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听《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研课后的所思所想
小学科学论文之听《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研课后的所思所想 听《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研课后的所思所想 316000舟山市定海区海山小学 李善力 一、本课教材教学目标的简介《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是修订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4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物质与物质混合后会产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基础上学的。课文从三方面进行编排:第一方面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了解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否产生新物质作准备;第二方面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验判断出产生了气体;第三方面是探究产生了什么气体。通过这样三个活动,主要实现下列目标:在科学概念方面:一是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二是知道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这课是一堂比较典型的科学探究课,经历观察——实验——分析判断—— 实验验证等过程,分析有据,逻辑严谨,环环相扣。二、案例实录2008年3月31日,沈老师执教《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的教研课。他首先给各四人小组分发了一瓶白醋,要求学生分组仔细观察,并将这瓶液体的特点记录下来。学生打开闻了一下,就知道是白醋,就在教师发下的报告单上记录白醋的特点。过了3分钟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白醋特点。师:“请大家说说这瓶液体的特点。”生1:“酸酸的气味。”生2:“是白醋。”师:“还有吗?是固体还是液体?”生3:“透明的液体。”随着学生回答,教师逐一用电脑打出来。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观察小苏打,教法同上。一些小组的学生偷偷地将部分的白醋滴入小苏打中,看到冒泡现象。学生观察完白醋和小苏打大约用时10分钟。接下来教学进入第二环节: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变化。师说:“我们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起来,怎么混合呢,请大家看书P32的有关文字:三匙醋与一匙小苏打混合,混合后盖上盖子。”之后,教师让学生分组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看到了冒气泡现象,有些组不住地打开盖子看看、闻闻,有些小组记录员边看边记录,有些小组没有人记录。大约5分钟后,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师:在实验时大家有什么发现?生1:“有气泡产生”。生2:“听起来有嗤嗤声”。生3:“冒出了白白的泡泡”。生4:“冒出泡泡像肥皂泡似的”。生5:“我发现有二氧化碳产生”。生6:“听到扑哧扑哧响声”。……没有学生回答摸上去的感觉。教师也没有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打出来,也没有让每个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上。此环节用时10分钟。接下来进入第三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师:“瓶内是什么气体呢?”生:“是二氧化碳”。师:“怎样证明?”生:“ 可以将燃烧着的火柴棒伸进瓶内,熄灭了,就是二氧化碳气体。”师:“对。”接着教师给各组一包火柴,学生点燃火柴,伸进瓶子口里一些,火柴熄灭。在做此实验时,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镊子,一些小组学生做实验时发生烫手情况,结果有些小组因烫手,火柴丢进瓶内的醋酸钠溶液而熄灭,当然大部分组是成功的。每个小组在一枚火柴熄灭后,又进行了二枚三枚火柴的实验,结果,后几次火柴难以熄灭。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师:“实验时看到什么?”生:“火柴伸进瓶子一些些,就熄灭了。”接着,教师说:“我们可以将瓶内的空气倒出来,看燃烧的蜡烛会不会熄灭。”教师边说边模拟倒的样子。然后让各组拿一个蜡烛,点燃后,将原来实验过的瓶内的气体倒出来,结果只有一个小组成功地将燃着的蜡烛熄灭了,其他小组没有成功。教师只好师范。此时下课铃声声响了。 师:“通过实验,大家觉得瓶内是什么气体呢?” 生:“是二氧化碳气体。”师:“其实我们还不能确定是二氧化碳气体,因为还有一些气体也能熄灭火。”教师宣布下课。对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了二氧化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什么反应,以及观察瓶子里的小苏打是否还存在,剩下的液体是不是白醋没有时间讨论。三、对案例的所思所想 课后,我反复思考,为什么时间会不够,难道这堂课教学内容多?不多,一般安排都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我觉得沈老师上这节课没有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第一,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这节课不应在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上花10多分钟的时间,对于白醋学生比较熟悉,不必让学生认识一种新的物质一样去重新认识一遍,教师只要拿出一瓶白醋,打开白醋的瓶盖,告诉学生这是白醋,让学生说说白醋的特点就可以了。暂时也不要给每组一瓶白醋,因为,当认识小苏打时,一些学生会迫不及待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起来。学生汇报后,教师不用在电脑上板书,这样费时,教师事先可以把白醋的特点在电脑上打好,待学生汇报后,小结出现,再让学生把特点记录在书P32页白醋特点的表格内。这样既能省时,又能让每个学生明确知道白醋的特点。至于认识小苏打的特点,教师应该让每个小组去观察,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捻一捻。然后全班汇报,教师小结,用课件将小苏打的特点展示出来,让学生把结果记录在书上。这样教,这个环节只要5-6分钟时间就够了。当学生实验后,汇报时,许多学生都是重复回答,冒泡泡、白色的泡泡、肥皂泡似的都是说明冒泡了,至于听到嗤嗤声、扑哧扑哧等多种声响实际就是听到了嗤嗤声响。在此教师不应过多去点名,而是应该概括地说,除了看到冒泡和听到声响外,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这样学生就会注意到一些细小的不易发现的现象上去,又能节省时间。汇报的时间不用10分钟,一般5分钟就够了。让学生观察白醋与小 苏打特点可省5分钟,汇报时再省5分钟,10分钟的时间足可以完成后续未完成的教学内容。第二,重难之处细化不够教学第二环节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变化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关键点。因为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了气体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探究,才能得出是化学变化。因此,教师为能让学生观察到更多的现象,在分组实验前,教师应强调观察的要点,除让学生眼看、耳听外,应告诉学生怎样用手去摸才能感觉出来——反应区瓶外壁与没反应区瓶外壁比较着摸。还应强调当小苏打和白醋刚混合时,要盖上盖子,反应结束后,不要经常去打开瓶盖,边观察边记录等。只有观察方法得当,才便于学生观察到比较正确的现象。在汇报结束后,教师应将发生的现象进行小结,将结果让学生记录在书P33的“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表格内,这样让学生有个统一明确的认识。 进入第三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现象来推理产生的物质,如:根据冒泡泡,发出嗤嗤声,说明什么?有些学生因为看过书,就说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显然仅凭冒气泡推理出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没有根据的,只能说产生了气体。而沈老师没有直接追问:“你怎么知道是二氧化碳气体”只是问怎么证明。任何科学的结论都需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什么样的依据只能反映什么样的科学结论,而这正是我们学生科学学习最欠缺的一个方面。推出结论要有科学依据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本单元科学教学要达成的重要目标。沈老师没有让学生经历这一步,失去了培养学生要有依据地得出科学结论的机会。第三,没有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必要的编排。 根据现象得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这一结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可能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对于检验,书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火柴伸进瓶内,看燃着的火柴会不会熄灭,另一种是将瓶内的气体倒到燃着的蜡烛上,看会不会熄灭。这两个实验不能让学生分两次都做一遍,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也没有必要,两种方法都是证明这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可以让一部分小组用第一种方法做,另一部小组用第二种方法做,然后分别汇报实验的情况。在学生根据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从而得出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结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书P33上的有关文字,说明能让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其它气体,科学家还做了许多实验,才证实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那么二氧化碳是一种什么的气体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生成的气体情况和检验过程,再让学生阅读书上有关我们身边哪些地方有二氧化碳的文字,就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特点: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比空气重(可以像水一样倒出来)和不帮助燃烧等。 在学生明白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后,就可以让学生说说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剩下的液体是不是白醋?还有没有小苏打?如何检验?这样对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不是化学变化做了层层探究,过程比较清晰,层次比较分明。能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没有把握重难点现象的进一步思考: 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时平均使用力量,该细不细,该粗不粗,这是科学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的一些现象,是目前科学教学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是没有吃透教材。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书上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显然不是做两次来证明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对学生来说,只要选择其中一次就可以了,因为此环节不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是证明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第二是没有切实地了解学生。对于白醋作为六年级学生是相当熟悉的,酸酸的,透明的液体,此时作为教师不需要像认识一种新的物质那样循规蹈矩,这样既会浪费时间,又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以致当小苏打出现时,有些学生急不可待将小苏打放入白醋中。而对小苏打学生认识较少,此时,教师是应该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认识,具体要求学生可以去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捻一捻。而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教师应该估计到学生由于好奇心理和好动的特点,往往揭开盖子贴近观看,这样会导致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因此,实验前教师必须明确强调,混合后及时盖上盖子,不要去揭盖,否则产生的物质可能会逃走。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第三是教师不清楚有些教学目标实现的落脚点。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实现这一目标,本课主要落实在这样两处,一是当学生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气泡,听到嗤嗤响声现象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现象得出正确的判断。但沈老师在此却没有深究,当学生说是产生二氧化碳后,教师就引导学生直接验证是否是二氧化碳,没有追问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正确?导致实现目标机遇的丢失;二是当学生实验后发现产生的气体能熄灭燃烧着的火柴现象后,一般学生就马上肯定是二氧化碳气体,此时教师就可以说,能熄灭火的气体不只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气体,如氙气、氩气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到底是什么气呢,科学家又做了其他实验,得到更多的证据后,才得出是二氧化碳气。沈老师由于下课铃已响,只能一句带过,没有具体举例,学生的印象不深。正是教师不清楚教学目标的实现的落脚点,做实验就变成为做实验而做实验,以致实验前没有明确的探究问题,只是说:“我们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起来,怎么混合呢,请大家看书P32的有关文字:三匙醋与一匙小苏打混合,混合后盖上盖子。”实验前,也没有提出具体要注意的地方。在验证产生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时,让每组学生用两种方法去验证。由此看来教师引导学生注重的是怎样做实验,而不是注重的是实验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情况在目前科学教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想,要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关键是要了解教材、教学目标的落脚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一个对教材、教学目标不明和学生实际不清的情况下是无法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的。沈老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清楚,对学生情况也不了解,以至在教学时重轻不分,没有把握住重点。因此,通过此堂教研课,我深感受到备课时一定要了解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状况,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的关键。查看更多