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瘦身”使美术课堂“适度精彩”——对新课程下美术课堂教学若干过度现象的反思
美术论文之“瘦身”使美术课堂“适度精彩”——对新课程下美术课堂教学若干过度现象的反思 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310014) 顾晓倩【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不仅使师生教和学的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美术课堂教学一反以往的单一局面。随着课改的深入,新的美术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虚胖”过度现象,课堂显得过于“精彩”,在课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的同时,课堂上的“美术味”越来越淡,学生的美术素养也逐渐缺失。笔者尝试对教学进行“瘦身”,改进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就学科整合、合作学习、媒材运用、展示讲评、游戏活动等五大方面提出“瘦身”的观点。详细阐述对“过度”导致“失效”、“瘦身”讲究“适度”、“适度”产生“精彩”、的认识和思考。【关键词】 美术教学 瘦身 适度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目标三维化、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使原先较为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呈现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学科间相互融合的欣欣向荣之态势。它不仅使师生的教和学的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美术课堂教学一反以往的单一局面,变得活跃起来、精彩起来:教师以各种方式创设了学生学习的情景和氛围,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探索、讨论、创造,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师注重把美术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索,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变得更温和了,让学生如沐春风、如淋春雨,让他们变得自信、得意起来。诸如此类的种种改变,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师在努力实践新课程的新理念。 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也逐渐看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美术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虚胖”过度现象,课堂显得过于“精彩”,在课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的同时,课堂上的“美术味”越来越淡,学生的美术素养也逐渐缺失。在大大小小的公开课教研课上经常见到,老师如同唱戏的导演指挥着一场精彩的表演秀:要么是精美的FLASH动画,让人眼花缭乱;要么是娓娓煽情的文学语言,给人以矫揉造作的感觉;要么让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走走猫步;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实则虚无缥缈,浮光掠影,教学结构松散,成了典型的“胖子”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堂应该是追求有效、高效的教与学。如何改进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创造最佳教学效果,应是我们不懈地追求。面对推陈出新、不断涌现的良方佳策,不要指望将其全部拥有,用过多的手段和活动将课堂填得满满当当,这样只会导致美术教育的“虚胖”和过度。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一个“度”,让课堂教学“适度精彩”,防止课改方向“过左”或“过右”。如果说“放弃”是种艺术,那么“瘦身”将是一贴良方。执教者要善于“割舍”,适时适度地进行教学“瘦身”,才可能更好地拥有最佳的收获,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下面将平时观察到的若干过度现象加以分析研究,以寻求“适度”。一、整合过滥,偏离学科本位,需要“瘦身”。 在新课程的视野下,美术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美术课程标准》有了“综合、探索”领域后,经常可以看到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体现“整合”方面所做的努力。许多教师为了体现这一新理念,动不动就在美术课上用大量的时间安排跳舞、唱歌等“非学科因素”,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语文、思品、科学、音乐等其它课。殊不知,不恰当的“整合”,会失去美术课本来的学科特色,会让人觉得牵强附会。如,一堂以“春天”为题的绘画课,教师往往会介绍与春天有关的文学素材,在诗歌、散文、词汇上大做文章,也会在课堂上教学生唱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甚至还会讲授许多在春天发生的动植物知识和自然现象等等。也不可否认,这些内容对于“春天”的美术课内容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引导和扩散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感受到春天的氛围,对春天发生正面的兴趣。但是,当这些环节完成之后,老师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看一些绘画作品,然后就说:“同学们,下面请大家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这话说完,一堂美术课的讲授就算完成了。象这样的整合,更象是一堂文学欣赏课或是一堂科学课,虽然看起来他把文学、音乐、科学和美术整合了,但并没有在教学环节中真正涉及到美术本身,缺乏对春天色彩的的认识,对春天景色描绘的指导,严重脱离了美术课本质。许多教师认为,只要通过很多话题“带出了美术”,就算是讲授了美术。我们说,让学生在“ 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是要教给学生怎样通过视觉艺术去观察、记录、描述和表现“春天”。这里,对“春天”的兴趣并不等于是对“美术”的兴趣,“广泛的文化情景”不是美术本身,只是认识美术原理的一种手段,而美术本身的认知才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从根本上说这堂课已经偏离了作为美术课的基本意义。 类似这样的情况,归纳为四种现象:科学课倾向、故事课倾向、活动课倾向、品德与社会课倾向。就此,美术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瘦身”,对施教内容进行取舍,重点讲授其美术造型和色彩领域的原理等。1、科学课倾向:过分对教材中常识性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 新课程的推进,美育发展趋势正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教学内容也由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向综合化的人文性知识转变。落实到美术课堂教学上,要求美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美术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认识其发展规律与趋势,掌握一定的人文性知识。知识传授的综合化使学科之间架起了桥梁,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出现了美术课知识传授出现偏差的现象。 例如一位年轻教师在上《春天的花》一课时,她不是从美术课的角度对花进行讲解,而是过分注重对花的知识的讲授。在一堂课20分钟时间里,给二年级学生讲述花的知识(结构、种类、用途等)。教师还向学生出示了各种各样的鲜花,让学生进行辨认。在引导学生对花进行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让学生用手触摸花瓣、花蕊,让学生通过花蕊的观察分辨是雄花还是雌花,用鼻子去体验花的不同香味……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人以十足的科学课味道,使人觉得这是在上科学课,而不是美术课。 2、故事课倾向:在讲解时过分采用讲故事的形式 在对美术作品进行讲解时,很多美术教师往往会着眼于从所要表现作品的造型美入手进行教学。由于教师单纯的讲解会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不深,教学效果也不明显,于是很多美术教师就选择一些生活化的、与作品相关的故事,在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使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内容的理解。但在很多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的了解和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画幅进行欣赏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前因后果,而将美术课上成了故事课,使教师削弱或放弃了从造型艺术角度对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指导,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例如一位美术教师在教《想象中的车》一课时,他为了激发学生对设计车子的兴趣,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南瓜车的故事。这位美术教师从灰姑娘试穿水晶鞋到巫师施法将南瓜变身为车,对灰姑娘的身世以及巫师如何施法等过程作了详细的讲述。这位美术教师的精彩讲解使学生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看了一部精彩的大片;但从美术学科的本位去拷问教师的教学行为,则显得有些离谱。3、活动课倾向:过分运用肢体语言进行美术教学活动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用形体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为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表达方式,并以此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和印象。如果学生愿意用表演的方式—— 如动作、舞蹈、喜剧等进行表达,应当受到鼓励。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美术教师就纷纷发动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但是,在学生动起来的同时,教师往往会把针对教学内容的科学预设抛在了脑后,使精彩的动态生成变了味。 例如高年级一节美术课,因为教材中要求学生就课本剧开展相关的美术设计,由于授课教师理解的偏差,将重点定为学生如何用肢体表现。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桌子围成“赛道”形状,快速化好妆并分配好角色上演“龟兔赛跑”剧本,课堂成了师生表演的舞台。没有精彩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动态生成。教师毫无目的性的预设,这样师生嘻嘻哈哈一堂课所生成的教学效果是多么地干瘪,丝毫没有什么精彩可言!在活动中,学生失去了一次极好的布置舞台、设计道具头饰等综合运用美术知识的机会。 美术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艺术。教师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意愿出发,采用调动学生的肢体语言来加深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本无可非议,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确,那就是美术是以视觉的感受为主,其他的感受只是为了辅助和强化视觉感受,千万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如果过分强调动觉、听觉、触觉,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往往形式貌似新颖效果却华而不实,学生在视觉上应得到的东西更是一无所获。4、品德与社会课倾向:过分把美术作品当作德育的媒介 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性学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在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美术以它生动直观的形象语言陶冶、教育和鼓舞学生,对学生的道德教化起着宣导作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仅相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翼道德以为治。但现代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了美术教学过程重理性教育,轻情感体验,落实到德育教育观上,也是重理性道德的输灌,轻教学过程中“情”的教育。 例如在《革命历史画欣赏》一课中,本欣赏专题集中了《血衣》、《狼牙山五战士》、《开国大典》、《在反扫荡的日子里》等几幅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作品。几幅巨作连起来欣赏,既有代表性,又有系统性,能以较完整的历史进程,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体会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从而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投身祖国的建设。但这是美术欣赏课,我们不宜把美术欣赏课当作以美术作品为教具的品德与社会课。这种把德育当作审美接受,把美术作品当作德育的媒介进行教学的做法,值得商榷。 也许教室里听不到音乐,听不见掌声,没有游戏,没有表演,甚至有时连课件都没有。整节课朴实无华,不去追求课堂教学中的“花架子”,没有轰动效应,但却是扎扎实实、实效性很强。如果空搞噱头,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听觉、表演上下功夫,结果,学生美术语言的学习反而被削弱。但课程之间的因素处理得好,“整合” 适度,那么它带来的良好效应是彼此隔离的单一学科所远远无法与之媲美的。比如,在某刊物上看到,一位教师上了一节课《花边的节奏》,课的开始是她带领学生排成一排跳舞。对这样的安排,没有人认为做得过分,因为大家明白,她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节奏。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下一步理解花边的节奏。可见,真正为了美术语言学习而跳舞,大家并不反感。大家反感的是那些牵强附会的整合,为了整合而去整合,因为这种整合使美术迷失了自我。二、合作频繁,重形式轻实效,需要“瘦身” 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一种教学策略。它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互动,也重视师生间的合作交流,随着课改的深入,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美术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比如有一种所谓的合作,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分组,展开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两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了,然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合作,其真正意义并未达到。还有,有的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却偏偏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只是从形式上接受新的理念,一味追求形似而非神似,没有把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合作学习的真正效果。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深入到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选择适当的合作时机和合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合作的途径与方法,适度地开展合作学习。鉴于次,合作学习必须走出下列误区。1、不要无效合作 新一轮课改后,几乎所以的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也的确“动”了起来,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效率也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但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教师不明白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这里站站,那里看看,无所事事,像一个旁观者,等待,观望;或者干脆做自己的事…… 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2、提高合作成效 (1)形成策略 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明确分工,合作学习。‚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一般来说程度好的学生会首先将自己的理解、意见、建议说出来,学困生若无独立的思考时间,则其学习相当于走了一个过场。当反馈检查时,学困生也能作答,但这并不是他们思考所得。因此,合作前组内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然后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表达的时间和机会。反馈时,教师也要把“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的口头禅改为“哪组代表愿意说一说”。(2)把握契机 “好钢用在刀刃上” ,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契机,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不要大事小事都合作,要有合作的必要,且不宜过多。尤其是低年级,在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时候,尽量少合作。 那么何时合作为佳?A、在出现新知识,需要互相理解时;B、遇到大家都期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C、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执时。D、强化知道 美术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深入学习小组,倾听、了解他们和学习的进展情况,要揣摩他们的认知心理,体察他们的学习困难,适时的教给他们合作的技巧,组织他们讨论的要领,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倾听,学会否定、质疑和补充,不要笼统的提醒学生该怎么样做,不该怎样做,要有针对性,帮助他们将美术学习活动开展起来。三、媒材滥用,片面迷信多媒体,需要“瘦身”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一是传递大量的图片信息;二是利用音响、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创设动人的艺术情境和氛围;三是插入视频图像资料,展示动画特效,拓展学生学习视野等。但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如果我们不能发挥多媒体的长处,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为手段而手段,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教师基本功得不到展示。美术教师过多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必要的技巧演示步骤和制作过程就会被一张张冷冰冰的画面所取代;就会忽视美术课不仅需要大量的范画赏析,还需要教师对绘画、制作方法进行演示这一特性。此外,还有相当多的教师选择在学生进行创作时不断播放精美的图片或动画作品,这些画面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或分散学生的注意,是不符合学习者心理要求的。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把电脑当作一种“高级板书演示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地方评价一堂美术课的优劣,把教师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一项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来进行操作,而不管运用得是否适时、适量、适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片面、浮浅理解,给美术教师形成一种误导: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堂好课!如果哪位美术教师不会运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则是一件怪事。由于过多依赖多媒体,使美术教师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一节课下来,原先在黑板上漂亮的粉笔字板书没有了,精彩的范画也不画了。这样一来,不但掩盖了教师美术基本功的不足,而且不利于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由于过多地采用“电灌” ,使教师对问题引领与讲解的意识逐渐缺失;过多的人机对话,使师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还有一些美术教师整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教学的内容,出现了课堂上仅仅是一些资料堆砌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教师不仅手忙脚乱,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看似热热闹闹一堂课,又是音乐,又是图画,又是动画,但学习的目标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学生也不知道教师在讲些什么,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又没有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四、展评花俏,求面不求质,需要“瘦身” 每一次公开课中,我们总能见到老师灿烂的笑容、赞许的眼神;总能听到老师啧啧的称赞声;总能感受到在老师赞赏下学生成功的喜悦。课中,有同伴互评,有学生自评,有与听课教师的互动评,一会儿举办班级画展,一会儿表演T台服装秀,一会儿标星粘花,课堂气氛之热烈,让人不得不感叹这是一堂成功的课。然而,有一天,当我们发现面对我们的“高度评价”学生突然变得麻木;当我们发现,面对我们的评价学生的思维突然变得狭隘;当我们发现,面对我们的评价,学生不再欣喜若狂。我们是不是又到了该反思我们的评价的时候呢? 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经常总结反思,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新一轮的课改呼唤有“质”感的评价,面对形形色色的评价方式,要自醒。不要一味追求评价的外在形式,过度追求“外在美”,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真实有效,所以需要“瘦身”。怎样的评价方式更适合被评价者?从哪个角度评价对被评价者更有价值?只有适时适度地开展适合个性发展的评价,才是有效的。1、过“滥”的表扬 新课程强调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将更多的视角用来关注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赞赏、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们充分注意了评价语言、方式的多样性,于是美术课堂出现了“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眼光真锐利”、“你画得真好”的掌声;出现了“你真会动脑筋”、“说得太好了” 之类的评价;出现了点点头、摸摸后脑勺等体态评价语;学生的额头也贴上了红五星、智慧星等。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竟然每个发言的学生都得到了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赞赏。在课堂上教师进行评价表扬的频率明显过高,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赢得老师的表扬而发言。再细看,学生赢得表扬时所回答的问题以及对美术作品的点评有不少是很浅显的、很笼统的、没有针对性的,学生的回答也不至于反映出学生的“真聪明”、“真棒”。这样过“滥”的赞赏,甚至还有明知道学生画得不对不好,教师也会给予赞赏:“很好,不错。”如此种种,显然是曲解或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盲目乐观。同时随着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愿望的提高,他们也会对这样的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产生反感,影响他们的学习。 2、过“花”的形式 从以前单一的教师点评,到现在铺天盖地画展式展评、T台表演秀、模拟评奖、交换义卖等形形色色的展评形式,似乎在美术老师的眼中,似乎把表演式、评奖式的展示和鼓励被当作区分好课的一个标准。似乎只有热热闹闹的展示收场就是学生最喜欢的,最有收获的。其实,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讲,难得一次的表演能激发热情和共鸣,但次次如此,便会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达不到最终展评的目的。作品通过课堂上的评价反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不仅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还要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得到老师、同学的建议和帮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云晓主任认为,在提倡表扬、激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批评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惩罚、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评价上要学会既栽花、又栽刺。对于学生的问题或缺点,教师仍应中肯地指出,以便学生尽快改正,否则将会“误人子弟”。当然,不管是栽花表扬,还是批评挑刺,都要合理适度;对学生的表扬要与学生付出的努力相一致,否则难以提高自信,反而会增加自卑;对学生的批评,也要注意分寸,不能形成伤害,不可滥用,要讲究艺术。五、游戏过度,忽视知识生成,需要“瘦身” 轻松愉快是一堂美术课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在美术游戏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把美术的“过程”和“体验”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这种对美术“身历性” 的强调,目的在于通过美术的活动过程和身心的体验去达到陶冶心智和培养情感的目的。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未能把握游戏的分寸,在课程中加入了过多的游戏。在美术课上,不是吹喇叭,就是演小品,出现最多的就是竞赛性游戏。表面上看一堂美术课热热闹闹,气氛不错,然而实质上很多游戏与美术毫无关系。不可否认美术本身有游戏的成分,然而,美术游戏的设计却具有相当的难度,游戏与美术的关联程度直接反映着游戏设计者对美术的理解深度和对课题知识的把握程度,同时,还需要对美术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富于创意的想象力。当然,也不否认一般性的游戏介入美术课的方式也可以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但它必须是适度的。因为一堂美术课时间非常有限。游戏过多,时间过长,往往就会将美术课变成不伦不类的活动课。所以我们在设计美术游戏活动时,应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不但要有趣,而且应有效、有意义,应根据美术教学特点和学习内容把握好游戏活动的分量。新课程的课堂特点是注重知识的生成,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体验和与之相应的生动直观、情趣共济、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不是穿靴戴帽地把游戏活动推进课堂。结语 写到这里,想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发现”。在实施新课程吸收新理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文中谈到的只是本人对美术课堂教学中若干过度现象的整理和思考。至于对策,远非本文所能论述。旨在引起大家的思考,纠正认识上的极端化和做法上的片面化,希望美术教师能早日走出误区,立足美术学科的本位,正视美术教学的规则,纠正课堂教学的行为,回归美术教学的本真。使学生在美术本位的课堂上尽情享受美术所带来的无穷魅力。参考文献:《经济学——哲学手稿》 《课堂教学临床指导》柳夕浪 《中国美术教育》(南京),1997.6.7 《美术课程标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术(心得)之“瘦身”使美术课堂“适度精彩”——对新课程下美术课堂教学若干过度现象的反思
- 2020幼儿园中班十二月份工作计划(1)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一单元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测试
- 高一化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1
-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2020版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 2017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数学试卷
-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 2020年工作总结-市贸促支会2020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九年制学校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