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其他论文之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 ‎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学生以及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的观念,即“分数上”。学校教育也以针对考试为主,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意志,价值观,以及与人生成长有密切联系的性的教育,法制教育等均被忽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分数至上论受到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国家要求“减负”以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迫在眉睫,德育教育的不足日益明晰,我们对此进行研究并总结认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对青少年的成材至关重要,然目前的状况却明显滞后和贫乏,主要表现为:‎ ‎  一。对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不够。‎ ‎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意志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从而导致他们在心理承受力,价值观念,自信心以及综合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 ‎  1。“受挫力”不足 ‎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在物质生活方面相对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呵护以及学校疏予教育造成了他们“受挫力”的严重不足即俗称“心理承受力”较差。青少年学生处于心理成熟前期,加强意志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受挫力,使他们能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十分重要。‎ ‎  2。对物质生活追求畸形 ‎  青少年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中虚荣心,攀比心理日益膨胀,在女学生中尤为明显,她们往往求时髦,赶新潮。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只有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使他们自己知道量力而行,适时而为,从而使他们自己意识到学生时期的任务和目标。‎ ‎  3。自信心不足,学校教育中引导不够 ‎  学校教育是从全方位进行,教书固然重要然育人为本,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方有好的风格,二者相辅相成,学校教育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 ‎  较强的自信对于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努力去实现极为重要。目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并健全,社会竞争机制也日趋完善,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壮大是青少年学生走向社会前应解决的问题,要竞争就必须自信。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伤害学生自信心的地方,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注意。‎ ‎  4。学校与家庭对学生们的德教不能有机统一,造成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  现学校内独生子女较多。有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家务都不会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的现象只会造成孩子们过度的依赖。生活上依赖父母,学习上依赖老师教,生活自理能力,自学能力都不具备,试想考分再高又有何用,因此学校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  5。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往往停留在孩子是否听话,是否服从的表面。目前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教育仍以教师的权威教育为主,不尊重,不听取学生的辩解和质疑的较多,有时甚至会被认为是对老师的不敬。我们认为这是传统的封建式的家长制教育,这种现象对孩子独立能力危害很大,对青少年学生自尊的形成极为不利。‎ ‎  综合上面多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学校德育教育与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意志培养不够,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全面成长。‎ ‎  二、 校教育对与学生成长有关的知识教育不够,某种程度上也对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  1.法制教育不够重视 ‎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目的是培养“四有”人才,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前不久报道的浙江一中学生杀母事件,马家爵事件就是很好的典型,意志的增减是德育的中心,与青少年成长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教育也应重视,这或许是学校德育教育应该解决的问题。 就现状来看,学校的德育工作确确实实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也将大大增加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因此,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应当更新观念,抓住时代脉搏,着眼跨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学校,师生,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下共同进行。‎ ‎  (一)。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 学校德育工作应当针对当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多渠道多形式地展开,力求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使教育以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学生获得交往上,情感上的感染,达到德育工作的目的。‎ ‎  1.加强学校德育内容自身的针对性 ‎  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思维特点和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满足当代小学生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德育工作。学校除了通过各科的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以外,还可以在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我校一直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奏国歌,唱国歌制度,并精心设计“国旗下讲话”,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利用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老人节,教师节时开展献爱心活动,在清明节缅怀先烈,为革命烈士扫墓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遗址,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定期听法制讲座,先进人物报告等,使学生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等,使德育教学变得生动,灵活。‎ ‎  (二。)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使人类社会具有崇高意义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越高,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依恋越深,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德育中占重要地位。‎ ‎  1.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古人语:“师者,人之模范也”‎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会被学生视为榜样,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形成起着示范作用。“为人师表”是形成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和保证。‎ ‎  2.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师”是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一种角色期望,“益友”表达了师生角色之间的平等关系。理想化的教师应该学识渊博,行为规范完美,处世公正,有父母般的爱心,是朋友和知己。‎ ‎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中自我判断的主体,教育者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吸引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帮助他们切实理解和体验道德准则,从而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  1.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学生共同探讨挫折的形成原因,使他们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化解挫折,最终战胜挫折。‎ ‎  2 .努力培养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世界的多姿多彩必将吸引少男少女的注意力,应当让学生走近社会,在体验,感受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中,提高抗干扰能力。‎ ‎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小学生如果具有崇高的理想,学习,生活就有了动力。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相一致的。‎ ‎  四。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 ‎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整体工程,单凭学校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而客观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又迫使学生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同时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正负抵消的作用。由于德育教育重要,学校,家庭,社会应予以普遍重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