睬,或者“以牙还牙”;另一种是宽宏大度,泰然处之,积极寻求办法加以消除。无疑,后一种态度是端正的。因为“误解"终究是误解,并不是同志有意和自已过不去,所以用不着动气、发怒,或采取不当的方法去解决,那样只能使误解进一步加深。 二是查找原因。发生误解,总有一定的原因,或是认识上的偏差,或是情感上的距离,或是志趣上的不同,或是心理上的障碍,等等。只有认真分析,查明产生误屏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查找产生误解的原因时,既要分析对他人对自己误解的原因,更要分析自已之所以引起对方误解的原因,如果忽视后一方面,一味从对方身上查找原因,不仅无助于误解的消除,还可能导致产生矛盾和不满情绪,使问题更加僵化。 三是积极沟通。沟通是消除误解的主要渠道。沟通的方式:一是当面解释。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误解或某一件事上的误解。二是进行谈心。这种方式适合于由于感情距离和心理障碍造成的误解。三是委托第三者转告或解释。这种方式适合于对造成误解的原因自己不便于说明的情况。四是组织出面解决,如召开党小组会及各种行政会议进行解决。这种方式适合于在些重大问题上发生的误解或误解程度较深的情况。 四是见诸行动动。实践证明,不是每种误解都可以靠语言能解释清楚的,特别是在偏见已经形成的时候,有时越解释反而越说不清。这个时候,就不要急于讲清楚,而要耐心等待,用行动来改变对方的看法。古时周公帮助武王伐付,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等人制造流言,说周公要篡位,国人也误解了周公。但周公做得正,行得端,出师东征,平定判乱,分封诸候,营建东都,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巩固了周朝统治,最后归政于周成王。特别是在成王有病时,周公析祷上天,他那“愿以身代”的表文,使人们更为感动,终于消除了成王及国人对他的误解。在《智取威虎山》中,当李勇奇误解放军,高喊‘要粮没有,要命有一条”时,如果少剑波只是讲“我们是工农的子弟兵”的道理,李勇奇是不会听的。必须在急救李母,用行动教育李勇奇之后,再晓之以理,这时李才听得进去,误解才会消除。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消除误解总离不开行动。被人误解而一时又说不清楚,甚至被冤枉的事是常有的。如果没有很好的修养,没有宽阔的胸怀,往往不能忍耐。 理解是对对方思想观点、动机需求、行为举止等的了解和接受,从人的心理活动看,人都有对理解的需求:避免遭到误解和对自己的歪曲,希望人们理解自己行为的良好动机理解自己对社会的真挚情感和奉献愿望,理解自己出现错误和失误的真正原因,理解自己所受的委屈和生活道路上的艰辛等。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有许多不理解:给领导提改革的意见被说成是“想往上爬”,“一本正经”地老老实实干工作被说成是“大傻帽”;舍已救人被说成是“捞取名誉”;助人为乐被认为另有企图;如此等等。就连为国流血捐躯的勇士们,也发出了“理解万岁”的肺腑之言。可见不被人理解是一件痛苦的事,换一个角度讲,倡如生活中我们有不被人理解的地方,我们又怎样去理解人?因为当你需要理解时,他人也需要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了他人,对方也才能真正理解你。如果部属只要求领导理解自己的心血、劳累和忠心,却不愿去理解领导的工作劳累和心感以及领导的难处,就只能造成领导对部属此类要求和做法的不理解。相互间的不理解,只能造成更多的不理解。因此理解的前提是理解人。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很多来源于以自己的心去度他人之腹。因此理解人,就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去去理解他人的想法、观念与行为,将自己放在对方所处的具体环境中去理解其喜怒哀乐与追求,一个人既所以有某种思想或行动,必定有其理由,当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时,就容易发现那个潜伏着的理由,同时也就找到了顺利解决问题的钥匙。例如当你的部属工作中有了失误时,你该怎样说呢?是说“你这人真是没治了”“你什么时候才不会少出差错”呢?还是这样说,“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失误在所难免,换了我自己,还不如你呢”。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出你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结果如何,当然是会预料得到的。社会上许多单位曾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的讨论,就是一种很好的换位思考方法。例如:“假如我是一名市长”。俗话说:“若要公道、打个颠倒”,换个位置想想,你也许就能理解人了。 理解人也应宽容对方的缺陷和不足。每个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 “完人”,都有缺陷和不足,有些人往往因为对方有缺陷和不足,而对对方形成“刻板印象”,把对方的缺陷和不足固定化、扩大化。这样理解就无从谈起。对于那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和不属于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都应予以谅解。看人要看其本质,论事要论其主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从大处着手,是能够找到共同点的。 道境中的理解要比顺境中的理解重要的多。当对方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对他的辛勤劳动给于理解和赞扬,使对方体会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得到了他人的理解和社会的承认,有助于对方更上一层楼。当对方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处在逆境中时,对理解的要求更为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给以理解和关怀,往往能够形成内心深处的沟通,给对方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